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智繪科技:10萬塊就能實現自動駕駛,它掌握的是什麼黑科技?

2020-12-20 雷鋒網

「不久後,只要10萬塊就可以實現全自動駕駛。」在談到實現自動駕駛的成本時,智繪科技CEO張亮這樣對雷鋒網新智駕說道。

現階段大多數玩家以算法角度切入,直接採購市面上已經成品的傳感器,之後再對各個傳感器的數據進行融合。這種方案會造成數據融合的延時和同步誤差,一定程度上給無人駕駛帶來潛在的風險,與此同時,這種方案價格高昂,並不利於走向量產。

有感於此,智繪科技正在探索一條更為安全、成本更為低的自動駕駛路徑。智繪科技是國內一家以聚焦於群體無人駕駛「超腦」研發的公司,以多傳感器元器件級集成的自動駕駛儀切入,能夠大幅度地壓縮自動駕駛的成本、並且能夠做到延遲更短、更容易邁向量產。

不再昂貴的自動駕駛方案

成立於2015年的智繪科技,是一家專注於無人駕駛平臺的公司。至今智繪科技有超過30人研發工程師的團隊,其中大部分都是工程師,核心團隊來自國內外各大高校,如武漢大學、清華大學、西北工業大學、澳洲國立大學、華中師範大學等知名學府。

 智繪科技CEO張亮於2009年開始在導師指導下開展無人駕駛相關研究,並曾和團隊一起獲得過「中國智能車未來挑戰賽」亞軍。彼時張亮在武漢大學自動駕駛車隊負責硬體集成以及雷射雷達感知、高精度定位三個部分工作。

張亮跟雷鋒網新智駕說:「當時國內外並沒有好的例子可以參照,全靠自己摸索。包括傳感器的布局、決策系統怎麼搭建等等技術性問題都是自己思考,當時沒有像現在這麼多的開源軟體,所有的底層代碼全部都是我們自己一行行寫的。」

這是張亮的自動駕駛裡程的開局,在這次的挑戰賽當中,張亮也豐富了對無人駕駛的認識並且體會到自動駕駛落地之不易。這使得張亮在創立智繪科技之時,就秉持以自主創新、落地為主的為第一原則。

事實上,以算法角度切入的軟體集成方案其價格的高昂是阻擋其走向商用的最重要原因。智繪科技掌握自研的自動駕駛儀---機器智能、群體智能,將使得這種情況發生顛覆性改變——自動駕駛不再昂貴的生意。

智繪科技的自動駕駛儀採取在元器件層面集成,以硬融合的方式集成了三維雷射雷達、工業相機、還有IMU、差分GNSS、車輪編碼器等,比軟體集成的成本更低,精度更高,延時更低。據智繪科技介紹:目前智繪的自動駕駛儀可以實現1微秒的傳感器同步控制,實現任意場景下0.1米以內的定位精度,並且實現最高100km/h的車輛無人駕駛控制。

除了性能更高之外,在元器件層面進行集成能夠大幅度地壓縮無人駕駛的成本。以所有無人駕駛車輛都會用到GNSS/INS組合導航系統為例,市面上的成品價格在10至20萬之間,而智繪科技在這部分的成本可以控制在2萬以內,成本降低了80%。

機器智能自動駕駛儀從成本、技術可靠性上都解決了單車智能的問題。然而真正邁向商用的深水區必然需要克服多車之間如何有效地溝通的問題。對此,智繪科技還指向了另一個領域—— 群體無人駕駛車輛之間的協同解決方案。

隨著市場對於自動駕駛的期待越高,對於其安全性以及其運營的可操作性的要求越高。因此多車之間的協同方案成為了自動駕駛下線運營之前必須要接解決的問題。而群體智能平臺的重要功能就是解決多車之間的協同問題以及調度問題。

張亮對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新智駕說:傳統的中心化調度系統時間延遲大,計算複雜度高,滿足不了未來成千上萬輛無人駕駛車輛協同的需求。群體智能是一個去中心化的決策,在群體內部實現決策共識,無需中心節點,多一輛車和少一輛車並不會影響群體智能的運算效率。群體智能的所秉持的調度原則是在一定範圍內,保證做到魯棒性最強、能量最優、速度最快。

