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高頻詞力透紙背 中國經濟承諾高質量發展

2020-12-08 和訊評論

張歆

一字千鈞,字字千鈞!

在國務院總理李克強5月22日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很多對於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目標和承諾都是透過「高頻詞」表達。其中,「保」是第一高頻詞,出現85次,關係到就業、糧食安全、醫療衛生建設、對外開放等方方面面的話題。

雖然單純從字面含義看來,「保」更傾向於防禦,但其實,「保」的象形文字起源,是成人對稚子的保護與託舉,自然蘊含了兩層含義:其一是守住底線;其二是託舉希望。對於中國經濟如今面臨的複雜情況而言,「保」字也確實肩負著守護和託舉兩項重任。更何況,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第二大高頻詞和第三大高頻詞分別為「發展」(71次)和「穩」(41次)。筆者認為,對於中國經濟而言,三大高頻詞聯手展示了中國經濟保住底線、奮力發展、行穩致遠的圖景。

首先,「保」劃定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美好生活的基礎要求,是發展的出發點和必經點,但並不是最終目標。

日前,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成功登頂,有一個細節引起了筆者的注意。攀登活動的起點是在海拔5200米的大本營,此後需要經過過渡營地、前進營地才能到達雪線,後續再經一號營地和二號營業才能到達突擊營地,之後真正衝擊世界之巔。其實,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與珠峰攀登何其相似。

2020年,中國經濟面臨的形勢複雜多變,因此需要更具張力的戰略規劃、更具針對性的政策安排。戰略的張力和政策的針對性就表現在中國經濟對於「攀登營地」的選擇——以「六保」為核心,保障居民就業、基本民生、市場主體、糧食能源安全、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以及基層運轉,守住「六保」底線,就能穩住經濟基本盤,也才能為中國經濟下一步的攀登做好準備。

其次,作為第二大高頻詞,「發展」站在了「保」的基礎上,規劃了更清晰的前進目標,也設定了前行的具體路線。

作為一個動詞,「發展」有著自我更新與迭代的含義,同時非常強調過程中能量的儲備與積累。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發展」的絕大多數亮相都匹配了相應的動能,這種動能可能來自於方式改變、科技創新、市場主體的活躍、產業或區域的轉型升級,也可能來自於14億人民的信心。

如此多的筆墨著重於中國經濟的發展,顯然並不是空談,而是源於自身的韌性。一方面,中國經濟的推動力不是來自於簡單的慣性增長,而是得益於以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為主要內容的新動能快速集聚;另一方面,中國經濟正從「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變,同時謀求從「數量追趕」向「質量追趕」的轉變,這些都為中國經濟韌性夯實了基礎。

正如李克強總理所言,「只要直面挑戰,堅定發展信心,增強發展動力,維護和用好我國發展重要戰略機遇期,當前的難關一定能闖過,中國的發展必將充滿希望」。

第三,在中國經濟「發展」的過程中,「穩」是幫助「發展」夯實根基的過程,符合「穩」的「發展」才是最有質量的發展;同時,「穩」以「保」為著力點,構建經濟行穩致遠的發展架構。

「穩」,由禾和急組成,寓意像禾苗生長一樣、不急不躁。2019年,「穩」憑藉其關聯的政策面「六穩」和網絡用語中充滿正能量的「穩了」成為年度漢字。筆者認為,這也正是其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主要表達的兩層含義。

一方面,「六穩」所包含的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涵蓋了我國經濟生活的最主要方面,表現出了中國經濟面臨複雜環境時需要守住的關口和尋找到的突破口。「穩」並非原地踏步,行穩致遠才是題中之意。另一方面,能夠徵服上億網友的「穩」,其實還表達出信任與自信,這也是中國經濟的重要發展優勢之一。無論是「保供穩價」、「援企穩崗」,還是「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等等,都離不開人民群眾對於政府和政策的信賴與支持,「穩」體現了政策與民生的交互性。

大鵬之動,非一羽之輕也;騏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當然不是三個「高頻詞」就能完全涵蓋的。但是,筆者認為,正是通過這些力透紙背的「高頻詞」,以及更多「高頻詞」所銜接的政策表達,中國經濟承諾了高質量發展的未來!

