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首家民法主題公園7日開園 深圳再創民法典宣傳新示範

2021-01-12 SZNEWS

深圳民法公園2021年1月7日開園。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1年1月7日訊(記者 張玲 張喆 陳致遠 實習生 李玉春 王艾艾 通訊員 司新宣 吳創業)1月7日上午11時,全國首家民法主題公園——深圳民法公園開園儀式在龍華區舉行,當天,全國首家民法博物館也同時舉行開館儀式。以公園作為民法典宣傳的新載體,讓遊客實現「在休閒中普法,在普法中休閒」,標誌著深圳在積極創新民法典宣傳方式上成為全國新示範。

深圳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駱文智,深圳市委常委、市政府黨組成員田夫,深圳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杜玲,深圳市司法局黨委書記、局長蔣溪林,龍華區委書記王衛,龍華區委副書記、代區長雷衛華,龍華區人大常委會主任謝曉東,深圳市司法局黨委副書記、副局長蔣小文,深圳市律師行業黨委專職書記曹海雷,深圳市委政法委副書記杜新利,深圳市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林雄,龍華區委常委、區委政法委書記馬裡,龍華區委常委、區委(政府)辦主任韓蕩,龍華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孟憲潞,龍華區政府副區長鄧豔東等領導出席了當天活動。

深圳民法公園開園儀式,和深圳民法博物館開館儀式同時舉行。

深圳市司法局局長蔣溪林接受深圳法治發布記者提問時表示,希望把民法公園打造成全國普法宣傳的標杆陣地,希望深圳市民多來這個公園走一走,看一看。

民法公園建設是深圳推動普法創新自覺行為

今年1月1日,民法典正式施行。民法典被稱為「市場經濟的基本法」、「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民法典要實施好,就必須讓民法典走到群眾身邊、走進群眾心裡。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司法部部長唐一軍提出,要積極創新民法典宣傳的方式方法,講好民法故事,傳播民法知識,推動形成全社會尊法、學法、守法、用法良好氛圍。

2017年3月,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為深入理解和把握民法的精神實質,傳播弘揚民法典精神,當年3月,深圳市司法局與龍華區大膽構想,超前謀劃,決定以民法典的頒布實施為契機,在全國率先建設民法公園,將其打造成為全國首家全方位展示民法文化的特色主題公園。

「經過三年建設,我們終於把民法典『搬』進了公園,並在民法典正式實施的第一周,向市民正式開放,這是深圳向民法典表達的最崇高敬意。」深圳市司法局黨委書記、局長蔣溪林認為。

「建設深圳民法公園,充分體現了深圳推動民法典普法創新的政治自覺、法治自覺和行動自覺。」深圳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駱文智表示,建設民法公園是深圳紀念國家重大立法成果的具體實踐,作為傳播民法精神、提高居民法治素養,豐富法治生活內涵的創新載體,對深圳打造法治示範城市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深圳民法公園隨處可見美景。

民法典元素巧妙嵌入公園。

深圳法治建設的又一創舉和示範

在活動現場,深圳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駱文智強調,深圳要以民法典正式實施為契機,搶抓「雙區」建設重大機遇,以「十四五」規劃開局為新起點,勇往直前、當好示範。一要堅持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開創法治示範城市建設工作的新局面。學習民法典的立法精神和基本原則,充分運用經濟特區立法權,立足先行先試,制定一批經得起歷史檢驗的特區法規;二是廣泛深入開展民法典普及工作,充分利用好民法主題公園所展示的民法內涵,聚焦民法典總則、各編和各分編,重點把握好核心要義和重點問題。創新普法形式,依託法治公園、法治長廊、法治教育基地,藉助報、網、端、微、屏等媒體平臺,增強學習宣傳的針對性和有效性,讓民法典真正走到群眾身邊、走進群眾心裡;三是加強民法典實施的實踐和理論研究,為完善國家民事法律制度探索經驗。

2020年11月,深圳民法公園被評為第三批全國法治宣傳教育基地。當天活動現場還舉行了「全國法治宣傳教育基地」揭牌儀式。龍華區委書記王衛認為,民法公園和民法博物館將民法典內涵要義「搬」進大自然,未來將打造成為全國普法宣傳教育的金字招牌和標杆陣地。

