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是一杯靜心茶,朋友「吃茶去。」

2020-09-11 一師佛學禪語

禪是什麼?什麼是禪呢?

著名高僧大德淨慧老和尚說得好:禪是一種境界。

禪宗有一句話,叫做「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茶與禪在中國唐代即多見於文人詩文、僧家公案之中,最有名的禪宗公案就是「吃茶去」。

一天,寺裡來了個新和尚,新和尚來拜見。
趙州和尚問:「你來過這裡嗎?」
「來過。」
「吃茶去。
新和尚連忙改口:「沒來過。」
「吃茶去。」趙州和尚仍是這句話。
在一旁的院主不解,上前問:
「怎麼來過這裡,叫他吃茶去,沒來過這裡,也叫他吃茶去?」
趙州和尚回答:
「吃茶去。」——這一段非常經典。


這三聲頗有回味的「吃茶去」,道出了趙州以茶接人的一片禪心,這杯茶是趙州禪師的心印傳法受用,並毫不猶豫地拿出來與大家分享。這杯茶,禪林中人譽為「趙州茶」,千年以來開化了無數學人。


「吃茶去」高深的禪機和無盡的意境,作為禪的悟道方式構成了「茶禪一味」的智慧境界。

趙樸初居士曾云:「空持千百偈,不如吃茶去」。

人生萬事,要象喝這壺茗一樣的心態去感恩,去包容,去分享,去結緣,去淨化人生,去祥和世界。淡泊一點,看得透一點,這樣才能珍惜現實,善待自己,就會「看破」。

在品茶的時光裡,靜心沉思,可以忘卻諸多苦惱,拋開不少煩心事。靜靜地沉浸在茶湯之中,感受茶的香氣、口感和韻味。

生茶,在清淡之中給你甜潤;
春茶,在生澀之中給你鮮爽;
熟茶,在溫和之中給你香甜;
老茶,在粗糙之中給你醇厚……

詩僧皎然說&34;

真正的安靜,源自於內心。你的心最好不是招搖的枝條,而是靜默的根系,深藏在地下,不為塵世的一切所蠱惑,只追求自身的簡單和豐富 。

注水青葉瓣, 滾起茶香一盞;片片茶葉,便是菩提樹葉;塵心洗盡興難盡,世事之濁我可清;茶水滌腸而過,禪法長住心田。


即使不在寺院,依舊能通過正念和正知覺,感受一種清淨。

茶須靜品,由靜達境。茶,品人生浮沉,禪,悟涅盤境界
朋友「吃茶去——!

