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捕周樹人與我魯迅有什麼關係?」作家筆名有何來歷?

2020-12-09 曉涵說歷史

在電視劇《樓外樓》中出現一個場景,當魯迅和眾多文人在樓外樓交談時,趙田雨派人拿著杭州警察廳的拘捕令準備拘捕魯迅,魯迅看了杭州警察廳的拘捕令後,大笑道「還是你們自己好好看看吧,你們抓周樹人跟我魯迅有什麼關係」,抓捕的人定晴一看,還真是周樹人,於是尷尬離去。或許他們不知道,魯迅的真實名字就叫周樹人。

魯迅在《樓外樓》中的場景對話

何為筆名,簡單說就是文學家,作家,名人等發表文章和看法用的名字,受到文化和種種因素的影響,很多作家不用真名和原名。那筆名怎麼來的呢?筆名能夠反映作家某一時期的心境,心情,經歷和想法,有些時候寄託了作家對未來的想法,對生活的調侃,諷刺。比如「魯迅」(周樹人的筆名)這個筆名就很有來歷,有人統計過,魯迅用過的筆名竟多達183個,他用過的筆名最多的有六個字,即「上海三閒書屋」,用過最多的筆名是兩個字,有117個,比較出名的有「且介」、「樟壽」、「張沛」、「豫才」和「魯迅」等。

魯迅原名周樹人

1918年5月,在錢玄同的支持和介紹下,魯迅在《新青年》第4卷第5號發表了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文小說《狂人日記》,首次使用筆名「魯迅」。關於「魯迅」這個筆名的來歷,著名學者許壽裳曾對此作過解釋:1.母親姓魯,2.周魯是同姓之國,3.取愚魯而迅速之意。許壽裳作為魯迅的終身摯友,非常了解魯迅。他這種解釋是可信的,但是魯迅並沒有對這個筆名做任何書面解釋,具體細節已不得而知了。

艾青原名蔣海澄

熟悉現當代文學和詩歌的讀者不可能不認識艾青,艾青的詩歌富有五四運動精神和熱枕的愛國情懷,艾青原名蔣海澄。1931年,艾青在法國留學時。到一家旅館住宿登記,旅館人員問他的姓名,艾青說叫蔣海澄,對方誤聽為「蔣介石」,便馬上嚷嚷開了。艾青一氣之下,索性把「蔣」的草字頭下劃成一個叉,又取「澄」的家鄉口語諧音為「青」,在住宿登記時填上「艾青」。此後,這名字一直沿用。

老舍原名舒慶春

讀過《茶館》和《貓》的讀者都知道老舍,老舍是一個實打實的「貓奴」,老舍原名舒慶春,他把「舒」字拆成「舍」、「予」兩字,取名「舒舍予」,後來乾脆叫起「老舍」來。之所以這樣,是習慣於北方的朋友會面時親熱的叫法,如「老王、老馬」等。另外,又有捨己為人、奮發勵志、「捨我其誰」之意。

冰心原名謝婉瑩

冰心以文筆細膩,感情真切獲得無數的讀者,可是很多人並不知道她本人的真名叫謝婉瑩。1919年,冰心在發表她的第一篇創作小說《兩個家庭》時,第一次使用了「冰心」作為筆名。據冰心表示,「當時我不願同學們知道文章是我寫的,而『冰心』筆劃既簡單好寫,又與我的本名謝婉瑩的『瑩』字含義『光潔、透明』相符。我出生後,祖父曾找算命先生為我算命,算命先生說我應該是男命,命中有文曲星,還說我的八字裡缺火。所以二伯父給我取名『婉瑩』,『瑩』字頭上有兩個『火』字。」筆名的來歷當然有很多,有的是偶然,有的是寓意,要想理解作家的筆名,還得了解作家的生活,閱歷和想法。筆名包含很多的故事,需要我們認真挖掘,不是每一個作家都有筆名,但是每一個作家的筆名都充滿了特別的意義。你還知道哪些筆名的有趣來歷,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與我分享!

