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朽的梵谷」藝術大展 感映藝術:名畫活起來

2020-11-25 人民網

4月底,上海新天地太平湖上搭起了一座3000多平方米的藝術城堡,裡面的展覽頓時就吸引了上海市民,成了「五一」小長假期間的一個遊覽興奮點。展覽的名稱比較特別:「不朽的梵谷」感映藝術大展。大概是梵谷這個名字,讓展覽也成為網絡的熱門轉帖,見識過展覽的網友驚訝於現場巨幕映像的震撼力,沒幾天,網絡售票就急速上升。到目前為止,已有逾30萬觀眾欣賞了展覽。

9月8日, 「不朽的梵谷」感映藝術大展又將移師北京朝陽區朝陽大悅城前的廣場,展覽空間大約1500平方米。據主辦方介紹,各種動態影像、環繞音響和40多個高清投影融合成多媒體表現形式,將梵谷的3000多幅作品和藝術人生用高清畫面展現在觀眾面前。另外,微信營銷、網絡購票,還讓展覽開創出新的展會模式,並有千餘種相關衍生商品供觀眾選購。

畫展是真是假引發討論

儘管「不朽的梵谷」感映藝術大展在上海不斷迎來客流高峰,但一開始也引起了觀眾的爭議,原來有的觀眾根本沒弄清什麼是「感映藝術展覽」,一見有梵谷,就衝著這個大名購票,因為2014年的莫奈特展曾讓40萬上海人大開眼界。可這次進去一看,啊,原來沒有真跡!

什麼是感映藝術呢?說白了,就是用多媒體形式重新展示繪畫名作。在「不朽的梵谷」展覽中,現代影像科技與藝術作品巧妙結合,短短的35分鐘內,用多屏幕高清還原了3000多幅畫面,伴隨著交響樂,觀眾可以身臨其境,暢遊於梵谷的生活和繪畫中。這裡確實不是真跡展示,而是多媒體、新技術下的一種藝術呈現和感受。此外,各種衍生產品也豐富了這種感受,主辦方特意開發了一款能讓觀眾自製油畫的「入畫」軟體,自己在微信上便可以玩起來;觀眾還可以在展覽現場的「梵谷咖啡館」前,由專業攝影師拍照留影,觀展後即能看到由7位油畫大師的風格重新繪製成的圖片。

不過,沒有真跡的畫展究竟有什麼意義?確實引發出幾種意見。有的觀眾就表示,展覽不僅讓梵谷的畫作活了起來,而且其一生也走進了觀眾的視野,畫作與人生相融合,可以更真切地感受梵谷。另一種意見卻將感映藝術展戲稱為播放帶有聲光電的PPT,讓人誤以為真有梵谷的真跡出場。也有人認為,如果是美術專業的業內人士的話,可看可不看,因為畢竟不是真跡,但如果是普通觀眾,不妨從中看看熱鬧。由於有去年的莫奈特展的票價做比較,所以還有的觀眾認為沒有真跡的展覽票價怎麼能比有真跡的展覽貴,主辦方對此回應稱:這是一個商業展,商業運作和市場推廣都有成本,需要通過成本來確定票價。

主辦方還認為,這次展覽是一次嘗試,因為在上海是初次採用這樣的方式展示大師名作,所以觀眾有所誤解在所難免,只要習慣了這種方式,觀眾就完全可以自主選擇是看真跡還是看「感映」了。其實,從目前逾30萬觀眾的數字可以看出,上海觀眾還是接受了這種新的展覽形式,在這種沒有真跡的展覽中,享受的就是全新的視覺效果。

用文化創新滿足觀眾體驗

這次展覽引進的是澳大利亞GE公司開創的新技術。GE公司總裁在介紹這種技術發明的緣起時說:過去我帶孩子去博物館看展覽,孩子們經常不到5分鐘就沒興趣了,他們還不停地問我為什麼這些畫不能動、不能摸,為什麼不能有音樂呢……兩年半之後我和我的團隊通過新技術終於實現了孩子們的夢想。

在文化部科技司有關負責人的眼裡,文化創新的範圍非常廣大,把新科技、高科技應用於展覽也是創新,而且其附加值的創造可能遠比展覽本身更有市場。

的確,這次展覽有一個亮點就是最大限度地滿足了用戶的體驗。主辦方在展覽現場按照梵谷原作複製出實體的「梵谷咖啡館」,用微信掃一掃即可實現語音導覽。與傳統的博物館、美術館不同的是,這種展覽全場還允許拍照,鼓勵刷屏,不但讓參觀者看得興高採烈,展覽效應還通過網際網路迅速傳播開來,吸引更多的觀眾。

