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妍時尚」被武漢中院認定「不排除有涉嫌傳銷的可能性」

2020-12-14 中國質量萬裡行

文/反傳防騙聯盟

昨日,中國裁判文書網披露了一則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的二審民事裁定書。裁定書顯示,武漢市柏妍時尚貿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柏妍時尚公司)在經營「緹麗莎爾」品牌時,「不排除有涉嫌傳銷的可能性」,由於該案「涉及的各層級參加人員較多,社會影響面較大,需要通過刑事偵查程序查明」,經辦該案的一審法院湖北省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法院,已將「涉嫌犯罪的線索、材料移送公安機關」。

經濟糾紛因「涉嫌傳銷」中止審理 犯罪線索移交公安機關

據2019年9月16日發布的該案一審民事裁定書顯示,經法院查明,柏妍公司於2017年7月12日成立,於2018年3月28日經武漢市武昌區行政審批局核准。柏妍公司成立後,通過運營「小緹之家」微信公眾號(現已被關閉),以推銷食品、化妝品等商品為名,要求參加者以購買商品的方式獲得加入資格,按照一定順序組成層級,以發展人員的數量和購買商品的金額作為計酬或者返利依據,引誘參加者繼續發展他人參加,並且集中培訓參加人員,以同樣的方式發展下線人員。

一審法院認為,根據查明的事實,柏妍公司可能通過上述經營模式進行傳銷活動,擾亂經濟社會秩序,造成本案糾紛後,相關款項去向不明,被告柏妍公司及相關人員的行為可能涉嫌犯罪,且公安機關已經受理了原告的報案。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在審理經濟糾紛案件中涉及經濟犯罪嫌疑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十一條規定:「人民法院作為經濟糾紛受理的案件,經審理認為不屬經濟糾紛案件而有經濟犯罪嫌疑的,應當裁定駁回起訴,將有關材料移送公安機關或檢察機關。」

因此本案件涉及的各層級參加人員較多,社會影響面較大,需要通過刑事偵查程序查明。依照上述規定,二審法院裁定駁回起訴,並將涉嫌犯罪的線索、材料移送公安機關。

 多次變換「馬甲」經營的緹麗莎爾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透露,緹麗莎爾品牌已經問世多年,期間運作的「東家」也換了幾回,但無論是做傳統的銷售,還是創新搞微商銷售,始終擺脫不了涉嫌傳銷的灰色漩渦。

公開資料顯示,緹麗莎爾品牌最初成立於2013年9月25日,由武漢緹麗莎爾時尚商貿有限公司運營。該公司法定代表人譚志滿,註冊資本1000萬元,股東譚麗莉、沈祉含分別認繳出資500萬元,但目前該企業已經被註銷。

武漢緹麗莎爾時尚商貿有限公司已註銷 圖片來源:天眼查

據了解,當前運作該品牌的公司主體是武漢市柏妍時尚貿易有限公司,即緹麗莎爾換了一個「馬甲」,繼續開展微商事業。

天眼查顯示,該公司成立於2017年7月12日,法定代表人黃志輝。註冊資本500萬元,實繳資本314萬元,監事黃桂霞認繳出資200萬元,佔股40%,股東黃志輝認繳出資300萬元,佔股60%。

中國網財經記者注意到,柏妍時尚公司與緹麗莎爾公司有著相同的郵箱、聯繫電話,地址也非常臨近,同時,柏妍時尚公司的網站備案,使用的還是緹麗莎爾的英文國際頂級域名teelishar.com。

兩家公司的基本信息重合度較高

據中國網財經記者查詢發現,在本次被武漢中院認定「不排除有涉嫌傳銷的可能性」之前,緹麗莎爾已多次陷身負面輿情。

公開資料顯示,緹麗莎爾品牌創立之初依託的產品是面膜,隨後又相繼推出了「珍嗖啦」、「米昔」等減肥產品,這些產品的大獲成功奠定了緹麗莎爾品牌的基礎。

至2017年,緹麗莎爾推出了新品「牙美」,不久後,又推出減肥產品「一代女皇燕窩棒」(下稱燕窩棒)、「一定嗖酵素果凍」(下稱一定嗖)、「一代女皇益生菌酵母軟糖」(下稱一代女皇),這三款產品合稱 「減肥三劍客」。

其中,「珍嗖啦」這款產品,在包裝上重點突出了「南京同仁堂」的字樣,但真正負責緹麗莎爾「珍嗖啦」產品的則是「南京同仁堂樂家老鋪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南京同仁堂出資50萬元,僅佔5%的股份。

