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三天,是大神聚會的日子!
天空,一群鳥飛過......
他們瞅一眼便知道有多少只,
而且,
還是知道都是什麼鳥。
16日、17日、18日,第二屆中國天津濱海新區國際觀鳥大賽在天津濱海新區進行,來自國內外的20支參賽隊在中新天津生態城、漢沽一帶的濱海新區沿海灘涂展開一場觀鳥「數鳥」的角逐。
觀鳥大賽是在自然環境和不幹擾野生鳥類的自然狀態的前提下,參賽者以科學記錄、科學監測為準則,辨別鳥種類、數量,觀察其行為的活動。近年來,這項賽事在國內逐漸興起。
本屆大賽的參賽隊伍陣容較去年明顯擴大,包括來自北京、天津、上海、山東、湖北、遼寧等省市的高校、觀鳥協會、鳥類研究機構人員組成的15支國內代表隊。
以及由英國、德國、新加坡、印度、巴基斯坦、肯亞等國家鳥類研究人員、愛鳥人士組成的5支國際代表隊。
眼下正值春季候鳥遷徙季。連日來,隨著天鵝、東方白鸛、蒼鷺等4萬多隻候鳥抵達北大港溼地,遺鷗等上萬隻水鳥蒞臨中新天津生態城、漢沽等濱海新區沿海灘涂,今春候鳥遷徙大幕業已拉開。
作為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的重要通道,天津是我國東部溼地水鳥遷經區,也是國際鳥類遷徙九大線路之一的咽喉地段。其中,位於濱海新區的中新天津生態城、漢沽等沿海灘涂區域恰好是其核心區域之一,且這裡也是國家一級瀕危保護動物——遺鷗的越冬地,以遺鷗為代表的水鳥種類繁多。
目前,上千隻遺鷗正棲息在此,由於它們即將進入繁殖季,大多數遺鷗頭部開始長出繁殖羽,逐漸從冬季時的白色變為黑色。
首屆中國天津濱海新區國際觀鳥大賽於2017年3月在北大港溼地舉行,共記錄到88種鳥類,包括雁鴨類、鴴鷸類、鷗類等,基本覆蓋北大港溼地所有鳥類類群,較全面地體現了該地區鳥類的多樣性。
本屆大賽進一步升級了賽事規格和內容,增設遺鷗計數單項比賽,科學記錄遺鷗越冬情況,這也將成為本屆大賽的一大創新亮點,對遺鷗這種僅在陝西紅鹼淖一帶繁殖、天津渤海沿海灘涂一帶越冬的鳥種觀測和保護,將起到積極的作用。
按照比賽規則,每支代表隊由3人組成,另配有1名嚮導(即裁判),每隊共4人。其間,參賽隊員所觀測到的鳥種須由2人以上看到或聽到並能確認,方可記錄;同時,各隊應在規定時間和地點提交觀鳥記錄冊,並且接受評委答辯,最終確定獎級。
本屆大賽評委、裁判由來自全國著名的鳥類專家、學者、觀鳥知名人士、愛鳥護鳥志願者組成;獎項設置一、二、三等獎,其中一等獎一隊、二等獎三隊、三等獎五隊,此外還將評選出「至尊鳥種獎」、「遺鷗最佳計數獎」、紀念獎等。
看完下段有驚喜......
作為第三屆中國天津濱海國際觀鳥文化節的重要活動之一,本屆大賽由天津市濱海新區人民政府、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主辦,天津日報社、天津市濱海新區區委宣傳部、天津市濱海新區文廣局、中國綠髮會觀鳥專業委員會承辦,中新天津生態城管委會、天津市濱海新區農村工作委員會、天津市濱海新區溼地保護志願者協會、中華遺鷗保護地·天津工作站等協辦。
影友們關心的重點來了!!!
中國獎金最高(單項最高兩萬元)的鳥類攝影大賽——「中塘杯」第三屆天津鳥類全國攝影大賽目前已進入徵稿關鍵階段,為給影友提供便利,並為觀鳥比賽烘託氣氛,組委會昨天(16日)組織了近三十位影友來到北大港溼地進行拍攝。
昨天,天還沒亮,兩輛開往北大港溼地的汽車已經出發。
雖然有些愛鳥護鳥人士和攝影愛好者已經是第三次參加觀鳥活動,但依舊激動萬分,期待此行會有更多的驚喜......
一下車,就趕緊架起了相機
本屆鳥類攝影大賽做出了重大改革:第一,不限拍攝時間。就是說,你前幾年拍攝的作品也可以拿出來了。第二,增設全國組。不再局限天津境內,只要是在中國境內拍攝的都可以。提交作品時,按照徵稿系統提示,分別選擇天津組或全國組(非天津境內的中國其它區域)。同一參賽者最多可以天津組提交10張作品,全國組再提交10張作品。兩個組的獎項分別設置,分開評選,並且兩組同一等級的獎金額度相同,極具吸引力。
迷彩裝備與自然融為一體。
靜悄悄的,難道他們發現了新鳥種?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拍鳥真的不是一項簡單的運動。
「我好像拍到了哦」。
找個高角度。
溼地中央,各種鳥類。
真是開心的一天。
日落時分,影友們還遲遲不願離開。
撰文/天津日報記者 王睿
攝影/天津日報記者 吳迪 胡凌雲 高峰 潘立峰
影友 志強 春秋
↓↓↓ 各位看官兒,點個zan再走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