在完成自動駕駛儀的研發後,改車對於智繪科技而言,變得非常方便,目前,在對車輛進行最小改動的情況下,智繪科技三天就可以實現一輛車的無人駕駛。更重要的是,智繪科技的自動駕駛儀已經實現了量產,未來會基於群體無人駕駛超腦逐漸進行算法上的迭代升級。張亮表示,這款自動駕駛儀目前已有多個大型合作方,未來還將在全國範圍內投放一百套,用於自動駕駛儀的訓練和驗證。與此同時,過車規也是智繪科技也是智繪科技的重點工作內容。

走向應用

在攻克了技術難題以後,智繪科技開始為自動駕駛尋覓落地的場景。智繪科技認為限定場景下的L4級自動駕駛可以讓無人駕駛更容易觸達商業化壁壘,因此智繪研發了一個特定場景下運行的L4級小車——Swarm Ant,主要應用於園區、碼頭、景區、野外等特定場景。Swarm Ant主要是解決運載人力的問題,因此在特定場景下的應用也是針對於人員的輸送。

除了Swarm Ant落地的先行方式之一以外,智繪也縱觀了自動駕駛整個行業趨勢以及結合智繪科技自身優勢優勢制定出「ABCD」的戰略,更好地打開商業化的格局。

所謂的「ABCD」的戰略即:

  • A:AI,自動駕駛的相關算法;

  • B:Big Data,分布在全國各地的搭載有自動駕駛儀的測試車所積累的長時間數據;

  • C:Cloud,群體無人駕駛超腦,利用Big Data 和 AI不斷進化升級,最終達到並超過人類駕駛員的水平,並具備腦-腦協同功能。

  • D:Device,依託ABC支撐和傳感器深度融合支撐的自動駕駛儀。

在基於「ABCD」的戰略發展體系之下,智繪也有了自己商業化落地的成果。比如基於智繪科技自動駕駛儀改裝的城市信息採集車,用於智慧城市「快數據」的生產,收集城市交通、市政、住建、城管等數據,大大地提高了相關工作人員的效率,幫助相關工作人員更全面、更快捷地掌握城市數據,了解城市的動態。目前,這部分業務已經在深圳大鵬,深圳寶安、深圳龍崗、深圳坪山、東莞常平五個區得到了應用。

整體而言,在張亮的規劃中,智繪的自動駕駛戰略以元器件為核心,在此基礎上,發展出Swarm Ant集成大者的整車形態。這些嘗試的效果都將決定這智繪科技在自動駕駛領域的競爭力。無論如何,智繪科技選擇了一條最不尋常的路,重要的是如何將技術專程成高效的產品,並且能夠持續量產,這是智繪科技所面對的現實挑戰。

