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常見的幾種機器人介紹及產業現狀分析

2020-12-19 電子發燒友

我國常見的幾種機器人介紹及產業現狀分析

工程師周亮 發表於 2018-07-02 15:30:00

近幾年「工作崗位將被機器人蠶食」的話題不斷,闡述觀點的角度更是層出不窮,單論效率而言,機器人確實能在某些地方做的比人更效率。比如蘇寧小店近日還將推出世界盃主題店「深夜加油站」,24小時營業,通宵提供商品和免費服務,2公裡1小時配送到家等。這裡機器人就比人更有經濟性。

機器人產業現狀

根據機器人的應用環境,國際機器人聯盟(IFR)將機器人分為工業機器人和服務機器人。

其中,工業機器人指應用於生產過程與環境的機器人,主要包括人機協作機器人和工業移動機器人;服務機器人則是除工業機器人之外的、用於非製造業並服務於人類的各種先進機器人,主要包括個人/家用服務機器人和公共服務機器人。

《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報告(2017年)》預計,2017年全球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到232億美元,2012~2017年的平均增長率接近17%。其中,工業機器人147億美元,服務機器人29億美元。

而2017年中國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到62.8億美元,2012~2017年的平均增長率達到28%。其中,工業機器人42.2億美元,服務機器人13.2億美元。

無論是市場規模,還是年均增長率,中國都在全球機器人市場佔有較大份額。尤其近幾年不斷有中國企業對國外技術壟斷實現突圍,主要是機器人三大核心零部件的生產,即控制器、減速器和伺服電機,加上國內機器人產業旺盛的需求,中國工業機器人迎來爆發式增長。

中國出現同樣快速增長的還有服務機器人,相比工業機器人,由於客觀原因——服務機器人還不是一個成熟的產業(工業機器人已經是一個成熟的產業)。不成熟意味著無限可能,服務機器人市場依然有著巨大的想像空間,除了對傳統機器人領域核心技術的創新突破,結合具體商業場景的智能服務機器人將成為另一個突破口。

智能服務機器人市場

發展智慧機器人既是高屋建瓴、另闢蹊徑的重要路徑,也是實現產業躍遷的新興增長點。

中國在人工智慧技術方面與全球基本處於同一起跑線,特別是在圖像識別、語音識別、語義識別等多模態人機互動技術領域,部分已接近和達到全球領先水平。

國內一些企業通過技術推動產品迭代,憑藉智能交互和特定場景整合迅速切入人們日常生活,利用市場收益進行技術革新,已經在智能服務機器人領域有所建樹,主要集中在醫療、金融、倉儲/物流、客服等熱點領域。

醫療機器人

醫療行業對機器人感興趣的原因很多,機器人為行業帶來的好處,可能比最專業和最勤奮的醫療工作者更多,主要包括,速度、準確性、可重複性、可靠性和成本效益。一個機器人不管「工作」多久,都不會疲勞。

就目前來說,醫療機器人主要分為以下幾類:外科手術機器人、康復機器人、醫用服務機器人、輔助機器人等。

據統計,目前手術機器人佔比最高,在六成以上。而憑藉售價兩千萬的達文西手術機器人,美國公司Intuitive Surgical輕而易舉地霸佔了當前醫療機器人市場的半壁江山。

國內醫療機器人的發展起步較晚,目前市場活躍企業主要有妙手機器人(第一家臨床使用的國產手術機器人)、博實股份(上市公司,推出微創腹腔外科手術機器人系統)、天智航(新三板公司,推出骨科醫療機器人)、錢璟(康復機器人重點企業)等。

金融機器人

金融行業的基礎是信息處理,某些以往需要人工參與的金融工作正在自動化,包括運營、理財、算法交易,以及風險管理等。

摩根大通利用AI開發了一款金融合同解析軟體。原先律師和貸款人員每年需要360000小時才能完成的工作,這款軟體只需幾秒就能完成。而且錯誤率大大降低,還可以24小時工作。

機器人的優勢還體現在對投資的完全理性。近些年火起來的量化交易,用數學模型替代人為的主觀判斷進行開倉和平倉的交易方式。避免了情緒波動對交易的影響,克制了人性中的貪婪、恐懼、僥倖的心理弱點,同時克服了我們主觀上的認知偏差,提高投資的理性。

