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在廣佛肇高速與佛山市三水區塘西路交界段,攪拌車錯落停在飛架的橋梁上,施工人員在橋面上忙著鋪設水泥,沿路向西望去,更遠處的路面已經鋪上瀝青,路中央豎起了連排路燈。
據施工單位透露,廣佛肇高速公路廣州石井至肇慶大旺段計劃2021年全部建成通車。作為貫通粵港澳大灣區連接大西南的重要交通樞紐,廣佛肇高速公路全線通車後,將為廣州、佛山、肇慶三市開闢出一條新的跨城高速通道。
在地處廣佛肇區域中心的三水,廣佛肇高速橫跨樂平、雲東海兩大鎮街。該條高速路的開通,有望強化三水與外部連接,加速要素流動,但隨著石井—大旺產業集聚區越發緊密連成一片,你追我趕的區域競合格局更趨激烈。機遇與挑戰面前,三水將如何「左右逢源」?
機遇
30分鐘到白雲、2小時到梧州
在手機地圖上,辛格林電梯(中國)有限公司(下稱「辛格林電梯」)副總經理羅小雯用手指比劃出產品訂單進廣州的路線,從樂平鎮經西二環和許廣高速到達白雲區石井街道,全程約51公裡,駕車需時約1小時。等到廣佛肇高速全線開通,她將能在樂平和石井間大體畫出一條直線,全長只有約30公裡,駕車需時不到30分鐘。
向西,辛格林電梯的產品訂單將能經廣佛肇高速運輸不到10分鐘進入肇慶大旺,再用時約2小時橫跨肇慶全境進入廣西梧州境內,而無須捨近求遠,從三水中部經瀋海高速運輸到三水南部,再經由廣昆高速運往大西南地區。
按計劃,廣佛肇高速廣州石井至肇慶大旺段(即廣佛肇高速二期項目)將在明年上半年前實現貫通。這條全長47.4公裡的線路,途經廣州市白雲區石井街道,佛山市南海區裏水鎮、獅山鎮,佛山市三水區樂平鎮、雲東海街道,肇慶市大旺,將與已建成通車的廣佛肇高速公路一期肇慶大旺至封開江口段順接,進一步將廣州、佛山、肇慶三座城市連成一體。
地處廣佛肇中心區位的三水,將在廣佛肇高速擁有3個出入口,分別與塘西大道、西樂公路、防汛路(即南白路)相接,東來西往的人流、物流將能從中進出三水,有望強化三水作為廣佛肇中心的承東啟西區位優勢。
正是看中了三水的交通區位優勢,湛江人郭觀土租下了塘西大道邊廣佛肇高速與佛山一環西拓北環段之間的100畝地,在2015年底建起3萬平方米廠房物業用於出租,目前已吸引10多家企業進駐,其中4家是物流企業。「今年10月又新建成近9000平方米廠房,現在每天都有物流企業派人前來考察。」他說,未來這裡將重點打造物流園。
優質製造業企業自東而來。廣州中科醫療美容儀器有限公司在廣州白雲區生產製造各類綜合性醫療器械。最近,該公司董事長童顯權連番來到位於佛山國家高新區三水園的天粵科技園考察。他說,園區無縫對接西二環高速、佛清從高速,還有即將開通的廣佛肇高速,同時,園區鋁型材、醫療器械、化妝品、汽車配件、小家電等產業基礎好,並擁有省級醫療器械檢測單位——廣東省醫療器械質量監督檢驗所三水所,可以為項目提供良好的成長土壤。
從廣州石井到肇慶大旺,未來在廣佛肇高速的牽引下,各種要素加速流動,該片區的高端裝備、新能源汽車、新一代信息技術、食品醫藥、新材料等產業項目、人才、技術、資金有望沿線實現進一步優化配置。三水區投資服務中心主任彭聲豪認為,以上產業不少都是三水的重點招商類別,三水可以立足自身產業基礎,探索以商招商、產業鏈招商等模式,主動向外對接,不斷完善產業鏈。
在三水區樂平鎮與雲東海街道接壤位置,廣佛肇高速(右)與佛山一環西拓北環段共同穿過塘西路。
挑戰
東有標兵、西有追兵
立足粵港澳大灣區,面向全國乃至全球招商引資、招才引智,三水的比較優勢不可謂不明顯:地處廣佛肇區域中心,擁有240平方公裡的工業園區,集聚了食品飲料、汽車及零部件、裝備製造、電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及現代服務業在內的「6+1」主導產業,同時具備全省前列的城市公共服務配套和政務服務環境,助力三水集聚人才、科技、資本等創新資源。
但是,當視野回到三水區域周邊,三水的比較優勢難言出眾。尤其是當跨區域交通設施進一步縮小了區域之間的時空差距,鄰近區域的區位優勢逐漸趨同,這些相鄰區域對外部資源的競爭將會變得日趨激烈。在廣佛肇高速廣州石井至肇慶大旺段沿線,以三水為坐標原點,「東有標兵、西有追兵」的區域競合格局已經顯現:
