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17位藝術大師們的自畫像,背後竟有這麼多故事!

2021-01-10 騰訊網

自畫像對藝術家來說,是生命的救贖,也是痛苦的出口,是藝術家無心透露的心靈獨白。古今中外,不少藝術家都留傳下自己的自畫像,今天就一起來看看。

1

梵谷

梵谷在藝術史上以自畫像著稱,在1885到1889四年間他畫了四十多張自畫像,沒有哪位藝術家能象他這樣在觀眾面前將自己暴露無遺。通過這些記錄,我們深深地了解了一個人的痛苦、恐懼、自我懷疑、精神折磨以及生活中偶爾的快樂。梵谷曾說希望一個世紀之後自己畫的肖像在那時人的眼裡會如同一個個幽靈,那麼在今天看來他的願望實現了。

梵谷畫像數量太多,給大家來個合集

2

高更

在後印象主義畫家中,高更的繪畫以其原始性與象徵性的傾向,以及所謂「綜合主義」的畫風,在西方現代藝術史上獨樹一幟。他這一幅自畫像以自己的名作《黃色基督》為背景,身著深藍色的襯衣,微微側過臉,顯得冷靜而克制。

高更贈梵谷的自畫像

高更對自己的這幅畫像十分自負,送給梵谷時附有一封長信。高更在信中給這幅畫起了一個名字《被拋棄的人》:「就像雨果的《悲慘世界》主人公冉阿讓一樣具有高尚的氣質和善良的內心,臉上血管淌著熱血,眼睛周圍是融鐵爐的色調,表現畫家的內心炙熱。眼睛和鼻子的畫法像波斯地毯的圖案,導向抽象的和象徵的藝術。

用小孩的色彩畫成柔和的供少女房間中裝飾的壁紙背景,這個冉阿讓意志堅定,十分可愛,卻遭受社會的迫害,被置身法律之外,難道他不也體現了當代印象派畫家的形象嗎?我畫了他,並把他畫成我的模樣。我送給你的不僅是我的畫像,而且是作為不幸的社會犧牲品的我們所有人的畫像。」

梵谷回贈高更的自畫像

梵谷選了一幅剛畫好的自畫像,用他自己的話說:「畫在淺綠色背景上的灰色畫像幾乎沒有色彩。」 梵谷在寫給弟弟的信中說:「可以把我送給高更的自畫像與高更自畫像比較一下。我在寫給他的回信中說,如果允許我讚揚我的個性的話,那麼我就當仁不讓了,我努力在自畫像裡不僅畫我自己,而且還畫了所有印象派畫家,我把自己畫成一個和尚,永生佛的忠實崇拜者。當我把自己的構思與高更構思相比,我發現同樣嚴肅,但較少絕望。」

3

達文西

萊昂納多·達文西是文藝復興時期最傑出的啟蒙大師之一,他與米開朗基羅和拉斐爾並稱文藝復興三傑,其藝術實踐和科學探索精神對後世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但長期以來,人們一直無法一睹他的真容。作為世界藝術瑰寶,「萊昂納多·達文西自畫像」於2009年在義大利南部小鎮被意外發現,並被鑑定為達文西自畫像真跡。

4

倫勃朗

在倫勃朗的全部肖像畫中,自畫像要佔很重要的地位,其數量之多在歷史上所有油畫家中,幾乎找不到第二個。就現藏世界各地博物館的他的自畫像看,據不完全統計也有90幅左右,其中60幅是油畫,20幅是銅版畫,10幅是素描自畫像。按其後來的遭遇以及他變賣家產等情況看,很可能還有散失在私人手裡的自畫像作品。有一位理論家計算過,他每年平均畫兩幅自畫像,那麼,總數要在百來幅以上。

5

馬蒂斯

這是馬蒂斯1906年的作品。那時,他37歲,被勐烈抨擊同時也聲名鵲起。以冷色調為主的畫面上色塊斑駁,眼睛斜睨,透露著一股狂傲不羈的表情。

6

蒙克

蒙克的自閉很大程度上與他的童年經歷相關。他5歲時母親死於肺結核,而父親是個宗教狂,他最親近的妹妹在15歲時也死去了。他的大量自畫像正是對這種無力感的不斷確認。甚至在蒙克最著名的畫作《吶喊》中,那個痙攣扭曲的站在橋上號哭的形象也正是他自己。