目前金融機器人應用落地的4大場景:智能投顧、風險管理、搜尋引擎、智能客服。國內各場景的活躍企業包括:彌財(將經典的投資理論與最前沿的網際網路技術相結合,為普通大眾提供智能的、高端的定製投資服務)、信而富(基於人工智慧技術,通過建立模型,對海量數據進行篩查,來確定對方是否為真實的借款人)、人工智慧牛(整合自身獨有的金融數據報告資源、大數據、人工智慧技術,開創了智能金融搜索先河)、「嬌嬌」(交通銀行2015年推出了智能客服實體機器人)。

倉儲/物流機器人

傳統倉庫裡都是靠人手分揀、包裝、搬運,為了實現效率,倉庫的設計必須滿足員工的活動需求,太侷促的空間影響效率。而倉庫員工,則需要對倉庫裡的商品位置了如指掌,只有做到瞬間反應,分揀的效率才可能最大化。

物流機器人的出現,解決的不只是工作效率問題,更是將倉庫利用率提升一個高度。傳統倉庫的邏輯是「商品中心化」,也就是人找貨;而搭載了物流機器人的倉庫的邏輯是「分揀中心化」,實現了貨找人。

物流機器人會根據訂單信息,直接將商品所在貨架移動到分揀工面前,分揀工取走商品後機器人再將貨架運回原處,至始至終,分揀工只需待在一處地方等待「商品來找自己」。而以機器人的交互協調,提供比人活動小的多空間就可以了。

物流機器人不只提升了工作效率,更是設計了全新的倉儲結構。這方面以美國亞馬遜旗下的Amazon Robotics為行業典範,前身是Kiva System,2012年被亞馬遜收購後正式更名為Amazon Robotics,這家公司重新定義了倉儲。

目前常見的物流機器人可以分為三類:AGV自動導引車、碼垛機器人、分揀機器人。國內的物流機器人系統企業基本集中在AGV領域,被廣泛應用在工廠內部工序間的搬運、製造系統和物流系統連續的運轉以及國際化大型港口的貨櫃自動搬運。

客服機器人

在客戶致電或在線諮詢客服代表的問題中,超過60%的問題都是常見的,也就是說大部分客服人員每天都在應對重複的問題,機械工作消磨著客服人員的工作熱情。

標準化服務也是人工客服的一個難點,不同的客服代表可能會給客戶不同的答案,這讓客戶感到惱火。而在統一算法支配下的機器人客服,可以給客戶真正意義上的標準化服務。

目前國內智能客服機器人的定位,以輔助客服工作為主,回答客戶的常規、重複性的問題,進而提高客服工作效率。

但國內很多商家只是提供機器人給客戶,卻不考慮機器人問答知識庫才是大門檻。具體需要給機器人添加哪些問答、怎麼添加識別效果最好、客戶的一句話有多種不同的問答要怎麼實現。。.。。.這些都是客戶遇到的痛點。從提供客服機器人到提供企業客服機器人解決方案,這將是行業競爭的核心所在。

總結:

