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一首千古名句,被李煜進行「深加工」,一看就知道詩聖輸了

2020-09-05 赬飛半壁文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詩聖杜甫為我們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並且意義深遠的名句,從這些詩句當中,我們可以窺探到中唐時期的唐朝是怎樣的,有下層百姓的種種疾苦,有翻騰江水一般的豪邁氣勢。

在那個詩人輩出的年代,杜甫無疑是一顆閃閃發光的明星!

杜甫的一首千古名句,被李煜進行「深加工」,一看就知道詩聖輸了

李煜,南唐後主。他登基之時,南唐的形勢已經是風雨飄搖,據記載李煜繼位不久,就親擬書信向宋趙匡胤大量納貢,願意俯首稱臣。

這之後,在歷史中出現的李煜,基本上就是個亡了國的君主和他的那些絕美的詞闕了。


李煜和杜甫,這兩個相差了近200年的文人,因為詩詞,也曾緊密的聯繫在一起。杜甫的一首千古名句,被李煜進行「深加工」,改的可謂是非常有水平,比原作更加深入人心,也更加有韻味

下面就讓我們看看這首詩。

相見歡(李煜)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奼紫嫣紅的花兒轉眼已經凋謝,春光未免太匆忙。也是無可奈何啊,花兒怎麼能經得起那悽風寒雨晝夜摧殘呢?著雨的林花嬌豔欲滴好似那美人的胭脂淚。

花兒和憐花人相互留戀,什麼時候才能再重逢呢?人生令人遺憾的事情太多,就像那東逝的江水,不休不止,永無盡頭。

這裡面每句每字都蘊含了極致的悲痛,尤其是胭脂淚意義深刻,首先借胭脂指美人,這是借代,胭脂淚是指美人含淚;


其次詞人李煜這裡要寫的,顯然還是上闕的抒情主體林花,所以這裡是借美人含淚喻林花招雨

最後由後面的「相留醉」,可知這裡又將林花擬人化了,那林花被雨摧殘凋落,花上含著雨水,就如同美人含淚相留。

含淚相留,此中情意讓人心痛,「幾時重」似乎暗含了希望,但是卻是最深的絕望。最終以「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結束,這是一種悲痛無奈後的自我安慰,也是一種另類的豁達


&34;這一句是從杜甫的《曲江對雨》詩中點化「深加工」而出,那千古名句句說「林花著雨胭脂溼&34;本來只是胭脂溼,現在變成了胭脂淚。

我們都能想像得到,在這寒雨當中,那紅花的蕭瑟之感,真可謂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對於兩人這詩詞的對比,一看就知道詩聖杜甫輸了,略遜色一些。當然,杜甫的才華和詩詞的美是毋庸置疑的!

