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人口數量連年下降,專家預計2018年新生兒跌破1500萬

2020-12-18 華夏時報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王曉慧 北京報導

2018年是我國全面放開二胎的第三年,曾經預測的新生兒呈井噴式上漲的景象並未如期而至。

「雖然官方至今也沒公布全國前11個月的新生兒數據,但通過部分地方公布的數據來看,今年的出生人口比去年減少100多萬到200多萬。」12月25日,長期研究人口與生育問題的專家何亞福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即便如此,從近期的形式來看,我國近期不大可能明確宣布取消計劃生育,但計劃生育會逐漸從管理型轉變為服務型,只要計劃生育從管理型轉變為服務型,實際上也就全面放開生育了。

在全面二胎政策實施的2015年,曾有專家預測,全面開放二孩後會造成「嬰兒潮」現象,甚至建議要做好抑制人口增長過快的準備。不過這些擔心似乎是多餘的,現實情況是,「呈井噴式的上漲」不但沒有出現,生育率反而出現了逐年下降的趨勢。

出生人口數量連年下降

在執行了幾十年的計劃生育政策之後,2015年,我國實施了全面放開二孩的政策,然而,世事難料。

2016年,受2015年剛剛放開二孩政策的影響,促使出生人口顯著增加,達到1786萬人,同比增長了7.9%,增速創下自2011年以來的歷史新高。2017年,根據當時的衛計委預測,我國新生兒數量應該在2023萬人左右,然而,2017年的新生兒數量不僅沒有到達衛計委預測的數量,反而比2016年的人口總量增長數量減少了60餘萬人。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全年出生人口1723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2.43‰,相比2016年數據而言,出生人口和人口出生率都有小幅下降。而這種下降或會延續。

「就目前的數據來看,我比幾個月前更悲觀一些,今年新生兒數據依然會繼續下降。」12月25日,全球化智庫(CCG)特邀高級研究員、「人口與未來」網站聯合創始人黃文政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預測,從各地出生人口的同比下降數據來看,2018年出生人口很可能跌破1500萬,甚至跌至1400萬左右的水平,國家統計局的正式數據一般要到一月下旬公布。

記者梳理數據發現,2017年全國生育率最高的山東,在2018年上半年多地出生人口下降。以煙臺為例,當地衛計委數字顯示,煙臺2018年上半年出生26902人,同比下降16%左右。而青島市公布的數據顯示:1——11月份,全市戶籍出生81112人,同比減少21737人,減少21.1%。

除此之外,江蘇、貴州、天津、山東、湖北等出生人口數量同比也有下降。

究其原因:首先,育齡婦女(15-49周歲)持續減少,特別是70後、80後的婦女退出生育旺盛期,90後成為生育主力,參與生育人數逐年減少。其次,在經歷了兩年補償性生育後,全面兩孩政策累積勢能釋放逐漸趨緩,往年符合政策的人群在前兩年集中生育後,從2018年開始,兩孩生育逐步進入常態,出生人數下降在預料之內。

「具體數據的準確性不好判斷,更系統和完整的人口數據恐怕要等到2020年人口普查結果出來。根據以往經驗,由10年一次人口普查數據回測的出生人口往往要顯著低於每年公布的出生人口數據。其中最突出的是1999年出生人口數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1999年的出生人口是1909萬。但在2000年人口普查與此大致對應的2的1歲人口僅為1150萬。而在2010年人口普查中與此大致對應的11歲人口則又為1394萬。」黃文政表示,即使考慮到夭折和統計時間窗口的差別,1999年當年公布的出生人口比2010年人口普查回測結果高出四五百萬。考慮到管理的改善,相信目前公布的年出生人口數據可靠性應該有所提高,但究竟是否還存在嚴重高估目前還難以判斷。

「計劃生育」將從管理型向服務型轉變

2018年新生兒數量具體數據尚未發布,但是,根據各地已發布數據來看,出生人口斷崖式下跌在所難免,而這樣的直接後果是老齡化嚴重。人口年齡結構的變化將影響消費結構,而消費結構又決定了經濟發展結構。

就此,黃文政表示,人口結構惡化對經濟的影響最多百分之幾十,但是人口規模衰減的影響是十幾倍、幾十倍,如果這種趨勢不能逆轉,中國的發展將被釜底抽薪。

「即便如此,近期不大可能明確宣布取消計劃生育。」何亞福表示,根據機構改革時間表,地方機構改革全部任務在2019年3月底前基本完成,地方衛計委也將改組為衛健委,撤銷與計劃生育相關的部門。屆時,計生協會有可能接手以前計生部門的一部分工作。計生部門屬於政府部門,有執行計生政策的行政強制權力;但計生協會屬於非營利性群眾團體,沒有行政強制權力。可以預測,屆時的「計劃生育」將從管理型的計劃生育轉變為服務型的計劃生育,也就是說,屆時的「計劃生育」將與國際接軌,回歸計劃生育的本來意義,提供自願的避孕節育服務以及生育健康諮詢服務,而不是像以前的計生部門那樣處罰多生孩子的家庭。

