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是詩歌的時代,唐代也是李杜的天下。李白灑脫自如,杜甫沉鬱頓挫,兩人的不同風格鑄就了唐代詩篇的不同篇章,風格迥異但卻都頗有意味。
在這其中,李白的長詩、杜甫的七律是其中的佼佼者。尤其是杜甫的七律,不但內容深刻,同時格律齊整,可謂唐文學殿堂中的精品之作。
杜甫一生作詩很多,七律大約有155首,其中一首《曲江對雨》的一個千古名句,卻跨過百年產生了不同的故事和火花。我們先來欣賞一下這首詩:
《曲江對雨》
唐 杜甫
城上春雲覆苑牆,江亭晚色靜年芳。
林花著雨胭脂溼,水荇牽風翠帶長。
龍武新軍深駐輦,芙蓉別殿謾焚香。
何時詔此金錢會,暫醉佳人錦瑟旁。
宋代著名才子蘇軾、黃庭堅、秦觀、佛印情趣相投,經常結伴遊玩。一次,四人遊一寺院,見牆壁上題有杜甫的《曲江對雨》詩,但其中&34;句的最後一字字跡模糊,看不清楚,四人便商議要為這個字補缺。
蘇軾才思敏捷,率先吟道:&34;黃庭堅則吟:&34;秦觀緊接著說:&39;林花著雨胭脂嫩&34;佛印修行到家,緩緩念出&34;。
四個人都覺得自己補的最好,爭來爭去沒有結果,便請方丈評理。方丈一看四人都不好&34;,乾脆找來杜甫原句,發現其用的是&34;字。
四大才子仔細揣摩品味,發現杜甫所用&34;字確實更妙:將&34;的形表、&34;的衰情、&34;的色質、&34;的姿態都包容了。四人自嘆不如,佩服杜甫觀察事物的細緻,遣詞鍊字的匠心。
然而,宋代這四大才子估計當時還不知道,在百年前的南唐時期,有一位皇帝,曾引用杜甫的這句詩,隨手改在自己的詞中,道出了更高的境界。
這位皇帝就是南唐後主——李煜。
李煜作為一個君王,可以說是個笑話,連歐陽修等人都看不起他;但是作為一個詞人,他的高度卻是眾人敬仰的,非一般的文人可比,就比如一首《相見歡》,全篇沒有一個愁字,但是卻表達出了心中的萬苦千愁: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相信細心的朋友已經發現了,&34;這一句,正是從杜甫的《曲江對雨》詩中點化而出。
杜甫的詩已經寫得夠好了,後來李煜將它變成了&34;本來只是胭脂溼,現在變成了胭脂淚。我們都能想像得到,在這寒雨當中,那紅花的蕭瑟之感,真可謂&34;
如此巧妙的改動,把杜甫的千古名句所表達出的意境,碎片化了。這樣的改動帶來的結果,就是這首詞無論在名氣上,還是在意境上,都要完勝杜甫的原詩,被後世稱讚。
這樣高明的用詞,怪不得王國維先生在《人間詞話》中寫到:&34;
想要一品李煜詩詞的朋友,筆者推薦這本《李煜詞集》!
《李煜詞傳》收錄了30多首最為膾炙人口、廣泛流傳於世的詩詞,還對用散文體小說的創作方式,把李煜的生平際遇、詩詞藝術、社會活動等進行了深入的分析。
讓我們充分的了解他的一生,也懂得了他。
除了李煜的詩詞,這套書中還包括了《辛棄疾詞傳》《蘇軾詞傳》,也是我一併想要推薦給大家的。
辛棄疾以武起身,卻終成文業,與蘇軾並稱為&34;,被譽為&34;。
東坡仙才,史無二例;稼軒雄才,如鯨吞海。說的就是二人!
正所謂&34;。
這本書也以同樣的手筆,在參考大量史料的基礎上,再現了辛棄疾傳奇的一生。
除此之外,還有《李清照詞傳》《納蘭容若詞傳》《倉央嘉措詩傳》。
除了大量的美文乾貨,還配上了唯美的插畫,符合詩人意境的封面,閱讀起來不得不說是一種享受。
6本書活動價僅需69元,不管是自己研讀,還是當做禮物送給孩子, 都是非常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