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上流UpFlow(ID:heyupflow)
作者 | 範娜娜
萬萬想不到,有生之年還能看到辣條國標出臺,這難道就是傳說中的「想當年你對我愛搭不理,如今我叫你高攀不起」?
來源:微博
而在這一番國標操作中,C位出道的居然是河南——為響應國標,8月1日,河南省決定10月起廢止《河南省地方標準調味面制食品》。
大家這才發現,原來河南早為辣條制定了全省標準,更要命的是,自己吃了那麼多年的辣條,竟然大部分都是從河南來!
河南辣條,太上頭了!
辣條,當代青年精神鴉片。
你永遠不會知道,每天西裝三件套的同事可能背地裡都在偷偷吃辣條。承認吧,沉迷辣條不可自拔的絕對要算上你一個。
別人618、雙十一都是囤洗髮水、沐浴露,而我選擇囤辣條。為什麼?因為對辣條愛得深沉。
不說衛龍,牛板筋、火爆雞筋、臭乾子、唐僧肉、大刀肉、大辣片、豆角幹……哪樣不是從小吃到大?而事實上,這些令人上頭的辣條有一大半都是產自河南。
來源:知乎
來源:微博
微博上有段子曾稱:「2015年中國電影票房比不過河南一個省的辣條總產值」,這不是虛言,實際上,河南的辣條總產值十分驚人,2017年全國辣條行業的市場大約有500億,河南佔了225億左右。2000年,河南省以辣條為主要經營項目的調味麵製品企業高達4000家。
做到辣條界C位的衛龍自然不用說了,截止到2018年,衛龍一年能賣出100多億包辣條,可繞地球不知道多少圈。
河南駐馬店的約辣,淘寶顯示有近15萬人收貨。
老式大辣片也因為號稱「8090的回憶」成功走紅。
此外,越來越多的河南辣條品牌被大家熟知。
而河南漯河,更是一個除了火腿就是辣條的城市。
除了生產辣條給全國人民快樂,河南人自己也沒閒著,他們研製出了各種辣條周邊——
來河南,萬物皆可辣條。 燒餅、雞蛋、饃饃,煎餅果子,都可夾辣條,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你吃不到的;人家聚會少不了酒,河南人聚會得帶上辣條;有時候送禮物也能送出一箱辣條。
甚至大學暑假,隔壁鄰居的嬸子到我家商店買了五大包辣條寄給在魔都打工的姑娘,這種價格便宜、味道不錯、還能寄託鄉愁的零食隨著家鄉打工小妹的步伐,也將口碑傳到了祖國各地。
@河南網友
為什麼河南辣條走遍全國?
追溯起來,辣條的誕生地應該是在湖南平江,但為什麼辣條卻在河南風生水起,甚至引發出一場曠日持久的「辣條之鄉」爭霸?
其實從清朝開始,平江就盛產豆乾 ,九八年的洪災導致大豆價格急劇飆升,豆製品幾乎失去原料,平江人不得已選擇用小麥替代,將產品擠壓後與調味劑混合,於是辣條應運而生。
辣條的生產需要小麥,平江作為南方地區,不種植小麥,遠途運輸物料,成本巨大。而作為全國第一大小麥產地的河南,不止擁有辣條生產的原材料,而且勞動力廉價,成為辣條企業的首選地。
除此之外,河南的鄭州、漯河等地,鐵路線交匯,交通十分發達,方便了辣條等食品的運輸,更有利於辣條企業開拓北方市場。
因此,一批平江人來到了河南,開啟了辣條發家致富的新道路,一個北方的「辣條聯盟」由此形成。
90年代,辣條在河南泛濫,誰家小孩子下課後沒到小賣部買過「拉片兒」? 油津津,甜絲絲的,稍帶一點辣味 ,有點方便麵調料包的味道,吃上一口就意猶未盡,還要把手指頭上殘餘的都舔乾淨,根本停不下來。
其實,這個味道也是「河南味道」,在原產地平江,辣條辣條,當然以辣為主。但這樣的辣,估計其他省很難接受,更何況這在當時還是一種兒童食品。
於是乎,按照北方的口味,第一批辣條創業者對辣條進行了升級,而這樣老少皆宜的甜辣口味,也促進了河南辣條在全國的普及。
辣條大省,到底哪家強?
在辣條界,北派與南派分庭抗禮。湖南平江,河南漯河,堪稱並駕齊驅的兩大辣條重鎮。而兩派的battle從來沒停過。
在對辣條的定義上,湖南認為辣條是「擠壓式糕點」,而河南則認為辣條是「調味麵製品」,兩套不同的食品標準互不相讓,一時之間,紛爭四起。
但從幾份國家通知和意見來看,似乎將辣條定義為「調味麵製品」已經是板上釘釘——
2016年底,國家食藥監總局提出「調味麵製品」行業國家標準立項,標準由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和河南、安徽、重慶食品檢驗部門牽頭制定,鄭州市平江商會參與。
2018年5月份,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關於徵求《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調味麵製品》等4項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意見的函」,國家標準進入徵求意見階段。
至於口味,北派的甜辣和南派的麻辣也一直吵個不停。
河南以甜辣走遍全國,市場認可度也更高。有美食自媒體人做過測評,現在市面上的辣條,有70%都是甜辣的口感。
但其實資深的辣條愛好者會告訴你,不夠辣的辣條,都是邪教。
就拿衛龍親嘴燒來說,連嗜甜的浙江妹子都認為「有點甜了」;而且浸滿了油汁的辣條如果不夠辣,很有可能會感覺發膩、不過癮。
湖南四川辣條的辣自然不用多說,但在辣條愛好者的私藏名單裡,一定還藏了幾款江西辣條,這才是真的「辣」條——
比如鞋底辣片,拆開快遞袋就能聞到一股濃濃的辣味,只吃一口,就能感到不止嘴巴辣,簡直全身都在發辣,整個腦袋都火熱熱的。但依然想著吃吃吃,絕對上癮!
但,無論是湖南四川還是江西的麻辣派,依然沒能撼動河南甜辣派的江湖霸主地位。
儘管南北派battle不斷,其實細究起來,全國90%的辣條生產者都是湖南平江籍,最有名的衛龍食品老闆劉衛平,也是到河南創業的平江人,反而真正的河南人從事辣條生產的並不多。
小時候總是背著家長偷吃辣條,偷吃完還要哈一口氣,讓小夥伴確定沒味道,才敢回家。如今辣條國家標準要來了,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吃的是垃圾食品,終於可以不偷著摸著啦。
不說了,我要去下單了。
溫馨提示:辣條雖然規範衛生了,但也離不開高油高鹽高添加,再好恰也不要過分貪嘴哦。
[1]李穎.「史上最牛零食」辣條國標出臺[J].中國質量萬裡行.2018,7.
[2]河南湖北因辣條標準打架,衛龍真的冤枉嗎? [EB/OL].中國新聞周刊,2018-09-05
[3]南派辣條VS北派辣條:定國標該聽誰的?[N].南方周末,2017-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