相關焦點

  • 周樹人一百多個筆名,為什麼為人熟知的是魯迅?
    魯迅坐在茶館喝茶,有人走進茶館要抓捕他,這個時候魯迅說了這句話「抓捕周樹人跟我魯迅有什麼關係」忽悠抓捕的人。關鍵的是,抓捕隊還被忽悠住了走了,相信大家看到後都會心一笑,有可能覺得那些人可真笨啊,但是你知道嗎?周樹人的筆名有一百多個呢!周樹人浙江紹興人,是我國現代文學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
  • 魯迅:原名周樟壽,後改名周樹人,魯迅筆名有何深意
    魯迅,曾用名周樟壽,為何17歲時才改名周樹人,有何故事?後人有「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俗語。而魯迅兄弟三人,因為魯迅是老大哥,大哥改名成了周樹人,兄弟也跟著改名,他的二弟周櫆壽以及三弟松壽也相繼改名,二弟為周作人和三弟周建人。
  • 魯迅:原名周樟壽,17歲改名周樹人,筆名魯迅有何深意
    魯迅,曾用名周樟壽,為何17歲時改名周樹人,其中有何故事?筆名有魯迅、自樹、庚辰、索子、索士、令飛、迅行、黃棘、唐俟、神飛、迅哥兒、風聲、尊古、巴人、學之、華約瑟,孺子牛,宴之敖者,朝花社同人,奔流社同人......等等。魯迅為何頻繁更換筆名?筆者認為,主要是為了躲避民國時期當局者的白色恐怖和迫害,是為了保護自己。
  • 周樹人一生百十個筆名,為何對「魯迅」情有獨鍾?
    魯迅先生原名周樹人,其一生用過百十個筆名,其中最被人知曉的還是「魯迅」。為何被廣泛傳播的是「魯迅」而不是其他筆名呢?「魯迅」這個筆名又對周樹人有何重大意義呢?在陳漱渝《搏擊暗夜·魯迅傳》中,我們可以得到啟發。
  • 魯迅筆名解讀
    近現代中國人,不管有無文化,魯迅的名字大抵都不陌生,知道他是一個作家,文章寫得像匕首一樣鋒芒,批判舊中國,批判國民黨。但對他的身世,尤其是魯迅這個名字的來歷知道的人恐怕不是很多。魯迅本名叫周樹人,曾用名周樟壽,1881年9月25日生,浙江紹興人。
  • 魯迅筆名解讀
    魯迅是中國著名文學家、思想家、民主戰士,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現代文學奠基人。近現代中國人,不管有無文化,魯迅的名字大抵都不陌生,知道他是一個作家,文章寫得像匕首一樣鋒芒,批判舊中國,批判國民黨。但對他的身世,尤其是魯迅這個名字的來歷知道的人恐怕不是很多。
  • 作家的筆名與小說有什麼關係?為什麼作家都要給自己一個筆名?
    說起寫小說,我們都知道幾乎所有的作家都不會使用自己的真名的作為自己小說的作者名字,而是使用一個筆名來代替。很多朋友可能沒有想過一個問題,那就是為什麼作家不用自己的真名,而是使用筆名,這樣做的意義有多大?
  • 魯迅等20位著名作家筆名的由來
    ,那麼,魯迅、郭沫若、茅盾、巴金……這些耳熟能詳的大作家,他們的筆名從何而來? 有一個奇特的現象:魯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這些耳熟能詳的大作家,沒有一個人用的是真名。 不僅「魯郭茅巴老曹」是這樣,胡適、張恨水、蕭軍、蕭紅等人同樣如此。我們今天就來追根溯源,看看這些著名作家的筆名的由來。 魯迅,本名周樹人,字豫才。
  • 世界上本沒有「魯迅」,只因被封號太多了,才有了後來的無數筆名
    讓魯迅先生在網絡上又火了一把。當然,作為我國著名的文學作家,「魯迅」這個名字一直都貫穿在每個人學生的學業生涯。但其實,周樹人一生中除了魯迅這個筆名,還有很多如「洛文」「敖者」等180多個各種各樣的筆名。因為周樹人用「魯迅」這個筆名寫的文章比較重要,具有代表性,所以學界一般以這個筆名為主,漸漸的,「魯迅」便成為周樹人的代名詞。
  • 「魯迅」筆名有何寓意?好友許壽裳詢問,魯迅回答原因有三
    魯迅原名周樟壽,1898年,18歲的魯迅考入南京水師學堂,他的一個本家叔祖為他改名為周樹人,取「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之意。民國元年(1912年),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於南京,魯迅應教育總長蔡元培之邀,任教育部社會教育司第一科科長。八月任命為教育部僉事。
  • 魯迅先生的筆名說起——《話說西單》(六十八)
    記得在上中學時,課本裡曾出現過魯迅先生的多篇名著。其中有《故鄉》《藤野先生》《祝福》《藥》《記念劉和珍君》《孔乙己》《論「費厄潑賴」應該緩行》等等。那麼魯迅是他的真名嗎?當時的語文老師為此也做了解答:「不是,這是筆名,他曾用名周樟壽,後改名周樹人。」