「珍嗖啦」產品外包裝有「南京同仁堂」字樣

據此,2016年1月,南京同仁堂發布聲明稱,南京同仁堂樂家老鋪保健品有限公司違法使用「南京同仁堂」企業字號。南京同仁堂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並表示,「珍嗖啦」的生產、經營和銷售與南京同仁堂沒有任何關係。

此後,2017年11月8日,緹麗莎爾因宣稱可為家庭婦女和大學生打造一個「低投資、快回報,能將夢想照進現實」的快速致富平臺,並以微信營銷模式為主要銷售途徑,通過「線上」微信朋友圈和「線下」大型會議等形式對其公司規模、形象,微商代理優勢、微商致富案例以及產品功能、功效等方面進行了不同程度的虛假宣傳,被武漢市工商局責令停止發布廣告、在相應範圍內消除影響,並罰款60萬元。

2018年7月,緹麗莎爾被人民日報列入涉嫌傳銷組織名單。

人民日報公布涉嫌傳銷組織名單

2019年2月20日,安徽省舒城縣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2019)皖1523刑初6號顯示,緹麗莎爾微商代理人員因詐騙被判有期徒刑一年,並處罰金。

2019年5月16日,青島生活在線電視臺播出了題為《三萬元加入緹麗莎爾?接觸微商背後的秘密》的批評報導。

中國網財經記者檢索發現,緹麗莎爾已被微信小程序「騰訊靈鯤金融風險查詢舉報中心」標記為「已曝光的疑為傳銷組織」,截至目前,被舉報次數多達5470次。

靈鯤金融風險查詢舉報中心顯示緹麗莎爾「疑為傳銷」

此外,網絡上還有很多關於消費者和緹麗莎爾代理商對緹麗莎爾涉嫌傳銷、虛假宣傳、欺騙代理、質量問題的投訴。

屢遭投訴的緹麗莎爾

此前,中國網財經記者也曾接到緹麗莎爾代理商的投訴稱,緹麗莎爾存在拉人頭涉嫌傳銷、產品虛假宣傳且退貨難等問題。

該名代理商告訴中國網財經記者,自己在2017年3月份,花了920元加入緹麗莎爾成為初級代理商。此後,在上線的要求下,「不斷加人、發(朋友)圈,沒賣貨就做假帳單發群裡,用個性籤名去引流人脈,每天不停刷朋友圈。當賣了幾支『牙美』之後,就叫我花5000元成為『合伙人』,還說這樣可以做線下培訓。」

在參加培訓後,該代理商才發現所謂的線下培訓就是洗腦,講師每天給新人灌輸如何將利潤最大化,讓新人不停的買貨。

「去年緹麗莎爾的年會門檻是8萬元,如果兩個人去就是16萬元,我那個時候就跟洗了腦一樣,她們說什麼,我就信什麼,然後就到處借錢,十幾萬都是跟家裡人借的。」該代理商表示。

在參加完年會之後,緹麗莎爾的高級代理商們都說新品「真舒服」是爆品,非常好賣,讓下線代理商們囤貨,但是下線代理商們發現,囤了貨之後根本賣不出去。

前述代理商在囤貨後,多次跟上線反應產品不好賣時,對方表示沒辦法,「每天就讓我們跟(朋友)圈評論、加人,掃街加人、籤名加人、互動,各種手段只要能賣貨都用,每天高級別代理商教我們用準備好的話術去騙別人。」該代理商告訴中國網財經記者,「我看到百度上有個新聞視頻說緹麗莎爾是傳銷,我才反應過來自己被騙了。」

消費者提供與上線溝通退貨的過程

在要求上線退貨時,對方表示堅決不退,還稱網上的新聞誇大事實。而如果一定要退貨,就必須走公司流程,只能拿回百分之七十的退貨款。「緹麗莎爾賺錢的模式就是高級別代理商賺小代理商的錢,他們都是需要拉人頭衝業績,賣產品只是噱頭。」該名代理商如是說。

