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青年才俊福建泉州追古撫今 點讚泉州「海絲」遺蹟

2020-12-12 中國新聞網

臺青年才俊福建泉州追古撫今 點讚泉州「海絲」遺蹟

2015-06-16 20:43:10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中新社泉州6月16日電 題:臺青年才俊福建泉州追古撫今 點讚泉州「海絲」遺蹟

  作者 廖靜

  「鄭和七下西洋,打開了中國東南沿海與世界的交流。」來自臺灣崑山科技大學大三學生陳承逸對福建泉州開元寺的東西塔、石柱等古代建築物留戀不已,「部分建築歷經了地震等自然災難依然屹立不倒,真是建築中的奇蹟。」

  16日,包括陳承逸在內的近150名臺灣青年企業家、青年學子,與大陸學子共同遊覽福建泉州「海上絲綢之路」歷史遺存,他們重走「海上絲綢之路」,飽覽了九日山祈風石刻群、開元寺、清淨寺等文物古蹟。

  國民黨澎湖縣委員會副主委張全一談到,泉州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城市,當時航海技術還不是那麼發達,而在這個中國東南沿海小城中,外籍人士與本地人共存、互相往來,這段歷史也成為美談。

  張全一告訴記者,部分臺灣先祖通過海上交通通道,開疆拓土,定居臺灣;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重新來到大陸,來追尋這一段歷史。他提到,尤其在看到大陸發展速度很快之後,兩岸青年應該攜手努力,共創美好前景。

  臺灣崑山科技大學同樣讀大三的鐘長毅對此行感到新奇。他說,之前沒了解過海上絲綢之路這段歷史,也不清楚中國的海上交通,如今不僅學習了歷史典故,也開始實地考察。

  「兩岸青年應繼續保持互動,互相學習,形成共同的語言和夢想,化成積極的行動力;從相互理解、尊重、鼓勵的角度加深合作。」來參加是次海峽論壇的臺灣國際青年商會常務副會長侯宗延對於目前大陸提出的「一帶一路」願景表示關注。

  泉州有全國現存最古老的伊斯蘭教寺廟「清淨寺」、全國僅存的摩尼教遺蹟「草庵」、全國最大的道教石雕「老君巖」。如今,泉州是中國東南沿海重要的製造業基地和品牌之都,擁有120多個中國馳名商標在「海絲」建設過程中大有可為。

  臺灣崑山科技大學學系助理、帶隊老師蘇玲玟也迷上了泉州的古遺蹟,「這些石刻都很特別,其中不少名句。」除了上了年代的石刻,她還特地查看了祁風所拜的神佛是否與臺灣一樣。

  「原來只知道海峽兩岸祈求海上保護神,幾乎都是拜媽祖,如今也了解到其他海上保護神,如晏公元帥、九天巡使等。」她認為,在遷移的過程中,這些共同的民間信仰在當地所經歷了一些細微變化,卻也體現了中華文化最精華的部分。

  「曾經泉州先民為了生存和理想,通過海洋,向一片未知的世界發出探尋信號。」包括蘇玲玟在內不少臺胞感慨,儘管部分遺存有翻新的部分,卻也證明、推斷了這一段歷史確實存在。

  泉州是臺灣漢族同胞的主要祖籍地。臺灣漢族同胞約900萬人祖籍在泉州,佔臺灣總人口的44.8%,居住在泉州的臺屬有16萬人之多。張全一期待,臺灣青年能在此緬懷這一段逝去的歷史之餘,從熟悉、仰慕中獲得鼓舞的力量。(完)