在東邊的白雲區,石井街道目前已經形成了汽車銷售和鞋服批發兩大支柱產業,近年該街道圍繞白雲區打造廣州西岸科技創新走廊的發展戰略,通過以街道辦事處為核心,打造西部凰崗片區,東部潭村、張村片區,北部慶豐片區,大力發展雲計算、食品、高端商貿、教育等產業。
在南海區,裏水鎮綠色食品產業園、國際創新產業園、信息產業園等園區緊緊圍繞廣佛肇高速布局,發展電子信息產業、智能家電、食品醫藥、新材料、智能裝備、汽車及配件等產業集群;獅山鎮在2017年成為廣東首個千億GDP大鎮,一汽-大眾華南基地作為龍頭,拉動當地汽車整車及零部件製造產業突破700億元。
在西邊,肇慶高新區正加快追趕的步伐。以小鵬汽車為龍頭,目前肇慶高新區已吸引規上新能源汽車企業超過20家,初步形成新能源動力產業集群。同時,肇慶「東進」意願強烈,東進大道快速推進,廣佛肇高速廣州石井至肇慶大旺段(肇慶段)接近完工,肇慶高新區正高標準對大旺大道進行快速化改造,未來將自南向北串起肇花高速、廣佛肇高速和二廣高速,以外優內暢的交通路網加快對接廣佛,承接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區的溢出資源。
去年初,一家從事汽車核心零配件製造的規上企業從廣州市花都區來到肇慶高新區,籤約落戶肇慶萬洋眾創城,由後者定製1萬平方米廠房。該公司負責人說,過去該公司在廣州租賃廠房生產,選擇落戶肇慶主要是考慮當地較低的廠房租金,而經由二廣高速1小時就能從大旺到達廣州市中心,廣佛肇高速開通後約40分鐘就能到白雲石井,交通條件十分便利。
向東,三水的產業基礎和產業配套不比白雲、南海突出;向西,肇慶高新區同樣具備豐富的土地資源和明顯的成本優勢,還有舉全肇慶之力提供的政策配套和營商環境。隨著廣佛肇高速全線貫通,三水需要如何突破形成新優勢,去參與石井—大旺這片產業集聚區的內部比拼?
廣佛肇高速穿過肇慶高新區,目前廣佛肇高速公路廣州石井至肇慶大旺段(肇慶段)項目已基本完工。
突破
片區整合做強「服務之芯」
在廣佛肇高速開通的背景下,三水要鞏固廣佛肇中心區位優勢「左右逢源」。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院教授、博導袁奇峰認為,上述命題的答案可以在三水新城的規劃中找到。
2011年,袁奇峰的規劃團隊開始介入三水新城規劃。彼時,廣佛肇城軌正在建設,設有三水北站,三水同樣面臨著搶抓交通新機遇實現新發展的課題。回顧三水的城市發展歷程後,袁奇峰團隊為三水提煉出「服務」這個關鍵詞。
位於廣州以西30公裡處的三水,因西江、北江和綏江三江匯流而得名。從農耕時代開始,三水就憑藉廣三鐵路成為重要的陸運中轉城市,為周邊農業地區提供服務,輻射南海丹灶、獅山,肇慶四會和高要東部等地。改革開放以後,三水的服務功能因遠離區域中心城市得以延續,進一步確立獨立的服務體系,公共配套更加完善。這一時期,三水的城市中心從河口東遷至目前的西南舊城區。
進入21世紀第二個十年,珠三角區域結構加快大調整、大重構,立足打造輻射獅山的服務中心,借力佛山國家高新區三水園的產業發展之勢,在西南與樂平之間構築三水新城的想法,慢慢在袁奇峰團隊中萌發。
「三水新城規劃理念的核心,就是融合產業、生態、服務功能,以新空間鎖定新機會。」袁奇峰說,對外,基於「獅山—大旺產業集聚區」,三水可以三水新城強化已有服務優勢,成為周邊產業區的「服務之芯」,提升三水的區域地位;對內,三水可以集中有限的資源構築強中心,通過三水新城整合西南的服務、雲東海的生態以及樂平的產業,形成聯動發展格局。
到2015年底,三水GDP突破千億。經過近幾年快速發展,以三水新城、北江新區、西南舊城區為核心,三水的城市價值持續攀升。在三水中部的樂平鎮,工業總產值在2017年首次突破1000億元大關,通過推動鎮域內協調發展,佛高區萬畝核心產業園自2019年以來取得建設新突破。
廣佛肇高速進入三水,貫穿樂平鎮和雲東海街道,一個是三水的工業主引擎,一個是三水的城市新極核。在袁奇峰看來,廣佛肇高速的開通,將能為三水新城與樂平整合發展提供新的契機與空間樞紐。他建言,三水可以通過規劃引領,先著手優化兩地對接廣佛肇高速的交通路網,再統籌做好兩鎮街的功能節點規劃,強化互聯互補,對外放大三水作為廣佛都市圈的服務性節點功能。
搶抓廣佛肇高速新機遇,三水已有所行動。按計劃,廣佛肇高速三水互通接佛山一環西拓(北環段)及國道G321連接線工程(防汛路擴建工程)將在今年底前動工,結合正在施工的塘西三期項目,廣佛肇高速將能與廣佛肇城軌三水北站和雲東海站緊密相連。
