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洛陽機器人產業

2020-12-13 中國機器人網
   機器人

被譽為「製造業皇冠上的明珠」,是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科技創新和高端製造業水平的重要標誌。《中國製造2025》把機器人產業列入重點領域。

 

  機器人及智能製造是我省重點培育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近年來,老工業基地洛陽市的機器人產業快速崛起,已呈集群發展態勢,成為全省唯一以

工業機器人

為主的智能裝備生產基地。省委書記謝伏瞻、省長陳潤兒在洛陽調研時都對洛陽機器人發展提出明確要求、寄予厚望。

 

  洛陽機器人產業現狀如何?其發展有何獨特優勢?還需要解決哪些瓶頸難題?對全省創新創業發展有什麼啟發……本報今起推出「探訪洛陽機器人產業系列報導」一一進行解析。

 

  洛陽,千年帝都,自古也是創新之都。在這裡,蔡倫制出「蔡侯紙」,張衡發明了地動儀、渾天儀,裴秀創出了「製圖六體」……

 

  作為「一五」時期國家重點工業基地,中國第一臺履帶拖拉機、第一臺大型提升機,世界三大浮法技術之一的「洛陽浮法玻璃工藝」都在這裡誕生。

 

  如今,作為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的核心片區,作為先進位造業基地,洛陽市又增添了一張嶄新名片——機器人,並發展成為國內最具活力的工業機器人產業基地。


  洛陽機器人產業被寄予厚望

 

  今年前7個月,對洛陽來說喜事連連、利好不斷。

 

  省政府出臺的《關於支持洛陽市建設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基地的意見》正式實施。這是省政府首次專門為支持省轄市單個產業的發展出臺文件和政策。

 

  4月5日,國務院批覆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明確提出努力建設成為開放創新先導區、技術轉移集聚區、轉型升級引領區、創新創業生態區。

 

  5月26日,省委、省政府印發《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實施方案》並提出,洛陽重點發展工業機器人、智能成套裝備等,打造國內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智能裝備研發生產基地和新材料創新基地。

 

  省委、省政府對洛陽機器人產業發展寄予厚望。

 

  8月22日,在位於洛陽國家高新區的洛陽機器人智能裝備產業園,園區總經理田明曉回憶起省委書記謝伏瞻蒞臨調研的情景。4月16日上午,謝伏瞻率領全省重點項目暨產業集聚區觀摩團一行到洛陽機器人智能裝備產業園參觀。他饒有興致地逐一觀看「洛陽機器人家族」23家企業161種產品的功能演示,並從一臺機器人手裡接過一杯剛剛衝好的咖啡。

 

  謝伏瞻特別囑託洛陽市負責同志:對洛陽

智慧機器人

產業的發展壯大,省委、省政府寄予厚望。希望你們真正把機器人產業打造成河南先進裝備製造業的一個龍頭,帶動全省科技創新,促進裝備製造業大踏步前進,真正代表和體現河南工業發展的標杆和水平。

 

  20天後的5月6日,謝伏瞻再次到洛陽調研,在得知中航工業光電所剛剛拿到3000臺兩輪平衡車訂單時欣慰地說,看了這些產品,對洛陽打造好全省唯一的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基地更加充滿信心。

 

  7月24日,省長陳潤兒在洛陽調研時來到中航工業光電所,了解機器人研發情況。關於機器人產業發展,陳潤兒特別指出,要瞄準主攻方向,抓住重點,集中力量,打響優勢品牌,靠品牌帶動效應把整個產業做大做強。

 

  一份囑託和厚望,一份信心和期待,洛陽機器人產業如沐春風,茁壯成長。

 

  洛陽機器人有多牛

 

  機器人產業是衡量現代科技和高端製造業水平的重要標誌,也是搶佔智能社會發展先機的戰略領域。

 

  「洛陽市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高度重視並大力培育機器人及智能裝備製造產業,機器人從無到有,而且國企、民企及社會資本紛紛加入研發、生產陣營,呈現出良好發展態勢。」副省長、洛陽市委書記李亞說。

 

  據介紹,2015年,洛陽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研發生產企業達112家,佔全省的二分之一強,不僅企業數量多、產業鏈相對完善、產品豐富,而且很多企業都「身懷絕技」。

