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廠與錦衣衛權勢的此起彼落!明代自創刑法之錦衣衛及鎮撫司獄

2021-01-08 騰訊網

作者:史遇春

東廠為禍之烈,至明熹宗(朱由校)天啟(公元1621年~公元1627年)時期達到極致。

但是,縱觀有明一代,東廠與錦衣衛,幾乎沒有不相互牽連、相互勾結的時候。

在處理刑獄時,判決的輕重,東廠常常能夠從皇帝那裡得到或顯或隱的訊息,所以,判決的結果,往往能夠完全符合皇帝的心意。所以,東廠既有皇帝的權力支持,又能達成皇帝的旨意,在內廷,它是沒有任何牽絆的。

至於外朝,如果朝官對相關刑獄案件進行扞格,那麼,錦衣衛就會出手,對朝官進行偵訪緝拿。隨後,錦衣衛所捉拿的朝官,會被送入鎮撫司北司,接受嚴刑拷打,秘密審問。最終,鍛鍊成獄。

過程中,東廠與錦衣衛互通聲氣,以確保相關刑獄的處理與判決完全內廷的心思一致。

如此這般操作之後,才會將刑獄案件移送法司。

即便是東廠所獲的案件,刑訊審問之後,也必然會移交鎮撫司;鎮撫司再次進行刑訊審問;然後,移交刑部,擬定罪行。

東廠和錦衣衛,似乎沒有勢均力敵的時候,一般而言,通常的狀況都是:

東廠權勢較強的時候,錦衣衛就依附於東廠;

東廠氣焰稍弱的時候,錦衣衛就會凌駕於東廠之上。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時期(公元1522年~公元1566年),錦衣衛都指揮使陸炳緝拿司禮太監李彬、東廠太監馬廣,發掘他們的陰事,結果,李彬與馬廣皆被問罪處死。

這一次,錦衣衛之所以能夠嚴厲打擊東廠,主要是因為陸炳得了內閣首輔嚴嵩的心意,有外朝使力,才得以成就這一案件。

由此可見,當時錦衣衛的威勢,稍在東廠之上。

同時,也可看出,此時內閣大臣的權勢,稍重於宮內的中官(宦官)。

等到後來,中官的地位日漸見重,內閣大臣的地位反倒在東廠宦官之下了。

如此一來,錦衣衛指揮使沒有不奔競於東廠門下的,他們都甘願做東廠的役隸。

錦衣衛官校的升任授職,一般有四個途徑:

一是勳衛,即建立功勳(多武職)的功臣子弟;

二是任子,即因父兄的功績,得以保任授職;

三是科目,即通過科舉考試,如武舉;

四是功升,即在本衛就職期間因功授職。

明世宗嘉靖(公元1522年~公元1566年)以前,朝中文官的子弟是不屑到錦衣衛去任職的。

明神宗(朱翊鈞)萬曆(公元1573年~1620年)初期,劉守有以名臣之子(據《萬曆野獲編》卷二十一《禁衛》載,劉守有乃明朝名臣、故大司馬、諡莊襄、劉天和之孫。)的身份,執掌錦衣衛。

自此以後,朝臣子弟,都很樂意往錦衣衛任職。

當時,士大夫與朝臣子弟任職錦衣衛者平日也有往還,所以,刑獄危急緊迫之時,還需要倚仗這些人從中使力。

劉守有統領錦衣衛時,依附於東廠主事太監張鯨之下,後被御史何出光彈劾,遭朝廷免職。

據《萬曆野獲編》卷二十一《禁衛》載,劉守有每次拜見東廠主事太監時,都要叩頭。

由此可見,此時的錦衣衛,是聽命於東廠的。

劉守有之後,其子劉承禧、另有吳孟明(明朝名臣、明神宗萬曆朝兵部尚書吳兌之孫,明思宗崇禎朝任錦衣衛都指揮使),均是是朝臣子弟任職錦衣衛者中名聲比較響亮的代表人物。

明思宗(朱由檢,公元1627年~公元1644年)的疑心病很重,他對群臣沒有能夠放心的。

宦官王德華統領東廠之時,便以殘忍刻毒來輔佐朱由檢。

其時,吳孟明掌錦衣衛大印,對於刑獄之事,他偶爾也會輕縱、放舍。但是,無論如何,吳孟明都還得觀望東廠的意旨,不敢稍有違逆。

(本篇結束)