「龍華將以此次開園開館為契機,搶抓『雙區』建設和綜合改革試點重大歷史機遇,圍繞打造龍華、構建『一圈一區三廊」區域發展格局目標任務,建設更高水平的法治龍華,為建設法治廣東、法治中國,為深圳當好全國依法治國排頭兵、打造法治城市示範貢獻龍華經驗、提供龍華樣本。」龍華區委書記王衛表示,龍華區委區政府歷來高度重視法治建設,率先提出全面創建全國基層法治示範區,試點運行全國首臺法律援助機器人,創新譜寫全省第一首法治客家山歌。


深圳民法公園的法律元素賞心悅目。

深圳民法公園選址定在龍華區福城街道觀瀾人民公園,總佔地面積共15.6萬平方米,由「一環一軸一館四分區」,組成了深圳民法公園的民法核心內涵,以不相同的形式闡釋了民法精神。

「一環」指的民法環,採用了象徵民法典核心精神的圓形母題,與覆土建築民法博物館一起形成了整個公園的核心區域。民法環以龍華區創作的卡通人物「華仔」的幼兒、兒童、青少年、成年、中年、老年六個階段,設計了66個案例,展現其在不同的年齡段與民法的關係,實現了「走完幾圈民法環,學會民法典」的目標;「一軸」指的是民法紀年軸,從南到北貫穿整個公園,全長189米,寬4米,分別對應新中國成立後的民法起草期、民法典前序時期以及民法典時代,以一個軸線形式延展手法,記錄民法發展歷程,形成一個直觀的民法沿革體系;「一館」指的是民法博物館。作為民法公園重要組成部分,民法博物館突破博物館展陳時空限制,著力打造成「數位化、信息化、內外聯動一體化」的智慧型數字博物館。除收藏與展示了各類具有較強民法特徵的書籍、圖片、資料、文物,館內還設置了體感互動裝置,將展廳內容整合為知識問答題庫設計成互動遊戲,通過 LED體感互動,激發參觀者在遊覽過程中的參與感。此外,館內還設有民法講堂、民法法庭等區域,既可給專業法律從業人員拓寬知識的空間,又可以給市民近距離體驗民事案件處理的機會,最大程度發揮了其作為博物館的教育、宣傳功能。

深圳新聞網記者陳致遠帶領網友雲逛深圳民法公園。這也是深圳法治發布的年度首場直播。

「四分區」指的是將公園整體分為門戶活動區、主題觀景區、濱水共享區、林間遊賞區。這一設計讓公園具備傳播民法精神意義同時,兼顧娛樂休閒功能,實現遊客在「休閒中普法,普法中休閒」的目的。公園內,民法典內容雕刻在大理石牆上,民法精神存於公園內涵之中,遊客置身其中,一草一木、一花一樹都紛紛活了起來。

法治示範城市,是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五大戰略定位之一。深圳市司法局黨委書記、局長蔣溪林表示,希望龍華區以民法公園正式開園暨民法博物館開館為契機,藉助「全國法治宣傳教育基地」這一金字招牌,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深入宣傳民法典,大力普及民法知識,把民法公園打造成為全國普法宣傳的標杆陣地。

在深圳民法公園賞美景,何樂而不為?

