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總體規劃「大目標」拆解成分區規劃「小目標」 共繪一張藍圖

2020-12-11 北晚新視覺網

2017年秋,《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正式發布,千年古都站上了全新的起點,迎接未來。如果說總體規劃是「大目標」,那分區規劃就是拆解後的一個個「小目標」,細節筆觸不走樣,才能一張藍圖繪到底。

在市規劃自然資源委公布了朝陽、海澱、豐臺、石景山、大興、順義、昌平、房山、門頭溝、平谷、懷柔、密雲、延慶共13個區分區規劃和亦莊新城規劃獲市政府批覆的消息後,昨天,相關各區各部門緊鑼密鼓,對批覆要求和分區規劃亮點內容進行了解讀。從增量擴張轉向減量約束,從注重建設空間轉向全域管控,從各自為政轉向多規合一,各區立足城市功能定位量體裁衣,北京城市規劃也走上轉型創新的發展之路。

【中心城區】

服務「四個中心」功能建設

總體規劃提出「一核一主一副、兩軸多點一區」的城市空間結構,明確核心區功能重組、中心城區疏解提升、北京城市副中心和河北雄安新區形成北京新的兩翼、平原地區疏解承接、新城多點支撐、山區生態涵養的規劃任務。

此次批覆的分區規劃涉及除東西城外的四個中心城區。其中,朝陽區分區規劃突出「三化」建設,即文化、國際化、大尺度綠化。按照全國文化中心建設要求,朝陽區將推進國際文化交流窗口區、創意文化引領區、運河文化活力區建設,打造傳統魅力彰顯、中外多元包容、優雅時尚現代的文化形象。

作為北京國際交往主陣地,朝陽區也將提升重點地區國際化水平,打造對外開放高地,打造國際交往中心新亮點。以兩道公園環為引領,朝陽區將建設六處楔形生態空間,並將溫榆河公園打造成新時代首都生態文明建設的精品工程、大尺度綠化的樣板。

海澱區聚焦中關村科學城建設和「三山五園」地區的整治提升,開展城市雙修,建立街鎮責任規劃師制度,創新城市治理手段。海澱區分區規劃提出以構建世界領先的科技創新活力城市為目標,建設成為人文、生態、科技融合發展的國際一流科學城,令人嚮往的科學智慧之城、創新引領之城、人文活力之城、生態優美之城、和諧宜居之城。嚴格落實產業用地減量提質、集約發展,構建高精尖產業集群。

豐臺區突出了南中軸對城市空間結構的統領作用,以增綠、減量、提質為重點任務,細化規劃實施方案,探索建設空間和非建設空間全域統籌。值得關注的是,豐臺區分區規劃提出,高標準建設首都商務新區,植入首都功能,打造首都發展新的增長極。將把麗澤金融商務區建設成為第二金融街,主動承接金融街外溢輻射,發展金融商務新業態。大力推動中關村豐臺園區建設,做強軌道交通和航空航天兩大產業集群。

中心城區是「四個中心」的集中承載地。作為中心城區的重要組成部分,石景山區在總體規劃中定位為國家級產業轉型發展示範區、綠色低碳的首都西部綜合服務區、山水文化融合的生態宜居示範區的功能定位。此次分區規劃聚焦「城與園」「城與城」「山水城」三大關係,確立了建設創新引領、生態宜居、區域協同、多元文化交融、山水城市相融、產城發展共融、具有國際魅力的首都城市西大門發展目標。

首鋼實施搬遷調整後,新首鋼地區以全新的理念打造高端產業綜合服務區,建設首都城市復興新地標。此次分區規劃也對新首鋼發展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石景山區將以新首鋼產業復興為基礎,帶動產業拓展與轉型升級,在全區範圍內構建以現代金融為戰略主導,科技服務、數字創意、新一代信息技術為特色培育,高端商務服務業為配套支撐的高精尖產業體系。

