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我們青春裡的烙印——追記詩人汪國真

2020-12-11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原標題:他是我們青春裡的烙印

汪國真 新華社發

經詩人汪國真家人和中國藝術研究院創作院負責人確認,4月26日凌晨2時10分,汪國真因肝癌不治,於北京逝世,享年59歲。

他的詩備受青少年青睞

汪國真,祖籍福建廈門,1956年6月22日生於北京,1982年畢業於暨南大學中文系。1985年起將業餘時間集中用於詩歌創作。1990年首部詩集《年輕的潮》出版。同年,開始擔任《遼寧青年》《中國青年》《女友》的專欄撰稿人,「汪國真熱」在全國範圍掀起。2005年起擔任中國藝術研究院文學藝術創作中心主任。

汪國真的詩歌通俗易懂、積極樂觀,備受青少年青睞,本人在當時獲得了「青春詩人」「詩壇王子」等美譽。20世紀八九十年代,許多高校出現了汪國真詩歌演講熱潮,他的許多詩句,也都是知識青年們在結交朋友、戀人時最常被援引的。這股汪國真熱,從50後傳到80後,影響了許多人。

他的詩歌傳遞了一種「正能量」

「汪國真熱」在20世紀90年代還一度成為一種突出的文化現象,這一方面是由於其詩集屢屢創下了詩歌銷量的奇蹟,流傳甚廣,另一方面卻是詩歌界對其作品的爭議。在汪國真走紅之際,就有詩人和詩歌評論家對其作品提出批評,認為其詩作藝術水準不高,難以登堂入室。

對於「汪國真現象」,《詩刊》副主編、詩人李少君認為,應將它放到當時的歷史文化語境中考量。「商品大潮席捲中國大地,也波及了文化出版業,汪國真以其『輕詩歌』風格,迎合了當時輕鬆化的閱讀潮流和閱讀趣味,其走紅有一定的必然性。」在李少君看來,汪國真的詩歌固然難稱詩歌藝術的高峰,但它們充滿著青春朝氣,充滿著理想和對未來的渴望。「它們之所以能夠流行,受到廣大年輕讀者的歡迎,正是因為一種時代精神的共振。用現在的話說,他的詩歌傳遞了一種正能量。」李少君評價道。

「汪國真熱」證明詩歌有讀者

2010年,作家出版社整理出版《汪國真經典代表作Ⅰ》《汪國真經典代表作Ⅱ》,成為近年來一個比較全面的汪國真詩選。據這套書的責編、作家出版社副總編張亞麗介紹,該書推出至今已發行近10萬套,且每年都加印。詩集出版後,有多地邀請汪國真演講,所到之處都受到了讀者的熱烈歡迎。「『汪國真熱』證明詩歌還是有讀者的,關鍵是詩人們能否寫出讓大眾喜愛的詩歌。」 張亞麗說。

汪國真逝世後,網絡上出現自發的對他的集體緬懷。微博上,演員趙薇稱汪國真的《熱愛生命》是她「小學曾經手抄到筆記本上的一首詩」。網友柴晉寧說:「很多學生會用筆記本抄歌詞,如果抄詩,汪國真想必最多,那個時候的文藝青年感情是有模板的,我小學用的筆記本上就印有汪國真的詩。」文化學者於丹說「汪國真是我們青春裡的烙印,像一段輕搖滾的旋律……今天重讀他的詩,恰好,骨子裡的詩與信任還在」。作家薛好大認為,汪國真對於70後、80後有重要意義,「那些早已忘懷的章句,猶如我們一去不復返的青澀年華」。

(記者 饒翔 郭超)

