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如今我國越來越提倡素質教育了,從孩子在幼兒園接受到的教育就可以看得出,不光光要學習「正經」的知識,孩子的體能運動、藝術薰陶、動手能力等等一樣都不能少,老師們為了完成教學任務也是煞費苦心,為了讓孩子全面發展經常布置了各種「奇葩」的作業,讓不少孩子和家長費盡心思,沉迷在和老師的鬥智鬥勇之中。
幼兒園讓孩子畫魚,爺爺幫孩子「作弊」,網友:薑還是老的辣
張爺爺是一位退休的老幹部,平時日子過得很清閒,不是去公園打打太極拳,就是去幫兒子帶帶孩子。他的小孫子正在上幼兒園,幼兒園經常給孩子布置各種各樣的作業。對此,爺爺都已經見怪不怪了。相對於其他家長而言,張爺爺更加把幼兒園的各種作業當成是一種挑戰。
這一天,孩子放學回家了,張爺爺一看到小孫子愁眉苦臉的樣子就知道「挑戰」又要來了,於是還沒有等孩子開口,就直接走到他面前蹲下,雙手搭著他的肩膀和藹的說「說吧,這次老師又給你們出什麼難題了」。
小孫子一聽到爺爺這句話,眼睛都亮了,就說幼兒園作業要「畫魚」,但是自己不會畫,怕挨老師罵,爺爺聽完以後立刻幫他出個主意,沒想到小孫子的作品一拿到班上就碾壓全班人。原來,爺爺用在市場買的魚塗上墨汁,然後將魚「拓印」在紙上,魚鱗片片分明,紋路清晰可見,效果比大師畫的還要逼真。
而這件事情也被寶媽拍下來發到了網上,網友不得不佩服,這效果可堪比水墨畫,薑還是老的辣啊!第二天這份作業交上去,老師也是眼前一亮,真是碾壓了全班人。雖然並不是「畫」出來的,但是也值得藉此機會向其他小朋友教一教「拓印」這種老方法。
為什麼幼兒園老師總是喜歡給孩子布置手工作業?
因為孩子的動手能力需要從小培養,孩子通過動手做手工,可以鍛鍊自己的思維能力,激發他們的想像力,讓他們的身心得到更好的成長。同時,給孩子布置手工作業也是為了促進孩子和家長之間的親子交流,因為老師知道有一些手工是孩子沒有辦法獨立完成的,必須要家長來幫忙,在這個期間就可以增進親子之間的感情。
家長應該如何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
培養孩子從小自理的能力
從小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可以增加孩子的獨立自主能力以及責任感。比如,讓孩子自己整理自己的玩具,疊衣服,整理書包學習用具等等,還有老師布置的作業要先自己檢查,儘量不要依賴爸爸媽媽,等孩子稍微長大一點的時候可以培養孩子自己洗澡,自己穿衣服,自己做飯洗碗等等,獨立堅強的孩子都是鍛鍊出來的,很多「巨嬰」都是爸媽寵愛出來的,孩子從小養成了良好的自理能力,這樣即使爸爸媽媽不在身邊,孩子依然能夠過得好好的。
給孩子準備一些開放性思維的玩具
孩子小的時候思維是最天馬行空,無拘無束的時候。家長可以為孩子準備一些拼圖、積木、畫筆紙張等等開放性思維的玩具讓孩子玩耍,孩子在玩耍的過程中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在這個過程中如果孩子畫了月亮是紅色的,草地是藍色的等等,家長都不要輕易去糾正,不要讓孩子的思維過早的束縛在「對與錯」之中。
孩子的動手能力最好是從小培養,在這個時候家長既要給孩子鍛鍊的機會,也要適當地引導孩子,願孩子們都能全面發展。
今日互動話題:你們家孩子被幼兒園老師布置過什麼奇葩的作業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歡迎翻閱更多優質內容——
白巖松直言:天天打麻將的父母,教不出上進的孩子,但願沒有你
伊能靜兒子緊身裙、煙燻妝,孩子愛穿「奇裝異服」,要如何應對?
那些堅決不生二胎的家庭,20年後,會羨慕二胎家庭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