【「多點」地區】

疏解功能承接與產業承載

「總體規劃確定的空間布局更加突出了首都功能、疏解導向與生態建設,各區功能分工、錯位發展。」市規劃自然資源委總規劃師、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施衛良介紹,作為「多點」地區的順義、大興、亦莊、昌平、房山5個新城,要堅持集約高效發展,突出疏解功能的承接與產業承載,重點突出減量路徑的創新與實踐。

亦莊新城是承接中心城區適宜功能、服務保障首都功能的重點地區。按照分區規劃,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統一規劃和開發建設亦莊新城,以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為主線,建成具有國際範、科技範、活力範的生態綠城、科技智城、活力樂城。

在優化新城空間布局方面,亦莊新城將形成「一廊一帶三中心」的空間布局。以京津發展走廊為依託,以區域協同發展為紐帶,圍繞綜合商務服務中心、生態文化休閒中心、科技金融創新中心,打造亦莊新城的發展聚核。

順義、大興、昌平、房山分區規劃也各有亮點。順義區依託北京市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示範區建設,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細化研究了集體產業用地騰退整理、村莊城鎮化、城市開發邊界外低效國有產業用地減量等不同實施模式。順義區將不斷提高對首都功能的承載力、對城市副中心的支撐力、對京津冀區域的輻射力。同時,發揮在北京東北部區域重要節點的區位優勢,加強生態城市、田園城市、智慧城市、宜居城市建設,使之成為首都的國門空港城、創新前沿地、宜居示範區。

結合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試點工作,大興區以集體建設用地減量提質為契機,推動實現國土空間全要素綜合治理,以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和臨空經濟區建設為契機,積極推進區域協同發展。到2035年,大興區全區常住人口規模220萬人左右,城鄉建設用地規模314.25平方公裡以內。

回龍觀和天通苑是北京城市化過程中形成的大型居住區,「回天」地區發展廣受關注。此次昌平區分區規劃在注重生態保護、文化傳承和產業發展之外,對民生保障也有紮實部署,將以回龍觀、天通苑地區為重要抓手,著重解決近期亟須解決的民生保障問題及宜居環境建設問題。

分區規劃為房山區立下了一些目標。到2035年,生態建設方面,房山區全區森林覆蓋率將提高到38%以上;綠色交通方面,綠色出行比例不低於80%,集中建設區道路網密度,力爭總體達到8公裡/平方公裡;民生保障方面,千人醫療衛生機構床位數提高到6.5張左右,千人養老機構床位數提高到10張。

【生態涵養區】

可持續發展的綠色屏障

「一區」是生態涵養區,包括門頭溝、平谷、懷柔、密雲、延慶5個區,以及昌平和房山的山區,是京津冀協同發展格局中西北部生態涵養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首都重要的生態屏障、水源保護地和「大氧吧」,是保障首都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區域。

堅持生態優先,堅守綠水青山。門頭溝區分區規劃設置了「生態安全與空間管控」專題,通過構建門頭溝區生態安全空間格局、多尺度生態控制體系及生態基礎設施系統,研究門頭溝區主要面臨的生態保護問題與解決措施,推動區域生態協同治理。在生態涵養、減量集約、綠色高效、改善民生的要求下,門頭溝區將形成「一城、兩帶、三點、多脈」的空間布局。

平谷區功能定位為「三區一口岸」。「三區」分別是首都東部重點生態保育及區域生態治理協作區、特色休閒及綠色經濟創新發展示範區、農業科技創新示範區。「一口岸」指的是服務首都的綜合性綠色物流口岸。平谷區將打造「山水平谷、森林城市、花果田園、人文勝地」的金名片。