相關焦點

  • 全國首家民法主題公園1月7日在深圳龍華開園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1年1月4日訊(記者 張玲 通訊員 司新宣龍華區司法局)2021年1月7日,全國首家民法主題公園——深圳民法公園將在深圳市龍華區正式開園。民法典被稱為「市場經濟的基本法」、「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已於今年1月1日正式施行。法治示範城市,是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五大戰略定位之一。
  • 看山看水看民法故事,全國首家民法主題公園在龍華開園
    讀創/深圳商報首席記者 包力 通訊員 潘佳榮2021年1月1日,民法典正式實施。1月7日,全國首家民法主題公園在龍華開園,民法典正式「住」進了公園。開園儀式結束後,深圳龍華法院法官在民法公園開展首場巡迴審判活動,讓遊客實現「在休閒中普法,在普法中休閒」。
  • 全國首家民法主題公園6月底將在深圳落成 民法典成今年深圳普法...
    央廣網深圳5月28日消息(記者黃倩 通訊員司新宣)記者27日從深圳市司法局獲悉,經過近3年時間選址、設計以及建設的深圳民法公園將於6月底建成,這也是全國首家民法主題公園。深圳民法公園俯瞰圖(央廣網發 深圳市司法局供圖)2017年3月,深圳市龍華區委區政府與深圳市司法局決定共同建設全國首家民法公園,該公園選址位於龍華區福城街道觀瀾人民公園。歷時近3年,深圳民法公園將於今年6月底建成,預計七八月份向市民開放。公園內將建成國內首家民法博物館,展示民法誕生和發展的歷史。
  • 深圳龍華——全國首家民法公園即將面向市民開放
    【主持人】明年1月1日民法典將會正式實施,民法典被稱為社會的百科全書,而作為全國首個民法主題公園,位於龍華觀瀾的民法公園,下個月將正式向市民開放,這處高顏值的民法主題公園有哪些亮點,咱們通過與龍華區司法局局長王海波、依法治區科科長唐藝文的訪談深入了解一下。  【主持人】請問咱這個民法環主要內容是什麼?
  • 五華縣民法典主題公園開園
    本報訊 (記者賴鋒 特約記者張炳鋒 潘煒玲)日前,五華縣舉行「12·4」國家憲法日集中宣傳暨五華縣民法典主題公園開園活動。據悉,該公園是我市首個民法典主題公園。 五華縣民法典主題公園位於華城鎮西區社區文體廣場,總面積約7000平方米,根據《民法典》形成的繼往歷史、篇章結構等進行布局,高標準打造民法典主題公園。公園整體設計以宣傳學習《民法典》為主線,共設置了1個展臺、13塊展牌和1條法治走廊,突出實用性、觀賞性、趣味性,將普及《民法典》知識與市民的日常生活融為一體。
  • 五華縣舉行「12·4」國家憲法日集中宣傳 暨五華縣民法典主題公園...
    本報訊 今年12月4日是我國第七個國家憲法日、11月30日至12月6日是第三個全國「憲法宣傳周」。12月4日上午9時,我縣隆重舉行「12.4」國家憲法日集中宣傳暨五華縣民法典主題公園開園活動,本次活動分為縣城主會場與華城分會場兩個會場同時進行,主會場活動在縣長樂公園舉行。
  • 喜報丨深圳民法公園獲評第三批全國法治宣傳教育基地
    中國首個民法主題公園它就是深圳民法公園為充分運用社會資源開展法治宣傳教育,發揮各類法治宣傳教育陣地在推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中的作用,日前,全國普法辦公室印發通知,確定47個單位為第三批全國法治宣傳教育基地,深圳民法公園榜上有名,喜獲殊榮。
  • 濰坊市「民法典進景區」啟動暨諸城市法德文化主題公園開園儀式...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宋學敏 通訊員 逄敏 濰坊報導8月5日,濰坊市「民法典進景區」啟動暨諸城市法德文化主題公園開園儀式在張擇端文化公園舉行。濰坊市司法局黨委委員、副局長袁崗,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於福臣為法德文化主題公園揭幕。袁崗在致辭中指出,諸城市法德文化主題公園注重將法治與道德文化相融合,是一處高標準打造的法德文化主題公園。
  • 把《民法典》融進綠水青山中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張瑋瑋 通訊員 司新宣 普法處 文/圖 今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在萬眾翹首期盼中誕生。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也是新時代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重大成果。
  • 南城周溪翠湖公園變身民法典主題公園
    南城把民法典「搬進」公園了!為了讓《民法典》真正走到群眾身邊,走進群眾心裡,南城精心規劃,在周溪社區翠湖公園打造民法典主題公園和青少年法治教育實踐基地。日前,該公園正式落成。民法典主題公園在不改變原有自然景觀的前提下,因地制宜,以「以人民的名義,書寫民法典時代」為主題,將民法典的頒布的意義、編撰歷程、8編內容、七大亮點解讀、與您的一生等,採用雕塑、宣傳欄、標識牌、漫畫、法治牆等方式展現出來,讓群眾能更直接、簡單學習,讓《民法典》更能融入群眾生活中。