相關焦點

  • 福建泉州啟動「海絲青年奉茶驛站」公益項目
    為展現新時代青年志願者風採,推進青年志願服務制度化常態化建設,為青年志願者搭建網際網路+服務平臺,展示青年志願者新時代志願新作為,進一步豐富志願服務形式及載體,激發青年志願服務活力,營造正向激勵氛圍,福建泉州啟動「海絲青年奉茶驛站」公益項目倡議,啟動儀式於9月22日下午在泉州開元盛世廣場舉行。
  • 福建泉州古城門重新開放 講古「海絲」故事
    始建於唐朝的福建泉州「泉山門」29日晚間被「點亮」。在沉寂多年後,重新走進公眾視野的古城門,激活了「海絲」起點的城市記憶。  「溫陵之有北樓,猶武昌之有南樓也。」南宋詩人王十朋在《重修北樓記》中寫道的「北樓」,便是位於古代「海上絲綢之路」起點城市泉州的泉山門。
  • 福建泉州點亮唐代古城門 講古「海絲」故事
    9月29日晚,福建泉州舉行城門講古開機暨點亮泉山門儀式。圖為二十四節令鼓表演。 孫虹 攝中新網泉州9月29日電 (記者孫虹)始建於唐朝的福建泉州「泉山門」29日晚間被「點亮」。在沉寂多年後,重新走進公眾視野的古城門,激活了「海絲」起點的城市記憶。在當晚舉行的城門講古開機暨點亮泉山門儀式上,二十四節令鼓震撼開場,凸顯出城門的古樸厚重;閩南童謠聲聲入耳,詮釋了泉州方言的獨特魅力;《泉州講古》主講人楊江東、王培煥為帶來《圓仙夢》《較角嬸》等精彩故事,博得現場觀眾陣陣喝彩。「溫陵之有北樓,猶武昌之有南樓也。」
  • 閩僑青年精英海絲情活動在泉州舉行 譜寫海絲新篇章
    中國網福建訊(記者 林歆剛)緊密融合,共譜海絲新篇。11月15日至18日,為期四天的第二期閩僑青年精英海絲情活動在泉州正式拉開帷幕,來自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百名海外閩籍華裔青年齊聚泉州,了解家鄉發展和變化。
  • 泉州點亮唐代古城門 講古「海絲」故事
    9月29日晚,福建泉州舉行城門講古開機暨點亮泉山門儀式。圖為二十四節令鼓表演。 孫虹 攝中新網泉州9月29日電 始建於唐朝的福建泉州「泉山門」29日晚間被「點亮」。在沉寂多年後,重新走進公眾視野的古城門,激活了「海絲」起點的城市記憶。在當晚舉行的城門講古開機暨點亮泉山門儀式上,二十四節令鼓震撼開場,凸顯出城門的古樸厚重;閩南童謠聲聲入耳,詮釋了泉州方言的獨特魅力;《泉州講古》主講人楊江東、王培煥為帶來《圓仙夢》《較角嬸》等精彩故事,博得現場觀眾陣陣喝彩。「溫陵之有北樓,猶武昌之有南樓也。」
  • 泉州名片|蔡永輝《海絲傳奇——夢回古泉州刺桐》長卷美展
    10月1日上午10點30分,福建省美協副主席、泉州市美協主席,泉州畫院郭寧院長,泉州市社科聯謝伯輝副主席,泉州市文聯肖一鳴副主席,華僑大學美院院長王爾義教授,華僑大學美院金程斌副院長,泉州師院科研處長戴聰傑教授,泉州師院美院院長蔡永輝教授,泉州師院美院陳超淼副院長,美食城總經理陳金壙,運營總監吳華玲,及文化界專家、藝術家、企業家、媒體,和各院校的師生們齊聚泉州美食城十洲廣場。
  • 「海絲」文化衍生品創意設計大賽在福建泉州啟動
    信息 「海絲」文化衍生品創意設計大賽在福建泉州啟動 2016」文化衍生品創意設計大賽在古代「海上絲綢之路」起點城市福建泉州正式啟動。
  • 泉州海交館:感受海絲沿線風情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以下簡稱海交館)大廳(吳海波 攝) 央廣網泉州11月17日消息(記者 吳海波)泉州,是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起點。11月17日上午,「一帶一路」網絡文化採風行福建站來到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以下簡稱海交館),感受泉州的海絲榮光。 我國唯一海事博物館 據了解,泉州海交館是中國唯一反映古代海外交通、海上絲綢之路及由此引發各種經濟文化交流為主題的海事博物館。
  • 陳日升:到阿聯講述泉州海絲文化
    當筆者對青年聽眾講述伊本·白圖泰1346年經由泉州(刺桐)進入中國,並稱泉州的「港口是世界大港之一,甚至是最大的港口」,「港口停有大船約百,小船不計其數」,「該城花園很多,房舍位於園中央」……泉州和廣州的瓷器,價廉物美,遠銷印度等地,甚至到達他的家鄉摩洛哥。青年聽眾聽聞,情緒踴躍。
  • 聚焦「海絲福地」,研學「文都泉州」
    )海上絲綢之路國際品牌博覽會在福建石獅開幕,吸引31個國家和地區的418家企業參展。2.6萬平方米,折合國際標準展位1650個,展出來自馬來西亞、加拿大、印尼、斯裡蘭卡、巴西等31個「海絲」沿線國家和地區逾萬種產品,其中主賓國馬來西亞就組織8家優質代表企業參會,展示當地著名的咖啡、燕窩、零食小吃等特色產品。
