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字內、字外的功夫,學習書法自然就能避開江湖氣了

2020-08-27 文藝小礦工

結合老師的講解,和自己的琢磨,認為避開書法的江湖氣,做好以下兩點是關鍵:

一是要從字上下功夫。這裡最重要的就是要堅持臨帖了。凡是那些成名成家的書法大家,無不都是從堅持臨帖中磨練出來的。

一方面,因為臨帖解決了書法源頭的問題——「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臨帖就是我們書法創作的源頭活水。

另一方面,臨帖是書法規矩的體現。所謂書法,書是寫字,法就是寫字時要有規矩。從古流傳的碑帖、字帖,裡面就是森嚴的法度,這是我們書法避免江湖氣的最重要一點。

舉兩個例子,近現代的書法大家林散之和啟功先生,都是堅持臨帖的高手。林散之先生自敘從十七歲開始每天清晨練習寸楷100個,寫完才擱筆,這種習慣一直堅持到暮年,40歲以前沒有一天落下,40歲以後偶有沒寫的情況。啟功先生也有堅持書法臨帖日課的習慣,在厚厚的《啟功書法集》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落款註明「堅淨居日課」的臨寫作品,這些作品既有原帖的面貌,又具有啟體書法的獨特風神。

兩位老先生能在書法上取得一定地位,與他們的堅持臨帖,用功臨帖是分不開的,也就很好地避開了江湖氣。

二是要從字外下功夫。這裡說的字外功夫,就是要多讀書,因為讀多書心就會沉靜下來,寫字的時候心靜下來,自然就能避免濃重的江湖氣息了。

我在參加一個書法學習班的時候,每次上課的第一件事是檢查一周的詩詞背誦情況,剛開始不理解,為什麼要背詩詞呢?

到後來逐漸理解了書法和中華傳統文化的關係之後,才發現在書法的學習之路上,必要的詩詞閱讀和背誦是不可避免的,因為能夠幫助你更好地了解書法文化,這就是字外的功夫。

一個氣定神閒、不慌不忙的人,練習書法又怎麼會不避開江湖氣呢?

很多人都講,書法要寫好,必須要有豐厚的人文學養。回顧歷史上的大書法家,基本上都是大學問家,比如王安石、王陽明、蘇軾等等,其中蘇軾又最為典型。

林語堂的《蘇東坡傳》,就深深刻畫了蘇軾讀書之苦和用功。堅持讀書,孕育的深厚文化修養和造詣,造就了蘇軾特有的文人氣質,使得其書法藝術能夠位列「宋四家」之首,開一代「尚意」書風。