 

  6月29日,徐州市與中信重工籤訂創建科技安全示範城市戰略合作協議,一次性採購300臺中信重工特種機器人。至此,中信重工成為國內最大的特種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研發製造基地。

 

  一拖匯德公司和河南科技大學聯手研發成功桁架機器人,可廣泛

應用

於汽車、農機製造等諸多領域。

 

  中航工業光電所研製的變電站智能巡檢機器人,集多傳感器融合技術及機器人運動控制、視覺、安防等先進技術於一體,在變電站巡檢或特殊安防處理方面國內領先。

 

  除了國有企業,洛陽一批民營企業也在機器人領域大顯身手。

 

  洛陽德平科技公司研發的油氣管道焊接機器人,性能媲美世界頂尖產品,成為世界上第三個能夠生產該類產品的企業。

 

  洛陽沃德福工程技術公司在RV減速器研發上實現了新突破。

 

  洛陽鴻元軸承公司的諧波減速器及RV減速器軸承等機器人專用軸承佔據國內80%市場份額,打破了國外同類產品在國內長期壟斷的局面。

 

  據統計,在工業下行壓力增大的大背景下,洛陽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繼續保持快速增長。今年上半年,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417億元,同比增長25%。

 

  機器人「四大家族」齊聚洛陽

 

  5月上旬,正值中國洛陽第34屆牡丹文化節,國內外遊客紛至沓來。而另一場特殊展會,同樣吸引了國內外賓客的目光——中國(洛陽)國際機器人暨智能裝備展覽會。

 

  展會上,來自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近200家機器人製造商齊聚洛陽,

發那科

庫卡

、安川、

abb

等國際機器人「四大家族」也都攜帶看家寶貝同臺「競技」。

 

  為客人衝泡咖啡、陪老人聊天、跳個動感舞蹈、爬個坡滅個火、分揀物品、不時賣個萌……洛陽機器人家族不俗的表現,贏得中外客商交口稱讚。

 

  這已經是洛陽市連續第三年舉辦國際

機器人展

覽會。除此之外,國際智慧機器人巡迴展、中國

服務機器人

大賽、中國(洛陽)機器人與智能裝備創新高端峰會等一系列機器人主題展覽相繼在洛陽舉行。

 

  這些「高大上」的展會在洛陽舉辦,不僅是洛陽機器人產業實力的展示,也是機器人技術與品牌的較量,更吸引了川崎機器人、德國WL公司、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上海交大洛陽特種材料研究院、固高(香港)科技公司等數十家國內外知名機器人及智能裝備企業、科研院所相繼在洛陽「安家落戶」。

 