  • 免費奉茶 「海絲青年奉茶驛站」公益項目啟動
    9月22日,福建泉州啟動「海絲青年奉茶驛站」公益項目。圖為授牌儀式。 鍾欣 攝中新網泉州9月22日電 (記者 孫虹)福建泉州「海絲青年奉茶驛站」公益項目22日啟動,為首批100家「海絲青年奉茶驛站」承辦單位及14家公益支持單位授牌,並發布「海絲青年奉茶驛站」微信小程序。免費奉茶在中國著名僑鄉泉州為市民所熟知。在該市西街舊館驛古街巷巷口,一對老夫婦為路人免費奉茶數十年而傳為佳話。
  • 中國歷史名人墓巡禮——福建泉州
    (今福建惠安)人;少有才學,但科舉之途頗為不暢,而立之年方得中秀才,年過半百被薦為貢生,得授嵊縣訓導,十三年後升遷為三水教諭;一生致力於傳道授業,醉心文教,被時人尊稱為「宿儒」。(今福建南安)人;明嘉靖六年(1527年)貢士,曾任長樂訓導,其他事跡不詳。
  • 泉州開元寺:「桑蓮法界」結緣「海絲之路」
    原標題:泉州開元寺:「桑蓮法界」結緣「海絲之路」 >今生故事 石柱、義工詮釋「和諧」 去年10月,中印兩國領導人舉行第二次非正式會晤,談及印度金奈與福建泉州古代的歷史交往。
  • 福建泉州點亮昔日古城門 「城門講古」定期開演
    陳麗娟攝 人民網泉州9月30日電(劉燕婷)城門,是一座城的標誌,是城市發展變遷的重要見證和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29日晚,在福建泉州,一座始建於唐朝,自2002年底動工重建並於近期完成保護性修繕的城門——「泉山門」,在時隔多年後,首次對外開放。
  • 「海絲泉州」 亮相文博會贏得喝彩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刺桐古船、「一帶一路」商貿品、「海絲」主題文創產品……4日至7日,第十三屆海峽兩岸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在廈門舉行,泉州「文旅軍團」以「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為主題,通過創意十足的布展,成功將主題館打造成一艘乘風破浪前行的刺桐古船,打響「海絲泉州」品牌,亮點紛呈,贏得喝彩。 「雲端」搭臺,文化築橋。
  • 向世界講述「海絲起點城市」泉州新時代故事——泉州國際傳播平臺...
    中國日報泉州11月22日電(記者 胡美東)11月22日,由中國日報與泉州市委宣傳部攜手打造的泉州國際傳播平臺正式上線。 海絲之源,走向世界,講好泉州故事,傳播泉州聲音 泉州,中國重要的海上絲綢之路起點城市之一。
  • 泉州畫家歷時3年創作10米長卷《古泉州海絲傳奇》國慶展出
    《古泉州海絲傳奇》美術長卷局部臺海網9月21日訊 據泉州網報導 日前,一幅長達10米的《古泉州海絲傳奇》美術長卷創作完成,引起廣泛關注。這幅作品由泉州師院美術與設計學院院長、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蔡永輝歷時3年創作而成,將於10月1日至31日在泉州美食城展出。據悉,《古泉州海絲傳奇》圍繞泉州海絲遺蹟的人文歷史和相關的神幻故事,以神幻和現實的情景畫面構成總體藝術特色,歸納並巧妙串起博大精彩的諸多海洋文化奇觀,從而構成了史詩般的古泉州海絲美術長卷。
  • 海絲泉州十大科學閩南諺語評選活動座談會順利召開
    2021年1月12日,由鯉城區科協、泉州歷史文化中心、泉州西湖文化促進會聯合主辦的「閩南諺語書法作品贈送儀式暨海絲泉州十大科學閩南諺語推介活動座談會」在福建泉州市鯉城區檔案館順利召開。首先讓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海絲泉州十大科學閩南諺語」的魅力:1、百般起頭難。
  • 泉州開元寺:「桑蓮法界」結緣「海絲之路」
    在大雄寶殿前的月臺須彌座束腰處,有73尊印度教的獅身人面像青石浮雕,這在全國的寺廟裡也頗為罕見。談及開元寺,就不得不提東西塔。位於開元寺內的東西塔,是開元寺的鎮寺之寶,也是古城泉州最具標誌性的地標。唐朝建寺時,最初建的是木塔,因為火災,宋朝重建時改為磚塔,後再改為現時的石塔。東塔名鎮國塔,高48米;西塔叫仁壽塔,高45米。如此高的石塔,到底要用多少石頭奠基?
  • 今天,泉州這個地方要火!未婚女孩們來了這麼多……
    你所需要做的,只是收拾好你的背包,穿上你的白板鞋,來泉港的山海間,邂逅一個能夠相互吸引的靈魂。今日下午16:00,泉港區錦繡湖廣場,就要舉辦這樣一場 泉州市青年聯誼活動暨「海絲泉州泉港」文化旅遊嘉年 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