相關焦點

  • 緹麗莎爾品牌方「柏妍時尚」被武漢中院認定「不排除有涉嫌傳銷的...
    裁定書顯示,武漢市柏妍時尚貿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柏妍時尚公司)在經營「緹麗莎爾」品牌時,「不排除有涉嫌傳銷的可能性」,由於該案「涉及的各層級參加人員較多,社會影響面較大,需要通過刑事偵查程序查明」,經辦該案的一審法院湖北省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法院,已將「涉嫌犯罪的線索、材料移送公安機關」。
  • 山東認定14個「無傳銷城市」 不符合標準就撤銷
    原標題:山東無傳銷城市兩年覆審一次 已認定14個,不符合標準就撤銷! 記者從省工商局了解到,目前山東已有棗莊等14市被認定為「無傳銷城市」。今年下半年,將適時做好「無傳銷城市」創建掃尾工作,並探索建立無傳銷城市動態化管理機制。 建立傳銷人員黑名單檔案 從2007年起,山東相繼開展創建「無傳銷社區(村)」及「無傳銷街道(鄉鎮)」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
  • 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定罪標準中「涉案人數三十人以上」該如何認定
    實踐中有兩種意見:一種意見是做寬泛的理解,認為只要該傳銷組織的涉案人數達到三十人以上,在具備前兩個條件的基礎上就可以對組織領導者以涉嫌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認定;第二種意見是對人數進行嚴格的把握,認為只有與犯罪嫌疑人有直接或間接關係(換言之,是犯罪嫌疑人直接或間接的下線、或者能夠指控犯罪嫌疑人對其實施了組織、領導行為)的傳銷人員達到 「三十人以上」,才可以認定涉案人數達到了法律要求。
  • 又一「保健帝國」涉嫌傳銷!公安部最新名單出爐:這些都是傳銷!
    保健果汁靠「海淘」國內市場未準進入周女士聲稱,這些有保健效果的食品有國外的標準認證,因此不需要再經過國內有關保健食品的審批、備案。然健環球有可能打著「全球積分會員」的幌子,一直在默認這種瘋狂傳銷模式的惡性蔓延,並從中獲得豐厚利潤。對此涉嫌傳銷的行為,真的沒辦法?專家表示,網絡並非法外之地,只要這些境外企業網絡營銷活動延伸到中國領土上,就要接受中國法律的管轄。
  • 華萊黑茶多地涉嫌傳銷 曾涉案20億元
    涉嫌傳銷被立案調查傳銷窩點涉及到華萊黑茶的新聞在各地並不罕見,但今日,河北省巨鹿縣公安局發布了公告,偵辦了一起組織、領導傳銷活動案件,抓獲湖南籍主要犯罪嫌疑人林某某,並通報了涉嫌傳銷的逃犯劉某某組織領導華萊生物的黑茶傳銷,公告稱目前掌握的該傳銷人員中巨鹿籍會員有300多人,要求參與傳銷的人員主動到巨鹿縣公安局經偵大隊說明個人參與情況。
  • 網絡電話加盟產品不合法 營銷模式涉嫌傳銷
    記者採訪後發現,不僅該產品不合法,其營銷模式也涉嫌傳銷,市民投資時候一定要小心分辨,避免上當受騙。  培訓現場齊喊口號  「現在身邊很多人都加入了。」朱小姐告訴記者,他們還宣稱這次地震中,幾大電信公司通訊中斷,還是依靠它們空對空的技術及時進行了溝通,最近電信的重組也有他們的一份。
  • 律師解讀武漢凡谷烏龍案:業績快報造假能否脫罪?
    應該說被告的這兩個理由看起來好像非常有道理,一旦法庭採納被告的上述主張,那就意味著投資者在半年度業績快報發布至正式報告發布期間買入的股票將被排除在賠償範圍之外。如果選取一個沒有引起股價下跌的揭示行為作為揭露日,就會把前面大幅下跌的損失排除在賠償範圍之外。法庭最終採納了我們的辯論意見,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最終認定2017年3月25日為更正日。三、武漢凡谷案的意義武漢中院對武漢凡谷案的判決具有非常典型的示範意義。
  • 將軍範是否涉嫌傳銷?淺談社交電商風口下的「傳銷風波」!
    近期,隨著將軍範app的火爆程度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質疑類似將軍範這樣的社交電商app平臺是否涉嫌傳銷,自己一旦參與進去是否會賠的「血本無歸」?針對大家的這些疑慮,小編特意又做了一下功課,給大家普及一些關於傳銷的小知識。
  • 微商符合這3個標準,就涉嫌傳銷
    」「消費投資」「旅遊互助」等名義,以高額回報為誘餌,發展人員形成上下線關係,推銷產品和服務,從事傳銷活動。 根據禁止傳銷的相關法律法規規定,不管傳銷組織如何變換手法偽裝自己,只要同時具備以下三點就可以斷定涉嫌傳銷:一是交納或變相交納入門費,即交錢加入後才可獲得計提報酬和發展下線的「資格」;二是直接或間接發展下線,即拉人加入,並按照一定順序組成層級;三是上線從直接或間接發展的下線的銷售業績中計提報酬,或以直接或間接發展的人員數量為依據計提報酬或者返利。