  • 營造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社會風尚 南山區「12.4」國家憲法日主題宣傳...
    深圳新聞網訊(記者 曹文麗 實習生 陳思琦)12月4日是我國第七個國家憲法日,也是我國第三個「憲法宣傳周」,今年「國家憲法日」活動主題是:深入學習宣傳習近平法治思想大力弘揚憲法精神。當日上午,南山區「12.4」國家憲法日主題宣傳活動在被列入深圳市文物保護的網紅打卡地南頭古城舉辦,將憲法、民法典帶進1700年的歷史古城,呈現不一樣的精彩。
  • 全國首家Hello Kitty主題公園開園 遊玩攻略搶先看
    (贏商網浙江分站報導)2015年7月1日,中國首家Hello Kitty主題公園正式開園,這一天吸引了不少市民前來遊玩。helloKitty主題樂園落戶浙江安吉縣,是以helloKitty為主角,在中國建立的第一座大型室外樂園,一共包含了六大主題區域:友誼廣場、歡樂港灣、音之村、精靈森林、蒸汽王國、凱蒂貓小院。
  • 陳旭東到海珠區法治文化主題公園調研「12•4」國家憲法日活動暨...
    >今天(12月4日)是我國第七個「國家憲法日」,廣東省司法廳黨委書記、廳長陳旭東來到廣州市海珠區法治文化主題公園,出席在這裡舉行的2020年海珠區「12·4」國家憲法日活動暨法治廣東憲法宣傳周活動海珠區「12·4」國家憲法日活動暨法治廣東憲法宣傳周活動以法治歌舞表演、憲法知識有獎問答、社區法律顧問現場開展法律諮詢、書法家現場揮毫、頒發最美社區律師獎牌、青少年法治宣傳展板、派發法治宣傳小冊子等形式深入宣傳習近平法治思想,弘揚憲法精神,宣傳民法典。活動區域還設置了禁毒工作宣傳展攤等。
  • 湖南首家蝴蝶文化主題公園即將在長沙開園
    湖南首家蝴蝶文化主題公園即將在長沙開園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4-22 21:15 來源: 新華社     4月22日,工作人員在網棚內放飛5000餘只培育成功的蝴蝶。
  • 深新早點 | 十萬人中籤數字人民幣紅包,有你麼?
    深圳事①1月7日下午,市人大常委會展開智能網聯汽車立法調研,無人駕駛汽車有望在深圳合法上路。②昨日,位於大沙河生態走廊的樂信總部大廈開工,計劃2024年竣工。據悉,大廈設計採用「雙X」核心結構,總建築面積超5萬平方米,採用智能化設計,將大廈打造為後海總部基地綠色建築的標杆。
  • 浙江省首家「鄉村民法典館」在溫嶺濱海鎮開館
    2021年1月6日,
  • 七堂內訓課,掀起深圳中院民法典學習熱潮
    七名內訓師依照民法典內容,結合民商事審判實踐,以不同主題對民法典進行了全方位的解讀,為審判委員會委員學習民法典提供了多維視角,在全市法院掀起民法典學習熱潮。豐富內容 提升學習效果此次審委會民法典的學習之旅,內容涵蓋了民法典總則編、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繼承編、侵權責任編等全部內容。
  • 讓民法典走進各行業和千家萬戶 西政宣講團跨區域講解民法典紀實
    7月2日,四川省委書記彭清華主持的省委理論學習中心組舉行專題學習(擴大)會上,西南政法大學教授孫鵬就學習貫徹民法典作專題講座,省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成員圍繞學習主題作交流發言。7月30日,譚啟平向市人大常委會機關幹部講解民法典:「充分認識民法典頒布實施的重大意義、準確把握民法典的核心要義和重點問題」,從民法典編纂和頒布實施的重大意義,民法典的中國特色、實踐特色、時代特色,民法典的核心要義和重點問題等。
  • 與民法典同行 海城市人民檢察院民法典宣傳活動
    民法典宣傳 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作為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民法典是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重大成果。為切實做好民法典宣傳工作,推動民法典走進職工群眾,助力企業優化營商環境,我院於8月開展《民法典》宣傳活動。
  • 量身定製《民法典》法治課,深圳南山「典」亮少年成長路
    為進一步增強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提高青少年法律意識,營造良好的法治校園環境,深圳市南山區司法局聯合南山區教育局、前海港灣小學開展了一場主題為「學好民法典,護航人生路」的系列法治宣傳教育活動。據悉,南山區開展「學好民法典,護航人生路」的《民法典》進校園活動,旨在從青少年抓起,讓更多的學生參與進來,通過「小手拉大手」,「一個孩子帶動一個家庭」,把民法典宣傳逐漸引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