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翁洩天機:探秘終南山隱士,深入最神秘群體的,隱居生活與傳統

2020-12-18 仙翁洩天機

中國人一直很崇敬隱士,沒有人曾經對此做出過解釋,也沒有人要求解釋。隱士就那麼存在著:在城牆外,在大山裡,雪後飄著幾縷孤獨的炊煙。從有文字記載的時候起,中國就已經有了隱士。

《後漢書》裡是這樣講隱士的:「或隱居以求其志,或曲避以全其道,或靜己以鎮其躁,或去危以圖其安,或垢俗以動其概,或疵物以激其清。」

而隱士們最嚮往和青睞的地方,便是「修行聖地」終南山了。終南山裡的隱士傳統,至少已經延續了三千年了,但是隱士有幾種:道教隱士、佛教隱士和知識分子隱士。

然而這只是大體上的分類,因為即使在佛教裡,也有不同類型的隱士。比如說淨土宗隱士,通常會終生隱藏在山裡,專注於修為與境界的提升,

而禪宗隱士,通常可能只會隱居幾年或幾個月,他們更多的只是在山裡待到見道或者見性為止,然後他們就下山回到寺廟或者紅塵中繼續修行了。

離群索居者,不是猛獸,便是神靈。在西方,曾經有一位知識分子隱士梭羅,在哈佛大學畢業以後,就獨自過起了隱居生活,並且還寫下了一本很有名的書《瓦爾登湖》。

「真的有人更願意選擇荒野,而不是文明。」波特讚嘆說。有的人居無定所的過著安寧的日子,而有的人卻在豪華住宅裡一輩子逃亡。比起物質上的滿足,可能精神上的富足更容易讓人幸福。

在中國,隱士一直是人們最尊敬的人,因為在人們的認知裡,隱士是聖賢,隱士能夠與天對話,他們能夠熟諳天的種種跡象,能夠看到其他人看不到的東西,聽到其他人聽不到的聲音。

《空谷幽蘭》中有這樣一段話:「隱士是薩滿和神、草藥師和外科醫生、冥陽之事的行家。他們的世界要比被牆圍住了的城市世界大得多。

隱士不受幻想和習俗強加於人的各種價值觀念的左右,他們一直是中國社會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因為他們承載了中國文化最古老的價值觀。」

歷朝歷代的隱士們,很多在過著獨居生活,隱居修行的同時,有人在參悟道法,有的人在精研佛理,他們的隱居承載著中國文化最古老的價值觀,更有一種使命意味。

就比如,周朝的姜子牙、三國的諸葛亮、唐朝的李白與王維、宋朝的張載,等等這些風流人物在入世以前,都曾經有過一段很長時間的隱居生涯,正如《空谷幽蘭》中所說的:「那些隱藏著的,終有一天會大放異彩。」

然而在社會高速發展的今天,我們逐漸的從物質上不滿足的時代,進入了一個精神上普遍不安寧的時代,隱居生活雖然不再像原來那樣大受追捧,但是它也成了很多人夢寐以求,卻求之不得的嚮往。