(責任編輯:王治強 HF013)

相關焦點

  • 無錫惠山區大力發展「三大經濟」及生物醫藥產業,培育高質量發展新...
    6月9日,無錫市惠山區召開新聞發布會,對外發布惠山區加快推進數字經濟、總部經濟、樞紐經濟「三大經濟」(以下簡稱「三大經濟」)和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正式出臺。  惠山區區長吳建元介紹說,發展「三大經濟」和生物醫藥產業是該區謀求「產業基礎高端化、產業鏈現代化」的重要抓手。「我們為什麼要大力發展『三大經濟』和生物醫藥產業?概括的說,是因為中央有部署、惠山有基礎、發展有需求。」
  • 十九屆五中全會這些高頻詞,點亮園區高質量發展前路
    我們擇取了公報中的關鍵詞,一窺園區未來發展要點。高頻詞:製造公報點擊: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推動經濟體系優化升級。堅持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堅定不移建設製造強國、質量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提高經濟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
  • 劉鶴達沃斯演講:中國要推動高質量發展 共同促進全球經濟繁榮
    劉鶴在演講開端介紹了中共十九大和中國未來幾年的經濟政策,他說:中共十九大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中國發展的行動指南,確定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到2050年分兩步走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宏偉目標。中共十九大報告是一份透明度很高的施政綱領,裡面提的每件事都是向中國人民的莊嚴承諾,都必須要做到。而做到這些事,將為世界各國發展提供新的機遇。
  • 王一鳴:按高質量發展要求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如果說,填補「數量缺口」是過去一個時期經濟發展的動力源泉,那麼,填補「質量缺口」就是高質量發展階段經濟發展的潛力所在。2017年末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推動高質量發展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確定發展思路、制定經濟政策、實施宏觀調控的根本要求。」
  • 中國新時代高質量發展「交響樂」令人期待——三大國際機構負責人...
    新華社北京3月26日電 題:中國新時代高質量發展「交響樂」令人期待——三大國際機構負責人共話中國發展新徵程新華社記者 劉紅霞、鬱瓊源、溫馨「高質量發展是『交響樂』不是『獨奏曲』」「以人為本」「將為世界帶來更多機遇」……在為期三天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8年會」上,圍繞高質量發展,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負責人紛紛給出他們的看法與期許。
  • 人民日報頭版頭條:我國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
    「紮實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我國經濟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高屋建瓴、深入人心,神州大地正掀起貫徹落實講話精神、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磅礴熱潮。
  • 【經濟大講堂】高質量發展正成為中國經濟鮮明特徵
    &nbsp&nbsp&nbsp&nbsp最近,國家統計局公布的一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數據顯示,中國經濟在2018年再一次取得了良好的開局,推動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打開了一個新開端,支撐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有利條件和因素呈現出繼續增多的態勢。高質量發展,正在成為新時代中國經濟最鮮明的特徵。
  • 河北寧晉:三大舉措推進高質量發展
    選高端 延終端 提質感   河北寧晉:三大舉措推進高質量發展  今年,河北寧晉縣明達線纜集團董事長雷國璽異常繁忙,「企業通過轉型升級,把生意擴展到了全球近20個國家和地區。  明達線纜集團產銷兩旺,正是寧晉縣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近幾年來,該縣通過瞄準高端選項目、依託資源搞創新、貼近市場抓升級三大舉措,在全縣形成高質量發展新優勢,去年該縣國內生產總值和財政收入分別為308.28億元、17.5億元,經濟運行質量明顯提高。
  • 13個高頻詞看懂甘肅省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
    中國甘肅網1月11日訊(本網記者趙滿同)1月10日上午,甘肅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隆重開幕,省長唐仁健代表省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記者通過對政府工作報告全文進行詞頻分析,理出了13大高頻詞。
  • 中國堅持新發展理念 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我國堅持新發展理念 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央視網消息: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新時代新階段的發展必須貫徹新發展理念,必須是高質量發展。」今年以來,我國堅持把新發展理念貫穿發展的全過程和各領域,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 關於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幾點認識