同是生態涵養區,資源特色和發展基礎不同,各區發展也有所側重。

懷柔區將高標準建設雁棲湖國際會都,服務保障國家頂層國際交往和全流程主場外交活動,同時加快構建以懷柔科學城為統領,生態涵養、科技創新、會議休閒、影視文化融合發展的新格局。密雲區的功能定位為首都最重要的水源保護地及區域生態治理協作區、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特色文化旅遊休閒及創新發展示範區,發展目標為建設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宜居宜業宜遊的山水新城。延慶區緊抓北京2022年冬奧會、冬帕運會的發展契機,構建以「健康樂活」「科技創意」「精緻農藝」為核心的綠色高精尖產業體系,著力提升城鄉品質和發展質量。

分區規劃成果即將在13個區政府和北京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官網上陸續對外公布,歡迎感興趣的市民下載查詢,共同推動規劃實施。

新聞連結

分區規劃為何沒見東西城和通州區?

有市民提出疑問,北京市下轄16個區,為什麼這次的分區規劃中只有13個區分區規劃和亦莊新城規劃呢?

對此,市規劃自然資源委相關負責人解釋,由於北京市已組織直接編制首都功能核心區(包括東城區、西城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和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詳細規劃(街區層面),其中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詳細規劃已由黨中央、國務院批覆實施。因此,北京市此次組織編制了除東城區、西城區、通州區以外的13個區的分區規劃和亦莊新城規劃。

針對大興區分區規劃與亦莊新城規劃的關係,該負責人介紹,大興區分區規劃以大興區行政轄區為規劃範圍,包含亦莊新城的大興部分。亦莊新城規劃則屬於特定地區規劃,規劃範圍包括亦莊新城的大興部分及通州部分。

(原標題:總體規劃「大目標」拆解成分區規劃「小目標」

14個分區規劃獲批 共繪一張藍圖)