總之,學法學習要進步,一是多臨帖多練習,二是多讀書提升人文修養。

附上四幅老師的作品。


相關焦點

  • 書法不僅要有字內功夫,還需字外功夫
    要使書法打動人心,使觀賞者產生思想共鳴,則作者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字內功夫,二是字外功夫。字內功夫,即筆墨功夫。就是指駕駛筆墨的本領、能力、造詣。要使書法出「味道」, 那就必須下功夫。堅持不懈,刻苦臨池,突破高原,不斷進取。「多看自知,多作自好」, 「跬步不休,跛鱉千裡」。 只要下功夫,定會出「味道」。字所精良應在書中法度;書之妙趣當於字外功夫。
  • 自學書法已經2年了,怎樣避免寫出「江湖氣」?
    自學書法已經2年了,怎樣避免寫出「江湖氣」? 用簡單的語言,闡述傳統的藝術,大家好,我是不二齋,有網友提問「我自學書法已經2年了,怎樣才能避免寫出「江湖氣」?」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什麼是書法的「江湖氣」?
  • 字外功夫 字內乾坤——漫談王立生先生的書法藝術
    漢字是先民「仰觀俯察」的產物,是天人合一的自然精華。書法是漢字書寫的藝術,把漢字寫得符合法度、漂亮美觀而又富有神韻,這幾乎是所有寫字人的一種情結。甚至可以說,一手好字,就是一個人的精神面相。王立生先生就是一位對書法藝術情有獨鐘的人。
  • 字外功夫是啥?如何修鍊字外功?
    有人問我,字外功夫是啥?如何修鍊字外功?首先,必須要說明的一點是,字外功,不是我們想像的那麼簡單,不是一個人在書法之外,所有的成就和他的才能,比方說一個學習書法的人,他做飯做得很好,但這個和他的書法有直接關係嗎?關係會很大嗎?
  • 顏真卿書法的三重境界:字內精細,字外雄偉
    顏真卿書法的三重境界:字內精細,字外雄偉 2020-12-23 18: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廣東鄧新成談學書:習書如修道,其功夫在字內也在字外
    工作後,奔忙於生計,無暇顧及書法學習,一晃廿年。二零一四年五月,重拾毛筆,以王覺斯為宗,出入唐宋明清諸大家。初時舉止羞澀,不覺悠然忘思,仿佛深山中,松濤雲影中。品茶習字,翰墨自娛,廢寢忘食,終日不倦。習書如修道,其功夫在字內也在字外。筆成塚,墨成池,是字內功;陰陽之道,順勢之理,品味格局,是字外功。硯田筆耕,書海遊弋,落紙雲煙,其樂無窮。
  • 書法是練出來的,還是學出來的?技法與字外功夫哪個更重要?
    學習書法,「練」與「學」,「技法」與「字外功夫」同等重要,相互結合,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缺一不可。一、學習書法,首先要解決觀念的問題。思想指導行動,眼界決定高度,格局決定結局,觀念決定思路,思路決定出路。
  • 趙忠祥書法水平怎麼樣?中書協:江湖氣太重,缺少書法藝術性
    莫言是文化學者,進軍書法藝術界其實多少會引人熱議,於是趙忠祥也被大家提了起來。但說到趙忠祥的書法水平怎麼樣?中書協專家用一句話來點明了。那就是江湖氣太重,缺少藝術性!到底中書協的書法專家們說得對不對,我們一起來看看他的書法作品。
  • 康有為對梁啓超書法的影響,培養其獨到的「字外功夫」
    書法對於他來說,只是翰墨餘事,但特殊之經歷和深厚之功底,賦予了他對書法獨特的藝術洞察力,傳統文化和新思想培養了他獨到的「字外功夫」。1926年,梁啓超為北京清華教職員書法研究會作《書法指導》演講,梁氏運用自己廣博的學識和多年的習書經驗,闡述了其獨特視角的書法美學理念,該文既發展了其師康有為的碑學思想,同時也開啟了現代書學研究的新局面。
  • 寇北鎖:書品人品總清雅 字上輕拂書捲風
    我打量上房屋內掛著的幾副書法,正中是書法家王鳴的一幅聯語,王鳴今年50歲,比寇老先生整整小了25歲,而他卻把王鳴的字掛在了牆中央,卻把他自己的一幅作品,掛在了牆角。老人謙虛,說他真正開始字已經很晚了。晚到什麼時候呢?他伸出一大一小兩個指頭向我笑笑:60歲!
  • 書法藝術進校園丨以書澤人、以字正心,寫好中國字,做好中國人