蒙克 《吶喊》

蒙克的大多數自畫像生前從未展出過。畫像中的蒙克年輕、皮膚光滑、高高的顴骨,但是神情憂鬱、孤獨。很少有藝術家能夠像蒙克般無情地剖析自己,探索靈魂深處的骯髒、陰暗。

他通過自畫像來審視自己的藝術家角色、自己與周圍世界的關係以及自身的局外人地位,並在畫中袒露自己關於存在的焦慮以及自己對生死、愛情、男性特質、女性特質和性的態度,故其作品風格有「心靈的現實主義」之稱。

7

畢卡索

畢卡索的最後一幅自畫像

畢卡索的最後一幅自畫像是在他去世前9個月完成的。在這幅蠟筆畫中,他創造了一個令人畏懼的形象:一雙似乎因惶恐而睜大的眼睛,緊閉的雙唇,憔悴的臉龐襯著鮮明凸出的顴骨。這是畢卡索對其內心的刻畫,那是一個凝視著死亡深淵並帶著悔恨思考自己生活的男人的形象。

畢卡索自畫像 1907年

畢卡索自畫像 1938年

8

莫奈

莫奈與自畫像《手持調色盤的自畫像》

莫奈一生中只畫過兩幅自畫像,一件自畫像收藏於日本東京Bridgestone藝術博物館,而另外一件則是《手持調色盤的自畫像》。在《手持調色盤的自畫像》的畫面裡,藝術家右手拿著畫板,左手拿著畫筆,身著考究的薑黃色夾克……莫奈饒有興致的把自己畫成了一個時髦的紳士。

莫奈的另一幅自畫像

9

雷諾瓦

作為法國印象派先驅的雷諾瓦,被譽為世界上最具人文氣息的畫家之一。雷諾瓦一生平淡無奇,他一直都不富裕,甚至是貧困,病痛也時常折磨他,但他的作品卻總是甜美溫暖,他的自畫像也不例外。

10

達利是的西班牙著名藝術家,因他的超現實主義作品而聞名。看完他的自畫像,只想說,能有這種想像力的大概也就只有達利了吧。

11

博特羅

費爾南多·博特羅,世界藝術大師、哥倫比亞雕塑家和畫家,他將「肥胖」作為藝術的突破口,他的作品中無論男女,都肥碩無比、豐臀厚體,線條圓潤、色彩豔麗,看上去風趣滑稽、充滿童趣,就連自己的自畫像特難逃豐滿體碩的命運。

這幅自畫像是徐悲鴻早年留學西方學畫時留下的。可以看出畫家此時能年紀尚輕,臉上還透著稚氣和天真,讓人很難與之後那個一生風流,為抗戰奔走全國的大師聯繫起來。

徐悲鴻自畫像(炭精筆、紙本1925年)

13

齊白石

十九至二十世紀中國畫藝術大師,與張大千並稱「南張北齊」。張大千以畫草蟲花卉見長,他畫的山水獨具一格,人物也頗有自家特色,用筆簡練,縱筆揮寫,寥寥幾筆,人物的神態便唿之欲出。白石翁把自己定型為白眉白須,不圖形似而求神似,以此表達自己的思想境界,這也是一種「我寫我心」。

14

張大千

張大千出身於書香門第,書法跟繪畫有很深的造詣,而且50年代遊歷世界,享譽中外。他集文人畫,宮廷畫和民間藝術為一體。張大千最富於創造性的是人物畫,而且他的人物畫中,自畫像這種題材非常特殊,不單單是數量多,有很多自畫像是寓意深刻的繪畫佳作。

15

潘玉良

潘玉良(1895-1977年),中國著名女畫家、雕塑家。曾為張大千雕塑頭像,又作王濟遠像等。潘女士為東方考入義大利羅馬皇家畫院之第一人。潘玉良1940年作於法國的一幅自畫像(上圖),被公認為其自畫像中最美的一幅。