上海大學美術學院史論系副教授胡建君認為這樣的藝術展示和教育方式是非常新穎的。她說,我們不可能一次看到很多梵谷原作,但是通過數碼影像方式,就可以把梵谷的繪畫集大成式地看個夠,還可以放大細節,盡情觀賞。過去進行美術教育時,經常要購買複製的名畫,而這種展覽以直接而生動的展示方式,通過現場屏幕上的放大、解析,讓學生們能更快速、更有效地感受畫作的巨大衝擊力和畫面背後的故事。

正在歐洲的多媒體藝術家豐江舟對這次展覽也非常感興趣,他認為,比起傳統原作繪畫展示而言,通過「新媒體」方式來闡釋原畫,有靈活多變、動靜結合、強烈體驗的優勢,並且受眾廣泛。同時,新媒體呈現為繪畫增加了從觀看到體驗,即二維到三維體驗的更多附加值。在公共空間打造以新媒體為主導語言的公共藝術作品,這應該是未來社會文化的發展趨勢。

在世界上,眾多傳統美術館都在打造「數字美術館」,已經形成了繪畫傑作通過新媒體演繹的新趨勢,而且把高雅藝術用通俗的方式表達出來,還能適應各個年齡段的觀眾體驗藝術。事實上,2010年上海世博會期間,中國館的鎮館之寶《清明上河圖》就曾「動」起來過;國家博物館鎮館之寶之一的《乾隆南巡圖》也曾「動」起來過;敦煌莫高窟壁畫的數位化展示已經開始,觀眾可以360度全方位觀看;而臺灣的臺北故宮博物院早就開始使用數位化辦展覽了。

普及美術名作從此不愁

欣賞名作真跡是人們的心願,但真跡有限,而且展覽起來還會受到種種條件的限制,大大影響了受眾數量和欣賞次數。名作欣賞需要相關的知識,對普通民眾而言,實際上就是慕名而去,看看就走。在巴黎的羅浮宮,很多中國觀眾跑去就是為了和《蒙娜麗莎》合影,基本沒受到什麼藝術薰陶。

當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聽說「不朽的梵谷」感映藝術大展後,他表示,到美術館、博物館的人畢竟不多,如果利用這樣的展示方式,經典藝術作品就能被更多的人所欣賞。他認為這樣可以讓傑作深入大眾,進而普及藝術知識。「將來中國美術館的藏品也需要有這樣的展覽,比如說在紐約、在阿姆斯特丹,如果我們也用這種展覽方式展示齊白石、黃賓虹等大師的作品,就能夠將中國文化更多更廣地推送出去。」

上海油畫雕塑院院長肖谷表示,從人們對這次展覽的熱情中可以看出,美術文化教育形式完全可以多元化。以往,人們只有進美術館才能看到藝術原作,其實在生活中出現的大師作品圖像也一樣有意義。他認為,專業畫家看原作會加深專業知識上的理解,而大眾對有些藝術家並不熟悉,通過這種創新型的展示,對人們的知識是一種很好的彌補,並且毫不吃力。這樣的創新展覽多了以後,大眾的整體文化素質提高可期,所以,這樣的展覽應該多多益善。

「不朽的梵谷」感映藝術大展進入北京後,據主辦方介紹,將推進衍生品的設計和營銷,由於目前我國對文化衍生品的開發和創造還比較滯後,所以想通過這次機會改變這種狀態。他們會依據實際消費需要,邀請藝術家、設計師為展覽量身定製不同的衍生品,增加展覽附加值,拓展文化衍生品市場。