來源 北京日報 記者 陳雪檸

流程編輯 TF003

相關焦點

  • 14個分區規劃獲批 共繪一張藍圖
    原標題:14個分區規劃獲批 共繪一張藍圖 如果說總體規劃是「大目標」,那分區規劃就是拆解後的一個個「小目標」,細節筆觸不走樣,才能一張藍圖繪到底。   在市規劃自然資源委公布了朝陽、海澱、豐臺、石景山、大興、順義、昌平、房山、門頭溝、平谷、懷柔、密雲、延慶共13個區分區規劃和亦莊新城規劃獲市政府批覆的消息後,昨天,相關各區各部門緊鑼密鼓,對批覆要求和分區規劃亮點內容進行了解讀。
  • 文章精選 | 廈門城市空間管控體系與「一張藍圖」建構
    這就需要總結地方城市的實踐經驗,重新認識城市「一張藍圖」的構造,分析其在空間管控分區分級方面如何劃定「三線」、優化「三生空間」布局。2、空間分區、分級管控發展趨勢隨著空間規劃改革的推進,諸多學者從「多規合一」、空間管控等角度進行了研究,普遍採取從「問題分析」到「目標解讀」再到「對策建議」的研究路線。
  • 城市總體規劃是城市規劃編制工作的第一階段
    (2)城市總體規劃城市總體規劃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總規」,主要為確定城市的規模和發展方向,實現城市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目標,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協調城市空間布局等所作的一定期限內的綜合部署和具體安排,簡單說就是政府根據未來的發展,對未開發的區域做的總體規劃。城市總體規劃是城市規劃編制工作的第一階段,也是城市建設和管理的依據。這個規劃一般為20年。
  • 北京大興區分區規劃公告:將建首都國際交往新門戶
    千龍網北京1月11日訊(記者 李金鑫)11日,《大興區分區規劃(2017年-2035年)草案》公布,面向社會徵求公眾意見。一、為什麼編制分區規劃?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批覆精神和《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落實好北京總規各項工作的實施任務,促進城市南部地區協調發展,制定新時期大興區城鄉發展藍圖,大興區委、區政府會同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組織編制了《大興分區規劃(2017年—2035年)》。二、分區規劃管什麼用?
  • 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0年)正式發布,一圖讀懂~
    作為邁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國首都,如何謀劃好面向未來的長遠發展目標?作為見證歷史滄桑變遷的千年古都,如何擦亮歷史文化金名片,在保護中得到更好的發展?面對治理「大城市病」的艱巨任務,如何讓市民擁有更多的獲得感?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大戰略大格局中,又將如何承擔好歷史的責任?  這些問題,北京在新版北京城市總體規劃中有了答案。
  • 我市啟動《大連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0-2035年)》問卷調查
    邀您共繪大連未來模樣晨報訊(半島晨報、39 度視頻首席記者王博文)您對大連的總體印象是什麼?您認為大連應當優先改善的方面是哪些?請您展望一下在您心目中 2035 年的大連?記者從市自然資源局獲悉,我市《大連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0-2035 年)》編制進入新階段,現啟動問卷調查,廣大市民可以登錄微信公眾號"大連市自然資源局"或掃描二維碼參與,為城市未來發展獻計獻策,您的想法和意見將成為下一步工作的重要依據。
  • 荊州城市總體規劃與解讀
    荊州市中心城區空間發展戰略規劃,為深入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做大做強三大平臺,優化發展格局,共抓大保護、厚植大開放、構築大交通、培育大產業、建設大城市,在市委、市政府決策下,統籌荊州區、沙市區、公安縣和江陵縣區域協調協同發展,構建「一城(中心城區)三區(荊州高新區、荊州開發區、紀南文旅區)」發展格局,實行「一區多園」管理機制,實現優勢互補,錯位發展,資源共享,互利共贏
  • 《成都市城市總體規劃》(2016—2035)開始徵集意見
    原標題:《成都市城市總體規劃》(2016—2035)開始徵集意見 城市總體規劃,是城市發展的總綱、建設的藍圖和管理的依據。為更好地吸納民意、吸收民智,昨天,市規劃局將成都市總體規劃初步方案向社會公開,同時開通線上、線下多個渠道,從11月1日至11月底,面向全社會徵集意見。
  • 北京市規劃委主任黃豔解析「城市總體規劃」修改重點
    原標題:四問北京城市總體規劃修改   以鄉鎮為基礎劃定規劃實施單元   黃豔介紹,在以往的規劃中,城市和鄉村交接的地區,土地規劃、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建設投入都是兩條線,沒有統籌起來。本次總規修改就要針對這一區域,統籌明確人口、用地、產業、綠化、基礎設施等各方面的規劃目標,提出發展策略。重點是劃定以鄉鎮為基礎的規劃實施單元,實現統一規劃、統籌實施和統籌管理。
  • 福清市城市總體規劃(2014-2030)
    人口與城鎮化目標:規劃至2030年,市域總人口達到200萬人,其中城鎮人口160萬人,城鎮化水平達到80%。2030年中心城區總人口達到90萬人。四、城市性質海西創新型城市,沿海樞紐型港口城市,濱海生態僑鄉。
  • 北京城市總體規劃極簡版:5句話揭秘未來首都什麼樣
    城市的核心是人。  北京城市空間布局如何調整?高房價下,住有所居怎麼保障?京津冀交通有何新線路?……  經過多年醞釀,北京城市總體規劃即將正式出爐!根據中共北京市委十一屆十四次全會研究討論,一致同意將《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0年)(送審稿)》按程序上報黨中央、國務院審定。