相關焦點

  • 汪國真:青春不停歇
    新華社北京4月26日專電(記者閆祥嶺 史競男 周瑋)距囊括作者詩歌、散文、書法、繪畫等多種產品的新詩精選集《青春在路上——汪國真新詩精選》出版不足一個月,當代著名詩人汪國真26日凌晨去世。青春,成為詩人最後一個註腳。  汪國真1956年生於北京,祖籍福建廈門,畢業於暨南大學中文系。
  • 重拾一代人青春的記憶:緬懷詩人汪國真
    4月26日凌晨2點10分,寫下該詩句的著名詩人汪國真因肝癌辭世,年僅59歲。汪國真的離世引發了70後、80後的集體緬懷,不少人表示汪國真的詩句「是那一代人的青春記憶」。從更寬廣的層面來看,汪國真對當代中國詩壇的主要貢獻在於通過他的詩歌作品喚起了大眾對詩歌的熱情,對當代詩歌的普及化教育作出了他個體性的貢獻。從創作角度而言,我認為汪國真先生的詩歌寫作屬於典型的青春寫作,他的詩歌審美風格質樸、真誠、清新、亮麗,整體方向屬於青春性質的抒情,有其獨特的藝術價值。汪國真屬於流行詩人,自然與那些以難度寫作著稱的中國現當代詩人分屬於不同的評價體系。
  • 緬懷汪國真:喚起對詩歌的愛
    詩書繪畫都是為了維持和健全人類的心理健康,汪國真就是一個最健康的人。今天各種各樣的明星都很多,但汪國真是一個閃閃發光的、健康的明星,給他再高的評價都不過分。"    學者於丹:「汪國真是我們青春裡的烙印,像一段輕搖滾的旋律……今天重讀他的詩,恰好,骨子裡的詩與信任還在」。
  • 紀念汪國真,致敬我們遠去的青春
    2015年4月26日凌晨,那個影響了一個時代的傳奇詩人——汪國真,悄然離世了,享年59歲。他的離去,引來無數人緬懷和追憶。有人說:「我們在紀念汪國真,更是在紀念我們的青春。」紀念汪國真逝世5周年,作為深受他的詩歌影響的一名文學愛好者,我總忘不了年少輕狂的點點滴滴,總希望寫點文字寄託哀思,致敬青春。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年輕人最時髦最熱衷的三個行為就是:學許國璋英語、練龐中華字帖、讀汪國真詩歌!青春、勵志和溫情,是汪國真詩歌最重要的特徵。
  • 詩人汪國真逝世:誰來點燃這一代人的青春?
    原標題:誰來點燃這一代人的青春(評論員隨筆)   對於一個詩人來說,沒有誰能始終活躍在心靈的舞臺上,但只要他曾經給一代人的心靈留下印跡,他就值得人們銘記      他的詩,在今天一些人讀來或許不夠「有感」,也難以澎湃「90後」「00後」的心潮。
  • 汪國真逝世三周年:緬懷汪國真,緬懷我們一代人的燦爛青春!
    汪國真逝世三周年:緬懷汪國真,緬懷我們一代人的燦爛青春!文/第一滴露珠今天,是詩人汪國真先生逝世三周年的日子。汪國真這個名字,曾經是一個詩歌潮流的標誌,一個時代的符號,想起這個名字,就想起了九十年代,想起了我們那一代人的燦爛青春。已經不記得汪國真的詩歌,是從哪天開始在同學們之間流傳的,只記得大家都爭相背誦他的詩歌,並且,把一首首詩歌,工工整整地抄寫在自己心愛的日記本上。
  • 汪國真,算什麼詩人?
    但很遺憾,僅以徵服讀者和批評這個標準來看,這樣的詩人到目前為止似乎還未出現。我們可以發現這樣一個有意思的現象:讀者和文學評論家對一個詩人的評價往往背道而馳。毋庸諱言,汪國真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他在文學界和讀者中的遭遇可謂兩極化。
  • 詩人汪國真患癌去世 詩作被批只提供圓滿人生答案
    所以,汪國真是我們青春裡的烙印,像一段輕搖滾的旋律,像一次成績的掛科,像一點擦肩而過的遺憾,還有那些不著邊際的莫名感傷。今天重讀他的詩,恰好,骨子裡的詩與信任還在。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張頤武:在上世紀90年代改革開放的社會急劇轉型期當中,汪國真詩歌積極向上而又超脫的風格,對當時的年輕人既是勵志又是安慰。  @餘秀華:拜託各位記者不要就汪國真的事情問我。
  • 當青春遇上汪國真
    伴隨著 「中國詩歌界最後一個輝煌的詩人」汪國真的逝世,在帶走了我們這個時代詩集暢銷的神話之餘,又在中國社會各界颳起了一陣「汪國真熱」的旋風,而這陣旋風,實際上從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到現在一直未曾停息。這位影響了中國幾代人青春的詩人,作為一個時代的文化符號,一道獨特的文學景觀,以其誠摯感人的詩句打動和震撼了無數人的心弦,真真切切地影響了一批又一批的年輕人。那曾經是一個詩歌的年代,也是文學最鼎盛時期,也是我們可以將理想與愛情作為人生信仰的年代。
  • 詩人汪國真的「詩心詩情」
