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說到回向那麼回向的回是迴轉,向是向著一個目標,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所有修學的功德不要為自己,如果說為自己求福報、求長壽也能得到,那個利益太小了。
佛法裡面對於回向非常重視,為什麼要回向?回向是破執著,你就曉得這個很重要!
我們要把本身修學的功德、布施的功德,一生當中所作大大小小的善業,都回向給「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佛教給我們讓我們把修學的功德回向菩提,回向菩提就是提升我們的靈性,不求人天福報,提升自己靈性。第二個是回向實際,實際是法性,我所修的一切,我只有一個目標,明心見性,這就對了。第三個是回向一切眾生,眾生很苦,我要有福報,應當與眾生共享。我們說回向不是只是我們口頭說說而已,如果只是口頭的回向那樣的話這個功德利益太小了,太微弱了。
把本身所修的一切福德、功德,都送給一切眾生,這叫回向。做的善事統統回向,就是還無量劫來一切眾生的債,不回向,你所修的福報、功德是有範圍的、有限的,一回向,你的福德、功德變成無限的。
做任何善事都回向,則功德無量。
我們修行,不是為本身修,而是為眾生修;只要有這個心才行,我們應該怎麼回向,可以說我有財富,我的財富拿出來跟這些貧窮的人分享,這真回向。我有能力,我的能力確實每天為一切眾生服務。
說到今日的社會我們回向的人真的很多,但是大多數的回向都是有口無心,所謂口惠而實不至,事實上我們沒有去做,所以學佛的人真正認真去做。很多的人苦都是因為我們在迷惑,所以無法成就,原來自行即是化他,才是真的回向。我自己修行成功了,是大家的好樣子,好榜樣,他看到我的成就他會向我學習。我自己沒有成就,我講得再好,人家打問號不相信,這個道理一定要懂。
如果你把你所學的在日常生活當中都做到了,那個習就是做到,你才會真正快樂。學佛的人佛經會講,而且講得頭頭是道,講的很好但是
卻沒有真正做到。十善業道做不到,淨業三福沒做到,淨業三福頭一個「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你沒做到。這四句話裡頭就是儒釋道的三個根,你這三個根都沒有,不可能成就,這個不能不懂。所以回向要做到,不是天天念回向文,沒用,要真正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