透過《清明上河圖密碼》,管窺千古名畫下,北宋的梅花迷局
提到《清明上河圖》,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它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在中國,乃至世界繪畫史上,是獨一無二的存在。
《清明上河圖》
它是北宋畫家張擇端的傑作,作品最獨特之處在於:以長卷形式,採用散點透視構圖法,在5.287米長、2.48米寬的畫卷裡,共繪有824個人物、60多匹牲畜,20多隻大小木船,以及車、轎、房屋、橋梁、城樓等等,各有特色。
畫卷中,記錄了中國十二世紀北宋都城東京(又稱汴京,在今天的河南開封)的城市面貌,以及當時社會各階層人民的生活狀況,見證了當年汴京的繁榮,也成為北宋城市建築情況的寫照。
開封府全圖
更值得敬嘆的是,《清明上河圖》,還是張擇端當時的「圖諫」,他想通過自己的畫卷,將一幅「官兵懶散、稅務重」等,帶有憂患意識的「盛世危圖」,向宋徽宗展現一些社會暗疾,揭示在畫面上,貌似繁華熱鬧的、芸芸眾生的背後,實則暗藏著諸多社會問題的憂慮與玄機。
因此,《清明上河圖》,不僅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更是有著寶貴的歷史價值。
人們稱張擇端是「畫痴」,而他的畫更讓人們痴迷。《清明上河圖密碼》的作者冶文彪,就是其中之一。
因為11年前,一次去開封的遊玩,他偶然見到《清明上河圖》的一比一臨摹畫,瞬間石化,自此,迷上了《清明上河圖》。
北宋開封府圖
正如他自己說:「每天我沉迷其中不能自拔,一閉眼,就看到畫中街頭人影晃動,搖鑼叫賣。我還喜歡歷史,對歷史演進的內在邏輯和原理感興趣「。
於是,冶文彪萌生出了要找出這幅畫中824個人物身世之迷的念頭,立誓圍繞此圖,創作小說史上最龐大的推理布局。
而想要解讀這幅巨作中,每個人的身世,在很多人看來,似乎是個不可能完成的「笑話」,但是,冶文彪卻為此執念,潛心研究了10年之久。
為了呈現真實的歷史細節和人物對白,研究宋朝的世俗風貌、貨幣物價、日常生活和風土人情,他購買了《東京夢華錄》《續資治通鑑長編》《宋史》《宋會要輯稿》等幾千萬字的宋史典籍,幾乎將書房改成了《清明上河圖》的資料室。
《清明上河圖》
通讀近400萬字的《全宋詞》,又研究了近60位名家詞集,還多次親臨開封,實地考察。
經過了5年的構思,3年的寫作後,《清明上河圖密碼》經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在2015年1月1日出版,至今,終於完成了這套共計6卷、獨具中國特色的、懸疑推理小說巨作。
《清明上河圖密碼》
小說以名畫為切入點,又從名畫中帶出故事,將「士農工商兵」劃分為五個部分,為你解開名畫中隱藏的歷史迷團,又將畫中824位人物,全部做了有名有姓的介紹,賦予了他們嶄新的生命以及鮮活的靈魂。
雖然畫中人物的真實性,還有待深入考察,但是,這樣的解讀,確實已經引起了讀者的興趣,不管是對那段歷史感興趣,還是對這幅傑作有研究的,都想知道冶文彪,究竟是如何來對這824人進行解讀的。
因此,這套融歷史與推理懸疑的書一出版,那生動形象的故事情節展示,很快就受到廣大消費者的熱捧,在各大暢銷書排行榜上,佔了一席之地,並且在歷史和推理圈,更是得到許多作家的好評,並榮登當當網的暢銷書榜單。
