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數古代女子的嫁妝,件件奇葩,竟然還是女方家出彩禮!

2020-12-20 小許說事

現在女子出嫁的嫁妝無非就是車子、房子、票子這三樣。真的就是很現實的事情,沒錢沒車沒房,那你就是沒媳婦兒,相信很多人知道這個梗吧,可是我們今天不說這個現實的社會,說一說古代女人出嫁的時候,女方家,也就是新娘那邊會準備什麼吧,然後你再跟現在比一比,究竟是哪裡變了。一起往下看看吧。

結婚關於每一個人都是一件大事,現代人只需男女雙方看上眼,領一張結婚證,在風風光光的置辦一場婚禮,這婚也就結了。結婚自古以來就不是簡單的兩個人在一起,而是需要雙方一起來為其操辦。經過歷朝歷代的演變,結婚依然需要男方準備彩禮,而女方置辦嫁妝。古代的婚姻講究門當戶對,一般而言,都是家境差不多的雙方結婚。

據《周禮》記載,在周朝時期國家就設立專門管理婚姻登記事物的部門,從事這一職務的人叫做「媒氏」。如果結婚時如果女方送的陪嫁物品越多,那麼婆家就會越『客氣』的對待自己的女兒,而其實在現代社會也是有這樣的概念在的。而嫁妝的多少,在古代直接決定一名女子日後在婆家的地位。那古代女子出嫁,娘家人究竟會準備什麼嫁妝呢?

其實放在一起來說的話,大概的嫁妝就是有下面幾種:「春宮」瓷器,嗯這個東西可是一個好東西啊,這個春宮瓷器可是讓女子用來學會夫妻之間的床第之事。說出來還是有點尷尬啊,所以這個東西可是娘親在女子出嫁時陪嫁的「壓箱底」物件。壓箱底可以看出來的就是有多麼重要的了。也是女子嫁妝裡面最重要的物件了。

第二個東西就是小腳瓷鞋,嗯想必大家都知道,在古代來說,時很看重女子的第一次的,於是就會有很多種方法來驗證這個女子是不是黃花大閨女了,其實還有一種驗證女孩子是不是貞潔的方法就是,女方的母親會會將一條白手帕,放入這個要送給女孩子的小腳瓷鞋之內,於是就在這對新人洞房之後,也就是第二天早上的時候,男方家會用這條白手帕來檢驗,女子是否有落紅(也就是出血)以示清白。要是沒有落紅那後果可想而知。怕是放在古代是要被浸豬籠的了。

嗯,接下來的這個東西真的就是很羞澀的那種了,我覺得是三歲小孩子才穿的東西,可是古代竟然是女方的嫁妝,那就是開襠褲,是不是嚇了你一跳呢,想必大家都知道古代婚姻講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也就是父母說什麼就是什麼,沒有不敢不從的,還有就是因為古代很多夫妻,一直是等到掀開紅蓋頭才第一次見面。所以這個開襠褲就是,用來避免兩個指腹為婚從未見過面的男女之間的尷尬。是不是感覺一個比一個奇葩呢?而且還是女方家出彩禮,想想都舒服,你們有什麼疑問就可以下方留言討論哦。