相關焦點

  • 走,吃杯茶去
    茶是尋常之物。紅塵市井,老百姓開門的七件事裡,總少不得它。茶又是清靈雅韻。文人雅士、佛門禪院,一杯清茶,能品出天地大道。天熱心燥,一起去寺院吃杯茶吧?在悠長的梵樂裡輕啜這一杯「嵩山甘露」。「法是茶,茶是法。盡十方世界是個真心。」雪庵禪師碑刻上澄澈清涼的句子,突然就浮上心頭。那一剎忽然覺得,這茶就是菩薩啊。它忍受採摘、揉搓、高溫炒制和沸水衝泡,遇水捨身,而成茶飲。它為眾人消渴、除煩,讓人靜心、養性。喝下茶,就飲盡了悲歡甘苦。放下杯,也放下了恩怨情仇。
  • 生活禪是一杯茶
    此茶有觀音菩薩的心腸,慈心如鐵不更改,悲願如水濟蒼生。此茶產於福建,卻廣為東西南北人所喜愛,真是「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度人舟」。他問我,想喝什麼?鐵觀音。明奘法師用電茶壺煮水。他拿出紫砂壺、聞香杯、品茗杯、茶海等茶具,放到茶池之上。他拿出一盒鐵觀音,用茶勺取出一些茶,放在茶荷上,讓我欣賞。
  • 【寧品讀】吃茶去
    一杯清茶,剛抿進嘴裡,似乎帶著那麼點苦澀,但細細品味,唇齒間又留有微微甘香。一杯茶下肚,身心俱爽。由濃而淡,苦中有甜,這便是生活的真味。一窗月,一卷書,一杯茶,幾乎是我這些年業餘生活的全部,也是我悠然人生的一大樂趣所在。喝茶品茗,既可清心明目、安神解乏,又能斂容靜氣,怡情雅性,讓我得以在葳蕤的草木中詩意地棲居,自覺身心與大自然貼得更近。
  • 趙州禪師一句「吃茶去」,從喝茶中領悟人生真理!
    茶道,茶道,茶中有道是也,喝茶可與禪相通,何為禪也?禪乃「靜」,亦為修行之法。「吃茶去」,一開始,是在唐朝晚代時,趙州禪師以此來接引學生參禪,由此讓來人秉了機緣入佛法。據史料記載,趙州從諗禪師每日會在其呆的古觀音院山門口,凡見了遊僧便問他最近是否有到過這裡,無論僧人回答是「曾到」,還是「不曾到」,禪師均回「吃茶去」!後來該院的院主便問,為什麼曾到也答曰吃茶去,不曾到也答曰吃茶去?後來趙州喚了院主應了之後,趙州仍然答曰「吃茶去」。如果以禪道與吃茶結合一起,其實不難看出,趙州禪師的一番度人的良苦用心。
  • 茶:靜的是心、悟的是禪、滌的是魂
    明月清風,自在靜心長夜寂寂 ,佛海流雲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花開花落兩知心,圍爐相對一盞茶。一杯茶,從燒水到開始前泡茶,再到細細地品嘗,沉澱的是茶葉和自己的內心。當你舉起茶杯的時候,茶湯裡倒影的人是你,喝進嘴裡的,是自己。世間大美之物,往往如曇花一現;瞬間之美最為動人,嘆息更是短暫;唯有我們杯中的一盞茶,隨著手臂的錯落舞動,帶給人視覺的無限唯美和身體的無窮生命力。
  • 茶禪一味
    茶與禪的相遇與結合,實則是二者相互需要的結果。禪宗之所以選擇了茶,乃由茶的特性所決定:坐禪時通夜不眠,滿腹時幫助消化,茶性平和,人清心寧靜。 早在晉代,飲茶之風已經進入寺院。《晉書·藝術傳》載:敦煌人單道開在後趙都城鄴城昭德寺修行,「復飲茶蘇一二升而已」。
  • 茶道境界:觀茶舒、品茶靜、聽茶禪、吃茶去
    一如煮茶,任茶卷茶舒,憑氤氳繚繞,默坐幾前,看窗外浮雲白淨,池塘裡荷風蛙鳴,庭前樹影,小室風清,雖片刻功夫,心由躁轉靜,茶由水入禪,修行萬般法,閒適自如意,風來雨去,冬盡春歸。前行遇荊棘,處心不亂,萬法皆在腦海中,不過靜心回憶,即悟其法。片刻功夫,一茶一境,綿長歲月,一步一進。嵐窗風前,靜看黃花落,寂寂夜裡,細雨風斯語。萬法閒事,心無喧囂。
  • 禪是一壺茶
    我們常常看到和聽到「禪語」之說,但對於什麼是禪,還真是有困惑有誤解,我覺得所謂的禪就是「靜」、「坐」兩個字,禪是一種「靜」和「坐」的修行持律,而禪是一壺茶,就是這種修行持律方式的進一步推演,因為我們不必枯燥地端坐案前几上悟禪,我們面前的一壺清茶,就是我們參禪的道具。
  • 每日一禪:煮一盞茶,方知自己有禪心
    每日一禪:煮一盞茶,方知自己有禪心 「 喝一杯往事茶, 或喜、或悲
  • 茶言茶語:茶香中止息 閒來一杯茶
    心靜之時最愛品茶,閒來泡上一杯清茶,讓身心充分浸泡在幽幽的茶香之中,仿佛時間都已停止。百姓喝茶是一種需要,和尚飲茶是一種禪,道士品茶是一種道,而文人飲茶則是一種文化。對於我來說,不敢以文人雅士自居,但飲茶已經融入了我的生活。
  • 一杯茶,佛門看到的是禪,道家看到的是氣,儒家看到的是禮