  • 大格局!2035年「鄭中心」長這樣!鄭州正式啟動城市總體規劃(2018...
    >新一版城市總體規劃編制將遵循「強優勢、補短板、挖潛力、提品質」的基本思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全球化和區域化為主線,內容主要包括「1+2+12」:編制鄭州市城市總體規劃,同步編制鄭州市城市綜合交通規劃、鄭州市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2個專項規劃,編制國家中心城市功能定位、發展目標與指標體系研究、新一線城市競爭力與空間活力專題研究、鄉村振興戰略專題研究等12個專題研究。
  • 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批前公示
    」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必然要求。(二)主要目標。到2020年,基本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逐步建立「多規合一」的規劃編制審批體系、實施監督體系、法規政策體系和技術標準體系;基本完成市縣以上各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初步形成全國國土空間開發保護「一張圖」。到2025年,健全國土空間規劃法規政策和技術標準體系;全面實施國土空間監測預警和績效考核機制;形成以國土空間規劃為基礎,以統一用途管制為手段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
  • 大興區舊宮鎮總體規劃公示
    2012-05-03 15:24 [摘要] 《北京市大興區舊宮鎮總體規劃(2008年-2020年)》是舊宮鎮開發建設的指導性文件,舊宮鎮黨委、政府委託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編制了鎮總體規劃。
  • 深汕合作區總體規劃榮獲2019年度優秀城市規劃設計獎一等獎
    摘 要中國城市規劃協會公布年度優秀城市規劃設計獎深汕特別合作區總體規劃榮獲一等獎作為一座秉承規劃引領發展的新城,深圳市深汕特別合作區(下稱深汕合作區)的規划水準得到了國內外規劃大伽的高度認可。近日,中國城市規劃協會正式公布了「2019年度優秀城市規劃設計獎」評選結果,《深圳市深汕特別合作區總體規劃(2017-2035年)綱要》榮獲2019年度優秀城市規劃設計獎一等獎。這是繼去年10月濱海地區城市設計項目獲IFLA(國際風景園林師聯合會)分析與總體規劃類最高獎項傑出獎之後,深汕合作區城市規劃工作取得的又一榮譽。
  • 不一樣的大學城 長清大學城總體規劃解讀
    大學在創立伊始是逆城市而行的——西方世界的大學擁有教會修道院的基因,旨在創造一片淨土供學者們學習思考,遠離城市的喧囂。然而到了今天,大學和城市越來越多的聯繫到了一起,大學成為城市化的重要動力因子,大學城的概念也應運而生。21世紀以來,中國的教育改革和城市化催生了許多大學城。
  • 理性規劃 | 楊保軍 陳鵬:總體規劃中的理性思想與方法
    今後的創新空間,以用戶為中心、以社會實踐為舞臺、以共同創新和開放創新為主體,依託城市和網際網路,不僅具有大空間和專門空間,而且發展小微空間,發展創客孵化型、專業服務型、投資促進型、培訓輔導型、媒體延伸型的創新產業,真正體現以人為本,具有公共化、品質化、便捷化、多元化、小微化等特點。
  • 自然資源部辦公廳印發《市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指南(試行)》
    本指南參與起草單位:中國國土勘測規劃院、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上海同濟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自然資源部城鄉規劃管理中心、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東南大學建築學院、國家海洋信息中心、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廈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上海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武漢市規劃研究院、北京清華同衡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市城市與交通規劃設計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分享]杭州城市總體規劃方案資料下載
    :01項目概況(區位分析、現狀用地分析、區域現狀結構圖、現狀交通分析、現狀地形分析、現狀水系分析、現狀建築形態、規劃範圍)、02問題、03發展定位及策略、04規劃設計(總體設計、總平面圖、總體鳥瞰圖、功能分區、用地規劃、外部交通體系、規劃區道路體系、交通組織分析、道路詳細設計、開放空間體系、區域規劃、水岸社區、綜合門戶區、酒莊與茶莊、茶莊園、老年公寓、濱水社區規劃、產業區改造)等,共58張圖紙。
  • 東莞供電局電力專項規劃成果納入國土空間總體規劃
    (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   央廣網東莞9月2日消息(記者周羽 通訊員鍾錦星 李一憲 顧萱 曾子縣)近日,記者從南方電網廣東東莞供電局獲悉,「三芯六瓣」玉蘭花形態目標網架電力專項規劃成果成功納入了東莞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實現了電網規劃與城市總體規劃的高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