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筆名和真名過著雙重人生的作家,會有什麼苦惱

2020-12-09 安青網

用筆名和真名過著雙重人生的作家,會有什麼苦惱

2019-05-14 16:08:49   來源:騰訊動漫    

【摘要】

用筆名和真名過著雙重人生的作家,會遇到什麼樣的苦惱?在人均壽命世界第一的日本,漫畫家的壽命為何卻和索馬利亞人相去無幾?網絡八卦、言論、趣聞集...

用筆名和真名過著雙重人生的作家,會遇到什麼樣的苦惱?在人均壽命世界第一的日本,漫畫家的壽命為何卻和索馬利亞人相去無幾?網絡八卦、言論、趣聞集錦。

漫畫家 A-10 說,自從他開始在《別冊少年 Magazine》上開始連載《赤之魔導書》之後,每當別人問他是在哪裡畫漫畫,他就回答是「連載《進擊的巨人》之類的雜誌上」。第一次見面的人的反應、親戚看他的眼神、表弟表弟們眼睛裡的光彩,都和以前大不一樣。這讓他對諫山創感恩戴德,同時也下定決心要想方設法隱藏起自己曾經畫過的同人誌——早知如此,當初上岸的時候就該換個筆名了!

A-10 回想自己還在畫同人的時候,親戚都是用看被亂丟在荒野裡等著腐爛的榻榻米一樣的眼神看他的。如今他自己完全沒有變化,親戚卻像換了個人一樣。果然這個世界就是看頭銜認人的。

(https://twitter.com/A10GADGET)

用筆名和真名過著雙重人生的作家,在名字上遇到的苦惱還不少。

漫畫家英貴說,漫畫家組團聯誼的時候,因為另一邊都是上班族之類的一般人,所以要隱藏起自己的筆名。於是為了不在聯誼中用筆名稱呼彼此,他們就得相互確認各自的真名,出現「認識了這麼久我才第一次知道你的真名……」的情況。不僅如此,他們還會不小心在交談中順口說出對方的筆名,自爆身亡。

(https://twitter.com/hidepoin/status/1127000375821647875)

網絡小說家蛙田あめこ商業出版以來,和各個領域的作家增進了交流。他發現,不同作家,談論工作量時的計量單位都不一樣:

一般文藝作家:頁稿紙

輕小說作家:頁40行×30字的投稿指定用紙

網絡小說家:字

腳本家:KB

蛙田從中感到,統一度量衡是多麼強大的權力,對此心生嚮往。

(https://twitter.com/amecokaeruda/status/1127806103398445056)

漫畫家田中圭一在大學講課的時候,有學生不想學漫畫理論,他就告訴學生:

用邏輯畫出來的漫畫遠不如用激情和直覺畫出來的漫畫。

但是,如果不學會用邏輯畫漫畫,就只能靠靈感來畫。等到失去靈感的時候,作家生命也就到頭了。

邏輯是用來延長壽命的中藥。

(https://twitter.com/keiichisennsei/status/1126832386862243841)

不過現實是,許多漫畫家,在作家生命到頭之前,人生會先到頭。

撰稿人、作家津久田重吾感嘆:日本人的平均壽命明明是世界第一,然而成了漫畫家,壽命就要降到南蘇丹和索馬利亞的水平。這太令人悲傷了。

(https://twitter.com/rockpeek/status/1126747310237421568)

漫畫界自然不是炮火連天、缺衣少食的內戰地帶,作家們為何卻普遍短命?漫畫家山本貴嗣說,一般勞動者被強迫高強度工作是個嚴重的問題,這不必說;而漫畫家的高強度勞動卻已經成了自古以來的傳統,不如說如今日本漫畫的繁榮就是以此成立的。當然,也有人因為這種高強度勞動畫出暢銷作品,獲得了巨大的收入。如果漫畫界是 955 的良心工作環境,說不定就不會有如今的繁榮了。

讀小林まこと的自傳漫畫《青春少年Magazine 1978?1983》,就可以了解這方面的實際情況。其中既有取得成功倖存下來的漫畫家,也有壯志未酬身先死的人。山本滿懷敬意為這些人合掌祈福。

在山本看來,漫畫界根本就不是以智力、體力普通的一般人安定工作為前提,而是把極其有限的一部分兼具智力、體力和才能的怪物一樣的人設定成了基準,受不了的人就各回各家。讀者也是一樣,不會覺得「作家也要過日子」,而去讀不好看的作家的作品。

但是,和野生動物的世界一樣,漫畫家也不是每天都在進行「最強決定戰」一樣的競爭爭奪椅子,適應環境的方法不只有一種,也可以像考拉吃桉樹葉、大熊貓吃竹子一樣,以別的動物不吃的食物為生,實現共存。山本說,正因如此,他自己才能存活下來。

(https://twitter.com/atsuji_yamamoto/status/1126991417304178689)

