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借國外資源講好中國故事

2020-12-17 中國經濟網

在複雜的國際政治因素影響國際輿論場的當下,借船出海,充分利用國外資源和平臺講述抗擊新冠疫情的中國故事,往往會取得更好的傳播效果。

借國際組織平臺積極講故事。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賽對中國疫情客觀、理性的分析,希望國際社會不要做出過激反應,尤其面對西方媒體刻意誘導所謂「中國施壓世界衛生組織」所做的客觀回應,給人印象深刻。我們應在維護國家生物安全的前提下,坦誠地與世衛組織專家團開展合作,最大限度讓世衛組織持續有力地發出支持中國的聲音。與此同時,中國還應更加主動地在聯合國等多邊國際機構積極發聲,通過舉辦抗擊疫情圖片展覽、會議沙龍、學術論壇等多種渠道,把中國國內的動人故事和感人瞬間傳播出去。

借外國主流媒體大聲講故事。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加強與世界各國主流媒體的合作,在國外的媒體平臺上積極發聲,有助於國際社會及時、客觀地了解中國疫情的發展,以及中國政府和人民為此付出的巨大努力。為了更好地發出中國聲音,我國的一些具有國際傳播力的媒體還可以通過精心製作多語種材料,提供文字、圖像、視頻等相關素材,或聯合製作系列專題新聞、訪談、新聞紀錄片等途徑,講「深」、講「亮」中國抗擊疫情故事以及其中彰顯的中國制度優勢、蘊含的中國精神力量。

借國內外「名人」之口巧妙講故事。無論是政府高官、文化藝術領域的明星大腕還是學術領域的專家,「名人」在社會大眾中影響力大。如果能夠邀請一些國外的漢學家、中國問題專家以及關注中國的社會名流,約請他們就中國抗擊疫情發表意見和評論,借他們之口講中國故事,往往會產生廣泛的國際影響力。此次抗擊疫情期間,許多外籍人士就身處中國,對中國每天發生的精彩故事感同身受,鼓勵在華的外國人講自己的故事、身邊的故事,無疑有助於進一步增強中國故事的國際可信度和國際傳播力。

借國際網絡媒體頻繁講故事。前一段時期李子柒在海外走紅現象啟示人們,在網際網路、自媒體高度發達的今天,大眾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就是網絡,主要手段是短視頻。倘若能夠製作一批短小精悍的抗擊疫情短視頻,有針對性地進行多語種投放,也會增加中國抗擊疫情信息在國際上的能見度。

藉助大批孔子學院溫情講故事。此次抗擊疫情中許許多多感人的故事,可以納入孔子學院的教學內容當中,把語言教學和講好中國人民抗擊疫情故事有機地結合起來,把更多、更好的中國故事傳遞給世界各國人民。

傳播學是一門講規律的科學。對外講好中國故事也必須遵循規律性。由於地域、文化、語言、民族、政治等因素的差異,講好抗擊疫情的中國故事,需要根據國外受眾的特點有的放矢地進行。

講中國抗擊疫情的真實故事。講好中央政府迅速反應和指揮有力的故事,這不僅是在展現對人民負責的價值取向,也是讓外部世界對中國戰勝疫情保持信心的關鍵。對於中國社會治理中存在短板和不足也應客觀對待,不必遮遮掩掩。同時要充分表達中國政府強大的自我更正的決心、意志和能力。但對於西方社會抹黑中國的言論和無端指責,要及時有理有據地反駁和回擊,堅決維護好中國的國際形象。

講中國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的強大凝聚力故事。面對大災大難,中國人民當中迸發出強大的凝聚力。擁有1000張床位的火神山醫院從設計第一張圖紙到交付使用短短不到10天,兩倍規模的雷神山醫院從正式開工到進行驗收和移交用時也僅僅10天,充分展現了什麼是舉國體制,什麼是中國速度,什麼是中國強大的凝聚力。

講白衣天使不懼生死、無私奉獻的動人故事。在應對疫情中,廣大醫務人員是「最美的逆行者」。有的臉上被防護服留下印痕;有的極度疲勞倒地就睡;有的帶病投入戰鬥;有的為此獻出寶貴的生命。

講普通人堅守崗位的「不普通」故事。聚焦普普通通的中國人,包括快遞小哥、接送醫務人員的司機、為隔離人員送飯送菜的基層社區網格員、為維持秩序的基層民警,講述疫情爆發對他們個人生活的衝擊,對家庭、對子女、對社區的困擾以及他們的堅定選擇,這樣的故事能夠讓國外普通民眾產生強烈的共鳴。