雷鋒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

相關焦點

  • 智加科技崔迪瀟:打磨安全的幹線物流自動駕駛
    我今天分享的主題是打磨安全的幹線物流自動駕駛,會分享智加過去在幹線物流自動駕駛領域的實踐,以及智加對技術落地的思考和推演。基於中美兩地市場的現狀,以及對自動駕駛技術光明前景的判斷,智加科技從成立起便以落地應用為主導,以構建生態為核心,定位為全球最大的兩個物流市場進行賦能。目前,智加在中美兩地均設有辦公室和研發中心,超過 25% 的員工有博士學位,超過 80% 的工程師畢業於中美兩地排名前五的工科院校;擁有自動駕駛核心技術的全棧研發能力,包括感知、地圖、定位、決策、規劃、控制等。
  • 智繪科技郭巍:物聯網硬體和應用推動無人駕駛工具車發展
    得益於物聯網行業的發展,各種各樣的傳感器和雷射雷達出現讓無人駕駛工具車得以成功面世。在CITE2020期間,深圳市智繪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智繪科技」)副總經理郭巍向筆者展示了清掃機器人、安防巡邏機器人和電力巡檢機器人。
  • 自動駕駛領銜 一文速覽最新汽車「黑科技」
    其中,百度與現代汽車的合作主要聚焦於自動駕駛領域,雙方將面向全球市場共建統一汽車平臺;與拜騰的合作基於小度車載系統進行;與寶馬則是圍繞車家互聯展開,雙方共同打造智能化車載體驗,以實現用戶坐在家中發出語音指令就能對車輛進行遠程控制。在會場外,百度Apollo還舉辦了自動駕駛汽車試乘活動。
  • ​一臺通勤車、三大合作夥伴,清智科技拿下特定場景自動駕駛第一...
    *清智科技創始團隊今年5月31日,國內ADAS創業公司「天津清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稱「清智科技」)宣布完成數千萬元天使輪融資用於產品的研發和量產據了解,該款通勤車將投放於天津華明高新區和東麗湖景區,這也意味著清智科技自動駕駛產業化的首批項目將落地。
  • 導航驅動應用,智繪科技瞄準專用無人車市場
    談到無人駕駛,很多人都會想到現在最熱的乘用車自動駕駛,但相比於還有諸多問題亟待解決的乘用車自動駕駛,商用車領域的自動駕駛從技術和應用條件上都更為成熟,也逐漸顯露出龐大的市場應用空間。
  • 地平線徵程 3 助力嬴徹科技自動駕駛卡車量產,用科技實現物流美好
    近日,AI 晶片企業地平線與自動駕駛卡車技術與運營公司嬴徹科技達成前裝量產定點合作。地平線徵程 3 車載 AI 晶片應用於嬴徹科技自主研發的全棧自動駕駛系統,面向 L3 級別自動駕駛卡車商業落地,將於 2021 年底實現量產。
  • 長沙科技味:自動駕駛之城
    同時,實現接入範圍內智慧公交車、智能路側設備、智能信號燈控制系統、雲控管理平臺多維數據交互,將分階段實現片區優先、全局優先,提供智慧公交的通行效率,確保其準點率。無人快遞車、智能掃地車已走入市民生活" 您好,您的快遞已由中國郵政的無人車送至逸夫樓門口,請您移步下樓,使用微信掃碼取件 ……" 在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生們已不用跑快遞點,在宿舍樓就可方便取快遞。自動駕駛 " 黑科技 " 已深入長沙市民的生活。
  • 專訪領駿科技CEO楊文利: L4級自動駕駛車輛如何實現上下高速匝道+...
    無論是外形設計、硬體配置、算法開發,還是商業模式上,各參與者都在竭盡所能挖掘自身的優勢。比如近期智行者和首汽 GoFun、百度和盼達用車都在智能駕駛的共享汽車方面進行落地運營。單從外觀上,頭頂高精雷達似乎成為各款自動駕駛汽車的標配。而就在上周,一輛顛覆這種慣性思維的新款L4級自動駕駛汽車在業內引起不小的轟動。
  • 百度自動駕駛突破,為中國贏得科技競爭主動權
    10月10日,百度宣布在北京正式全面免費開放自動駕駛計程車服務Apollo GO。活動一經開放,北京市民紛紛到體驗站點試乘,一度使Apollo Go服務出現爆單現象。與此同時,這一服務也受到了用戶的高分好評。目前,北京擁有國內安全要求最高、標準最高的自動駕駛載人測試政策。比如百度自動駕駛計程車這次能在京實現運營,就經歷了大約52萬公裡的道路測試。
  • 高精地圖廠商攪局自動駕駛|寬凳科技|圖商|自動駕駛|地圖|自動駕駛...
    作為一種精度更高、維度更廣的電子地圖,高精地圖將地圖顯示的精度提升到了釐米級別,並在維度上實現了動態物體的識別辨認。與傳統導航地圖相比,這種高精地圖在各方面均實現了質的飛躍,正是這種革命性的變革勢能,使得其成為自動駕駛不可或缺的技術門類。首先,在L3級以上自動駕駛階段,高精地圖對行業的指引變得愈發不可或缺。