相關焦點

  • 鴻園·不朽的梵谷2.0 感映藝術大展完美落幕
    6月18日,隨著最後一幅畫作慢慢從巨幕上「褪色」,「不朽的梵谷2.0」感映藝術大展鄭州站完美落幕。當天下午,鄭州近千位藝術大咖、油畫愛好者相聚鴻園藝術館,共同見證「再見梵谷 理想不朽——不朽的梵谷2.0感映藝術大展閉幕盛典」!
  • 鴻園·不朽的梵谷2.0感映藝術大展登陸鄭州
    核心提示:近日,《不朽的梵谷2.0》感映藝術大展新聞發布會暨開幕式,在鄭州鴻園盛大舉行,「不朽的梵谷2.0」感映藝術大展,曾在美國、英國、義大利、俄羅斯等國家展出並大獲成功。
  • 「鴻園·不朽的梵谷2.0」感映藝術大展登陸鄭州
    4月27日上午,《不朽的梵谷2.0》感映藝術大展新聞發布會暨開幕式,在鄭州鴻園盛大舉行。來自中原藝術界的大師級嘉賓,以及各大媒體圈的名記大咖齊聚一堂,共同見證了這場舉世矚目的全城盛事!
  • 「不朽的梵谷」感映藝術大展上海啟動 10月將亮相杭州
    浙江在線上海4月28日訊(浙江在線記者/虞飛 編輯/趙潔) 《向日葵》、《星空》、《夜間露天咖啡館》……3000多幅梵谷名畫在上海新天地一座藝術城堡中展出,「不朽的梵谷」感映藝術大展今天終於如期而至。
  • Van Gogh「不朽的梵谷」感映藝術大展
    本期展覽推薦: 「不朽的梵谷」感映藝術大展 展覽時間: 4月28日—— 8月30日展覽地點: 上海新天地太平湖(不得不說,上海的展覽不是一般的多···)展覽票價 : 120元展覽簡介: 本次展覽由澳洲Grande Exhibitions出品,在美國、義大利、俄羅斯、以色列等國家巡展大獲成功之後,並於2015年開啟它的中國巡展之旅。
  • 「鴻園·不朽的梵谷2.0」感映藝術大展登陸鄭州,開幕首日獲媒體熱...
    據悉,「不朽的梵谷2.0」感映藝術大展,曾在美國、英國、義大利、俄羅斯等國家展出並大獲成功。2015年,大展開啟中國巡展之旅。美國紐約大學美術學博士、河南省大未來國際書畫院院長——鄒藍天,鄭州市美協名譽主席、鄭州市雕塑壁畫院原院長——張松正,兩位藝術界的泰鬥更親臨現場,親切論道本次感映藝術大展!隨後各位領導嘉賓扯動絲帶,巨幅畫作垂吊鋪展而來,《不朽的梵谷2.0》感映藝術大展全球巡展鄭州站正式啟動!
  • 「不朽的梵谷」展落幕 近10萬人走進藝術大師內心
    海西晨報訊 (記者 葉子申 通訊員 雅妮)9月11日,隨著最後一幅畫作慢慢從巨幕上「褪色」,「不朽的梵谷」感映藝術大展廈門站暨中國收官之戰完美落幕。當晚,百餘名廈門時尚藝術人士以一場別開生面的音樂酒會告別「梵谷」。從6月11日到9月11日,「不朽的梵谷」感映藝術大展走進廈門,在聯發華美空間舉行。據悉,此次展覽的面積超過1600平方米,互動體驗面積超過20000平方米,共展出3000多件形式各異的梵谷作品。
  • 感受大師多元魅力 「不朽的梵谷」感映藝術大展十月獻禮杭城
    陸蓉之女士現場講座    杭州網訊 2015年10月1日至2016年1月3日, 「不朽的梵谷」感映藝術大展將登陸杭州創意設計中心,全面顛覆傳統觀展理念,浙江衛視最具人文氣質的女主持李晗,與陸蓉之老師、中國美術學院繪畫藝術學院院長楊參軍、「不朽的梵谷」感映藝術大展中方總策展人周誼、杭州站策展人鬱全勝,圍繞「今天,我們如何閱讀梵谷」的論題各抒己見,並和在場觀眾展開了一場精彩紛呈的跨界探討。
  • 「不朽的梵谷」開幕:魔幻大展 欲看請約
    原標題: 「不朽的梵谷」昨開幕 魔幻大展 欲看請約一場沒有一件原作的梵谷大展,一場可以看遍3000多幅畫面、「復活」梵谷一生的展覽,「凱迪拉克·不朽的梵谷」感映藝術大展昨天在新天地太平湖上的白色藝術城堡內揭幕,這場展覽所帶來的視聽震撼,被油畫家陳逸鳴形容為「魔都裡的魔幻大展」。
  • 觸摸藝術-梵谷藝術沉浸式體驗展
    整個展廳基本脈絡是按照梵谷的生平、作品、生活進行,我們不止可以近距離接觸畫作(不是真品),用指間縫隙流轉花瓣凋落,還能抬頭望眼,星辰大海,照映眼間。單是這畫面感就已經急具渲染力,沒想到在音樂的響起後,面前的景象和音樂交織在在一起,不斷刺激觀眾的多種感官,在放飛心靈的暢想中品味梵谷藝術的美感。