  • 完美違反直銷管理條例 百億銷售額涉嫌傳銷
    此前,也有媒體曝光稱,銷售額破百億的完美中國靠多層次累積助推業績,有涉嫌傳銷行為。  中國經濟網記者致電完美中國相關負責人,對方電話處於無人接聽狀態。再次撥打對方電話,此時電話已提示號碼為空號。  靠拉人頭拓展業務 完美中國涉嫌傳銷  據直銷道道網輿情監控室有關數據顯示,完美中國2011年銷售額為 118億,2012年銷售額為132 億,同比增長11.86%,在整個直銷行業位居安利之後,排名第二。  完美中國的百億銷售額,並未掩蓋住消費者的投訴和對銷售模式涉嫌傳銷的質疑。
  • 將馬克幣引入中國者被判組織傳銷罪 多種虛擬貨幣涉嫌傳銷
    原標題:將馬克幣引入中國者被判組織傳銷罪,多種虛擬貨幣均涉嫌傳銷  東方網5月19日消息:近日,江蘇省沛縣法院做出判決,認定一個推銷虛擬貨幣馬克幣的組織系傳銷組織,組織頭目席海翔因犯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被江蘇省沛縣法院一審判處有期徒刑四年。
  • 15人判刑 148億數字幣傳銷大案宣判!註冊會員近270萬 以區塊鏈招搖...
    11月26日,這一國內首起以數字貨幣為交易媒介的特大跨國網絡傳銷案,終審判決結果公布。江蘇省鹽城市中級人民法院(下稱「鹽城中院」)認定,一審對15名涉案人員處以2年至11年不等的有期徒刑等判決結果,事實清楚,定罪量刑適當,終審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 又一「保健帝國」涉嫌傳銷!
    保健果汁靠「海淘」 國內市場未準進入周女士聲稱,這些有保健效果的食品有國外的標準認證,因此不需要再經過國內有關保健食品的審批、備案。然健環球有可能打著「全球積分會員」的幌子,一直在默認這種瘋狂傳銷模式的惡性蔓延,並從中獲得豐厚利潤。對此涉嫌傳銷的行為,真的沒辦法?
  • 河北華林負責人被警方控制,直銷企業為何屢屢被爆涉嫌傳銷?
    2019年1月15日深夜,繼天津權健被查處後幾日,河北滄州黃驊市委市政府成立的調查組經過調查取證認定河北華林涉嫌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河北華林酸鹼平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已被警方控制,黃驊市相關部門強調,對河北華林涉嫌傳銷案將依法查處,嚴查嚴辦。
  • 北京優選千通公司陷代理商訴訟:「蒙牛慢燃」涉嫌傳銷惹的禍?
    事實和理由:京山市工商局京工商處字【2018】185號行政處罰決定書認定優選千通公司的行為構成《禁止傳銷條例》第七條第一款第三項的規定,屬於「團隊計酬」模式的傳銷,而依據《關於辦理組織領導傳銷活動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五條的規定「以銷售商品為目的,以銷售業績為計酬依據的單純的團隊計酬」式傳銷活動,不作犯罪處理。
  • 深圳中院判莫言獲賠210萬,賣鍋企業涉傳銷被凍結帳戶
    原標題:深圳中院判莫言獲賠210萬賣鍋企業涉傳銷被凍結帳戶晶報2020年1月3日訊 日前,記者獲悉,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對作家莫言訴深圳市玉瓷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深圳玉瓷公司")人格權糾紛案作出二審判決,莫言獲賠經濟賠償200萬元及精神撫慰金10萬元。
  • 晉江沃客公司涉嫌網絡傳銷被查 網頁類似傳銷說教
    ­   昨天,閩南地區微信朋友圈熱傳一條消息:註冊地在晉江的福建沃客生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被當地警方查處,該公司涉嫌違法進行網絡傳銷電子遊戲幣CPM。公司法人代表王某妙涉嫌犯罪,正在接受警方調查。這款號稱穩賺不賠的高回報「理財」投資,其實質類似傳銷模式。警方正在調查此案的涉案金額、範圍及是否涉及廈門市民。
  • 美羅國際涉嫌傳銷 誇大療效稱包治百病
    中國網6月17日訊(記者 劉陽河) 曾涉嫌「非法直銷」的吉林美羅國際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美羅國際」)在今年1月終獲直銷牌照,成為商務部認定的第33家獲牌企業。  近日,有受害者向中國網記者表示,美羅國際在「直銷」的外衣遮掩下非法直銷活動猖獗,「收取高額會員費」、「誇大產品宣傳」、「跨區域違規經營」等問題屢見不鮮。  美羅國際註冊資本8000萬元,在未拿到商務部頒發的直銷牌照前,美羅國際一直以「準直銷」企業身份運營,「美羅國際健康屋」是其最主要載體,曾紅極一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