我們了解了潘玉良的真實相貌,再來看她的自畫像,就有更深層次地認識了,潘玉良在這幅畫中的中式古典盤發和極具古典氣質的中式繡花黑旗袍,極好地襯託出她內心的溫柔婉約,畫中潘玉良迷離的眼神又仿佛透出一絲憂傷。

自畫像

紅旗袍的自畫像

潘玉良一幅露點的自畫像 2005年香港佳士拍賣,創964萬元記錄

16

豐子愷

豐子愷承襲中國畫的精髓,且受日本畫家竹久夢二的印象極深,擅長以形寫神。他的作品內涵深刻,耐人尋味。這一幅自畫像中,畫家寥寥幾筆,把自己的鬍子畫成了垂柳,饒有趣味。

豐子愷 1949年作

17

黃永玉

一張辨識度極高的大方臉,兩個逗趣兒的招風耳,眯縫著眼,缺了門牙還笑開了花。兩手往上舉,穿著個白背心,露出圓滾滾的肚皮,兩腿齊往前伸,地上放著一個大菸斗。旁邊一書:九十啦!這便是老頑童黃永玉的90歲自畫像,手舞足蹈的高興勁兒簡直就是個三歲小孩子!

·徐悲鴻:他是貝多芬之後最悲慘的藝術家

相關焦點

  • 古今中外17位藝術大師們的自畫像,背後竟有這麼多故事
    自畫像對藝術家來說,是生命的救贖,也是痛苦的出口,是藝術家無心透露的心靈獨白。古今中外,不少藝術家都留傳下自己的自畫像,今天就一起來看看。,在1885到1889四年間他畫了四十多張自畫像,沒有哪位藝術家能象他這樣在觀眾面前將自己暴露無遺。
  • 國外油畫大師的自畫像,背後居然有這麼多故事,梵谷畫的最多!
    很多出名的藝術家們都會畫關於自己的畫像,這對他們來說可能意義非凡,也可能對自己來說是種心靈訴說,一種痛苦的宣洩,一種生命的救贖。不管是國外的國內的畫家,有的都留下了自己的畫像,首先我們來看看。達文西這位畫家我們長期受著他的影響,他對藝術的探索孜孜不倦,很多人卻不知道他長的什麼樣子,但是在2009年的時候,意外的發現了他的自畫像,經過鑑定後這幅畫是真的。至於畫家是各種心情畫的自畫像就很難說了。
  • 繪畫大師們的自畫像
    | 第133次推送 | 本文共1404字67圖 | 預計閱讀時間:5分鐘 | 自畫像對許多畫家來說 是生命的救贖、也是痛苦的出口 是藝術家無心透露的心靈獨白 藝術家把信仰、生活、夢想 全都寫在自己的自畫像 尤其創作那些震撼人心的藝術巨作之後 需要安靜地面對真實的自己
  • 7位藝術大師的自畫像,哪一個是你的最愛?
    他們的自畫像風格迥異,有的很可愛,有的很寫意,有的很抽象,有的又很無釐頭......總之,從他們的自畫像中,能大概窺探出各自的性格以及藝術風格。話不多說,接下來油畫醬就給大家介紹一波大畫家和他們的自畫像,看看這些大師眼中的自己究竟是什麼樣的形象呢?
  • 宗喀巴大師自畫像的故事
    更具傳奇色彩的,是宗喀巴大師所繪自畫像的故事。關於大師自畫像有兩個不同的說法。其中一個傳說是這樣:當宗大師在拉薩學經期間,大師的母親極為思念,便拔下一縷如白海螺般的白髮,託一位名叫倉環·諾日桑布的商人帶給宗喀巴大師,並在口信中說母親已經年邁,非常想念兒子,能否回來一見。宗喀巴大師接到母親的口信和信物後,勾起了對家鄉和母親的無限思念之情。
  • 60位世界頂級繪畫大師之自畫像
    雕塑家類似的創作則稱為自塑像。西方繪畫傳統中的自畫像,於文藝復興時代為人矚目。當時,藝術家被視為優秀乃至卓越的個體。獨立的自畫像的出現,常與給予藝術家的這種巨大肯定相聯繫。這一時期亦有大量的自畫像涉及作畫者之外的他人。這其中,有贊助人,或是夫人子女。亦有藝術家在畫幅中納入友人、情人、老師、學生、模特甚至死神。