李煜的詩作中藏著他的理想、志遠,但也訴說著一代帝王的無奈、悲哀。走進李煜的詩詞就是走進了他的一生,了解詩人的途徑,看他的作品總是不會錯的。

《李煜詞傳》裡面收錄了李煜的詩詞,讓我們以詞為媒介,去感受李煜被歷史塵封的過往。繁華落盡,不問世事,只有他的詩詞,依舊在綻放美麗。

最難得的是,這本書還以他的詞為主題,從當時的社會觀念與時代背景出發,對李煜的生平際遇、詩詞藝術、社會活動等進行了深入的分析。

書中用唯美深情的妙筆將李煜的一生娓娓道來,既豐富了文章內容,又能從他生平中體會到他作詞時的心情,從而更加了解這位詩詞大家的心境。

除此之外,這套書中還有《蘇軾詞傳》、《李清照詞傳》、《辛棄疾詞傳》、《納蘭容若詞傳》和《倉央嘉措詩傳》。


精裝版6冊原價192元,現在只需要45元,一本才不到10塊,你就可以近距離感受6位大文豪傳奇的一生,並且能夠從中感悟到深刻的人生哲理。


相關焦點

  • 杜甫一個千古名句,李煜拿來隨手改3個字,境界更高,完勝原詩
    浩渺唐詩煙雲中,詩聖杜甫是最為璀璨的一道光影他寫下的無數詩篇,可是,亂世起,生靈塗炭大廈將傾之時,又何處施展抱負在他留下的詩篇中有這樣一首千古名句這一個「溼」字,包含了「潤」的形表「老」的衰敗,「嫩」的色質和「落」的姿態不愧是詩聖杜甫
  • 杜甫的千古名句,其中三個字被李煜隨手點化,卻被贊「完勝原作」
    一首《虞美人》、《浪淘沙》、《相見歡》寫的真是堪稱一絕,「千古詞帝」非李煜莫屬。李煜一生的詞作30餘首,早期風格綺麗;後期因人生處境的變化,詞風一下子變得沉鬱。為了寫「愁」,他開創了很多寫法。「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等千古名句,都是後世爭相效仿的對象。今天要說的便是這首李煜被俘之後所作的《相見歡》。
  • 杜甫的一個千古名句,被李煜拿來隨手一改,後世稱讚「完勝原詩」
    也正是因為李煜在詩詞上的成就,被後人稱為「千古詞帝」。杜甫的一個千古名句,被李煜拿來隨手一改,後世稱讚「完勝原詩」李煜一生的詞作30餘首,早期風格綺麗;後期因人生處境的變化,詞風一下子變得沉鬱。「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等千古名句,都是後世爭相效仿的對象。但這首《相見歡》全篇沒有一個愁字,但是卻表達出了心中的萬苦千愁: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
  • 杜甫的一個千古名句,李煜拿來隨手一改,被後世公認「完勝原詩」
    說到南唐後主李煜,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作為一個君王,他可以說是一個笑話,連歐陽修等人都看不起他;但是作為一個詞人,他的高度卻是眾人敬仰的,非一般的文人可比。一首《虞美人》,讓李煜名傳千古,同時也讓宋太宗再也容不下他,年僅42歲的李煜,在生日當天殞命。
  • 杜甫一個千古名句,蘇軾黃庭堅自嘆不如,李煜卻隨手改出更高境界
    李白灑脫自如,杜甫沉鬱頓挫,兩人的不同風格鑄就了唐代詩篇的不同篇章,風格迥異但卻都頗有意味。在這其中,李白的長詩、杜甫的七律是其中的佼佼者。尤其是杜甫的七律,不但內容深刻,同時格律齊整,可謂唐文學殿堂中的精品之作。杜甫一生作詩很多,七律大約有155首,其中一首《曲江對雨》的一個千古名句,卻跨過百年產生了不同的故事和火花。
  • 杜甫的一個千古名句,李煜借用隨手一改,被後世稱讚「完勝原詩」
    都說李煜是一個被皇位耽誤了的詞人,不做皇帝他是否能在詞的國度走得更遠雖不好說,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填詞確實救贖了他。王國維先生在《人間詞話》中寫:「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
  • 杜甫的一個千古名句,李煜拿來一改便完勝原詩,詞中之帝已入化境
    他就是詞中之帝李煜。一曲《虞美人》,讓宋太宗再也容不下他,這個生於七夕的才子,在42歲生日當天殞命。估計連他自己也想不到,自己的詞作會影響文壇多年。李煜一生的詞作30餘首,早期風格綺麗;後期因人生處境的變化,詞風一下子變得沉鬱。所以基本上,他後期的詞作內容只有一個:愁。為了寫這個愁,他開創了很多寫法。
  • 杜甫一個千古名句,蘇軾黃庭堅自嘆不如,李煜卻隨手改出更高境界
    《曲江對雨》的一個千古名句,卻跨過百年產生了不同的故事和火花。然而,宋代這四大才子估計當時還不知道,在百年前的南唐時期,有一位皇帝,曾引用杜甫的這句詩杜甫的詩已經寫得夠好了,後來李煜將它變成了&34;本來只是胭脂溼,現在變成了胭脂淚。
  • 詩仙李白和詩聖杜甫的一次正面PK:千古名句對決,誰更勝一籌?
    提到古詩,我們首先映入腦海的必定就是兩個名字——詩仙李白和詩聖杜甫第一聯「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很清楚地交代了自己的行程軌跡;第二聯「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勾畫出一副極為廣闊壯觀的畫面,成為了千古名句。