  洛陽機器人,開始迎風起舞。

相關焦點

  • 洛陽機器人——探訪洛陽機器人產業
    近年來,老工業基地洛陽市的機器人產業快速崛起,已呈集群發展態勢,成為全省唯一以工業機器人為主的智能裝備生產基地。省委書記謝伏瞻、省長陳潤兒在洛陽洛調研時都對洛陽機器人發展提出明確要求、寄予厚望。洛陽機器人產業現狀如何?其發展有何獨特優勢?還需要解決哪些瓶頸難題?對全省創新創業發展有什麼啟發……本報今起推出「探訪洛陽機器人產業系列報導」,一一進行解析,以饗讀者。
  • 探訪洛陽機器人產業系列①▏你好!洛陽機器人
    《中國製造2025》把機器人產業列入重點領域。  機器人及智能製造是我省重點培育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近年來,老工業基地洛陽市的機器人產業快速崛起,已呈集群發展態勢,成為全省唯一以工業機器人為主的智能裝備生產基地。省委書記謝伏瞻、省長陳潤兒在洛陽調研時都對洛陽機器人發展提出明確要求、寄予厚望。
  • 2016年洛陽經濟十大熱詞:機器人成為新興產業之首
    即將過去的2016年,是我國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攻堅一年,是洛陽「9+2」工作布局全面推進、落地生根的一年。在2016年洛陽經濟生活中,有許多反覆出現,或紅極一時的詞語,它給我們帶來了什麼?明年又將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在2016年收關之際,本報盤點洛陽十大經濟熱詞,與您一道回顧洛陽今年的經濟發展。
  • 國內外各色機器人齊聚古都洛陽「爭奇鬥異」(圖)
    國內外各色機器人齊聚古都洛陽「爭奇鬥異」(圖) 2016-05-09 15:52:37周小雲 攝   中新網洛陽5月9日電(記者 周小雲)大秀舞技的阿爾法機器人、餐廳中穿梭自如傳遞美食的送餐機器人、能與人對話的迎賓機器人……9日,一批現身河南洛陽的國內外機器人,紛紛「爭奇鬥異」,為民眾上演一場機器人「盛宴」。
  • 洛陽:加快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步伐
    》等專項規劃,最終促成河南省政府出臺了《關於支持洛陽市建設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基地的意見》,使我市成為全省唯一的以機器人為主的智能裝備生產基地,獲得省級層面傾力支持。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洛陽)機器人與智能裝備創新研究院研製開發的綠色無版數字印刷機、手機蓋板玻璃自動檢測設備,實現國內首創。洛陽中科信息產業研究院與中國一拖合作研製的智能拖拉機,已出口澳大利亞。三是中船重工第七二五研究所等8家企業入選2016年河南省創新龍頭企業,入圍數全省第一。
  • 振威展覽打造洛陽國際機器人暨工業裝備展覽會5月盛大開啟
    由振威展覽組織的第六屆中國(洛陽)國際機器人暨工業裝備展覽會(簡稱:洛陽工博會) 將於2021年5月27-29日在洛陽會展中心隆重開啟。中原地區釋放高質量製造業的旺盛需求近年來,順應智能化、服務化、綠色化發展趨勢,全國各地探索符合各具特色的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新路徑,中原地區釋放出了勃勃的商機和發展潛力。
  • 洛陽:三大改造,改出產業發展新動能
    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產業結構調整迫在眉睫。而「三大改造」,是攻「結構之堅」的金鑰匙。  去年以來,我市緊緊圍繞「565」現代產業體系,將「三大改造」作為推進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強力推進技術改造、智能化改造、綠色化改造。「三大改造」不僅成為促進企業產品結構、技術結構升級的重要路徑,還成為我市企業新常態下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
  • 探訪漢魏洛陽故城太極殿宮院遺址考古發掘現場
    10月10日,河南洛陽,記者探訪漢魏洛陽故城太極殿宮院遺址發掘現場。中新社記者 孫自法 攝10月10日,河南洛陽,記者探訪漢魏洛陽故城遺址。中新社記者 孫自法 攝10月10日,河南洛陽,中國歷史研究院考古研究所洛陽工作站站長錢國祥研究員(右一)在漢魏洛陽故城太極殿宮院遺址現場,介紹相關考古發掘研究進展等情況。
  • 智能製造產業、機器人產業園
    同時,江蘇、上海、廣東、洛陽等一些省市相繼成立工業機器人產業技術創新聯盟。2013年4月,由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牽頭的「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成立。另外,骨幹企業的研發經費逐年提升,重點企業研發經費佔銷售收入的比重已超過5%。如,湖北力帝工具機、中國重型機械研究院、深圳精密達、上海派芬自動控制技術和深圳正弦電氣的研發經費佔銷售收入比重均達8%以上。
  • 河南洛陽11歲少年造機器人 跳舞繞口令樣樣行