據記者了解,就在近日,青島便已在全國率先制定新時期基層計劃生育的工作規範,由過去的一刀切、強制服務,轉變為分類管理、按需服務。

比如,推廣計劃生育服務事項村居代辦、一站式服務和網上辦理,讓群眾少跑腿、「零跑腿」;強化母嬰設施和婦幼保健能力建設;進一步完善計劃生育獎勵扶助政策,將增加的產假納入了生育保險支付範圍,並且,初步建立計劃生育特殊家庭保障政策體系。

不過,從長遠來講,黃文政依然表示,生育願望從來就不應該受到控制,所以最終就是要全面放開生育政策,而且越早越好。同時,長期來看,生育率將一直走低,所有人都會成為受害者,所以政府以扶助家庭的方式鼓勵或者獎勵生育來提高生育率合情合理。

責任編輯:徐芸茜 主編:陳巖鵬

相關焦點

  • 2018年我國出生人口數量、出生率雙降 專家預測未來幾年將持續減少
    而2017年的全年出生人口為1723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2.43‰,2018年的數據出現雙降。「這一數據在我的意料之中。」1月21日,長期研究人口與生育問題的專家何亞福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是表示,由於育齡婦女人數持續減少以及人們的生育意願普遍低迷等原因,預計未來幾年我國出生人口將會持續減少。
  • 報告:2018年義大利全國人口總量首次跌破6000萬
    中新網7月4日電 據歐聯網援引歐聯通訊社4日報導,義大利國家統計局日前發布最新全國人口統計數據報告指出,2018年是義大利近90年以來,人口下降幅度最大的一年,全國人口總量首次跌破6000萬。統計報告顯示,2018年1月1日,義大利社會人口總數為6048.4萬人,截至到2019年1月1日,義大利全國人口總數已降至5510.4萬人,2018年人口銳減總量達到了538萬人。據報導,在過去的4年中,獲準加入義大利國籍的外國移民總數約為63.8萬人。
  • 2018年中國出生人口下降200萬人 專家:不必擔憂
    中新社北京1月21日電 (記者 李曉喻)中國國家統計局21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出生人口達1523萬,比上年減少200萬人,是近40年來中國出生人口環比下降最多的一年。資料圖:醫生懷抱著一名剛出生嬰兒。
  • 2018溫州出生人口大數據公布!超五成新生兒是二孩……
    今日,溫州市婦幼保健所發布2018年溫州出生人口大數據,根據市區域婦幼保健信息管理系統統計,2018年我市新出生二孩佔出生人口比重一半以上,達55.92%,全面兩孩政策帶來的積極意義在持續釋放。不過,從數據來看,我市出生人口數量下降趨勢沒有改變,2018年總出生人口9.6903萬人,比2017年下降15.7%。
  • 2018全年出生人口為1523萬人 延續2017年下降趨勢
    昨天(21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一組數據,2018年是全面兩孩生育政策實施的第三年,全年出生人口數量比2017年少了200萬。2016年、2017年出生人口分別為1786萬、1723萬,2017年的出生人口數量比2016年減少了63萬人。
  • 2018國民經濟成績單| 2018年出生人口1523萬 統計局:人口數據要...
    面對2018年出生人口有所減少的情況,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中國調查與數據中心的副教授陶濤在1月10日國家衛健委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出生人口的規模受到育齡婦女規模的影響,我國15~49歲育齡婦女的規模在2011年達到頂峰,之後一直呈下降態勢,相應的出生人口也進入下行通道。
  • 義大利人口呈下降趨勢 預計到2065年將減少六分之一
    中新網11月21日電 據歐聯網報導,歐盟統計局日前發布的社會人口調查分析報告顯示,近年來,義大利社會人口負增長現象突出,根據目前的人口下降趨勢,預計到2065年,義大利總人口將降至5150萬人左右。據報導,2015年,義大利死亡人口首次高於新生兒數量,總人口開始減少。此外,未來將會有越來越多的人移居大城市,由此將導致義大利小城鎮,特別是南方部分地區的人口大幅下降。專家分析認為,在某種程度上,人口減少或許有益於國家發展,但由此帶來的老齡化問題、青年人才流失缺點不容忽視。
  • 新生兒又少200萬!一年993萬人逝去,2018中國增加多少人?答案來了
    國家統計局同期發布的這組數據還顯示:2018年中國新增人口數量較上年減少,人口出生規模連續第二年出現萎縮,出生率創歷史最低,60周歲及以上人口佔比創新高,勞動人口數量也出現首次下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2018年新生兒數量比2017年減少了200萬人,相當於2017年全年出生人口的12%左右。再將歷史刻度拉長,2018年1523萬的出生人口,也創下1962年以來的新低。
  • 美國2018年新生兒數量創32年來新低
    人民網訊  據美國中文網綜合報導,根據15日公布的政府報告,2018年美國出生的嬰兒數量降至32年來的最低水平。 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報告稱,這是幾十年來生育率逐漸下降大勢的一部分。
