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做事,講究天時地利與人和,所謂「天時」,便是千變萬化的節氣或氣候。比如,農民種地必須要了解天時,否則盲目開荒種地就會一無所獲。
基於這種思想,古人創造了24節氣,可以說自從24節氣誕生之後,人與自然的關係變得更加和諧。
從農業角度來講,一個靠天吃飯的行業,如果不了解「天時」或者說節氣變化,那麼就很容易因為逆天而行而遭受損失。
古人語:「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實際上就道出了二十四節氣中,第15個節氣白露的氣候變化,古人這句俗語有科學道理嗎?
2020年09月7日,白露節氣到來,作為一個反映氣溫變化的重要節令,白露到了,暑熱基本就結束了。
作為秋季由悶熱轉為涼爽的重要轉折點,白露節氣到來之時天氣便會轉涼,而且早晚溫差會變得特別明顯,從體感上來講會有冷的感覺。
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對「白露」的詮釋:「水土溼氣凝而為露,秋屬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氣始寒也」。
意思就是白露節氣一來,秋老虎也會為它讓路,天氣不再有暑熱、悶熱之感,取而代之的是逐漸轉冷。
在古代社會,古人探索自然不比現在差。他們按照「四時配五行」的規律,秋天屬於無形中的「金」,大家熟知的「金秋」便由此而來。
由於金色在五行中乃白色,所以古人才會以白形容秋露,即二十四節氣中的白露。
從俗語本身的含義來看,說的是白露節氣一旦到來之後,就不能像夏季一樣穿的太少了。相反應該披上外套並穿上長褲,千萬不要裸露皮膚了。
否則就很容易因為溫差變化大而感冒,雖然白露之後中午氣溫比較適宜,但是也不能光膀子四處閒逛了。
因為這樣做很容易導致寒氣進入身體,對於身體素質比較弱的人群來說,甚至還很可能因此而出現某些疾病。
在這個氣候中,應該適當添加衣物,因為畢竟早晚的溫差會有明顯區別,希望大家千萬不要再穿著短褲短裙,尤其是對於女性而言,不要再露腿、肚臍或雙臂了。
同時也千萬不要穿涼鞋,因為足部一旦受涼,那麼身體抵抗力就會下降,這種情況下就很容易生病。
所以說在早晚外出的時候,適當添加衣物並穿運動鞋,才能有效避免身體著涼。希望大家千萬不要麻痺大意,一旦生病就不是鬧著玩的事情。
「寒露」,則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7個節氣,同時也是秋季的第五個節氣。如果白露體現的是氣溫變化,那麼寒露體現的便是氣候變化。
當寒露節氣到來之後,夜長晝短的現象十分明顯,並且需要注意的是開始出現寒氣,晝夜溫差有較為明顯的區別,北方廣大地區開始由深秋進入冬季。
今年寒露時間為10月8日,每年的十月一之後氣溫大幅度下降。這個時候大家就應該多注意穿衣方法的適宜。
當天氣逐漸寒冷之時,如果沒有及時添加衣物,非常容易導致身體受涼或進入寒氣。尤其是對於愛漂亮的女生來說,應該收起自己的涼鞋。
因為寒露的時候,已經不適合露腳了,一旦不小心導致足底受涼,那麼就很容易誘發一些婦科病,比較突出的就是月事不調。
所以有這方面問題的女性,就更應該注意調理身體。除了應該穿一雙不露腳的鞋子之外,每晚回家最好還能用熱水泡腳。
因為在泡腳的過程中,不僅可以有效祛除腳部的寒氣,最重要的是還能促進全身血液循環,這樣就可以有效提升身體抵抗疾病的能力。
同時,在有時間的前提下,應該多做運動,因為經常運動不僅可以增強體質,才能夠起到驅寒散溼的作用。
實際上無論是白露還是寒露,都預示著暑天已經過去了,氣溫將會有大幅度下降。同時自然界中的萬物也會逐漸蕭條,莊稼則會成熟並開始被收割。
生活中對二十四節氣有一定了解的人越來越少,就算是常年種地的農民,甚至也早已經開始依賴天氣預報。
實際上作為老祖宗的智慧,二十四節氣的出現,不僅適應農時,最重要的是對人們的生活有非常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