相關焦點

  • 直擊嫁妝的古今演變:古代習俗嫁妝是彩禮的數倍,而今卻翻天覆地
    直擊嫁妝的古今演變:古代習俗嫁妝是彩禮的數倍,而今卻翻天覆地「良田千畝,十裡紅妝,八抬大轎,明媒正娶」短短的16個字就非常詳細概括了中國古代男婚女嫁的熱鬧喜慶場面。今天我們主要來了解一下嫁妝的古今演變:古代習俗嫁妝是彩禮的數倍,而今卻翻天覆地。
  • 10萬彩禮女方家扣3萬!男子吐槽:要她家出點嫁妝錢,我錯了嗎?
    「10萬元彩禮女方家扣3萬,還不陪嫁妝」「我家負責買房、裝修,要女方出點嫁妝錢,卻遭拒絕。」「這是我的問題嗎?」這條關於彩禮的帖子一直很火。彩禮要不要帶到小家庭?「這得看女方顏值值不值這3萬元。」「我結婚我給多少彩禮我老婆如數帶回來,除非你丈母娘是個錢窟窿,當你(是)提款機。我不知道你老婆是哪裡的,在徐州市區周邊鄉鎮,女方家一般都是有陪嫁的,彩禮都給女方帶回去的,就是不陪嫁也不扣彩禮錢的,你要看清楚你丈母娘,小心以後當你(是)提款機。」
  • 只要彩禮,不給嫁妝的婚姻,無異於搶劫!
    文:十裡插圖:來源於網絡關於彩禮與嫁妝,這是古時候就定下的規矩,古人結婚男方一定會下聘禮,而女方家也一定會給嫁妝,這才是真正的男婚女嫁。至於給多少聘禮,那就得根據男方家庭的心意來定,當然嘍,不同身份的人也會給出不同的表示,比如王侯將相大多會給出一大筆豐厚的彩禮,而普通老百姓大多就只能盡其所能的意思一下。嫁妝也是一樣的,大戶人家的千金小姐出嫁,嫁妝大多比較豐厚,在古代就有十裡紅妝的盛況,而普通農家女出嫁,大多只有幾床被子。
  • 古代女人出嫁時候的奇葩嫁妝,屬浙江廣東最不可思議了!
    經過歷史的不斷推進,歷朝歷代的不斷改變,結婚男方要準備彩禮女方要準備嫁妝。說到嫁妝,簡單的生活用品、古時候的牲畜等等都是基本操作,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古代女人們出嫁時候家裡給準備的那些奇葩嫁妝。①丫鬟從春秋開始,王公貴族的女兒出嫁,家裡就都會讓女兒帶著幾個丫鬟一起過去,繼續服侍。
  • 彩禮的多少,嫁妝的有無,哪個不是女方說了算
    從古至今,娶媳婦都是要出一份厚厚的彩禮的,而嫁妝就因人而異了。現如今,男多女少,能娶個媳婦就很不錯了,又有幾人「在乎」那點嫁妝呢?要是過於斤斤計較女方的嫁妝,那這個媳婦想娶進門可就難上加難了。高彩禮在過去的幾年間,一直都是人們茶餘飯後談論的焦點,沒有說哪個男人結婚能不掏彩禮,而女方卻能在結婚的時候不出嫁妝,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彩禮和嫁妝都是女方說了算?
  • 古代婚俗:女方的陪嫁,為何是男方彩禮的十數倍之多?
    古代女子結婚,有錢人家陪嫁「丫鬟」,沒錢人家陪嫁什麼?古代婚俗,女方的陪嫁,為何是男方彩禮的十數倍之多?乾脆說吧,光這錫器,陪送了就有四十多斤,還是真正的「道口錫」。「陪嫁丫鬟」也好,「十裡紅妝」也罷,都是富貴人家女兒們的獨享,普通人家嫁女,則沒有如此排場。
  • 男子結婚要女方出幾十萬的嫁妝,女友直接拿鈔票砸男子的臉!
    在我國大部分地區都有嫁妝彩禮這一說,也就是說嫁閨女的人家要準備一筆錢或者是具體物件,讓閨女帶走。至於拿多少的嫁妝或者彩禮,要根據各個地方的風俗,也要根據女方家庭的條件。男女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卻因為嫁妝鬧掰的事情並不少見。近日,網上流傳了一個視頻,被無數網友紛紛轉載。視頻中一個身穿大衣的美女拿著一把一百的紅票,砸向身邊的黑衣男子,看上去情緒很激動。
  • 女方要求給20萬彩禮,婚禮當天看到嫁妝,男方傻住
    現在這個女友,就是相親認識,已經交往一年多了,兩個人感情穩定,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可是女方開出的彩禮,讓他犯了愁。女方父母要求給20萬彩禮,可是小劉,家庭一般,20萬可以說是天價了。這麼多年來雖然有點積蓄,可是也不夠20萬呀,如果女方非要,那就只能找親戚朋友借了,可是那結婚後生活怎麼辦呢?結婚了就要還債,哪裡顧得上買房生孩子,那得過上好幾年的窮日子呀。
  • 婚禮100:女方結婚嫁妝有哪些必備品?
    男方給彩禮,女方也不能少嫁妝。彩禮反映出男方對女方的尊重,嫁妝何嘗不是女方對男方的重視呢?婚禮100聊一聊女方結婚嫁妝有哪些必備品。男方會給女方彩禮,而結婚的時候女方要準備嫁妝。彩禮的標準不同,嫁妝的標準也不一樣,但有些基本的必備品還是不可少。一般來說女方結婚要準備哪些嫁妝呢?女方嫁妝必備:存款。大多數情況下女方父母會在男方彩禮基礎上加一點錢給女方當嫁妝。畢竟都想自己的女兒婚後生活的更好一些,這是女兒傍身之用。女方嫁妝必備:傳家首飾,一般老一輩都有手鐲之類的,大多是玉器。都是媽媽傳給女兒,女兒再傳女兒。