甚至還吸引了光線、華娛等多家在業內都頗有名氣的影視公司,紛紛前來競購影視版權。
作者冶文彪曾經解釋:書名之所以叫《清明上河圖密碼》,是因為書中824個人物情節,全部是以《清明上河圖》為藍本。
而我購買這套書的初衷,也是緣於對《清明上河圖密碼》書名的那份喜歡。
當我讀完《清明上河圖密碼》第一卷,竟愛不釋手,有感於是近年來讀得最過癮的小說,冗長卻不單調。更是驚嘆,一本充滿古風的推理懸疑之作,竟然能有如此高的水準。
《清明上河圖密碼》
一、布局結構,構思精巧
本卷開頭講了這麼個故事:北宋宋徽宗時期,清明當天,汴河上的一艘梅船裡,莫名其妙死了二十四個人,以此作為引子,引出一系列案件。
作者冶文彪據史推論:「《清明上河圖》處處寫實,畫中「慌放桅杆」的那一幕,卻如此不合常理。而且,正由於這一危機,將橋頭、兩岸數百人的目光,全都聚集到一處。這就是【畫眼】」。
《清明上河圖》
因此,從畫家張擇端創作的時代背景來看,表面上看,《清明上河圖》一派繁榮景象;然而,圖成之時,北宋帝國的政治局勢,已緊張到極點。金、遼、西夏、高麗四國掣肘,方臘內亂,國勢岌岌可危。
所以,在作者冶文彪的筆下,《清明上河圖密碼》中,隱藏了北宋的千古梅花奇局,繁榮祥和之中,風雨欲來;販夫走卒之間,埋藏伏筆。一場席捲帝國的腥風血雨,已在全圖正中的虹橋下,蕩起漣漪。
故事由梅船大案為引子,引出若干小案,牽扯出了木篇:八子案,火篇:香袋案,金篇:範樓案,水篇:變身案,土篇:梅船案,這些案子分別講述了五個懸疑故事,由「汴京五絕」之「訟絕」趙不尤的一家四人,來分別展開偵破。
在四條支線裡:
《八子案》:殺人手段最為精細,布局宏大,絲絲入扣。「訟絕」趙不尤發現背後的動機,則是「新」「舊」變法之爭;
《香袋案》:則是圍繞著一個被掉包的香袋展開,趙不尤義弟趙墨兒感嘆,有人為情為義,有人則為了私利、為了苟活而犯下罪惡;
《範樓案》:一具無頭屍在範樓一間包房裡被發現。真兇被趙墨兒孿生妹妹趙瓣兒繩之以法,但也帶出了更大的謎團。
《變身案》:是一位女子在短短幾秒中,變成相貌完全不同的另一女子,另一個男的死而復生,並且性格變化極大。趙不尤堂弟趙不棄,發現了兩起變身的真相。
四個小案,初看,以為是獨立案件,後來,又生出另外的事件,有失蹤,有隔空取物,有密室,還有斷頭,凡是能夠引起推理迷興趣的諸個要素,紛紛呈現。
連帶出了更多的市井人生與悲歡離合,線索相互交叉,人物互有重疊,情節又彼此關聯,還隱隱帶出背後的驚天陰謀,最終回歸到《梅船案》上。
最後敘述的《梅船案》,在這五個案件裡,是主線劇情,也是所有支線交匯之處。
《梅船案》:趙不尤為調查「策子」章美失蹤一案,從應天府回來後,與墨兒、瓣兒、趙不棄交流各自調查的案件之後,竟意外發現這幾樁案件存在著關聯。
可謂案中有案、局裡布局,環環相扣、精於細節。
五個故事讀完下來,有為愛奮不顧身,有為利背叛好友,有為信念不惜去死,也有被脅迫而不得不為,殺人者也是被殺者,殺人的動機也是他們所背負的苦難。汴京繁榮背後的腐敗、士子的絕望、陰謀家的心狠手辣,都歷歷在目。
最後的《梅船案》,猶如串珠之線,將所有案件都串連起來,使之環環相扣。好似一盤龐大的棋局,每個人物,都不過是一粒棋子,最後,都產生了聯繫,奔赴著一個共同的結局,管中窺豹,以小見大,讀來絲毫不感到厭倦。
從一幅千年古畫中,構思出這樣宏大的故事,作者充滿勇氣和智慧,表現了紮實的布局功力,全書一氣呵成,第一卷已經拉開了「梅花迷局」的大幕。
二、人物描寫,細膩引人