個人的力量終歸有限,我們很難給漫畫家續上多少壽命。不過,至少我們可以不去做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漫畫家洋介犬說,漫畫家說起玩遊戲的話題,有時候就要有人來找茬「不要摸魚趕緊幹活」。但是大多數作家都是完成了當天的任務、一天工作了 10 個小時左右之後,才玩玩遊戲的。如果你讓他們再多幹活,他們真的要開始一天畫 20 個小時然後早死了。漫畫家就是這樣的生物,請大家對他們好點。

而說起這種話題,就又要有人說「那富堅義博如何如何」。洋介犬認為,我們既不是當事人也不是他親朋好友,對真實情況一無所知,就主觀認定「富堅老師在摸魚」「成天玩遊戲」,還因此批評他,這是很危險的。

責任編輯:金璐

免責聲明: 網站內所有新聞頁面未標有來源:「安青網-安徽青年報」或「安青網」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安青網聯繫。轉載稿件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相關焦點

  • 作家的筆名與小說有什麼關係?為什麼作家都要給自己一個筆名?
    說起寫小說,我們都知道幾乎所有的作家都不會使用自己的真名的作為自己小說的作者名字,而是使用一個筆名來代替。很多朋友可能沒有想過一個問題,那就是為什麼作家不用自己的真名,而是使用筆名,這樣做的意義有多大?
  • 「抓捕周樹人與我魯迅有什麼關係?」作家筆名有何來歷?
    在電視劇《樓外樓》中出現一個場景,當魯迅和眾多文人在樓外樓交談時,趙田雨派人拿著杭州警察廳的拘捕令準備拘捕魯迅,魯迅看了杭州警察廳的拘捕令後,大笑道「還是你們自己好好看看吧,你們抓周樹人跟我魯迅有什麼關係」,抓捕的人定晴一看,還真是周樹人,於是尷尬離去。
  • 魯迅等20位著名作家筆名的由來
    有一個奇特的現象:魯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這些耳熟能詳的大作家,沒有一個人用的是真名。 不僅「魯郭茅巴老曹」是這樣,胡適、張恨水、蕭軍、蕭紅等人同樣如此。我們今天就來追根溯源,看看這些著名作家的筆名的由來。 魯迅,本名周樹人,字豫才。
  • 筆名說
    他說,那就請您給我取一個吧,您「駱塞夫」這個筆名取得多好啊。 我真後悔接了他的話頭。為他人取筆名,如同幫別人孩子取名字,總是費力不討好的,不到情不得已萬不可應承。何況,在很多人的眼中,喜好給人取名和好為人師一樣,令人生厭。 不過,我也真有過給別人取筆名的時候。
  • 盤點新生代作家筆名:有些來自名著 有些來自傳說
    作家為什麼起筆名?原因說法不一,有人說是因為不同年代因為言論立場對於寫作者的保護,也有人說是為了單純好記。雖然原因不同,但是筆名確實被很多作家沿用至今。不久前,原名勵婕的安妮寶貝宣布改名為慶山,標誌著她從青春文學轉向純文學的開端。同時,有很多作家的筆名也和他們的文字很像。
  • 外國大作家的筆名和真名
    在長期的寫作過程中,他曾用過許多化名。司湯達是他1817年出版遊記《羅馬、那不勒斯和佛羅倫斯》使用的筆名。後來,他選定司湯達為唯一筆名。「司湯達」本是德國著名美學家文克爾曼的誕生地,是普魯士的一個小村莊。因為作家司湯達後來的名聲,使這個小村莊也聞名於世。
  • 新晉女頻作家李佳羽:作家、編導雙重身份的創作人生
    創作之路始於愛好,盛於才華 橙瓜:很多作家都喜歡使用筆名,您的筆名是真名嗎?這其中有什麼緣由?因為我們有門課叫《計算機取證》,裡邊就是講怎麼用計算機破案,我覺得這個新的方向還少有作家寫過,而且作為一個新人作家,推理懸疑類的小說更加容易吸引粉絲,另外這裡還有個小梗,就是我問我一個閨蜜,她也是個作家,出版過《張朝陽管理日記》,以前在芭莎男士當主編,她說她是半本半本的編,外號叫唐半本。
  • 民國作家用過的筆名,名字與本人性別不符,茅盾曾叫「馮墟女士」
    民國作家用過的筆名,名字與本人性別不符,茅盾曾叫「馮墟女士」   民國的文人有一種特別的氣質,他們有一種渾然天成的風骨,文人的孤傲和對俗世溫情的眷戀混合的恰到好處,性格奇奇怪怪但有時候又很可愛,什麼也擋不住他們學富五車、出口成章的魅力。
  • 魯迅為什麼叫魯迅——現代著名作家的筆名的由來
    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最重要的六位作家:魯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清一色,沒有一個人用的是真名。連郭沫若都不是,可見筆名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重要性。我們今天就來追根溯源,看看這些著名作家的筆名的由來。
  • 著名作家的筆名是怎麼來的
