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音樂的全盛時期!「三王一後」風華絕代,各選一首代表曲

2021-01-19 國史拾遺

八十年代是香港流行音樂的黃金時期,這個年代最為知名的歌手莫過於「三王一後」——即張國榮,譚詠麟,陳百強和梅豔芳,這四位超級巨星留下不少經典歌曲,至今讓人回味無窮,這裡給每個歌手都選一首代表曲目。

一, 張國榮《有誰共鳴》

2003年4月1日,一代巨星張國榮跳樓自殺,震驚了整個華人世界,要知道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他可是讓整個華語樂壇都能瘋狂的男人,甚至整個亞洲其都有不容小覷的影響力,除在音樂上的造詣外,他在影視上的藝術成就也是非常之高!

1986年,張國榮翻唱了日本歌手谷村新司的歌曲《儚きは》,於是一首粵語神曲誕生了,這便是《有誰共鳴》,這首歌曲中,那種鬱悶、孤獨、無人理解的惆悵,至今讓人產生共鳴。

二, 譚詠麟《水中花》

1991年春晚,一個香港歌手登上了春節聯歡晚會的現場,用一腔不太標準的國語,靦腆地演唱了這首《水中花》,驚豔全場,這首歌國語版的歌詞是臺灣才女娃娃所作,而此歌曲的原創版本,還是粵語版的。

國粵兩個版本的歌曲各有特色,但都營造出一種非常朦朧的悽美意境,人生美好,純真,卻又充滿無可奈何的遺憾,有時令人終身無法自拔,有時卻又隨風而去不留痕跡,的確讓人傷懷。

三, 陳百強《一生何求》

比起張國榮和譚詠麟,陳百強的影響力確實要小一點,但Danny仔也有自己獨特的魅力,他高貴而優雅,單純且善良,就像一顆紫水晶一樣,充滿神秘的魅力。

那陳百強的代表曲是什麼呢?是《一生何求》,1989年此歌發行,隨即震撼全港,陳百強也迎來了他事業中的第三個高峰,《一生何求》翻唱於臺灣歌手王傑的冷門歌曲《惦記這一些》,但王傑聽完一生何求後都對此曲大為感嘆。

「一生何求」?人生的真諦到底是什麼?誰心中都有這種疑問,那陳百強找到問題的答案了嗎?我們不知道。1993年10月25日,陳百強因逐漸性腦衰竭而去世,終年35歲。成為香港樂壇最大的憾事之一。

2010年1月30日,第三十二屆十大中文金曲頒獎禮上,陳百強被追頒金針獎,以表彰其音樂成就。

四, 梅豔芳《女人花》

梅豔芳是「三王一後」中唯一的女性,八十年代她可是香港樂壇的大姐大,在香港及華人社會有著很大的影響力,她的代表歌曲便是這首《女人花》。

梅姐長得並不算特別漂亮,但氣質極好,可謂是風華絕代,這首《女人花》便將女性一生的悽美與無奈展現地淋漓盡致,這首歌被翻唱過無數版本,但梅姐的版本卻始終是最佳的,很多人說,因為她唱的就是自己。