  • 詩聖杜甫PK詩仙李白:千古名句對決,誰更勝一籌?
    我們知道,詩仙李白和詩聖杜甫,是中國古代詩歌的兩座珠穆朗瑪峰。兩人到底誰高誰低呢?這是千年來爭論不斷又沒有公論的話題。但其實,兩人之間有過一場隔空PK,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詩仙領先一步,但詩聖略勝半籌。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我們來看下面這兩首詩。
  • 好物分享|杜甫的一個千古名句,李煜借用隨手一改,被後世稱讚「完勝原詩」
    都說李煜是一個被皇位耽誤了的詞人,不做皇帝他是否能在詞的國度走得更遠雖不好說,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填詞確實救贖了他。王國維先生在《人間詞話》中寫:「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
  • 杜甫一個名句,蘇軾黃庭堅自嘆不如,李煜卻隨手改出高境界!
    古詩詞是我國璀璨文化的瑰寶,唐詩宋詞給我們留下了無數精美的內容,不同的詩人之間就有不同的感情故事,蘇軾的豪邁,李清照的婉約,李白的浪漫等等,不過古詩詞中發展的過程中還出現過一些故事,今天就跟大家聊聊杜甫一個名句,蘇軾黃庭堅自嘆不如,李煜卻隨手改出高境界!
  • 杜甫的一個千古名句,李煜仿著寫一首,改3個字寫出了更高的境界
    975年(開寶八年),宋朝滅南唐,李煜亡家敗國,肉袒出降,被囚禁待罪於汴京。宋太祖趙匡胤因李煜曾守城相拒,封其為「違命侯」。李煜在忍屈負辱地過了三年的囚徒生活後,被宋太宗趙炅賜酒毒死。這首《相見歡》正是作於被俘的之後。
  • 李煜寫的一首雨後詞,借用杜甫一句名詩,千年來未被超越
    李煜是南唐後期唯一的一位與宋代詞作家齊名的詞人。他一生中留下的詞雖不多,但幾乎每一首都是經典,被譽為「千古詞帝」。如果說李煜的詞,很多都是創作的高峰,後世的仿寫不如原作精美。而在一首詞中,李煜巧妙地運用了詩聖杜甫的一首詩,而且改的毫無違和感,甚至可以說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這首詞就是《相見歡.林花謝了春紅》。「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
  • 李白、杜甫、李煜3大高手,都寫同一個意象,論水平這次詩聖墊底
    若是把其他文人的作品和李白、杜甫之作比,筆者心裡確實會有點兒虛。但把李煜同這二位相比,筆者是一點兒都不心虛。咱們平日裡提到古典詩詞,總是把唐詩、宋詞當成文壇雙璧。但事實上,在唐宋之間的李煜,起到的是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李煜後期的詞中作中,繼承了晚唐婉約派的風格,其作品中的美感不輸情詩聖手李商隱。
  • 李白、杜甫、李煜3大高手,都寫同一個意象,論水平這次詩聖墊底
    若是把其他文人的作品和李白、杜甫之作比,筆者心裡確實會有點兒虛。但把李煜同這二位相比,筆者是一點兒都不心虛。 咱們平日裡提到古典詩詞,總是把唐詩、宋詞當成文壇雙璧。但事實上,在唐宋之間的李煜,起到的是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
  • 李煜一首封神之作,共4句無一不是千古名句,起句漂亮,落筆驚豔
    李煜一首封神之作,共4句無一不是千古名句,起句漂亮,落筆驚豔千年文學界,在「不務正業」這件事情上,李煜真的是達到了極致。提到他,很多人最先想起的不是他做皇帝時做了什麼大事,反而是他那三十多首詞作。筆者說僅有三十多首,不清楚是否會有朋友感覺有一些詫異:才那麼點數目嗎?是的!
  • 詩聖杜甫:平時不發火,一發火隨手就寫出兩個千古名句;大寫的服
    詩仙李白和詩聖杜甫雖是多年好友,但在很多人看來,兩人的脾氣卻完全不一樣。
  • 李煜巧借杜甫一句名詩,寫一首雨後詞,流傳至今也沒有被超越
    李煜巧借杜甫一句名詩,寫一首雨後詞,流傳至今也沒有被超越李煜,五代十國南唐的最後一位皇帝,也是最有才華的亡國之君。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進程中,作為一個皇帝,李煜在政治上顯然是非常失敗的。但他在文學上,李煜卻取得了巨大成功,他精書法,善繪畫,通音律,詩詞有很高的造詣。
  • 李煜在雨後寫了一首詞,通篇借用杜甫一句名詩,千年來從未被超越
    李煜在雨後寫了一首詞,通篇借用杜甫一句名詩,千年來從未被超越南唐後主李煜,這是唯一一位所作之詞絲毫不輸宋詞的詞人,一生留下的詞作雖不多,卻幾乎每首都是經典,被稱為「千古詞帝」。若說李煜詞作,很多都是下筆即巔峰,後世仿寫總不如原作精妙。而有一首詞,李煜全篇巧妙化用了詩聖「杜甫」的一句詩,並且改的毫不突兀,反而「青出於藍而勝於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