    對聯、古詩、書法團扇、臨帖描紅……孩子們盡情展示平日書法課學習成果,一幅幅書法作品相繼誕生,校園瀰漫著濃濃的墨香。寫好字培養正氣少年在學校報告廳,市書法家協會成員、明德外國語小學書法專職教師錢繪而向來賓展示書法課《做「自信」明德好少年——橫折的寫法與創作》,錢老師語言生動,教態自然,環節銜接自然,從寫字前的坐姿、握筆姿勢的指導,到引導學生對筆畫、偏旁、漢字的觀察,到教師的範寫
  • 「江湖書法」第一人,張三丰融入太極功夫,惡俗的書法:字中有畫
    「江湖書法」第一人,張三丰融入太極功夫,惡俗的書法:字中有畫大家應該都看過金庸先生寫的武俠小說吧,就算沒有看過也應該看過那些翻拍他寫的武俠小說的電視劇,我們都知道了,金庸先生寫的武俠小說是非常好看的,可以說他寫的書實現了很多男生心目當中的一個江湖夢
  • 怎樣把硬筆字練成書法
    說起練硬筆字,可謂千奇百怪,學現代人的鋼筆字就不說了,甚至還有抄印刷體、宋體甚至黑體的。不是所有的硬筆字學習都叫學書法。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些硬筆書法臨帖的建議,這樣學硬筆字,才叫硬筆書法!
  • 金鐵霖字如其人,專家也羨慕:金教授功夫不錯,書法自然好!
    作為一個受人尊敬、桃李滿天下的聲樂教育家、歌唱家,金鐵霖教授不僅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藝術修養,而且他對筆墨功法也有著濃厚的興趣,有空的時候就沉醉在書法研習中。雖然他並不以書法家聞名於世,但他對書法的悟性和不懈的追求,是令人讚許的。
  • 書法中的字內空間與字外空間
    趙孟頫行書《論虞世南書法》當一個字不與其他字組合在一起的時候,它就是獨立的。當獨立的單個字作用於我們視覺的時候,我們的眼睛就立即將它界分成內部和外部。內部指字外圍點劃以內的部分,外部指字外圍點劃以外的部分於是就出現了字內空間和字外空間。字內於字外空間留白的多少,相互之間的對比度大小取決於多個因素,不同的書家,不同的書體均有不同的處理方法。比如篆書,留白比較勻稱,草書留白對比度大。同是篆書,鄧石如的篆書就比李斯篆書留白的對比度大。
  • 怎麼寫出書法的書卷氣?林散之:書法跟人走,人俗字也俗
    書卷氣,在書法當中,指的是字裡行間表現出的瀟灑儒雅的氣質。我們經常聽見有人這樣評價別人的書法:「這字寫得有書卷氣」。意思就是說,這字寫的素雅不俗氣。有些朋友就會問了:怎麼樣才能寫出書法中的書卷氣呢?練過書法的朋友都清楚,筆法不好,我們可以加倍訓練,多練幾次總會有成效。結體不到位,我們可以進行調整,直到合乎法度為止。而這個書卷氣呢?看不見摸不著,屬於一種技法之外的虛無縹緲的東西,還真不是多練幾遍就能出來的。那麼,書卷氣是天生的嗎?當然也不是。所謂的書卷氣,屬於書者個人素質的自然流露,裝不出來,也隱藏不住。
  • 學習書法的六字訣——「讀、摹、臨、背、意、用」
    毋庸多言,臨帖是學習書法的不二法門。怎樣臨帖?我們一起複習下面的六個字就能明白了:「讀」即讀帖,讀什麼?讀字的用筆方法、結字的方法、神採和通篇的章法等,讀帖要抓住帖的特徵.字的形象特點。在腦海中形成一定的印象。讀帖要經常讀,沒事閒暇時要經常拿出來翻看。「摹」即摹帖,就是用透明的白紙蒙在字帖上照著描寫,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描紅。
  • 毛筆書法的字貴自然
    有人說,字如其人。我說寫字如寫人,這是有區別的,因為我是把每一個字當做有生命的個體,你只有把它寫活了,這個字才好看,有些人寫字沒有考慮到這一點,所以字寫的雖然非常中規中矩,卻失去了活力,像死魚一樣,試問這樣的字有什麼看頭?
  • 藝苑雜談丨字中有筆與字外有字——我心目中的好書法
    字中有筆與字外有字——我心目中的好書法 △蔡棟書法作品 文丨蔡棟 好的書法首先要字中有筆。書法是國粹,幾千年流傳下來,有它自身的發展規律與技巧傳承,這就是古人歷來強調的筆法:起筆、運筆、收筆,一點一划,皆不能信筆。強調的是一波三折,疾徐有致。有些人寫字,往往大筆一揮,既無提按,又無頓挫,天馬行空,一味求快,這樣的字自然經不得細看。 當然,除了筆法,還有字法,墨法,章法。
  • 書法藝術進校園丨寫好中國字,做好中國人
    書法藝術進校園丨寫好中國字,做好中國人 2020-10-23 14: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