2003年,梅豔芳因子宮頸癌並發肺衰竭病逝,終年40歲,其一生敢作敢為,努力拼搏,常有為善不甘人後的義舉深受香港人民緬懷,香港人民習慣稱她為 「香港的女兒」。

相關焦點

  • 香港樂壇「三王一後」如今只剩他一人
    三王一後不少00後歌迷朋友只知道香港樂壇「四大天王」的輝煌年代,卻不知在此之前還有一個被人們稱為"三王一後"的傳奇年代!上世紀八十年代,由譚詠麟、張國榮、陳百強以及梅豔芳為代表的「三王一後」基本上壟斷了香港樂壇大大小小的音樂獎項,四位的出現推動了香港流行樂壇進入全盛而輝煌的時期,並在香港樂壇留下了不可磨滅的一筆。
  • 「粵語歌神、三王一後、譚張爭霸、四大天王」分別指什麼時代?
    「粵語歌神、三王一後、譚張爭霸、四大天王」分別指什麼時代?三王一後譚詠麟,陳百強,梅豔芳:三王一後主要是指80年代的香港樂壇格局,在粵語歌神許冠傑逐漸隱退歌壇之後,這四人的出現再次將香港流行樂推進至全盛而輝煌的時期。
  • 《TIME》評K-POP年度代表曲,樂華旗下女團獲認可!
    據報導,美國時事雜誌《TIME》於當地時間11日通過官方網站選定並公開了10組「2020 K-POP年度代表歌曲及專輯」,其中,EVERGLOW《LA DI DA》獲選「K-POP年度代表曲」。據悉,《LA DI DA》是EVERGLOW於9月發行的第二張迷你專輯《-77.82X-78.29》主打曲,是一首以快節奏電子樂和復古的合作,將新鮮的復古舞蹈感性極大化的歌曲。在現在混亂的時代裡,包含了對那些自以為是、充滿不滿的怨恨者的意味深長的警告信息。
  • 唐詩、宋詞、元曲,各選一首巔峰之作,那一定是這三首!
    導語:唐詩、宋詞、元曲,各選一首巔峰之作,那一定是這三首!自《詩經》起,我國的詩歌文化便不斷發展,歷經各個朝代,形成不同的文化體裁,最為著名的便是唐詩、宋詞、元曲了。唐詩的形式多種多樣,主要有五言、七言、絕句和律詩,從形式上講究調聲、隸事和內容上沿襲宮體,不同時期有著不同的旋律;宋詞是一種音樂文學,它的產生、發展,以及創作、流傳都與音樂有直接關係,是一種既能合樂而唱又能講求格律的新體詩,具有高度音樂性,韻律美和濃鬱的生活氣息的文字新形式;元曲又稱元雜劇,是盛行於元代的戲曲藝術,為散曲或雜劇的通稱,不同時期有不同的詞曲,政治色彩
  • 苟芸慧全盛時期《仁心解碼II》鋼管舞演出,撗掃一眾女藝人
    苟姑娘憑華裔小姐這個選美比賽奪下冠軍後,隨即籤約進入TVB。苟姑娘亦是眾所公認的女神,當年TVB拍下的劇集可說是她樣貌全盛時期。為何突然要討論苟姑娘?是因為昨天(11日)TVB回放的《仁心解碼II》其中一集大跳鋼管舞,看回當時的身型簡直是完美,加上性感舞姿,令眾網友覺得苟姑娘稱女神當之無愧。苟姑娘《仁心解碼II》做醫生。
  • 實用英語表達:全盛時期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流行語>正文實用英語表達:全盛時期 2006-08-16 12:23 來源:中國日報網站 作者:
  • 香港樂壇從「三王一後」到「四大天王」,她的天后位置卻無人撼動
    本文由夢悅娛樂獨家發布,歡迎大家翻閱往期文章香港樂壇從「三王一後」到「四大天王」,有她的天后位置無人撼動其實說起梅豔芳,她身上真的是有太多的傳奇故事了,說起梅豔芳的一生,相信很多人首先記起的就是她與哥哥張國榮的那一個美好的約定,或許是梅豔芳年幼的時候經歷太過心酸,或者是他在舞臺上為我們留下的那些
  • 齊國全盛時期的疆域到底有多大,又是哪位君王在位時期做到的呢?
    在這一事件後,戰國七雄的格局基本形成。我們都知道,在戰國中後期,天下的霸主國是富庶天下的齊國,那麼,齊國全盛時期的疆域到底有多大,這又是哪位君王在位時期做到的呢?從疆域上來看,齊國疆域最遼闊是有兩個時期的,第一個就是齊宣王幹涉燕國內亂,佔領燕國全境之時,第二個則就是齊閔王滅亡宋國,佔據富庶的淮泗之地的時候。
  • 帶你瞻仰香港大嶼山天壇大佛,兼備隋唐佛教全盛時期造像特色
    內部結構分三層,功德堂、展覽廳、紀念堂香港天壇大佛,坐落於香港大嶼山木魚峰頂,是全世界最大的露天青銅坐像。大佛由202塊青銅焊接而成,重205噸。佛像身高23米,蓮花座及基座總高約34米天壇大佛依照佛經如來三十二相而設計,面相參照龍門石窟的盧舍那佛,衣紋和頭飾參照敦煌石窟第三百六十窟的釋迦牟尼佛像,因此兼備隋唐佛教全盛時期的造像特色。
  • 比「三王一後」還要厲害的,也就他們幾個了