講中國抗擊疫情做出國際貢獻的大愛故事。在人類命運共同體時代,中國舉全國之力阻擊疫情擴散,既是為中國也是為世界。中國為世界各國防範疫情輸入和傳播爭取了寶貴的時間窗口,體現了大國擔當和深厚的人類情懷。

(作者為中共上海市委黨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執行院長、教授,上海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副秘書長、特聘研究員)

來源:文匯報

相關焦點

  • 講好中國故事,既要 「敢講」 又要 「善講」
    誰來講——確立全員講好中國故事的「大宣傳觀」要拓寬思路,擯棄講好中國故事只是新聞輿論和宣傳工作者職責的觀念,樹立人人都是「講解員」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確立全員講好中國故事的「大宣傳觀」。習近平總書記是講好中國故事的典範和表率。
  • 努力講好中國抗疫故事(有的放矢)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這場艱苦卓絕的歷史大考中,中國人民身上體現的中國力量、中國精神、中國效率,得到國際社會高度讚揚。當前,改進和加強對外宣傳,需要運用多種形式在國際輿論場及時發聲,講好中國抗疫故事。講好中國抗疫故事,需要講事實、講情感、講道理,努力在國際社會贏得人心、贏得認同。 講故事在對外宣傳中具有重要作用。
  • 【有的放矢】努力講好中國抗疫故事
    當前,改進和加強對外宣傳,需要運用多種形式在國際輿論場及時發聲,講好中國抗疫故事。講好中國抗疫故事,需要講事實、講情感、講道理,努力在國際社會贏得人心、贏得認同。講故事在對外宣傳中具有重要作用。許多時候,深刻的道理需要通過形象化的表述,以講故事的方式來打動人、說服人。
  • 「中國故事」走出去 還要善借東風
    精心譯製的電視劇《木府風雲》在東南亞掀起「中國風」,譯製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用地道的中國美食和鮮明的民族特色徵服了大批海外「粉絲」,動畫片《熊出沒》讓中國的卡通形象登上了全球知名的迪斯尼兒童頻道……自2013年中宣部組織實施的中國當代作品翻譯工程啟動以來,遴選資助具有代表性的中國當代影視作品並進行多語種翻譯向世界推介,在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華文化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 講好中國故事 傳播中國聲音
    一個明顯的表現就是一些人妄自菲薄,總覺得中國什麼都不好,外國什麼都好,遇到一點問題就全盤否定自己。諸如此類模糊認識、甚至錯誤的觀點,如果左右了我們的國民心態,是不利於講好真實中國故事的,傳播效果也可想而知。  說到底,要在全面對外開放的條件下做好宣傳思想工作,講好中國故事,一項重要任務就是要引導人們更加全面客觀地認識當代中國、看待外部世界。
  • 善借他物者勝
    (原標題:善借他物者勝) 有話直說宋新勇「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裡
  • 用學術之聲講好中國故事
    針對此需求,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策劃出版的「理解中國」叢書,以「發揮學術優勢,講好中國故事」為追求,選取國內外讀者關注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由各學科權威專家撰寫,以深入淺出、通俗易懂的寫作方式打造出一套學術著作精品,向國內外讀者闡述中國的歷史與現實。
  • 傳遞真善美 傳播正能量 努力講好中國抗疫故事
    當前,改進和加強對外宣傳,需要運用多種形式在國際輿論場及時發聲,講好中國抗疫故事。講好中國抗疫故事,需要講事實、講情感、講道理,努力在國際社會贏得人心、贏得認同。講故事在對外宣傳中具有重要作用。許多時候,深刻的道理需要通過形象化的表述,以講故事的方式來打動人、說服人。
  • 懷揣中國心 講好中國故事
    在海外,段律文懷揣中國心,用當地人聽得懂的話、能夠接受的方式,多角度、多層次講述中國故事,傳遞中國文化,讓更多的人了解中國。在多倫多唐人街,矗立著一尊孫中山先生的銅像,這是加拿大的華僑華人緬懷中山先生的地方。這尊銅像與段律文的努力密不可分。2016年,適逢孫中山先生150周年誕辰。在多倫多總領事館的支持下,段律文從國內定製了孫中山先生銅像,並想方設法運至多倫多。
  • 郭衛民:塑造品牌形象 講好中國故事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塑造品牌形象 講好中國故事中宣部部務會議成員、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副主任 郭衛民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鬥目標將如期實現,明年中國將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