  • 2018年中國出生人口有多少?
    就像通過幾顆顆星球短時期的運行軌跡,天文學家就能計算出它幾十年後的相對位置一樣,用十年前的人口數據,我們就能八九不離十地預計到今天的出生人口數字。我2012年時和導師寫過一篇簡單的文章,2013年發表在《金融研究》上,使用了2010年人口普查數據。當時的預測結果是中國人口在2024年會達到上限14.1億,然後開始下降。
  • 國家統計局:2018年出生人口中二孩及以上數量多於...
    1月21日上午,國家統計局發布了2018年全年中國人口數據。數據顯示,2018年全年我國出生人口1523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0.94‰。《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此次公布的2018年全年出生人口數雖然繼續維持在1500萬人以上的水平,但已比2017年1723萬的出生人口有較明顯的下降。
  • 2018人口公布:最新全國31省市人口數量統計排行榜
    可以看到,2018年全國共計人口數量13.9008億人,相比2010年的13.3281億人,在八年的時間裡人口數量的漲幅為4.29%。  具體到各省市來看,廣東省、山東省、河南省、四川省、江蘇省依然是我國人口數量最為龐大的五個省份。
  • 2018年中國出生人口同比減少200萬 讓生咋又不生了?
    人口自然增長率為3.81‰,下降1.51個千分點。分析歷年數據可以發現,2018年出生率為1949年以來歷史最低值,同時勞動人口數量也是首次下降。無獨有偶。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聯合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發布的《人口與勞動綠皮書:中國人口與勞動問題報告No.19》也給出了不太樂觀的數字。
  • 2018年中國出生人口同比減少200萬 政策開放了怎麼生的人少了?
    最新數字顯示,2018年中國全年出生人口1523萬人,比2017年減少200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0.94‰,比2017年下降1.49個千分點。人口自然增長率為3.81‰,下降1.51個千分點。分析歷年數據可以發現,2018年出生率為1949年以來歷史最低值,同時勞動人口數量也是首次下降。
  • 2018年全年中國人口數據公布 二孩及以上出生數量多於一孩
    至誠網(www.zhicheng.com)1月25日訊  1月21日上午國家統計局發布了2018年全年中國人口數據。數據顯示,2018年全年我國出生人口1523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0.94‰。
  • 中國曆年來新生兒數量變化一覽,一年比一年少
    中國曆年來新生兒數量變化一覽:2000年:1765萬2005年:1612萬2010年:1588萬2015年:1655萬2016年:1786萬 (全面二孩政策)2017年:1723萬2018年:1523萬2019年:1465萬2020年:預計1200萬2019年,中國的生育率為2000
  • 人口加速減少、外勞引入不足,日本人口危機警鐘再響
    日本厚生勞動省最新的人口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日本出生的嬰兒數約為86.52人,首次不足90萬人。而當年日本的死亡人數為138.11萬人,創下二戰以來的最高紀錄。因此,2019年,日本的出生人數低於死亡人數的人口「自然減少」達到51.59萬人。這一差值不僅首次超過50萬人,也是該數據自1899年開始以來最大差值。
  • 2018中國人口圖鑑總人數 2019中國人口統計數據
    但隨著生育率的下降,中國勞動人口增速放緩,整體數量在 2011年達到最高峰值 9.41 億人,隨後勞動人口絕對數量逐年下降。生產者/消費者的比例也從 2011 年開始整體趨勢下降,2017 年為 124.6%。 隨著人口紅利發生拐點,生產者/消費者比例下降,提供服務和勞動的人數下降,消費人口則逐漸增多,那麼商品和服務供給可能愈發供不應求,從而導致上漲價格,形成通貨膨脹。
  • 日本2020年新生人口預計再創新低
    日本2020年新生兒人數預計將比2019年大幅減少,連續第五年創新低。  共同社24日援引政府消息人士的話報導,預計2020年新生兒人數將為大約84.5萬人,低於2019年的大約86.5萬人。  初步數據顯示,2020年1月至8月新生兒人數為58萬,比去年同期減少2.3%。
  • 新生兒跌破90萬,老人卻佔總人口3成,日本為何成了低欲望國家?
    根據最新人口計算結果,日本的老年人口新增至3617萬人,逼近總人口的30%!作為一個發達國家,日本卻在下坡路上一去不返,從樓市泡沫破裂開始,日本的經濟發展進入原地踏步時期,二十多年過去了,雖然在國際上的排名沒有多大變化,但是日本的其他方面,已經出現了不同大小的問題,而人口,則是日本「最絕望」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