第一卷儘管人物眾多,有名有姓的人物,就有149個,關係複雜。但是對人物的描寫,則更加吸引人,鮮明飽滿,引人入勝,躍然紙上,令人掩卷難忘。
上至當朝天子宰相大臣,下至販夫走卒潑皮無賴,胸懷抱負的士人,極富正義的訟師,艱辛生活的勞苦大眾,均有細緻的描寫,讓人看到那個時代,社會的無奈與斷層面。
《清明上河圖》第一卷,首先登場的是被稱為「汴京五絕」之一的「訟絕」趙不尤。
趙不尤因身為皇親宗室,無法出仕任官,但他胸懷大志,一身正氣,在汴京城裡立一訴訟攤,專為人寫訟狀為生。他一登場,就拆穿了「想生事」的客人,寥寥數筆,就展現了他敏銳的洞察力和剛正的智慧。
趙不尤的義弟趙墨兒,性情溫善謙遜,但堅韌,遇事不輕易妥協。
趙瓣兒,趙墨兒的孿生妹妹,儘管身為女流,卻熱情大方,敢想敢做敢追求,有著一顆俠義之心。
堂弟趙不棄,貌似詼諧不羈的公子哥,實際上,有著一顆濟世救人的心。
趙不尤的知己賢妻溫悅,溫柔嫻淑,冷靜果敢,處亂不驚,對家人體貼入微。
正是這一個個鮮活的形象,不斷穿插在五個案件中,儘管本書篇幅較長,但讀起來絲毫沒有枯燥無味的感覺。
書中對於在宋代「興文抑武」的方針下,處在首位階層的「士」,更有著各種各樣的描寫。
有的雅興逸飛,有的處世深沉,有的少年立志,但更多的是無奈窘困的面對、無以為繼的痛苦、無法施展的鬱悶,甚至還有鑽營奉承的苟且,真算得上是一幅「士子」百態圖。
而作者在描寫這些人物的時候,也表明了自己立世的態度:雖然「世事如局人如棋」,但是,應該保持自己獨立堅定的立場。
三、古文理學,功底深厚
作者冶文彪的宋史知識淵博,每章的開篇,都引用北宋理學大師們的文章言論,與本卷主題「士農工商兵」的「士」相契合,並且對應著章節的內容;
小說中,用趙不尤抒發自己志向的詞《醉東風》,作為此卷的結尾。
而《範樓案》中,引用的李清照的詞,不僅和小說內容相關,同時,用李清照這個奇女子,與「巾幗不讓鬚眉」的趙瓣兒相印襯,更加顯示出作者的巧妙文思和紮實的詩詞功底。
四、超級意識,視角轉換
作者敘事的手法是超級意識,他採用的是著名作家福克納開創的多視角意識流體,突破了過去傳統懸疑推理寫作中,人物少,描寫的基本都是,發生在小環境的單獨事件的這種敘事局限。
《清明上河圖密碼》,基本上是每一章,就轉換一種視角。人物關係更複雜,講述也是從不同人物的視角出發。
《清明上河圖密碼》的出版方曾經表示:「這種又多又快的視角,對於傳統一點的讀者來說,閱讀起來可能會有一些難度,但卻非常切合當下主流讀者90後和00後的閱讀習慣。他們出生和成長於網際網路時代,一直生活在信息碎片的無限自由切換中,所以這種敘事手法,對他們來說更易於接受。」
而現在的人們,生活節奏在不斷加快,面臨的壓力也日益增加,而節奏緊湊,又燒腦的懸疑作品,可以讓大家在得到感官刺激的同時,放鬆和轉換一下自己心情,
這更體現了作者在創作文學作品的同時,兼備較高的市場洞察力,更有利於作品的推廣。
《清明上河圖密碼》第一卷已經讀完,而書中作者布局結構,構思精巧;人物描寫,細膩引人;古文理學,功底深厚;超級意識,視角轉換的具有鮮明、獨特的、多元素的、個人風格的作品,令人欽嘆。
總之,案情仍在牽動著我的心,正如趙不棄所說:「人生無往而非局」。
最富匠心的是,小說的最後,作者筆下「畫痴」張擇端,居然發現了「梅船」驚天的秘密,那會是什麼呢?
待我讀完第2卷,再來給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