  • 魯迅為什麼叫魯迅——現代著名作家的筆名的由來
    我們今天就來追根溯源,看看這些著名作家的筆名的由來。這是「魯迅」筆名來由最權威的解釋。而侯外廬則說是出自《爾雅·釋獸》:「牝狼,其子獥,絕有力迅。」也就是說這是母狼的兒子,封建禮教的叛逆者。這頂多說明了「迅」這個字的含義。據統計,魯迅使用的筆名有150多個,有的研究者甚至認為多達170個。魯迅的孫子名周令飛,這個「令飛」就是魯迅曾經用過的一個筆名。
  • 魯迅為什麼叫魯迅?著名作家的筆名是怎麼來的
    我們今天就來追根溯源,看看這些著名作家的筆名的由來。這是「魯迅」筆名來由最權威的解釋。而侯外廬則說是出自《爾雅·釋獸》:「牝狼,其子獥,絕有力迅。」也就是說這是母狼的兒子,封建禮教的叛逆者。這頂多說明了「迅」這個字的含義。據統計,魯迅使用的筆名有150多個,有的研究者甚至認為多達170個。魯迅的孫子名周令飛,這個「令飛」就是魯迅曾經用過的一個筆名。
  • 茅盾、莫言、瓊瑤、金庸……這些作家的筆名是怎麼來的?
    一、作家都愛用筆名作家似乎都愛用筆名,以至於很多人都不知道他們原來叫什麼。老年朋友大多讀過茅盾、朱自清、巴金的書,看過根據二月河原著拍下的《康熙王朝》,稍微年輕一點兒的,在少年時代都躲著老師看過瓊瑤小說。
  • 魯迅為什麼叫魯迅:這些著名作家的筆名是怎麼來的
    我們今天就來追根溯源,看看這些著名作家的筆名的由來。魯迅(圖片來自網絡)魯迅,本名周樹人,字豫才「魯迅」是他1918年5月在《新青年》雜誌第4卷第5號上發表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時首次使用的筆名。這是「魯迅」筆名來由最權威的解釋。而侯外廬則說是出自《爾雅·釋獸》:「牝狼,其子獥,絕有力迅。」也就是說這是母狼的兒子,封建禮教的叛逆者。這頂多說明了「迅」這個字的含義。據統計,魯迅使用的筆名有150多個,有的研究者甚至認為多達170個。魯迅的孫子名周令飛,這個「令飛」就是魯迅曾經用過的一個筆名。
  • 魯迅筆名含義:他有180多個筆名,為何只有「魯迅」二字能不朽?
    魯迅,原名周樟壽,後改名周樹人,字豫山,後改字豫才,至於我們最熟悉的「魯迅」二字,其實是他的筆名。實際上,魯迅曾用過很多筆名,僅已探知的就有180多個,從一字筆名到六字筆名均有,比如L、翁隼、華約瑟、宴之教者、朝花社同人 、上海三閒書屋,等等。魯迅為什麼有這麼多筆名?究其原因,有個很形象的比喻:經常被封號,為了能繼續發帖,只能反覆重新註冊帳號。
  • 抓捕周樹人和我魯迅有什麼關係,魯迅名言得正譯、反解
    (魯迅) 正譯:產出大於投入,貢獻很大。反解:被無休止的壓榨,得到很少,回報特大。9、哪裡有天才,我是把別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學習上。(魯迅)正譯:努力就有回報。反解:只要付出一點心血,何愁魚與熊掌不可兼得。18、假使做事要面面顧到,那就什麼事都不能做了。 (魯迅) 正譯:到處拍須溜馬,自然不是做事的人。反解:花言蜜語,巧言令色可以讓你不做事,就升職。
  • 魯迅的文字魅力究竟有多強?第一次使用這個筆名就拯救了一份刊物
    魯迅的文字魅力究竟有多強?第一次使用這個筆名就拯救了一份刊物眾所周知,在國中近代史上湧現出一大批著名的文學家,像鬱達夫、沈從文、茅盾、巴金、老舍等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而要說其中最特別,影響力也最大的,無疑就是被譽為「二十世紀東亞文化地圖上佔最大領土的作家」魯迅了。
  • 最悲痛的語言,最客觀的態度喚醒國人,周樹人究竟有何魅力?
    一般認為,魯迅在中國文學史上有三大貢獻:1 .作為新文化運動的領軍人物之一,他開創了中國白話文學。2. 參與創辦了中國文學史上第一個文學學會————文學研究會,翻譯並介紹了各種外國文學作品,其譯作《毀滅》和《死魂靈》至今仍是不朽的翻譯傑作。它也影響了一代作家。
  • 這些話真是魯迅說的?不一定,但絕對是周樹人說的!
    和很多人以為的不一樣,魯迅並非一開始就叫周樹人,他最早的名字叫做周樟壽(濃濃的鄉土氣息),成年後才改名周樹人,字豫山,又改為豫才,「魯迅」只不過是他1918年發表《狂人日記》時所用的筆名,雖然是周樹人影響最為廣泛的筆名。但卻不是唯一。根據專家考證,周樹人累計使用的筆名多達一百八十多個,從一字到六字不等,還有拉丁文字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