前一陣子大火的美食博主李子柒,她的成功在某種程度上,就是因為滿足了忙碌生活中的人們,對於慢節奏的田園式隱居生活的嚮往,以及那種源自於內心深處的精神與情感需求。

雖然我們社會群體價值觀更多的會認為,隱居是一種逃避社會責任的行為,當然確實也不排除有這種情況的存在,

但是那些真正是為了找尋心中的信仰與心靈的寄託,而選擇隱居的人,也是值得我們尊敬的,畢竟這也是一種人生選擇與人生追求。

如果大家要了解終南山隱士呢,特別推薦兩本書,一本是美國漢學家,比爾波特的《空谷幽蘭》,另一本是張劍峰的《尋訪終南隱士》。

這兩本書最大不同有兩點,一個是作者是外國人,另一個是作者是中國人,還有一點就是波特寫的是上個世紀80年代時期的終南隱士,而張劍峰寫的是當下終南山的隱士。

雖然兩本書都是寫終南山隱士,但是前後有三四十年的時間跨度,這就可以讓我們更了解終南山上三十多年的一個人事變化,以及更全面的了解終南山上的隱士生活。

相關焦點

  • 男子隱居終南山棄百萬年薪 解密當代終南山隱士的真實生活
    冰雪籠罩下的終南山,白皚皚的一片。除了山風吹過樹叢的聲音,安靜得幾乎可以聽見雪花飄落在地面上的聲音。就在這片靜寂的山林中,卻常年隱居著數百名修行者。  隨著外界對隱士生活的好奇,終南山尋訪揭秘隱居人,山野的平靜終被打破。  究竟是哪些人在終南山隱居?他們為何要躲進山林過著清貧的與世隔絕的生活?隱士生活背後究竟蘊藏著怎樣的文化現象?
  • 揭秘神秘在終南山上的隱士,厭倦了生活繁瑣,隱居山林不問世事!
    那就是關於隱士。大部分的人對於隱士的概念通常第一反應就是深山老林之中,有那個一間茅草屋,然后里面住著一個人,獨自生活,獨自思考等等。而這樣的思考,通常可以讓人從生活中悟出什麼道理。因此那些在人群中有很大的疑惑,覺得已經生活不下去的人,想不通的人就會到山上,去過歸隱的生活。而我們的古代就有非常多的隱士,有的是名人,也有的普通人,有的是因為厭倦了生活中的繁瑣和勾心鬥角,也有的是因為想要逃離現實的壓力,總之隱士一詞,對於國人來說,還是具有很強的神秘氣息的。
  • 揭秘神秘隱士,中華修道勝地秦嶺終南山
    其實終南山的隱士不全部是所有人認為的修仙什麼的,這裡的隱士有很多客戶,有的是剃度出家的苦行僧,有的是苦修的道教地方,有的屬於在現實生活中收到了感情或者其他挫折的人士,還有就是一些功成名就的人士,他們喜歡這種安靜的生活方式到處隱居,據報導還是一些是為了躲避災禍到處隱居的人士。
  • 終南山千年隱居生活真相 驢友觀光影響隱士修行
    2008年之前,35歲的西安市民張劍峰是青春文學圖書編輯,曾在時尚雜誌社做編輯,因為讀了《空谷幽蘭》,走上尋訪之路,頻繁進出秦嶺,從華山到終南山,行至今天,他拜訪了600多位山中隱士。慢慢從一個尋訪者變成了修行者。 張劍峰的經歷催生了很多人心中的隱士夢,多位網友表示想到終南山隱居,也有人擔心這樣的「揭秘」會破壞目前的修行傳統。
  • 當代終南山上的真隱士:尋訪神秘的空谷幽蘭
    他們為何要躲進山林過著清貧的與世隔絕的生活?隱士生活背後究竟蘊藏著怎樣的文化現象?記者近日前往終南山,實地踏訪並體驗了隱士生活。而有內行指出,當前已不具備產生隱士的條件。如今社會上風傳的終南山隱士風,有炒作嫌疑,終南山實際上並無真正意義上的隱士。  是誰,正在隱居山中過清修生活?
  • 終南山「隱士」多達上萬,當真都是看破紅塵?隱居之地淪為做秀場
    ——策杖尋隱士 王績從古至今隱居生活其實都受到了很多人的嚮往,大家都知道,隱居之人就如同世外高人,遠離了城市的喧囂與吵鬧,不必憂心人世間的勾心鬥角,確實生活的怡然自得。但是為什麼大多數人只會羨慕隱士的生活,但是卻不會主動的成為隱士呢?
  • 哪些人可以隱居終南山?終南隱士都是哪些人?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秦嶺終南山隱士多,這是世所公認的事實,尤其是美國漢學家比爾·波特《空谷幽蘭》的出版,更是讓這一神秘群體被世人所知,也讓世界上更多的人選擇來到終南山做一個隱士,那麼隱居在終南山裡的隱士都是哪些人呢,可能很多人都想不到。
  • 為什麼中國古代的隱士,最喜歡選擇離長安近的終南山隱居
    終南山位於秦嶺的中段,在長安的南面。終南山在中國古代的文化中,是一個重要的符號,古代的隱士們,常常會選擇終南山作為他們隱居的地方。而且終南山因為有非常多的隱士隱居在這裡,因而變得非常有名。那麼,為什麼古代的隱士常常會選擇終南山作為他們的隱居之地呢?
  • 終南山「第1隱士」:隱居30多年每日參經問道,今親人已認不出
    正是因為神秘不可知,才會讓人深陷其中,多年來一直不斷有人步入山野,遠離塵世喧囂,進入那一方寧靜自然廣闊的天地找尋自己內心深處的平靜和歸屬,而今天的主角就正是這樣一位隱士。他隱居於山水之間,清湯淡食,歸來之後音容樣貌已經不復當初——終南山第一隱士但候大師。
  • 他是終南山第一隱士,隱居深山30年,以粗茶淡飯度日修行