機器人似乎取代了一部分工作,從金融行業的交易員,到物流行業的分揀工。但是取代以後,又會給人類帶來新的工作,新的更靈活、更有創造性的工作,「等貨來」肯定比「滿倉庫跑」更受分揀工青睞。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2020年中國機器人現狀調研及市場前景走勢分析報告
    據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年中國機器人現狀調研及市場前景走勢分析報告顯示,**年中國機器人產量 7.2 萬臺,同比增長 34%;**年 1-**月, 中國機器人產量達到 4.4 萬臺、同比增長 50%。
  • 中國工業機器人行業現狀調研及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1-2027年)
    產業現狀  近年來中國工業機器人銷售處於快速增長階段,**年國內企業在我國銷售工業機器人總量超過9500臺,同比增長65.5%;外資企業在華銷售工業機器人總量超過27000臺,同比增長20%。隨著世界工業機器人技術的進步,機器人能力不斷增強,愈來愈多的手工作業將被更具有性價比的自動化作業所代替,一些低利潤、低附加值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將被逐漸淘汰。中國正處於工業化轉型過程中,截至**生產企業普遍需要技術和設備升級改造,大力發展我國的工業機器人是大勢所趨。從**-**年,汽車行業和電子行業的機器人使用量得到大幅提升,已經成為發展工業機器人產業的重要推手。
  • 2021-2027年中國工業機器人行業發展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據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1-2027年中國工業機器人行業發展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顯示,過去**年,我國工業機器人行業複合增速約30%,不 過截至**,我國工業機器人數量僅為日本的10%和德國的25%,市場空間廣闊,未來**年中國該行業複合增速可達30%,爆發性增長可期。預計未來隨著人 工成本逐年提高、老齡化社會加劇形成,中國機器人需求將快速增長。
  • 2020年中國手術機器人行業市場現狀及競爭格局分析 達文西機器人...
    原標題:2020年中國手術機器人行業市場現狀及競爭格局分析 達文西機器人引進率保持領先   手術機器人
  • 工業機器人發展現狀與趨勢
    和計算機、網絡技術一樣,工業機器人的廣泛應用正在日益改變著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方式。 一、工業機器人的發展現狀 工業機器人是最典型的機電一體化數位化裝備,技術附加值很高,應用範圍很廣,作為先進位造業的支撐技術和信息化社會的新興產業,將對未來生產和社會發展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國外專家預測,機器人產業是繼汽車、計算機之後出現的一種新的大型高技術產業。
  • 2020-2026年中國工業機器人行業現狀調研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據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2026年中國工業機器人行業現狀調研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顯示,截至**,國內正在服役的機器人已佔全球總量的9%左右,**年市場工業機器人將達7500臺,同比增長36.6%,整體而言,機器人市場需求只增不降。
  • 我國木塑板市場現狀分析
    我國木塑板市場現狀分析    尚普諮詢行業分析師指出:隨著木塑市場的逐步拓展,國內木塑材料生產能力亦有大幅度提高,相關數據顯示,我國當前木塑製品年產銷量已達15萬噸左右,居世界第二位  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塑料模板行業日漸成熟,塑料模板的品種規格也越來越多,目前在建築工程和橋梁工程中也已得到大量應用,隨著國家大力提倡開發節能,低消耗產品,以及我國塑料工業的發展和塑料複合材料的性能改進,各種新型塑料模板也正在不斷開發和誕生。當前,我國木塑材料企業集中分布在珠江三角洲和長江三角洲地區,南方企業則佔有產品數量和市場的絕對優勢,產業集群優勢開始慢慢凸顯。
  • 工業機器人的上遊核心零部件產業分析
    工業機器人的上遊核心零部件產業分析 網絡整理 發表於 2019-04-27 08:20:00 當前,我國製造業正迎來高端製造的關鍵轉型期,工業機器人對中國製造業轉型升級
  • 阿達木單抗市場發展現狀分析分析
    b)單一傳統合成DMARDs治療未達標時,建議聯合另一種或兩種傳統合成DMARDs進行治療;或一種傳統合成DMARDs聯合一種生物製劑DMARDs進行治療;或一種傳統合成DMARDs聯合一種靶向合成DMARDs進行治療。c)若仍未達標,換用另一種作用機制不同的生物製劑DMARDs或靶向合成DMARDs。阿達木單抗為療效良好的治療RA的二線用藥。
  • 我國四大類文創園發展現狀與分析