三水區交通運輸局總工程師唐福勇透露,未來,上述節點交通工程還將會成為三水中心環線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西南街道、雲東海街道、白坭鎮、樂平鎮圈出127平方公裡的新中心城區,並連接多個園區載體,對外彰顯三水更大的區域價值。
記者觀察
三水新能源汽車產業能否「借道追趕」
從白雲向北到花都,向西到肇慶大旺,汽車及零配件產業作為該片區的傳統優勢產業根深葉茂。
在花都區,汽車產業多年保持較快增長,僅在2019年,當地就完成規上工業總產值1868.40億元,同比增長3.2%,東風日產整車產量已超過1000萬輛,形成兩個幹億級汽車產業集群。在白雲區,當地加快建設永平汽車小鎮,支持汽車信息、汽車金融等產業集聚發展。在南海區,一汽-大眾華南基地龍頭效應明顯,北汽福田佛山汽車廠等整車和其他上下遊零配件廠在加速向獅山鎮或附近的三水區樂平鎮集聚。
據統計,我國擁有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汽車保有量超2億輛,但千人保有量和發達國家和地區相比仍偏低,未來市場空間巨大。與此同時,新能源汽車方興未艾。面對新的行業風口,上述區域內的汽車及零配件產業也加快走上了轉型升級之路。
花都區通過支持東風日產等龍頭企業做大做強,重點發展整車、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以及關鍵零部件、無人駕駛汽車、汽車電子等領域。在南海區,一汽-大眾華南基地MEB新能源電動汽車項目SOP(小批量生產階段)車型在不久前下線,實現傳統汽車與新能源汽車並進;在肇慶高新區,到今年10月20日,小鵬汽車用不到160天就實現第一萬輛智能轎跑——小鵬P7下線。以小鵬汽車為龍頭,一個千億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正在肇慶高新區加快崛起。
對比周邊地區,三水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尚處於萌芽狀態。今年3月,廣東邦普循環科技有限公司憑藉「高能量密度動力電池鎳鈷錳三元正極材料的合成技術」,成為三水首家獲得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的企業,該項目可大幅提升汽車動力電池性能。同時,聚龍灣·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堅峰汽車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設計製造總部項目、AutoSpace智車港項目等加快動工建設,表明三水在新能源汽車產業領域開始奮起直追,但三水至今仍未能形成新能源汽車產業鏈。
針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短板,三水在今年初出臺的《三水區招商引資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0—2022)》,三水提出瞄準「電動化、智能化、輕量化」發展方向,圍繞新能源汽車及其關鍵零部件進行靶向招商,力爭3年內新能源汽車產業招商引資總額不低於500億元,引入世界500強企業投資項目1個。
藉助毗鄰花都的區位優勢,今年三水還提出了攜手花都區共建「花都—三水」高質量發展融合試驗平臺,謀劃推動「花都—三水」汽車產業共同發展,促成兩地在汽車零部件、汽車後市場、汽車金融、汽車檢驗檢測、汽車文化、新能源汽車等相關領域開展合作,帶動更多廣佛汽車相關產業項目落戶三水。
隨著廣佛肇高速的通車,從廣州白雲,到佛山南海、三水,再到肇慶大旺,以上區域將越發緊密相連。三水或可借鑑攜手花都發展汽車產業的思路,在以上區域強化交通互聯、產業對接、人才交流,以大區域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加快完善上下遊鏈條,同時力爭引入新能源汽車龍頭項目。
以區位的「左右逢源」實現新能源汽車產業「借道追趕」,期待廣佛肇高速成為三水的「關鍵賽道」。
來源:南方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