  • 自畫像:藝術家的生命獨白
    》 無論古今中外,自畫像都是藝術家從事創作時幾乎不可避免的一個特殊題材。藝術家們把自己的人性魅力和精神靈魂存放於自畫像中,試圖延續為不朽。而從近年的藝術品拍賣市場來看,收藏投資名家的自畫像作品,也不失為尋覓精品的一條捷徑。 回顧世界美術史的各個階段,藝術家的自畫像層出不窮,特別是在西方。自文藝復興以來,幾乎每一位偉大的畫家都創作過自畫像。
  • 56位藝術大家的自畫像
    自畫像是藝術家為自己所繪的肖像作品。雕塑家類似的創作則稱為自塑像。西方繪畫傳統中的自畫像,於文藝復興時代為人矚目,當時自畫像被稱為「鏡中肖像」,一開始的自畫像並不表現藝術家工作的情形。從16世紀中起,藝術家們開始選擇表現他們自己與畫架為伍,手持調色板和畫筆,支著腕杖等情景。
  • 史上最貴自畫像!他是自戀狂畫家,1幅自畫像7150萬美元
    史上最貴自畫像!他是自戀狂畫家,1幅自畫像賣出7150萬美元!藝術史上,無論古今中外,都有很多喜歡給自己畫像的畫家,這麼喜歡畫自己,其實說白了,就是自戀,我們普通人都非常自戀,更何況畫家們了!提起自戀,不得不說說如今的人們,日常生活中,如今無論男女都非常喜歡自拍,當然比起男人們來說,女人們簡直可以說超級自戀了!小到十幾歲的小女孩,大到60、70歲的老太太,很少有女人不喜歡自拍的,拍完還要花半天功夫磨皮美顏,瘦腿瘦臉,然後再曬到朋友圈裡。畫家們自戀怎麼辦?當然是畫出來了!
  • 畫家顏值有多高 看看自畫像創造的拍賣奇蹟
    1998年美國紐約市場上曾出現凡高的《沒鬍子的自畫像》,最後拍出7150萬美元的高價,這遠遠高出其大多數靜物畫的價格。藝術大師莫奈一生中只畫過兩幅自畫像,一件自畫像收藏於日本東京的Bridgestone藝術博物館,而當另外一件《手持調色盤的自畫像》於2013年在倫敦蘇富比「印象主義與現代藝術」主題拍賣會上亮相時,竟立即以2240萬英鎊的高價成交,刷新了莫奈作品拍賣的最高價格紀錄。
  • 藝術大師自畫像作品全集,震撼出爐
    藝術大師自畫像作品全集,震撼出爐 你最喜歡誰的自畫像?畢卡索在藍色時期自畫像 畢卡索自畫像
  • 《與藝術沾邊·585》雙子自畫像
    與此同時,美洲大陸上的藝術家們也不甘落後,他們巧妙地展示著自己大膽的個性;特別是女性畫家,她們紛紛為新時代的藝術奉獻出各種充滿前瞻性的表現形式,不僅挑戰著舊時代,也向男權藝術發起了挑戰。其中,有一位女畫家以自畫像著稱,她就是拉丁美洲超現實主義大師、墨西哥女畫家弗裡達·卡羅(Frida Kahlo,1907-1954)。
  • 中國陶瓷美術大師吳康的瓷畫像藝術
    吳康自畫像   吳康是景德鎮瓷畫像創作領域具有標杆性質的人物。他當年與結社求藝、勇於開拓以文入畫入瓷陶藝發展新路的「珠山八友」齊名,以繪畫人物肖像見長,造詣深厚,堪稱一代瓷畫像大師。   上世紀30年代,瓷畫像只是簡單的黑白效果,吳康反覆鑽研,改進了以往黑料瓷畫像單調、粗糙的技法,別出心裁地採用西洋畫與攝影藝術相結合的手法,運用明暗對比的筆調塑造塑像,成功繪製出第一張彩色瓷畫像。這一創造性的發明,使年僅l7歲的昊康聲名鵲起。