  • 傳遞真善美 傳播正能量努力講好中國抗疫故事(有的放矢)
    當前,改進和加強對外宣傳,需要運用多種形式在國際輿論場及時發聲,講好中國抗疫故事。講好中國抗疫故事,需要講事實、講情感、講道理,努力在國際社會贏得人心、贏得認同。講故事在對外宣傳中具有重要作用。許多時候,深刻的道理需要通過形象化的表述,以講故事的方式來打動人、說服人。
  • 人民日報:講好中國英雄故事
    毋庸置疑,軍旅文學是中國文學英雄敘事的主陣地,軍旅作家是講述英雄故事的主力軍。當英雄敘事從地方作家的表現對象中漸漸淡出時,軍旅作家仍在勉力講好英雄故事。事實上,從思想主題、價值判斷、審美品格、寫作倫理等層面視之,英雄故事與中國故事是高度統一的。
  • 講好中國故事 堅定大學生文化自信
    從講好華夏文明故事、紅色革命故事、改革開放故事、中西差異故事出發,有利於彌補這些缺失。而搭建講好中國故事的「臺」、磨礪講好中國故事的「術」、提升講好中國故事的「能」,則是講好故事的必備條件。講好中國故事的當代訴求:大學生堅定文化自信的著力點大學生文化自信缺失的現狀影響著中國故事的傳播,而高校在引導大學生客觀理性地認識和傳承中華文化方面承擔著特殊的使命,要著力構建適合大學生表達習慣的話語體系,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向其講好講活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堅定大學生理想信念。講好華夏文明故事,堅定大學生傳統文化自信。
  • 傳播中華文化 講好中國故事
    傳播中華文化 講好中國故事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9.10.21 星期一     本報訊 3年先後兩次赴國外支教,用愛心為國外孩子們編織美好的 「中國夢」,用實際行動幫助國內學子打開看世界的「窗口」……作為剛剛參加工作兩年的新教師,青島實驗學校教師姜敬軒從不把自己局限在三尺講臺,他以立德樹人為己任
  • 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
    近日,在陝西省宜川縣宜川中學,一場別開生面的《用英語講中國故事大課堂》在高中英語課上展開,同學們將自己熟悉的中國經典故事用英語講述出來,既提高了英語學習的興趣,又加深了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理解。《用英語講中國故事大課堂》的視頻課程選自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用英語講中國故事》叢書,這套書從策劃、編寫到出版歷時近兩年,由新航道國際教育集團聯合國內外教育專家共同編撰。
  • 深入理解傳統文化 助力講好中國故事
    深入理解傳統文化 助力講好中國故事 2020年05月13日 08:50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徐兆壽 字號 內容摘要: 關鍵詞:
  • "安徽文藝現象"引關注:挖掘資源優勢 講好中國故事
    原標題:挖掘資源優勢 講好中國故事(動向與思考)   今年是徽班進京225周年。   總結這一現象背後的成因,梳理這些年安徽在打造文藝精品、推動文藝振興方面的具體努力,可以歸納為「六個注重」:注重弘揚中國精神,注重植根生活沃土,注重講好本土故事,注重打造一流品牌,注重創新體制機制,注重人才隊伍培養。安徽文藝創作的實踐證明,這「六個注重」對於理順創作生產關係、挖掘地域資源優勢、激發文化創造活力大有助益。
  • 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院副院長孫明:講好中國故事 四川元素是創作熱點
    怎樣講好中國故事?如何在國際舞臺上傳播好中國聲音?四川又有哪些好題材?孫明在現場給出了獨到的建議。 據悉,「講好中國故事」創意傳播大賽將在群眾中發掘具有中國特色、國際風範和創造力的好故事,營造「人人都來講好中國故事」的社會氛圍。
  • 中國繪本如何講好中國故事
    原標題:中國繪本如何講好中國故事 陳樹中 烽火長徵路 中國繪本不僅僅是藝術,同樣也是我們重要的文化生活資源。如何把這些繪本的文化資源,變成文創創意,這些路徑和產業之間、和文化旅遊之間的結合,成為地方轉型發展和撬動社會變革的重要的資源。讓它成為一種比較良好的公共文化資產,讓所有人都願意去閱讀,去消費。它不僅僅表現在一種讀物上,可能會延伸出遊戲、交互、微信社交群等,它並不受媒介影響,傳遞的是繪本的語言風格。
  • 講好脫貧攻堅的中國故事
    原標題:講好脫貧攻堅的中國故事 2020年是中國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之年。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脫貧攻堅不僅要做得好,而且要講得好。講好脫貧攻堅中國故事,有利於彰顯中國脫貧攻堅事業的世界意義,是分享中國經驗、傳播中國智慧、提供中國方案,向世界展現一個真實的、立體的、全面的中國的重要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