    此時的淡是一種意境,人淡如茶,是過濾了喧囂、紛擾、名利、愛恨後的寧靜,是心靜如水的淡然,就這樣悠悠的感受一份屬於自己的情懷,心如雨後的原野一樣寬廣純淨、溫潤清爽。聽著一雙兒女天真爛漫的歡歌笑語,溫馨瀰漫心底!捧一杯清茶,看茶葉在杯中競相浮起又翩翩沉落,沉浮間感悟人生的真諦,人生如茶,清香伴著苦澀,如紅塵煙起煙滅,如世事雲捲雲舒,人生如此紛繁複雜又如此淡泊簡單!
  • 拍案叫絕禪宗公案精選2:茶禪一味,趙州和尚喊你吃茶去!
    吃茶去公案譯文有一次,寺院裡面來了兩個學生趙州和尚說,好,吃茶去。又問另外一個,你以前到過我們寺院嗎?這個學生說,弟子來過,趙州和尚說,好,吃茶去。這下子,院主就開始懵逼了,就問趙州:大和尚,這個是沒來過的,你讓他吃茶去。那個是來過的,怎麼也讓他吃茶去?趙州和尚大聲說,院主!院主說,在!趙州說,吃茶去!
  • 心無雜念,好茶一杯
    心無雜念,好茶一杯來源:禪茶一味茶有了萬千滋味,甚至融入了世事與情感。用一顆出離的心品茶,便可以從容地享受飛雲過天、綠水無波的靜美。茶,源於自然,汲日月精華,沐春秋洗禮,從而有了如此山魂水魄的靈性。茶可以洗去浮塵,過濾心情,廣結善緣。所以懂得品茶的人,也是一個願意讓自己活得簡潔的人。始終相信,禪是一種意境,有些人用一生都不能放下執念,悟出菩提。
  • 吃茶去,閒心就是禪
    手捧一杯熱茶,望著窗外雲捲雲舒,任陽光暖暖灑在身上——真好!難得又偷得半日閒情,一杯茶就足以讓小約愜意的心情都快飛起來了。既然今天好心情,又這般閒,不如小約就跟大家分享個小故事吧。沒錯,今天小約要說的就是吃茶去!話說,故事發生在唐朝的柏林禪寺,當然現在改名叫做觀音院了。
  • 人生如茶,茶如朋友:吃一杯喜愛之茶,品一碗人間煙火
    與茶相處,極像了與人相處。日復一日的堅守與陪伴,就會越來越懂得這茶,懂得了茶,也會讓人更加懂得生活。作家三毛說:「朋友中的極品,便如好茶,淡而不澀,清香撲鼻,緩緩飄來,似水長流。」茶如朋友,我常這麼形容鍾愛的茶。嘗過喜愛的茶,萬事瞭然於心,通透無比,坦然釋懷。這多像獲得朋友的理解和安慰一樣開心。感同身受,這四個字太沉重,但卻總會有人說:我理解你的感受」,短短幾個字,發自肺腑,勝過千言萬語。人生有幾個真朋友是福氣,有一兩個知己也足矣,就像好朋友幫了我的忙,我說:謝謝,她說:滾。
  • 千秋大業一壺茶——忙裡偷閒,吃杯茶去
    茶,傳說中是誕生於神農氏嘗百草,一開始是作為草藥使用的,以其藥用價值開始出現在社會中。後來逐漸從醫藥文化圈脫離出來,以一種飲品的方式走進了飲食圈,實現了一場「華麗的轉型」。中國人從很早開始就很喜歡喝茶,飲茶是很多中國人每天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部分。
  • 靜心知味,清心若茶
    陸羽的《茶經》上,列舉了多種適合和茶一起夾雜種植的花草的名字,諸如古梅、辛夷、玉蘭、玫瑰、蒼松、翠竹,這些花草中的雅士基本都齊聚了,每一種拿出來都是不俗的。若是在下面再種上蘭花、幽菊這些清淡芬芳的花草,更是絕配,便能生出絕頂的好茶來。若是能在一座山裡,碰巧採到這樣的茶,想來必是此生最美的雅事了。
  • 人生是一杯茶,由濃變淡,滋味悠長!
    茶,集山水之滋潤,沐雨露之精華,自然之物,聚天地靈氣;古今禪師以茶悟道、以茶傳道,一茶一禪,內心修為。人生這杯茶需要細細品,慢慢嘗。茶性「苦」,品茶的苦後回甘,苦中有甘。茶性「靜」,茶道講究和靜怡真,由靜達到潔淨身心、滌除凡塵的境界。
  • 往事若茶,一杯一句一禪小和尚語錄,既走心又勵志
    在疲憊不堪之時,不如來一杯往事若茶,給心靈放個假。往事若茶是以一禪小和尚IP形象作為主題的茶飲店,旨在通過一杯茶,把自己的願景寄托在一杯茶中,讓人們發現生活的真諦,不念過往,不負當下,更不懼未來的生活力量。一杯茶的分享,贈與每一位來門店的消費者溫暖和正能量,所以將一禪主題茶飲店命名為「往事若茶」。
  • 茶知武夷:不如吃茶去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禪宗講頓悟,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事事都可悟。只待因緣際會靈光一現便悟得世間真諦且不足為外人道也。茶,當然不例外。七碗受至味,一壺得真趣。空持千百偈,不如吃茶去。關於茶,禪宗有個著名的公案。1000多年以前,有兩位僧人向趙州禪師請教如何是禪。趙州禪師問其中的一個,「你以前來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