  • 13歲就畫出第一張自畫像的德國藝術大師丟勒
    說起文藝復興,大家想到的一定是達·文西、米開朗基羅、拉斐爾,他們是文藝復興運動的發起地義大利的三位傑出大師,文藝復興運動從義大利開始慢慢擴散開影響了歐洲其他國家。同時期的德國出現了一位同樣具有藝術天才的大師,他就是丟了勒。
  • 理髮師用碎發堆梵谷自畫像 網友直呼:跨界藝術大師
    不久前他到成都講課,有學員得知他能用碎發堆圖案後,建議他能現場展示。經思考,他決定用碎發堆出梵谷自畫像,花了一兩個小時完成。用碎發堆出的梵谷自畫像最終被一個老闆收藏。王劍峰將視頻發快手(ID:Laoqiao1980)上,引來網友關注,有網友稱他,是被理髮耽誤的藝術家。提到梵谷,大家都知道他是大藝術家,尤其是他的作品價值不菲。和很多畫家一樣,梵谷也喜歡給自己畫像。
  • 梵谷究竟有多「高」:自畫像暴露了他當時的潦倒(圖)
    這些來自荷蘭阿姆斯特丹國立博物館的油畫作品,因為包括一幅梵谷於1887年繪於巴黎的自畫像而吸引了從全國四面八方趕來的藝術信徒。其他10幅是喬治·布萊特納、威廉·威森、愛德華·卡爾森、伊薩克·伊斯瑞爾斯等阿姆斯特丹印象派畫家的作品,這些油畫作品主要表現了19世紀末荷蘭的人文風景,反映了那個時代荷蘭藝術的巨大成就。
  • 《畫相》聊世界首張自畫像 「油畫之父」
    如今,自拍已成為一種全球性的普遍現象,甚至有專家表示,現代人已在自拍中沉迷,需要警惕和改變,足以見得全民自拍的影響力。人類自古以來都愛自我關注和自我審視,在沒有照相機和手機之前,恐怕也就只有畫家們的自畫像可以比擬一二了。而最早的自畫像,來自於揚·凡·艾克在1433年創作的油畫《包著紅頭巾的男子》。
  • 倫勃朗自畫像廣州展出 藝術大師大作集中亮相
    倫勃朗自畫像南方網訊 (記者/楊智明)廣東省博物館從美國印第安納波利斯藝術博物館引進「從倫勃朗到莫奈——歐洲繪畫500年」展覽。本展覽於1月10日至5月5日在廣東省博物館三樓書畫展廳隆重展出,所有展品均為首次來到中國內地展出。
  • 旅法女畫家潘玉良半裸「自畫像」賣出964萬天價
    潘玉良的《自畫像 》  古今中外,很多畫家在從事藝術創作時,有時他們會畫一些自畫像,而在海內外藝術市場上,畫家的自畫像歷來是藏家追逐的重點2005年香港佳士得推出了著名旅法女畫家潘玉良的《自畫像》,結果藏家爭奪相當激烈,以964萬元被人買走,此價創造了潘玉良作品的市場最高價。2008年中外合資的陽光艾德推出的陳逸飛《藝術家與眾多美女》格外引人注目,畫面上,陳逸飛與眾多美女在一起。據有關專家認為,這是陳逸飛先生最重要的作品,並在他所有作品中佔有獨特的地位。之所以有這樣的評價主要是這幅畫是陳逸飛的自畫像。而陳逸飛一生只畫過兩幅。
  • 達文西梵谷畢卡索三位大師「復活」告訴你名畫背後的故事
    美術作為一項陶冶情操又不乏趣味的活動是培養孩子興趣的最佳選擇,畫筆仿佛是有魔力的,既可以打開孤僻孩子的心房,也可以使躁動的孩子安靜。現在有這樣一個機會,可以讓達文西、梵谷、畢卡索三位美術大師,「帶領」孩子們徜徉繪畫歷史長河。從古埃及壁畫起,歷經文藝復興,再到相機的發明、印象派、立體派,將世界藝術盡收眼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