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不服,河南辣條第一

2020-12-05 手機鳳凰網

來源 | 上流UpFlow(ID:heyupflow)

作者 | 範娜娜

萬萬想不到,有生之年還能看到辣條國標出臺,這難道就是傳說中的「想當年你對我愛搭不理,如今我叫你高攀不起」?

來源:微博

而在這一番國標操作中,C位出道的居然是河南——為響應國標,8月1日,河南省決定10月起廢止《河南省地方標準調味面制食品》。

大家這才發現,原來河南早為辣條制定了全省標準,更要命的是,自己吃了那麼多年的辣條,竟然大部分都是從河南來!

河南辣條,太上頭了!

辣條,當代青年精神鴉片。

你永遠不會知道,每天西裝三件套的同事可能背地裡都在偷偷吃辣條。承認吧,沉迷辣條不可自拔的絕對要算上你一個。

別人618、雙十一都是囤洗髮水、沐浴露,而我選擇囤辣條。為什麼?因為對辣條愛得深沉。

不說衛龍,牛板筋、火爆雞筋、臭乾子、唐僧肉、大刀肉、大辣片、豆角幹……哪樣不是從小吃到大?而事實上,這些令人上頭的辣條有一大半都是產自河南

來源:知乎

來源:微博

微博上有段子曾稱:「2015年中國電影票房比不過河南一個省的辣條總產值」,這不是虛言,實際上,河南的辣條總產值十分驚人,2017年全國辣條行業的市場大約有500億,河南佔了225億左右。2000年,河南省以辣條為主要經營項目的調味麵製品企業高達4000家。

做到辣條界C位的衛龍自然不用說了,截止到2018年,衛龍一年能賣出100多億包辣條,可繞地球不知道多少圈。

河南駐馬店的約辣,淘寶顯示有近15萬人收貨。

老式大辣片也因為號稱「8090的回憶」成功走紅。

此外,越來越多的河南辣條品牌被大家熟知。

而河南漯河,更是一個除了火腿就是辣條的城市。

除了生產辣條給全國人民快樂,河南人自己也沒閒著,他們研製出了各種辣條周邊——

來河南,萬物皆可辣條。 燒餅、雞蛋、饃饃,煎餅果子,都可夾辣條,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你吃不到的;人家聚會少不了酒,河南人聚會得帶上辣條;有時候送禮物也能送出一箱辣條。

甚至大學暑假,隔壁鄰居的嬸子到我家商店買了五大包辣條寄給在魔都打工的姑娘,這種價格便宜、味道不錯、還能寄託鄉愁的零食隨著家鄉打工小妹的步伐,也將口碑傳到了祖國各地。

@河南網友

為什麼河南辣條走遍全國?

追溯起來,辣條的誕生地應該是在湖南平江,但為什麼辣條卻在河南風生水起,甚至引發出一場曠日持久的「辣條之鄉」爭霸?

其實從清朝開始,平江就盛產豆乾 ,九八年的洪災導致大豆價格急劇飆升,豆製品幾乎失去原料,平江人不得已選擇用小麥替代,將產品擠壓後與調味劑混合,於是辣條應運而生。

辣條的生產需要小麥,平江作為南方地區,不種植小麥,遠途運輸物料,成本巨大。而作為全國第一大小麥產地的河南,不止擁有辣條生產的原材料,而且勞動力廉價,成為辣條企業的首選地。

除此之外,河南的鄭州、漯河等地,鐵路線交匯,交通十分發達,方便了辣條等食品的運輸,更有利於辣條企業開拓北方市場。

因此,一批平江人來到了河南,開啟了辣條發家致富的新道路,一個北方的「辣條聯盟」由此形成。

90年代,辣條在河南泛濫,誰家小孩子下課後沒到小賣部買過「拉片兒」? 油津津,甜絲絲的,稍帶一點辣味 ,有點方便麵調料包的味道,吃上一口就意猶未盡,還要把手指頭上殘餘的都舔乾淨,根本停不下來。

其實,這個味道也是「河南味道」,在原產地平江,辣條辣條,當然以辣為主。但這樣的辣,估計其他省很難接受,更何況這在當時還是一種兒童食品。

於是乎,按照北方的口味,第一批辣條創業者對辣條進行了升級,而這樣老少皆宜的甜辣口味,也促進了河南辣條在全國的普及。

辣條大省,到底哪家強?