    其實,在古代社會中,隱士是並不少見的,畢竟當時的社會是以小農經濟作為主要的經濟發展模式,無論一個人在哪裡生活,都基本能夠實現自給自足。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在現代社會中,隱士這一群體也在慢慢縮小,畢竟現如今想要成為一名與世隔絕的隱士也是比較困難的。
  • 他是終南山第一隱士,隱居深山30年,以粗茶淡飯度日修行
    對於很多人而言,那些文學作品中所描繪的隱居生活往往是十分美好的,而在了解過一些隱士的人生經歷之後,我們也會對這些人產生一定的敬佩之情。其實,在古代社會中,隱士是並不少見的,畢竟當時的社會是以小農經濟作為主要的經濟發展模式,無論一個人在哪裡生活,都基本能夠實現自給自足。
  • 放棄億萬家產隱居終南山,自認與世無爭,看終南山隱士生活怎麼樣
    神仙生活,不外乎如此。相信很多人對這樣的生活都曾憧憬過,卻不敢付出行動。然而,有那麼一批人,毅然拋棄了城市生活,選擇了隱居終南山,過上了清幽的日子。這麼多年過去了,那些隱士們,過的還好嗎?02野居青年有與外界徹底斷開聯繫,看破紅塵之人,也有將終南山的生活拍成日常,讓日子變得妙趣橫生之人。有這麼三個志趣相同的青年,他們相約一起在終南山隱居,從零開始,把一座什麼都沒有的破舊房子打造成了世外桃源的模樣。
  • 在終南山隱居的女隱士,隱居40年從未回家,現已經85歲高齡
    隨著我們生活壓力不斷的增大,能夠釋放這些壓力,很多人在空閒的時間會選擇出遊旅行。對於大都市生活的人們,常常會選擇一些清靜之地,對於一些清靜之地,往往跟宗教有關。比如說我國的終南山,那裡有著美麗的景色,而且這裡沒有城市的浮誇。
  • 終南山隱士:萬人隱居的背後是逃避現實,一場大雪直接原形畢露
    在陝西省的秦嶺中段有一座名為終南的高山,乃是我國最著名、也最具神秘色彩的一座山,古代不少文人名士都曾踏足過這裡,或登高望遠、或直抒胸臆留下千古名句、或乾脆被此處的美景所吸引,留在這崇山峻岭之間,這樣的名士我們稱之為隱士。終南山最早也是最出名的隱士,莫過於西周的開國元勳姜子牙。
  • 終南山上隱居的都是什麼人?這些「隱士」的真實生活如何?
    終南山這個地方很多人非常的耳熟,甚至它是道教聖地,而且自古以來中國就有人來到此地修行隱居。   但是現在的終南山和以前的終南山有點比不了到現在鍾南山還存在著一些真正的隱士數也能數的過來,在終南山上也會好奇隱居的都是些什麼人,真正的隱士,他們的生活又是怎麼樣的
  • 終南山上形形色色的隱士,都是有故事的
    甚至即使在今日,一些文人墨客的隱居茅廬猶在。但隨著終南山作為能人志士隱居地的曝光,封建社會的許多君王都長了心眼,更有不得志之人為追逐名利主動來到終南山上,高調展示自己的隱士身份,藉此吸引君王的注意。一般浪漫的生活雅致為人們描繪出了一副美麗的隱居圖。但現實往往並不充滿詩情畫意,實際上隱士的生活同一千年前古人的生活並無二異。他們過著最原始也最辛勞的自給自足的生活,唯一和外界聯繫的途徑就是沿著泥濘崎嶇的山路走下山去,讓人不免想到他們將生活用品搬上山來是多麼的艱辛。縱然在這終南山上的隱士常年與青松、晨露為伴,但寒冷和孤獨無時不刻不是一種威脅。
  • 終南山上形形色色的隱士,都是有故事的
    但他們並沒有割捨對塵世的喜愛,仍舊帶上許多與山野生活格格不入的電子產品,由強烈的好奇心驅使而來。有些「假隱士」每日通過微博等社交媒體分享自己的「隱居生活」。而他們最終也會因無法忍受長久的寂寞而離開,結束他們短暫的「隱居」經歷,令人哭笑不得。
  • 金庸筆下的終南山,是旅遊勝地,也是文人隱士熱衷之地
    第一次知道終南山,源自於金庸大師的小說《神鵰俠侶》,只知道終南山上有古墓,有全真教重陽宮,神秘而令人嚮往,後來知道了終南山是真實存在的,它就在陝西境內,位於秦嶺山脈中段,並且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國家森林公園、國家自然保護區、世界地質公園。
  • 解密如今的終南山隱士
    各位法師,各位居士吉祥,今天很好的緣分,我們共同解密如今的終南山隱士。今天很好的緣分大家可以相聚一起首先,終南山是修道的神秘的寶地,有其歷史原因。從近代史上說,佛法在很危急的時候,比如歷史上一些法難的時刻,有人就在終南山清修,這一段時間過去了以後,佛法需要弘揚,一些終南山的老修行出來,重新弘揚佛法。
  • 人人仰慕終南山隱士,真實的秦嶺山居生活到底什麼樣?
    密林深處竟藏著如此秘境中國自古就有隱逸文化,從陶淵明修籬種菊、歸鋤南山開始,隱士們的山居生活總被人們寄予了某種詩意、美好的想像,令人心嚮往之。陶淵明歸鋤的「南山」並非今天的秦嶺終南山,但倚靠著帝都長安的秦嶺終南山一帶,自古便是隱士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