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山西經濟社會發展——三晉文化研究會山西民俗文化研究院成立

2020-12-10 興晉有我

11月29日,三晉文化研究會山西民俗文化研究院在太原智創城舉行成立儀式,邢保鎖受聘院長。

山西民俗文化研究院由業內資深的民俗專家組成,首批38名成員及在民俗研究領域卓有成就的特邀研究員,均為本科學歷以上,碩士研究生佔到35%,高級職稱的人員佔到半數。研究院內設古村落、農村節慶、地名研究、民歌民樂戲曲等六個研究室。籌備期間,籌委會成員就進行了大量的田野調查,確立了研究方向,篩選出一批有價值的選題。三晉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賈克勤希望,研究院要堅持黨的領導,在堅定文化自信、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先進文化上,走出研究發掘、教育普及、傳播交流等有民俗研究特點的路子,助力山西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院長邢保鎖表示,研究院將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實事求是的學術態度,以挖掘、整理、研究、弘揚山西民俗文化為己任,推動山西民俗文化和文化產業發展,為振興山西文化旅遊事業做出應有的貢獻。山西中華文化促進會、山西省社會學學會等社團代表代表紛紛表示,與三晉文化研究會山西民俗文化研究院合眾聯橫,優勢互補,以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為指導,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傳承中華文化基因,展現中華文化智慧,不斷增強中華優秀民俗文化的生命力和影響力,為推動全省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做出貢獻。(文勝)