在辣條界,北派南派分庭抗禮。湖南平江,河南漯河,堪稱並駕齊驅的兩大辣條重鎮。而兩派的battle從來沒停過。

在對辣條的定義上,湖南認為辣條是「擠壓式糕點」,而河南則認為辣條是「調味麵製品」,兩套不同的食品標準互不相讓,一時之間,紛爭四起。

但從幾份國家通知和意見來看,似乎將辣條定義為「調味麵製品」已經是板上釘釘——

2016年底,國家食藥監總局提出「調味麵製品」行業國家標準立項,標準由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和河南、安徽、重慶食品檢驗部門牽頭制定,鄭州市平江商會參與。

2018年5月份,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關於徵求《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調味麵製品》等4項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意見的函」,國家標準進入徵求意見階段。

至於口味,北派的甜辣和南派的麻辣也一直吵個不停。

河南以甜辣走遍全國,市場認可度也更高。有美食自媒體人做過測評,現在市面上的辣條,有70%都是甜辣的口感。

但其實資深的辣條愛好者會告訴你,不夠辣的辣條,都是邪教。

就拿衛龍親嘴燒來說,連嗜甜的浙江妹子都認為「有點甜了」;而且浸滿了油汁的辣條如果不夠辣,很有可能會感覺發膩、不過癮。

湖南四川辣條的辣自然不用多說,但在辣條愛好者的私藏名單裡,一定還藏了幾款江西辣條,這才是真的「辣」條——

比如鞋底辣片,拆開快遞袋就能聞到一股濃濃的辣味,只吃一口,就能感到不止嘴巴辣,簡直全身都在發辣,整個腦袋都火熱熱的。但依然想著吃吃吃,絕對上癮!

但,無論是湖南四川還是江西的麻辣派,依然沒能撼動河南甜辣派的江湖霸主地位。

儘管南北派battle不斷,其實細究起來,全國90%的辣條生產者都是湖南平江籍,最有名的衛龍食品老闆劉衛平,也是到河南創業的平江人,反而真正的河南人從事辣條生產的並不多。

小時候總是背著家長偷吃辣條,偷吃完還要哈一口氣,讓小夥伴確定沒味道,才敢回家。如今辣條國家標準要來了,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吃的是垃圾食品,終於可以不偷著摸著啦。

不說了,我要去下單了。

溫馨提示:辣條雖然規範衛生了,但也離不開高油高鹽高添加,再好恰也不要過分貪嘴哦。

[1]李穎.「史上最牛零食」辣條國標出臺[J].中國質量萬裡行.2018,7.