  • 智加科技與滿幫集團深化戰略合作,加速L4級無人駕駛技術落地
    9月9日,國際領先的自動駕駛科技企業智加科技攜手滿幫集團宣布戰略合作再度升級。作為滿幫的獨家自動駕駛技術夥伴,智加此次將前裝量產級別的高速幹線自動駕駛重卡引入到與滿幫的戰略合作中。在商業化運營、車輛銷售和L4無人駕駛技術研發三個維度,攜手為物流行業降本增效提供系統化解決方案。
  • 「黑科技」究竟是什麼「黑」
    《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權威解讀——  「黑科技」究竟是什麼「黑」  現在,連「高科技」一詞都仿佛落伍,「黑科技」成為大家日常使用中的「新寵」。  可以看出,「黑」帶有中性或貶義的色彩意義,但 「黑科技」顯然不能這麼理解。  《報告》分析了「黑科技」一詞的來源。它最初源於日本動漫《全金屬狂潮》,指超越人類認知範圍或現有科技水平的科學技術創新及其產品。和日語比,漢語中「黑科技」所指的範圍更廣。一方面,它泛指目前難以實現但可能會在未來實現的概念科技;另一方面,也指已經實現但超越絕大多數人認知範疇的高精尖技術及產品。
  • 法士特智行有多智能?到底有多少黑科技?
    法士特智行---集成式AMT變速器,到底有什麼黑科技?12月2日,由方得網主辦,被譽為「商用車行業吉尼斯紀錄」的「第四屆尋找車極限頒獎典禮」在北京西國貿大酒店隆重舉行,本年度商用車行業22項「極限記錄」隆重揭曉。法士特智行變速器,榮獲「2020變速器科技引領之王」稱號!
  • 在上海乘坐中智行自動駕駛汽車,是一種什麼感覺
    現在,沒有做過自動駕駛的科技公司,都不好意思被叫做「大廠」。2020年,「自動駕駛」成了新能源汽車之後極為火熱的一條賽道。除了頂尖車企,科技大廠和新能源汽車後起之秀們也紛紛壓下重注。日前,記者在上海奉賢體驗了中智行公司研發的自動駕駛汽車。成立於2018年6月的中智行,從南京出發,2019年6月在全球範圍內率先提出和實現從底層技術將5G和AI深度融合,以5G和AI驅動、以無人駕駛為基礎,致力於打造中國5GAI新一代、更安全的無人駕駛和智慧交通出行。
  • 清智科技羅禹貢:三線並進,2020 年實現商用車 L4-L5 級自動駕駛
    日,博世加速器在上海舉辦了 Demo Day 活動,邀請首批15家入駐企業進行成果展示演講,其中包括商湯科技、Momenta、馭勢科技、地平線機器人這樣的當紅自動駕駛創業公司,早前被雷鋒網新智駕關注到的天津清智科技也在其列。
  • 吉利的自動駕駛進化論,從「爬行」開始
    5月10日,第三個中國品牌日當天,有中國汽車行業技術風向標之稱的「2019年吉利汽車技術日暨第二屆龍灣論壇」在寧波杭州灣新區舉行。與上屆論壇對話新能源汽車一樣,本屆論壇也是立足於汽車產業的變革方向,以「科技悅行 萬物智聯」的主題,對話汽車智能化。
  • 科技改變生活 看重慶科學家發明的黑科技
    重慶日報消息,年輕時,把自身的健康細胞儲存到專業機構,今後一旦患病就可「取出細胞」進行治療;在沙裡加一種特殊的粘合劑,就可以實現「沙變土」;出門前,用手機App發出指令,汽車就會自動駛離車位,到達指定地點……這些曾經只在科幻片裡出現的情景,現在正悄悄變為現實。重慶的科學們發明了很多黑科技,正改變著我們的生活。
  • 什麼是「咖啡智駕」?長城汽車帶你提前感受未來科技
    長城汽車說的多,做的更多,12月30日,長城汽車召開智能駕駛戰略升級發布會,正式發布全新的咖啡智駕「331戰略」,並將在2021年實現中國首個全車冗餘L3級自動駕駛。不像有些品牌執著於做精美「PPT」,顯得自動駕駛離我們還很渺遠。長城汽車不僅把產品提上了日程,還為我們展示什麼才是真正的全車無死角安全覆蓋。
  • 北京科技周展示「科技出行」:無人駕駛體驗酷 未來交通算法多
    軌道交通什麼時候進入無人駕駛時代?新能源汽車能否從使用電力向使用更清潔的氫燃料發展?作為「衣食住行」中的一項,中國人的出行方式正在隨著科技的發展發生重大變革。2018年全國科技活動周暨北京科技周活動主場5月20日進入第二天,眾多代表「未來交通」的技術和產品亮相,讓我們得以一窺「未來交通」的智慧面貌。
  • 中國的自動駕駛,到底比美國差在哪?
    智加科技中國總經理容力告訴極客公園,智加科技(Plus.ai)同樣將發展重點放在物流運輸場景的自動駕駛技術。同時容力也表示,監管力度大並不代表著在自動駕駛發展道路上走得慢。「現在我們看到的很多先進技術,發源地都是美國,但真正把技術大規模落地甚至徹底改變人們生活,中國反而更多,」容力舉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