    河南洛陽11歲少年造機器人 跳舞繞口令樣樣行【現場聲】(機器人跳小蘋果舞)河南洛陽11歲少年造機器人 跳舞繞口令樣樣行【現場聲】(機器人跳小蘋果舞)【解說】近日,河南洛陽11歲少年紀緒小朋友在爸爸紀國亮的指導下做出了會跳舞、說繞口令、陪人做遊戲的機器人。
  • 謝家莊石窟:「花冠菩薩」造像 洛陽地區罕見【視頻】(探訪洛陽石窟...
    昨日,我們來到孟津縣城北邊的黃河公園,探訪謝家莊石窟。這是一座從山裡「走」出的石窟寺,雖然規模不大,但造型十分别致,尤其是一尊頭戴花冠的菩薩造像,在洛陽地區罕見。  昨日,我們來到孟津縣城北邊的黃河公園,探訪謝家莊石窟。
  • 探訪東莞松山湖產業升級樣本 華為雲工業網際網路助力
    來源:證券時報·e公司廣東東莞是中國製造業中心,也是我國出口重地,近期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一行探訪東莞著名的松山湖片區兩大產業集群的代表性企業,長信科技(300088)下屬的德普特、工業機器人製造企業拓斯達(300607),尋找雲計算、工業網際網路結合,如何驅動工業製造向智造轉變,開啟產業升級。
  • 廣東工業機器人產業的進階之路
    不久前,《廣東省培育智慧機器人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行動計劃(2021-2025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出臺,提出要促進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高端,到2025年,智慧機器人核心技術和關鍵零部件主要技術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連日來,南方日報記者走訪發現,廣東機器人產業仍充滿活力,本土企業深耕應用市場的同時,也正潛心研發機器人核心零部件,向「卡脖子」的關鍵技術發起挑戰,搶奪中高端市場。
  • 董明珠直播帶貨「嗨購洛陽·格力奇妙夜」圓滿收官
    8月1日,「格力·中國造」全國巡迴直播活動第二站在洛陽歷史遺址應天門盛大開幕。直播當天,線上線下「格力董明珠店」同步營業,最終完成銷售101.2億元。據悉,本次活動以「匠心引領·時代擔當」為主題,採取「線上+線下」結合形式。活動分為「洛陽擔當·古韻新生」探訪工廠、「匠心格力·智造洛陽」高峰論壇、「嗨購洛陽·格力奇妙夜」帶貨晚會。
  • 機器人產業春天來臨,西部國際工業自動化機器人展振翅高飛
    機器人產業春天來臨,西部國際工業自動化機器人展振翅高飛 北極星電力會展網 來源:第十四屆西部國際工業自動化組委會 2013-08-15
  • 機器人總動員!2022年北京機器人產業收入將超120億元
    從今年到2022年,北京市將推動北京市機器人產業高質量發展。近日,北京市經信局對外發布《北京市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行動方案(2019—2022年)》。根據行動方案確定的目標,到2022年,本市機器人產業實力穩步提升,機器人產業配套體系逐步完善,形成機器人產業鏈分工合作的發展生態,全市機器人產業收入超過120億元。
  • 上海寶山致力打造機器人產業標杆區
    建成後,將新增年產值100億元,並帶動整個上海的工業機器人產量及規模邁上新臺階。   無獨有偶,同屬「全球工業機器人四巨頭」之一的安川電機,也正在和寶山區合作。投資50億元的國家重大專項安川半導體機器人預計今年10月投產,年產值約30億元。   作為傳統老工業區,依託於鋼鐵產業,寶山區轉型升級而來的新興產業價值漸顯。
  • 努力推動機器人等智能化產業快速崛起
    機器人及智能產業是重慶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備受出席市四屆人大四次會議的代表們關注。1月24日,市人大代表、重慶潤通動力有限公司董事長朱列東建議,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大資金政策扶持力度,加快技術、產品、業態等方面的創新,努力推動機器人等智能化產業快速崛起,把智能產業培育成為全市經濟的新增長點。
  • 前瞻機器人產業全球周報第97期:造車「黃了」之後 戴森巨資投入AI...
    青島崛起機器人產業新高地11月22日至24日,2020年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大會在青島高新區舉行。大會以「應對新挑戰、擁抱新技術、抓住新機遇」為主題,來自國內外機器人行業領域的知名企業、科研機構和協會負責人聚首青島,探討產業發展趨勢,共同推動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
  • 機器人產業熱潮:「機器換人」或達成共識
    機器人產業本身作為一個新興產業,又面臨什麼樣的機遇與挑戰?在這場中國工業化與城鎮化轉型的變革中,浙江樣本又能提供什麼樣的經驗?  而近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就指出:「人口老齡化日趨發展,農業富餘人口減少,要素規模驅動力減弱,經濟增長將更多依靠人力資本質量和技術進步。」「新興產業、服務業、小微企業作用更凸顯,生產小型化、智能化、專業化將成產業組織新特徵。」而這些正是機器換人背後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