[2]河南湖北因辣條標準打架,衛龍真的冤枉嗎? [EB/OL].中國新聞周刊,2018-09-05

[3]南派辣條VS北派辣條:定國標該聽誰的?[N].南方周末,2017-07-09

相關焦點

  • 網評中國最好吃的5款辣條排名,衛龍墊底,第一竟然是它!
    網評中國最好吃的5款辣條排名,衛龍墊底,它第一,網友:不服來戰!看到辣條兩個字,相信很多粉絲都開始流口水了吧,小編寫這個是有點自虐了。我最喜歡吃的零食就是辣條,即便現在長大了,還是戒不掉辣條癮啊。雖然現在沒人制止了,可是還是不敢多吃。辣條作為垃圾食品中的戰鬥機,一直都是很多人的最愛。
  • 省人大代表劉衛平:稱霸辣條界的衛龍要走向智能化 | 河南兩會財經...
    作為辣條界的「扛把子」,近年來衛龍食品通過一系列升級改造及創意營銷,成功「出圈」,讓消費者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辣條一哥」:時尚、親民、健康、便捷。河南兩會期間,劉衛平接受了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的獨家專訪,表示2020年要投建全新的工廠與車間,打造更加智能化的衛龍。
  • 首個辣條博物館開館:我國辣條相關企業共1065家,洛陽最多
    日前,首個辣條博物館在湖南長沙開館,該館對辣條發展史與辣條的生產、製作和檢測過程做了詳細介紹,一時間成為網紅打卡點。企查查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在業/存續辣條相關企業共1065家,近三年辣條企業註冊量飛漲,年新增200-300家。
  • 這三家河南企業厲害了!辣條、速凍食品、十三香,你最愛哪一個?
    還有河南的龍門石窟,這絕對是去河南省旅遊必去的經典,雕刻細緻,做工巧妙。在河南省,還有很多的食物,有河南燴麵、新鄉燒餅、羊肉炕饃、大營麻花等,多的說不完。河南也有不少的明星,世錦賽100米自由式冠軍寧澤濤、說相聲的嶽雲鵬、童星釋小龍。
  • 別看,看了就要買辣條!
    別看,看了就要買辣條!現在更多的是在電腦前打開包裝 時代在發展 辣條也在不斷變化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 辣條的前世今生
  • 河南大嬸炸暗黑版雞蛋布袋 加辣條口味另類
    河南北部的早餐中,有種最為普遍的美食,那就是「雞蛋布袋」。不過這家油炸攤最為另類的是,可以在「雞蛋布袋」裡加辣條.......,作為河南人的作者表示,頭一次見。「雞蛋布袋」要先製作布袋,一塊油麵拉出四個角。
  • 黃碩:別讓辣條成為人們身邊的問題食品
    ;緊閉的大門,高牆上的監控,讓我們屢屢碰壁;緊鄰廁所的廠房,徒手操作的工人,還有滿不在乎的老闆,讓我們知道辣條為何屢遭詬病。(2015年3月14日 新華社)「辣條」,最近被網民稱為「史上最牛零食」,這種袋裝小食品看似不起眼,銷售卻十分火爆,甚至已開始走向國際市場。辣條食品的消費群體主要是各地中小學生、農村留守兒童。然而辣條不衛生,「不健康」現狀實在令人堪憂。
  • 衛龍辣條吃出蟲子,網友:一直以為衛龍辣條是辣條界最衛生的呢
    原標題:衛龍辣條火鍋吃出蟲子 真是太噁心了能吃到美味的食物對所有人來說是一種享受,現在的國人對於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很多人就特別熱衷刺激性的食品來刺激味蕾。畢竟你是我最愛的辣條」、「欺負人不知道香茅草長什麼樣子嗎」、「我一直以為衛龍辣條是辣條界裡最衛生的呢」。通過照片可以看出,非常明顯的一個蟲子,根本不是客服說的香茅草,希望相關部門早日調查清楚,還消費者一個公道。別熱衷刺激性的食品來刺激味蕾。
  • 「蝦扯蛋」被曝光,多少辣條廠關門,只有他辣條王的寶座屹立不倒
    文:琉璃自從315曝光「蝦扯蛋」辣條後,網友們紛紛表示沒有安全的辣條了嗎?不少學校更是表明學校範圍2千米內禁止辣條的銷售。在這激烈競爭中辣條王站出來了。乾淨的車間,持續了近20年的品牌。這個牌子成為小編現在唯一敢入口的辣條。20年前衛龍辣條的創始人劉衛平背井離鄉,從家鄉湖南來到了河南的漯河,在這個遠離家鄉數百公裡外,劉衛平開始了他的創業之路。那時人們對辣條的的認知都是髒,垃圾食品,有很多的添加劑和香精。甚至於哪個小朋友生病了,家長也會將鍋甩給辣條,都是吃辣條吃的。
  • 即興創作用豫劇為河南辣條帶貨