編輯:建青

相關焦點

  • 三晉文化研究會山西民俗文化研究院成立
    本報太原消息 11月29日,三晉文化研究會山西民俗文化研究院在太原智創城舉行成立儀式,邢保鎖受聘院長。山西民俗文化研究院由業內資深的民俗專家組成,首批38名成員及在民俗研究領域卓有成就的特邀研究員均為本科學歷以上,碩士研究生佔到35%,高級職稱的人員佔到半數。研究院內設古村落、農村節慶、地名研究、民歌民樂戲曲等六個研究室。
  •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考古博物館)掛牌成立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考古博物館)整合了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省民俗博物館兩家單位和相關職責,今後將負責全省地下文物的考古調查、勘探、發掘、保護和研究工作,承擔中華五千年文明實證、黃河文化、「一帶一路」考古重點課題研究等。
  • 三晉文化研究會成立古州翰林書院
    10月30日,三晉文化研究會古州翰林書院成立。  三晉文化研究會自1988年成立以來,深入開展三晉文化研究工作,在圖書編撰出版、學術研討、文化考察、重要節慶日和重大歷史事件紀念活動、緬懷先哲、贈書育人等方面,成績顯著。
  • 運城市三晉文化研究會赴山東考察取得圓滿成功
    山西新聞網運城頻道訊 山東,是孔孟之鄉、儒學故裡、齊魯文化的發祥地。山西,是堯舜之都、華夏搖籃、武聖關公的出生地。 文武「二聖」,雖然相差700餘年,但在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歷史星空之上卻以「雙子星座」得璀璨奪目交相輝映,遙相呼應。
  • 山西省王叔和文化研究會成立
    山西新聞網11月28日訊(記者 王曉豔)在山西中醫藥大學和高平市委市政府共同倡議下,今日,山西省王叔和文化研究會成立。這對實現王叔和文化研究的組織化和持續化,推進全省中醫藥事業傳承精華、守正創新、蹚出新路具有重要意義。
  • 中國老子文化研究院書畫院山西分院正式成立
    為了弘揚中華民族傳統藝術,實現書畫藝術的傳承與發展,中國老子文化研究院書畫院山西分院於2016年10月13日上午十點在太原晉食匯舉行掛牌儀式,中國老子文化研究院書畫院山西分院正式成立。
  • 山西綿山清明(寒食)文化體育旅遊節啟幕
    此次活動由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山西省委宣傳部、山西省文聯、山西省文化和旅遊廳、山西省體育局、介休市委宣傳部、三晉文化研究會、山西省介子推文化研究會、山西省旅遊商會等單位共同主辦;介休市文化和旅遊局、介休市衛生健康和體育局、介休市綿山風景區和山西凱嘉張壁古堡景區共同承辦。圖為綿山景區介神廟。
  • 打造科研平臺 山西大學生物醫藥與大健康研究院成立
    人民網太原12月1日電(李夢文)今日,山西大學生物醫藥與大健康研究院揭牌成立,這是繼雲岡學研究院之後,山西大學又一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高水平科研平臺。 據介紹,研究院將依託晉產中藥材、小雜糧、康養旅遊等資源優勢,匯聚校內外生物醫藥與大健康領域高水平人才和自然科學與人文社科優勢學科資源,構建「基礎與應用學科交叉融合」的創新生態,為健康山西服務,為三晉人民育才。 研究院確定了「健康產品製造」和「健康服務」兩大板塊共5個研究方向。
  • 山西大學生物醫藥與大健康研究院成立
    成立儀式由該校副校長程芳琴主持。李青山代表省政協表示祝賀,他指出,山西大學成立生物醫藥與大健康研究院,是山西大學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落實省委「四為四高兩同步」總體思路和要求的重大舉措,也是山西大學奮力推進「1331工程」,助力山西省生物醫藥與大健康產業轉型發展的具體實踐。
  • 山西歷史文化資源的特徵和優勢
    近年來興起的山西文化產業,成為實現人文資源大省向經濟強省和文化強省跨越的希望。繼續推動山西文化產業又好又快發展,一個重要的路徑,就在於進一步科學分析山西深厚的歷史文化資源,把握其本質特徵,整合其成長優勢,創新其發展模式,實現其產業價值。
  • 王叔和文化研究會在太原成立 - -山西農民報數字報
    本報訊(記者米玲)11月28日,山西省王叔和文化研究會成立大會暨第一次會員代表大會在太原舉行。該研究會由山西中醫藥大學和高平市委市政府共同發起倡議,致力於王叔和文化研究的組織化和持續化。會上通過了研究會章程及管理制度、辦法,選舉產生了理事會和監事會。山西中醫藥大學黨委副書記馮海當選為研究會會長。
  • 山西省三晉文化研究會領導到介休指導工作
    聞聽介休市冀氏文化研究會計劃開展「晉商冀家後裔重走萬裡茶道」活動的消息後,山西省三晉文化研究會副會長賈雲智老師、山西老鄉俱樂部文化藝術團團長喬虹老師一行二人,於2020年8月28日前往介休指導工作。介休市冀氏文化研究會冀廣大會長、冀錦富秘書長熱情接待並接受專家老師的寶貴建議;參加接待的還有介休市影視協會王青會長,汾陽三晉文化研究會馮恩啟副會長,汾陽韓家橋村黨支部書記王應強等。
  • 山西省王叔和文化研究會成立 為中醫藥傳承創新注入新活力
    王叔和是山西高平人,是魏晉時期著名的中醫藥學家。11月28日,山西省王叔和文化研究會成立,這為山西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王叔和是山西著名的中醫藥學家和歷史文化名人,在中醫藥發展史上作出了兩大重要貢獻,一是整理《傷寒論》,二是著述《脈經》。
  • 晉商動態:香港山西商會弘揚三晉文化,舉辦香港首屆關公文化節
    為弘揚關公忠義仁勇精神,向社會傳遞宣揚正義和正氣的信息,由弘揚關帝文化有限公司、香港山西商會、香港關公文化研究會主辦,三晉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中華精忠慈善基金有限公司協辦的「首屆香港關公文化分享會」於2019年7月19日假座香港尖沙咀喜來登酒店順利舉行。
  • 山西深挖中醫藥文化資源 推進「脈祖」王叔和文化傳承
    圖為山西省王叔和文化研究會成立現場。 範麗芳 攝中新網太原11月28日電 (記者 範麗芳)「王叔和現象出現在山西,從另外一個層面啟發我們,山西作為神農文化的原創地,要進一步傳承發展神農文化、中醫藥文化和王叔和文化。」
  • 舞臺上的山西魅力:地方戲曲詮釋三晉文化
    主辦方供圖 中新網太原10月12日電 題:舞臺上的山西魅力:地方戲曲詮釋三晉文化 作者高瑞峰 眉戶、上黨落子、耍孩兒等稀有劇種展演,「梅花獎」演員精品集萃,王愛愛等戲曲老藝術家輪番登臺,「杏花獎」劇目評比……歷時20天的第二屆山西藝術節上,眾多底蘊深厚、新穎獨特的地方戲曲,詮釋著三晉文化。
  • 三晉之聲:山西為何被譽為中國古建築博物館?發現歷史文化寶藏
    在中國古代傳統文化的影響下,事業有成之後晉商就要光宗耀祖。門庭大變是其主要表現形式之一,於是,源源不斷的銀子流入晉陽大地,深宅大院拔地而起。人們熟悉的「喬家大院」、「曹家大院」、「常家大院」、「王家大院」,等等傳統民居就是最好的見證。中立發展的軍閥原因之三,相當於其他省份,山西省受到大規模的戰亂侵擾比較少。
  • 建行山西分行助力轉型中的三晉大地 構築新時代的山西金融
    山西,中國重要的能源和工業基地、海內外知名的歷史文化大省、環渤海經濟圈的重要成員。山西的煤炭工業曾經點亮中國一半的燈火,被譽為支撐新中國發展的脊梁。黨的十八大以來,山西與時俱進,邁上了轉型發展的新徵程。省委、省政府鮮明提出建設資源型經濟轉型發展示範區、打造能源革命排頭兵、構建內陸地區對外開放新高地,三晉大地正在煥發勃勃生機,展現光明未來。
  • 山西一座被遺忘的山,稱三晉歷史文化第一名山,是山西旅遊東大門
    如今在山西的實際旅遊經濟發展中看,在對它所形成的許多旅遊產業來說,一方面是由於自然所形成的山川湖泊景點,它們是構成了山西旅遊發展的基礎面,而另外的一個發展角度就是山西人文文化上的交流了,其所形成的豐富古建築和古文化等,這些都是組成了山西最為豐富的人文精神歷史。
  • 山西博物院:系列線上活動帶您感悟三晉文化
    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的主題是「文物賦彩全面小康」。圍繞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一重要時間節點,山西博物院推出了系列線上活動,期待公眾從中感悟三晉文化,從文物中汲取強大的精神力量。  6月9日上午10點,山西博物院推出了「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首場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