  • 彩禮,嫁妝文化習俗你怎麼看?路在何方?
    從我個人來說,我結婚時沒有出彩禮,我老婆也沒有出嫁妝,酒席都沒有辦,就領了結婚證,還是過了10多年了。結婚後,家務是共同做,雙方父母共同孝敬,結婚後掙的錢大部分都交給老婆,每年結婚紀念日,老婆的生日,情人節,我都給老婆買花,買蛋糕,買巧克力。
  • 媽寶男:「我媽出10萬彩禮,讓你家拿8萬嫁妝,有錯嗎?」
    女:首先,我不會出錢裝修,因為房子並沒有我的名字;我家出多少嫁妝,由不得你娘倆說了算,我還從未聽說男方還能要求女方拿多少錢嫁妝的;我沒駕照,自然也不會拿18萬去買車,那是你心儀的,不是我。最後,你如果這樣打如意算盤,趁著還沒結婚,我們分手吧!
  • 彩禮和嫁妝有什麼區別? 彩禮和嫁妝兩個重頭戲如何做到盡善盡美?
    而我們現在常說的彩禮,其實就是源自於婚俗六禮中的納徵禮。傳統的納徵禮,就是在男女雙方都已經互有好感,對生辰八字等信息進行過卜算後,雙方達成了比較確定的婚約共識。這個時候,男方就可以帶著彩禮物品,上女方家裡進行納徵禮了。     簡單的說來,就是當你們雙方準備結婚了,在正式的婚禮儀式前,男方親手交到女方手上的禮品,就是彩禮。
  • 古時的男方是如何向女方「納採禮」?深度解析中國古代的彩禮文化
    文|靈魂小書童(專注優質原創文章,擁有本文章版權,歡迎轉發分享,抄襲、搬運必究)婚姻是人生大事,古代人們也一樣重視,而且即使當時的女人的地位並不高,但是男方要想娶妻,就不得不給予女方豐厚的嫁妝與彩禮。而男方給予女方彩禮的行為就被稱為納彩禮,然而納彩禮並不是件簡單普通的事情,因為它是一種文化的象徵,如果男方沒有做好,必定會受到社會的輿論壓力。那中國古代的各個時代的納彩禮文化是怎樣的?接下來將為大家細細道來。
  • 結婚男方到底應不應該給女方彩禮呢?
    彩禮是中國古代婚嫁習俗之一,又稱訂親財禮、聘禮、聘財等。中國舊時婚姻的締結,有在婚姻約定初步達成時互相贈送聘金、聘禮的習俗,這種聘金、聘禮俗稱「彩禮」。在新中國成立之後的一段時間,彩禮和與彩禮相關的訂婚和婚約都受到了批判,曾一度被廢止,但在民間始終頑強存在。其實在古代,男方給彩禮,女方還嫁妝是很理所當然的。
  • 古代女子出嫁為什麼要送嫁妝?
    現如今的嫁妝都是層次不一,那古代女子出嫁為什麼要送嫁妝?嫁妝顧名思義就是娘家嫁女兒的時候所需要送出去的「物品」,有一些人也把它稱作為「嫁資」。嫁妝當時是屬於新娘子的私人財物,它的所有權是歸於新娘子的。婆家是沒有這個權利去幹涉這個,如果一定要去動嫁妝,一定要等到兒媳婦的同意,如果不同意的話,就不能觸碰。
  • 社會學家李銀河:彩禮給女方父母,是變相買賣婚姻,你怎麼看?
    女方父母把孩子養育十幾年,不會輕易把孩子交出去,這個時候就需要一筆豐厚的彩禮,實際上也相當於「買賣」,女子結婚之後,就很少回娘家了,有的甚至是當被休之後才回娘家。
  • 古代女子出嫁需要哪些嫁妝呢?壓箱底的東西最令人尷尬!
    古代女子出嫁需要哪些嫁妝呢?壓箱底的東西最令人尷尬!一對男女走到一起組建家庭是很神聖的事,雙方的家長也很重視。一切都準備好以後,男方需籌備彩禮,女方則是需置辦嫁妝。經過一系列的操作後便可修成正果,過上二人的小日子。
  • 娶老婆不用彩禮,還能賺一大筆!印度「天價嫁妝」折射了什麼頑疾
    來源:金十數據在中國,彩禮問題不知道讓多少情侶發愁,在問答社區裡,關於男方該不該給女方彩禮、給多少彩禮,最後都會變成一個問題,我該不該分手。不過關於嫁妝的討論就明顯沒那麼火熱,通常都看女方家長的條件和意願。但在我們鄰居印度,情況就天差地別了,男方不僅不用給彩禮,還能收到一大筆嫁妝。
  • 為什麼結婚要有彩禮和嫁妝呢?
    言歸正傳,今天就說說在咱們中國這個彩禮的由來。彩禮又稱「彩禮」「聘禮」,是在議婚納徵時女方收受男方的財物。最早的彩禮的象徵意義大於實際價值,《周禮》對禮物的價值還規定了上限,制止了無謂的攀比。然而到了兩漢時期,彩禮的構成發生了變化,內容取代了形式。
  • 男方不出彩禮 女方不出嫁妝 生兩個娃跟兩家姓……這樣的「兩頭婚...
    「兩頭婚」讓夫妻站在平等的位置 還是讓家庭形成兩個陣營「90後」徐立飛和沈菀是餘杭臨平人,兩人都是家裡的獨生子女,2017年領證結婚,雙方在婚前約定好,男方不出彩禮,女方也不出嫁妝,結婚酒席、房子這些費用都是共同承擔,大寶出生後隨父姓,二寶姓母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