    整整4個月前,中國詩人、畫家汪國真在2014兩岸詩會桂冠詩人頒獎禮上,曾親自朗誦了詩歌《熱愛生命》,深情款款之聲,溫潤人心。  4個月後的今天,汪國真離世,給世人留下了他那些有溫度的詩心詩情。  聞知汪國真離世,2014兩岸詩會組織者、評委會主席劉耿非常惋惜,他接受採訪時說:「汪國真是中國當代詩壇上繞不開的一個詩人。
  • 趙波:汪國真是我的青春時代
    詩人汪國真(圖片來自網絡)作者:趙波那天朋友告訴我詩人汪國真駕鶴西去。人生如浮雲一般,又有萬千言語湧上心頭,詩人們曾溫暖熨燙過我寂寞的詩句以及青春記憶,都在一瞬間恍惚如同昨日。生於七〇年代,我的青春期的標誌是瓊瑤、三毛、汪國真、席慕蓉。
  • 汪國真走了 青春永在路上
    日前,新華出版社剛剛出版《青春在路上——汪國真新詩精選》,書中不僅收錄了汪國真多首積極向上、催人奮進的詩作,還有他新近創作的詞、散文,還附有他創作的書法、繪畫作品。    作家張寶瑞對中國青年報記者說:「我認識汪國真23年了。今年6月22日是他的生日,如果他健在,朋友們會為他過60歲生日。」
  • 汪國真:青春的路上不回頭
    2015年4月26日,59歲的詩人汪國真辭世。半個月前,他剛剛出版了新作《青春在路上》。他詩集的暢銷曾是二十世紀九十年代重要的文化表徵,他的詩是眾多70後的青春讀物。只是,這已經與他無關了。70後的青春記憶「死就死唄。你還記不記得一首詩啊?」去年10月底,第一次向朋友朱順忠透露自己得肝癌時,汪國真這樣問。汪國真說的這首詩,是他寫的《懷想》。
  • 汪國真的詩堪稱一代文藝青年的「致青春」
    原標題:爭議無數,依然陽光、青春、勵志 他在中國當代詩歌史留下『聲音』(圖) 詩歌解析 雖然汪國真的詩在詩歌界一向存有很大爭議,嚴厲者甚至批評「他,從技術到內容上都不算詩人。」但時間證明了,他的詩歌在一代人的青春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印記,堪稱一代文藝青年的「致青春」 肖雲儒:他的詩是新詩潮中「報春的燕子」 「汪國真的詩,不屬於深刻思考的時代,但我們不能要求每一個詩人都做反思型、批判型,我們也需要青春活力、陽光明媚的,汪國真承擔了他能夠承擔的歷史責任。」
  • 汪國真逝世3周年:重溫一代人的青春記憶
    2018年4月26日,是著名詩人汪國真先生逝世3周年的紀念日。他的離去,引來無數人追憶。有人說:「我們在紀念汪國真,更是在紀念我們的青春。」圖源:廣州日報汪國真,曾是一個時代的文化符號,更是無數人青春的集體記憶。
  • 誰還記得汪國真?離世四年,我們還欠他一個道歉!
    他的英年早逝瞬間引發了微信和微博的刷屏,60後、70後、80後集體陷入對「青春記憶」的懷念和追思……他,就是汪國真,可能還有很多人都沒聽說過這個人的名字,但相信多半都知道那句「既然選擇了遠方,「他的詩就是今天心靈雞湯的『祖宗』……」「最不像詩人的詩人。」「根本算不上詩歌,充其量就是斷了行的勵志格言。」
  • 悼念汪國真的精神誤區:青春追憶症與群善表演
    汪詩人的逝世在七零後群體中引爆的青春悼念症,是人到中年、名人猝死以及常規式善良三種潛意識交互作用下的產物,是一種媚俗式的符號認同。古語云: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中國的文化現狀是,名人已死,我們大家一起表演善。
  • 讀《汪國真詩》憶青春過往
    汪國真,被譽為中國詩歌最後一個輝煌的詩人,在90年代人們所欣賞的當代中國詩人調查中位列新中國成立後詩人的第一位,在2013年APEC工商領導人峰會上,國家主席習近平引用了他《山高路遠》的詩句: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沒有比腳更長的路。印象中第一次接觸汪國真的詩,是在初中學校的報刊欄,不記得看到是學校徵文還是什麼,只對其中兩句印象特別的深刻,是《熱愛生命》中的兩句: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
  • 情尋詩人汪國真
    清明,祭奠詩人汪國真《情尋詩人汪國真》捧起清純情尋詩人邂逅風含情吹拂熱愛的生命水含笑涓涓春秋的感謝浪漫的你向天空招手贈送我們純情的紐扣摺疊真摯情尋詩人笑容山動容擋不住的青春在追尋月動人揮不去的情懷來溫情
  • 汪國真現象,一代人的青春記憶藏在詩歌裡
    談起汪國真,在不同的人群裡有著很多不同的看法。很多人認為他寫的詩不能算做是詩,而曾經的他被推舉為最受讀者喜愛的詩人,並形成了獨有的汪國真熱。2015年4月26日凌晨,汪國真因病逝世。斯人已逝,然而對於他的詩歌依舊在這個時代不斷的被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