    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最重要的六位作家:魯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清一色,沒有一個人用的是真名。連郭沫若都不是,可見筆名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重要性。不僅「魯郭茅巴老曹」是這樣,胡適、張恨水、蕭軍、蕭紅等人同樣如此。
  • 我吃西紅柿曾經用過的筆名?看大神作家們都用過哪些馬甲
    我吃西紅柿、打眼、全金屬彈殼……這些大神級網絡作家的筆名,很多書友都非常熟悉了吧?不過你可知道,有些大神作家也並不是從始至終都使用著那一個筆名的,有時候他們也會披上一副「馬甲」。那麼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這些網文作者的「前世今生」吧。
  • 為何中國作家都喜歡用筆名?這事兒得先問問孔子!
    稍微熟悉中國文學的朋友都知道,中國文壇有六位大家,我們簡稱之為「魯郭茅巴老曹」!可是有一點大家可能不太注意,即六位先生用的都是筆名,這也就說到我們標題中的疑問,為何中國作家都喜歡用筆名呢?但如果我們能回顧一下中國的文學史,或者更確切地說是中國的小說史,再來回答這個問題,或許大家的體會和感悟會更深刻一些!
  • 小說出版後筆名沒有版權保護?學會這兩招,讓你的筆名受到保護
    一個有保護意識的小說作家在出版小說的時候,總能夠提前做好所有細節,他們會提前想好如何保護好自己的筆名版權,如何拿到更高的收益?而一些小蝦米的作家在出版小說的時候,就會忽視這個環節,在創作道路上走得久了,這兩者作家的差距就會非常明顯,想保護好自己的筆名版權,有兩個方法,我們來做一個小的總結,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筆名的情況,看一下你目前哪裡做得不好。【1】 想成為知名作家,必須學會版權保護。
  • 魯迅為什麼叫魯迅:這些著名作家的筆名是怎麼來的
    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最重要的六位作家:魯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清一色,沒有一個人用的是真名。連郭沫若都不是,可見筆名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重要性。不僅「魯郭茅巴老曹」是這樣,胡適、張恨水、蕭軍、蕭紅等人同樣如此。這些名字大家耳熟能詳,可是,真要問你這些名字怎麼來的,恐怕能答得上來的人就不多了。
  • 海南一女文聯主席給自己發辛苦費被撤職,用真名和筆名花式領補貼
    考慮到如果全都以自己的名字領取「稿費」,難免會讓人眼紅,容易暴露,盧豔卿一方面讓所有參與刊物編輯出版工作的工作人員「雨露均沾」,以欄目編輯、欄目校對等名義領取一些辛苦費,另一方面分別以自己的真名和2個筆名一起領取「稿費」,她自作聰明地認為,這樣既能多領幾份辛苦費,又不會引起別人的注意。
  • 姓名文化之筆名
    筆名 名,指著作人在發表作品文章時不敢用本名而另外起用的名字,因此也叫作「落作名」。又與原「真名」而相對稱為「很名」。筆名,是一個外來語,英文寫作Pen name (name usedby a writer instead of his real name) 。我國古代雖無這個名類稱謂,然面卻早實有這種。
  • 魯迅筆名解讀
    魯迅是他1918年發表小說《狂人日記》時用的筆名,也是他眾多筆名中最著名、流傳最廣的名字,廣到人們完全忘記甚至完全不知道他的真名真姓,以為魯迅就是他的真姓名。大凡每一個作家都有筆名,跟魯迅一樣,很多都蓋過了真名。在中國,父母給孩子取名,尤其是給男孩取名,大多數都很講究——名字好壞決定著他未來人生的去向。
  • 魯迅筆名解讀
    魯迅是他1918年發表小說《狂人日記》時用的筆名,也是他眾多筆名中最著名、流傳最廣的名字,廣到人們完全忘記甚至完全不知道他的真名真姓,以為魯迅就是他的真姓名。大凡每一個作家都有筆名,跟魯迅一樣,很多都蓋過了真名。在中國,父母給孩子取名,尤其是給男孩取名,大多數都很講究——名字好壞決定著他未來人生的去向。筆名都是作家自己取的,就算是他人給取的,決定是否用還是他自己。
  • 唐家三少這些大神作家的筆名竟然是這麼來的,真的非常貼近生活
    這些大神作家的筆名竟然是這麼來的,真的非常貼近生活隨著網絡文學的發展,很多人紛紛投入網絡小說的事業中。經常掛在他們嘴邊的一句話就是,地球不爆炸,我們不放假。他們每天更新,用勤奮和才華撐起了網絡文學的繁榮。
  • 北島為什麼叫北島——中國當代作家的筆名由來
    多多原來是男高音,他的筆名「多多」與音樂有關,他說:「這與音樂七音符有關。七音符開腔即唱『do-re-mi』,寫成中文就是『多來咪』,我選擇『多』這個音符重疊一下,便成了自己的筆名。當初取這個筆名的時候,原以為會很少重名,心中還有幾分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