    4月23日晚7時許,由河南省商務廳、河南省扶貧辦、大河報共同主辦的「愛心助農,豫在行動」公益助農直播專場準時上線,西平的辣條、確山的紅薯、清豐的茶樹菇、淇縣的纏絲鴨蛋、新密的金銀花、西峽的香菇醬……一款款河南特色農產品在範軍、葉一茜聯合各地縣領導的聯合推介下,各種賣空。一場熱火朝天的直播背後,是農村迅速搭乘「網際網路+」的快車華麗轉身的真實寫照。
  • 「辣條一哥」衛龍的盔甲與軟肋
    2019年央視315晚會上,辣條挨了食品安全曝光的第一槍。晚會曝光了一款名為「蝦扯蛋」的辣條食品,生產車間內遍地汙垢,而且主要做法就是在麵粉上添加各種添加劑。另外一些辣條廠也發現工人甚至直接用手接觸正在生產的食品半成品。這些情況給辣條行業造成了很大的打擊,比如2005年的醜聞讓辣條行業飽受打擊,有數據稱當時由於業績下滑,生產企業一度從從2000家銳減到500家。
  • 辣條別買著吃了,教你自製辣條,口感勁道香辣過癮!
    辣條,佔據著網紅界美食的老大,火遍國內外,還有非常流行的網絡用語,比如吃根辣條壓壓驚。小編小時候就非常喜歡吃辣條,零花錢都是用來買辣條了,當時的辣條也比較便宜,一毛錢就可以吃到一包辣條,吃完還不忘舔手指,那時候,也是最幸福的時光。
  • 湘式辣條火了 一根辣條背後的億元產業陷阱(圖)
    在新浪微博裡,包含「辣條」的微博數量高達三百多萬條,而在淘寶網上,最火的辣條擁有上萬的銷售量;更不用提,在網絡上層出不窮的拿辣條開涮的段子……  也許很少人知道,全國每年產值上百億元的「辣條」,主要產自湖南。而這其中嶽陽市平江縣又首屈一指。
  • 自製健康辣條,食材家家有,平底鍋就能做,孩子最愛的小零食!
    大家好,我是市井覓食記的老井,今天我來說說辣條。辣條幾乎是人人喊打的的一種小零食,卻仍然有著非常巨大的銷量。今年的315晚會曝光了一些衛生條件非常差,使用各種添加劑,無任何衛生防護措施的「辣條」製品,又一次把辣條推上了風口浪尖。
  • 河南省人大代表劉衛平:稱霸辣條界的衛龍要走向智能化
    作為辣條界的「扛把子」,近年來衛龍食品通過一系列升級改造及創意營銷,成功「出圈」,讓消費者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辣條一哥」:時尚、親民、健康、便捷。河南兩會期間,劉衛平接受了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的獨家專訪,表示2020年要投建全新的工廠與車間,打造更加智能化的衛龍。
  • 消費-衛龍辣條是中國的嗎衛龍辣條生產衛生嗎?
    大家都知道,說起辣條大家心裡都有陰影了,因為辣條的名聲都是眾所皆知的,但是衛龍辣條卻漸漸的受到好評,那麼衛龍辣條是中國的嗎?為什麼還能銷量這麼好?衛龍辣條是中國的嗎河南省衛龍食品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位於景色秀麗的中國食品名城--河南省漯河市,是一家優秀的高成長性民營企業,衛龍的各種辣條都是此公司生產的,有親嘴燒、親嘴豆筋、親嘴豆乾、牛味棒、雞味棒、泡椒板、衛龍麵筋等休閒食品,以其味美、質優、價實贏得了廣大客戶的信賴和口碑。
  • 聽說,做辣條的衛龍要上市了?
    衛龍,從幾毛錢一袋的辣條產品成長為如今的年營收超49億元,風靡全國的辣條品牌,成為「辣條一哥」。走過20多年的風風雨雨,衛龍是如何讓一包辣條甩掉「垃圾食品」標籤,變成網紅產品、地方名片,乃至開啟資本之路的?坐上行業龍頭寶座的衛龍,在辣條之外還有下一張王牌嗎?
  • 河南歷史文化名人佔比全國第一,貫穿一部中華文明史,不服不行
    河南歷史文化名人佔比全國第一,貫穿一部中華文明史,不服不行河南歷史文化名人可謂群星燦爛,交相輝映,根據學者丁文江對二十四史中有傳記的歷史人物進行考證,全部共5700餘人,其中河南籍為912人,佔比為15.8%,為全國第一
  • 中國辣條成新網紅,遠銷海外
    辣條,是許多人的最愛,尤其是中小學生更喜歡吃辣條。喜歡吃辣的人,吃辣條感覺好爽! 中國的辣條產地
  • 日本成辣條最大進口國 辣條博物館為辣條正名?
    一則「日本成辣條最大進口國」的消息近日登上熱搜。數據顯示,我國最近半年來辣條出口額同比增長超120%,出口至160國,海外購買辣條最多的國家為日本。.  藍裕文化工業旅遊規劃設計院在對眾多企業工業旅遊了解的基礎上,發現,工業旅遊是危機公關的絕佳途徑,這不,為辣條正名的辣條博物館來了。  11月1日,首個辣條博物館在湖南長沙開館。  憑藉麻辣味道、有嚼勁的口感,在過去二十餘年的時間裡,辣條打開了絕大多數80、90後的味蕾新世界,同時也經歷了不少關於食品安全與衛生的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