  • 不朽的藝術——梵谷天價作品展
    中國陶瓷網訊 4月16日,陶博大道28號,《梵谷天價作品展》在梵谷瓷磚現代國際館開展。梵谷生前唯一賣出的作品《紅色葡萄園》、和去世後屢創天價的作品《雛菊與罌粟花》、《加歇醫生》、《耳朵纏著繃帶的肖像》、《花瓶與15朵向日葵》、《星空》等一系列最具代表性作品將和大家見面。
  • 不朽的藝術 || 梵谷作品《鳶尾花》
    沒有什麼不朽的,包括藝術本身。唯一不朽的,是藝術所傳遞出來的,對人和世界的理解。
  • 「不朽的梵谷」感應展登陸上海新天地
    梵谷的粉絲們或許暫時可以不必去阿姆斯特丹的梵谷博物館或巴黎的奧賽美術館排長隊了。4月28日,「不朽的梵谷」感映藝術展在上海新天地的太平湖公園開幕。作為2015年上海國際藝術節特別展,「不朽的梵谷」展覽時長約半小時,分為荷蘭時期、巴黎時期和阿爾勒時期三個篇章,通過三千餘幅畫作和書信手稿,再現了荷蘭天才畫家文森特·梵谷短暫而曲折一生和豐富的精神世界。
  • 藝術+科技=遇見梵谷
    綜合  震撼 千餘幅梵谷畫作「動起來」  梵谷是一位充滿傳奇色彩的天才,他的人生充滿了探索的神奇魅力。儘管他深受疾病困擾、為世人所不解,卻依舊留下了珍貴的藝術瑰寶。時至今日,他的傳世經典畫作仍廣為流傳。
  • 換個角度看大師 十月一起去賞「不朽的梵谷」感映藝術展(圖)
    2015年10月1日至2016年1月3日,「不朽的梵谷」感映藝術大展將登陸杭州創意設計中心,全面顛覆傳統觀展理念,將3000多幅有關梵谷的高清畫面還原成一場震撼的多感官視聽盛宴。徹底顛覆傳統觀展理念  感映藝術震撼登陸杭城  「不朽的梵谷」感映藝術大展由澳洲Grande Exhibitions出品,在新加坡、土耳其、美國、以色列、智利、義大利、俄羅斯等世界各國及國內上海、北京兩個城市的巡展大獲成功之後,終於將在今年10月開啟它的杭州之旅。
  • 「不朽的梵谷」藝術展上海開幕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4月28日,備受關注的「凱迪拉克 不朽的梵谷」感映藝術大展在上海新天地太平湖揭開神秘面紗。本次展覽由澳洲GE公司出品,此前已經在美國、義大利、俄羅斯、以色列等國家巡展並大獲成功。  35分鐘的感映體驗之旅從現場35幅巨幕上的梵谷自畫像開始。大展清晰展現了各個時期梵谷內心情緒的變化以及畫風的轉變。
  • 藝術維C|商家是如何賺梵谷展的錢?
    「《不朽的梵谷》感官藝術大展」,號稱「在高清晰的連環巨幅屏和幕牆上,在交響音樂襯託的動、靜態畫面切換之間,讓觀眾直面最細節的梵谷筆觸,以及在藝術世界中鮮活起來的梵谷……」好長的介紹啊!簡單來說,兩個關鍵詞:多媒體、非真跡。
  • 梵谷展再次挑戰想像力 滬上藝術展覽進入爆發期
    原標題: 梵谷展再次挑戰想像力 滬上藝術展覽進入爆發期一場沒有一件梵谷原作的梵谷展,讓滬上藝術愛好者們大感新鮮,刷屏刷到爆,成為近期本城一大文化熱事,更多業內人士則由此明顯感覺到一個多元化、全視野的滬上藝術展覽爆發期已經到來。
  • 《不朽的梵谷》感映藝術展亮相北京
    人民網訊 剛剛過去的9月7日,是畫家梵谷逝世125周年,北京魯能·釣魚臺美高梅項目以策展的形式——《不朽的梵谷》感映藝術大展來紀念這位偉大的畫家。   當晚,《不朽的梵谷》感映藝術大展通過35分鐘、3000多幅畫面,並配以19世紀的古典音樂和獨創的感映技術,將多屏幕投影技術和梵谷繪畫藝術相結合,在朝陽大悅城布置的1500平方米藝術空間裡,「復活」了梵谷藝術的一生。
  • 「不朽的梵谷」亮相羅馬(高清組圖)
    10月25日,在義大利羅馬,兩名女士觀看梵谷著名畫作《星空》的多媒體效果展示。當日,「不朽的梵谷」藝術大展在義大利羅馬開幕,並將持續至2017年3月26日。展覽以時間為線索,結合動畫、音效和3D立體投影的800餘幅畫作,串連起梵谷從1880年到1890年的十年創作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