    原標題:我國四大類文創園發展現狀與分析  創意是文化旅遊創意產業園區形成的基礎「創意火花」為旅遊業與創意產業的融合搭建橋梁,構成園區的核心吸引物。文化旅遊創意產業園區的吸引物或產品較之傳統的旅遊吸引物,更加注重探究旅遊者的深層次需求,園區以創造「體驗」來吸引消費者,使遊客進入園區後「吃、住、行、遊、購、娛」所有的需求都能得到滿足。  中投顧問日前發布的《2016—2020年中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深度分析及發展規劃諮詢建議報告》指出,文化旅遊創意產業園區呈現以下3個特徵:創意吸引物是核心,「一站式體驗」是重點,產業鏈是延伸。
  • 智能製造產業、機器人產業園
    在智能化紡織成套裝備領域,我國開發出現場「無人化」操作的染色工藝、智能染色系統、筒子紗微波烘乾機、元明粉自動稱量系統、裝卸紗機器人、自動物流系統、中央控制軟體系統等,研製出新產品三類18種84臺/套。最後智能製造裝備產業正積極尋求創新發展,近年來,智能製造裝備產業重點領域已初步建立了產學研用相結合的產業創新體系。
  • 洛陽機器人——探訪洛陽機器人產業
    □本報記者 田宜龍 孫勇編者按機器人被譽為「製造業皇冠上的明珠」,是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科技創新和高端製造業水平的重要標誌。《中國製造2025》把機器人產業列入重點戰略。機器人及智能製造是我省重點培育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
  • 機器人產業現狀:多家上市公司玩不轉只好"移情別戀"
    (原標題:機器人產業現狀:多家上市公司玩不轉只好「移情別戀」,還要幹又缺「金剛鑽」)
  • 探訪洛陽機器人產業
    機器人被譽為「製造業皇冠上的明珠」,是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科技創新和高端製造業水平的重要標誌。《中國製造2025》把機器人產業列入重點領域。   機器人及智能製造是我省重點培育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
  • 中國觀賞魚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0-2026年)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觀賞魚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0-2026年)認為,我國觀賞魚每年出口量僅為世界出口總量的3%左右,年出口額只有世界總額的1%~2%,這是由於我觀賞魚種類品質競爭力不強所致。關於我國觀賞漁業的發展對策,已有諸多學者進行了闡述,還對地方觀賞魚的發展建言獻策及經驗介紹,提出了很多寶貴的參考意見。
  • 全國每5臺機器人,就有1臺佛山造!機器人產業如何發展?大咖這樣說……
    今日,「2020粵港澳大灣區智能裝備與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論壇暨智『匯』佛山——博士和博士後人才交流對接會」在廣東博智林機器人有限公司舉行。本次活動旨在圍繞智能裝備和機器人產業的自主核心技術突破與應用、系統創新與實踐、重點領域協同發展等方面,為博士和博士後高層次人才、高校、科研機構與佛山市企業開展技術合作攻關及成果轉移轉化搭建有效的平臺,進一步推動佛山智能裝備與機器人及相關產業在人才、技術創新、產業等方面的深入對接與合作。活動共吸引了省內外重點高校、科研機構的專家學者、博士和博士後以及重點企業、行業機構代表逾120人參加。
  • 中國智慧工廠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前景分析報告(2020-2026年)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智慧工廠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前景分析報告(2020-2026年)認為,**年是「網際網路+」和智能化全面爆發的**年,「網際網路+」滲透到各個領域,人工智慧應用等方面也取得了長足進步,與之相關的信息化建設、智能製造技術全面提升。
  • 中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行業現狀調研分析及市場前景預測報告(2020版)
    作為文化創意產業規模化、集約化發展的重要途徑和載體,近年來,我國文化創意產業園建設勢頭強勁,截至**全國文化產業園區超過2500家,其中國家已命名的文化創意產業各類相關基地、園區就已超過350個,分布於全國各地。
  • 我國高校圖書館空間建設現狀分析及對策
    1 我國高校圖書館空間建設現狀梳理  國外對圖書館空間建設模型主要有兩種看法:一是Donald Beagle[1]的物理空間與虛擬空間兩層論,二是Jim Duncan和Larry Woods[2]提出的三層次的概念,即物理層(physical layer) 、虛擬層(virtual layer)和支持層(support layer)。
  • 我國非通用語產業發展現狀及對策
    引言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的語言產業經歷了三次發展浪潮1,產業形態日漸豐富,市場規模顯著擴大,科技含量快速提升,經濟和社會效益持續增長。除了業態數量增長和質量提升之外,語言多樣性作為垂直於產業面的第三根軸線,賦予了語言產業「三維發展」的潛力。「民族語言志」網站顯示,世界上已知的「活語言」約有7117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