    三王一後如今的香港樂壇就如一潭死水一般!回想上世紀八十年代,九十年代香港樂壇是何等的輝煌,每個歌手都是獨當一面,就像是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群雄並起!各路英雄,你追我趕,一起創造了港樂的輝煌盛世。這些歌手中除了聽眾熟知的「三王一後」,「四大天王」。還有這六位殿堂級的大神,與他們平分天下,鼎足而立。論年齡,論資歷他們要比「三王一後」還要大,「四大天王」更要靠邊站。
  • 墨香家官配的代表曲,渣反有春山恨,魔道有忘羨,那麼天官呢?
    墨香銅臭家有六位男主,冰秋忘羨花憐這三對神仙眷侶,真的讓人很感動。無論經歷了什麼樣的苦痛,他們都彼此都是堅定不移。墨香在這三部作品裡面,都增添了不少的笑點和浪漫。可能第一次看的時候沒有注意,當我們二刷三刷的時候,就會發現那些隱藏的小甜餅了。
  • 我懷念的,還有他在的80年代香港樂壇
    20世紀80年代,可謂是香港樂壇的全盛時期。那時候群星璀璨:許冠傑、徐小鳳、關正杰、羅文、林子祥、譚詠麟、張國榮、陳百強、梅豔芳......光芒四射的他們讓整個香港樂壇發光發亮。那時,縱然中國大陸和臺灣同胞不諳粵語,卻到處都播放著當時的粵語流行歌曲,甚至跟著唱。
  • 陳樂融:民歌運動全盛時期鄧麗君不敢發片
    像陳志遠老師以前編曲,他是同時進了錄音室,立刻寫五線譜,吉他是這個譜,貝司是這個譜,鍵盤是他自己,鼓是這個譜,大家拿了分譜練一練之後,就開始來錄音了。現在的製作人大部分,有的時候選歌也不是他,唱片公司的人先選好,就丟給你這三個歌,你去製作,發編呢,他也不見得有想法,就丟給編曲的,你看看你做出來,不行,再換一個,我要什麼,有些製作人是比較,不是很靠譜的,他也可以掛名叫做「製作人」,他對歌手的定位也沒有想法,因為可能公司就已經先決定了。
  • 香港樂壇從「三王一後」到「四大天王」,只有她這個天后獨一無二
    小時候的梅豔芳為了生計,不得不很早就開始登臺表演的生活,他出生於香港一個貧寒的家庭,出生後因為父親早逝全家4個子女都靠母親獨自供養,窘迫的家境可想而知。那時候的經歷,後來梅姑也在她的歌中唱到過,瘦小的身影走在戲園裡給客人斟茶,一遍一遍輕聲詢問著是否有點歌的客人。白天上學晚上穿著演出服趕場唱歌,這樣的生活大概就是梅姑有關小時候最深刻的記憶。
  • Bigbang忙內勝利,隔空喊話入伍GD:現在是我的全盛時期!
    韓國天團Bigbang成員接連入伍,現在獨留老么忙內勝利在演藝圈繼續奮鬥,迎來「事業最高峰」,不僅推出solo單曲,更是上遍各大綜藝節目。2日在參演《Running Man》時,勝利還開玩笑說到:現在是我的全盛時期。
  • 三點戰力分析,全職獵人中如果蟻王遭遇全盛時間的會長,結局會怎樣?
    在螞蟻篇中會長用自己的生命打敗了蟻王,但其實會長和蟻王戰鬥的時候已經100多歲高齡。如果會長以全盛狀態和蟻王戰鬥,有可能會贏嗎? 戰術經驗對比 螞蟻王梅路艾姆是一位剛剛出生一年的新生兒,雖然實力強悍,但是在戰鬥經驗上和老奸巨猾的會長肯定不在同一個水平線上。
  • 誰才是「風華絕代」?最早的「風華絕代」,沒有他就沒有「清華」
    景昃鳴禽集,水木湛清華可能一談到風華絕代,大家的腦海中就會浮現出張國榮、梅蘭芳等等不同美人的面孔,但是,與此同時也產生了一個問題,不同的人擁有不同的審美,並且,一代人也有一代人的「風華絕代」,所以,很可能你心中的「風華絕代」可能在別人看來或許就是「不配」。
  • 海賊王:龍馬是海賊世界的「一刀超人」,全盛時期一刀秒任意對手
    如果將強者的影子放到龍馬體內,那麼龍馬可以輕易的達到將皇級水準,但遠不及他的全盛時期。在牛鬼丸的回憶中,全盛時期的龍馬一刀秒任意對手。根本看不清龍馬的招式,對方就已倒地。在龍馬面前,所有強者一視同仁。數百年前除了覬覦和之國黃金的海賊外,還有企圖掌控和之國的世界貴族,也就是現在經常說的天龍人。
  • 118 高句麗小獸林王、廣開土王及長壽王,三王將高句麗推向全盛
    鮮卑慕容垂迅速復興故國,建立後燕,成為遼東的新霸主。高句麗第十九代廣開土王,又稱好太王,中國史書稱高麗安王(公元391——412年在位),又不得不向後燕稱臣納貢,並與盟國新羅一同對付百濟。百濟無力單獨對付兩國聯軍,請倭人渡海助陣,一場四國大戰因而延續了十幾年。
  • 在龍泉窯青瓷傳入日本的全盛時期,日本瀨戶窯對其仿造達到了頂峰
    每天與您分享優質文章~龍泉窯青瓷傳入日本的全盛時期十三、十四世紀,被大量運至日本的中國陶瓷(包括龍泉窯青瓷、景德鎮窯青白瓷、福建青瓷、白瓷、黑釉瓷)以龍泉窯青瓷的數量最多,特別是南宋後期龍泉窯所生產的高檔粉青瓷在日本尤為珍貴,在室町時代後期到桃山時代深受茶師們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