    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個矛盾在經濟發展方面集中表現為供給結構不能適應需求結構的變化。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使中國製造和服務成為高質量的標誌,顯著增強我國經濟的質量優勢。 投入產出效率和經濟效益不斷提高的發展。價值規律是市場經濟的基本規律,它的本質要求就是以最小的生產要素投入(費用)取得最大的產出(效益)。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標誌是不斷提高勞動、資本、土地、資源、環境等要素的投入產出效率和微觀主體的經濟效益,並表現為企業利潤、職工收入、國家稅收的持續增加和勞動就業不斷擴大。
  • 【十四五,每天走近一點點】十四五規劃建議·高頻詞③:經濟
    【十四五,每天走近一點點】十四五規劃建議·高頻詞③:經濟 新聞來源:四川新聞網
  • 齊東向:引領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的思想旗幟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如何推動新時期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其中,既有對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發展經驗的新總結,又有對新時代條件下社會主要矛盾的新認識,更有對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新部署,形成了一個具有原創性、突破性、時代性的科學系統的經濟思想體系。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是五年來推動我國經濟發展實踐的理論結晶。
  • 「三大戰略」激活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強力推進質量強市、標準化、智慧財產權強企「三大戰略」激活高質量發展新動能本報訊(記者孫健)獲得省政府質量獎提名獎兩項、發布對標方案33項、4個產品榮獲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今年以來,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以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為導向,強力推進質量強市、標準化、智慧財產權強企「三大戰略」,激發企業產業轉型升級活力,推動標準化在經濟社會各領域的普及應用,為全市經濟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注入新動能。
  • 中國社科院副院長:宏觀經濟分析須立足高質量發展
    不過,注意到當前的疫情衝擊以及由此帶來的經濟下行壓力發生於中國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而非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的經濟運行情況和宏觀政策配置肯定有別於高速增長階段,保證疫情之下宏觀經濟分析精準而可靠的一個重要前提,就是要使其植根於新發展階段的土壤,適應於高質量發展而非高速增長的要求。
  • e觀滄海|以三大變革推動高質量發展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近日在吉林考察時強調,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要著力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增強經濟競爭力、創新力、抗風險能力。這為進一步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
  • 貴州:高質量建設三大試驗區
    高質量建設三大試驗區——二論深入學習貫徹省委十二屆八次全會精神大數據先行優勢、生態環境先天優勢、交通樞紐區位優勢,已經形成貴州高質量發展強大勢能。省委十二屆八次全會提出,要高質量建設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國家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大力實施生態環境提升行動,大力融入新發展格局,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賦能。
  • ...的黨中央引領2020年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評述習近平:奮進路上...
    10月19日,中國宣布前三季度經濟增速轉正,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率先復甦。  「中國將是2020年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世界主要經濟體」——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12月1日在其最新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作出判斷。
  • 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推動「十四五」經濟社會發展(深入學習貫徹黨的...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這一大變局加速演變,國際經濟、政治、科技、安全等格局出現深刻調整。同時,和平與發展仍是時代主題,合作與共贏仍是人類共同期盼,我國發展仍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仍具有很多有利條件。「十四五」時期,在大變局中掌握戰略主動,在大挑戰中用好戰略機遇,關鍵在於辦好中國自己的事,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與構建新發展格局是內在統一的。
  • 2020 「轉正」成為中國經濟運行的高頻詞
    中國GDP在今年二季度實現當季正增長,前三季度增長了0.7%,全年正增長已成定局。各行業領域緊緊跟上,從製造業到服務業,從餐飲零售到汽車建材,「轉正」成為中國經濟運行的高頻詞。回眸即將結束的2020年,中國經濟走過了極不平凡的歷程。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經濟造成嚴重衝擊,一季度GDP同比回落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