相關焦點

  • 獄囚自斷手指,抗議鎮撫司關押!明代自創刑法之錦衣衛及鎮撫司獄
    於是,他便誣陷知府熊鐸侵奪藏匿,結果,熊鐸被下至法司(負責刑法機構之泛稱)審訊。楊榮又上請下詔麗江土知府木增,命他獻出土地,聽其開採。對此,巡按御史宋興祖言道:「太祖命令木氏世代固守此地,限制石門以隔絕西域,駐守鐵橋以斷開土蕃,如何能夠自撤藩籬屏蔽,致使邊遠之人產生異心。」朝廷未予回復。
  • 明朝的錦衣衛真是古代007嗎?
    在錦衣衛指揮使之下,設有指揮同知(從三品)、指揮僉事(正四品)、衛鎮撫(正五品)、正千戶(正五品)、副千戶(從五品)、百戶(正六品)、試百戶、鎮撫(正七品)、總旗(正七品)、小旗等官員。但是錦衣衛與其他衛不同的是,在總旗之下還有將軍、校尉、力士三類特殊的人員編制。
  • 《繡春刀2》中的張震,跟更真實更普遍的錦衣衛差多遠?
    《明史·刑法志三》稱:「祖制,凡朝會,廠衛率屬及校尉五百名,列侍奉天門下糾儀,凡失儀者,即褫衣冠,執下鎮撫司獄,杖之乃免。」這樣便由侍衛糾察的功能附加上刑罰的職責,它緝捕與刑獄的功能都是由侍衛時的糾察轉化而來,實際上是君王身邊的鷹犬。
  • 廠衛裡面的東廠、西廠和錦衣衛三個BOSS哪個更厲害?
    東廠、西廠、內行廠和錦衣衛合稱為廠衛。屬於特務機構。若以權力來說自然是東廠大,東廠權力凌駕於錦衣衛之上,東廠的首領是宦官中僅次於司禮監掌印太監的第二號人物,為皇帝親信擔任,只對皇帝負責,不走司法機關程序,就可以監督緝拿大臣。錦衣衛與東廠在權力範圍上面有著重合之處,但東廠成立稍晚有著監督錦衣衛的用意,所以一開始就是壓制錦衣衛的存在。
  • 有明一朝,臭名昭著的錦衣衛詔獄是怎麼產生的?
    明朝的「詔獄」也就是錦衣衛鎮撫司獄。永樂帝朱棣在位期間,錦衣衛內部的變化主要反映在鎮撫司權力的膨脹。鎮撫司本是錦衣衛下屬機構,朱棣即位後,增設北鎮撫司,「專理詔獄」。成化十四年(1478年),在紀綱事件之後,朱棣特別規定:「增鑄北司印信,一切刑獄毋關白本衛。」也就是說,北鎮撫司有權獨立處置刑獄之事,並不必通過錦衣衛長官的定奪。關於紀綱此人,可以參見拙文《從朱棣的「惡犬」紀綱說起,閒聊錦衣衛》。
  • 明朝的錦衣衛和六扇門,兩者有什麼不同,究竟哪個比較厲害一點?
    《大明風華》之中朱瞻基面對孫若微就說了這麼一段話:「以後你要是聽說錦衣衛跟人跟丟了,說出去可千萬別信」,一句話就證明了錦衣衛的厲害之處。而錦衣衛首腦為指揮使,授予正三品,而下設同知二人,從三品,指揮僉事二人,從四品,下面又有鎮撫使、各地千戶以及百戶所組成,規模最大時有將近三萬人。
  • 錦衣之下:明代的錦衣衛和六扇門有什麼區別,瘦馬又有什麼淵源呢
    在《錦衣之下》這部劇中,男主角陸繹的職業是威風凜凜的錦衣衛,女主角則是一名小捕快,都是查案,究竟歷史上的錦衣衛和六扇門捕快有何不同?分別從事什麼工作呢?下面我們就來聊一下《錦衣之下》中的冷知識。錦衣衛錦衣衛的前身是朱元璋在建國之初設立的拱衛司,主要就是保護皇帝,幫皇帝偵查機密案件。
  • 明朝「錦衣衛指揮使」什麼級別?正三品官階,堪比兵部侍郎
    到了朱元璋擔任皇帝的中後期,錦衣衛開始增加緝捕、刑獄的工作。雖然朱元璋後來廢除了錦衣衛這一方面的職權,但在朱棣繼位後,錦衣衛職權範圍開始重新擴大。並且範圍更廣。除了官員,錦衣衛還會被皇帝派往民間,偵緝民情。避免有人造反。
  • 西廠設立、東廠西廠競爭、內行廠酷烈:明代自創刑法之東廠與西廠
    就規模來看,汪直所率西廠隨從衛隊的人數,是東廠的一倍。 須知,西廠偵查打探的範圍,從明朝的京師遍及天下各處,其觸角延伸至四面八方,可以說是無所不及。即便是當日的王府,也不能豁免。 西廠設立之後,在汪直的統領下,數次興起大獄,其權勢和氣焰,完全超出東廠。
  • 明朝四大神秘組織:錦衣衛、東廠、西廠和六扇門
    可見錦衣衛地位之高。 2. 巡察緝捕。巡查緝捕是錦衣衛區別於其他各朝禁衛軍的特殊之處,可以逮捕任何人,包括皇親國戚,並進行不公開的審訊。錦衣衛也因此逐漸演變成為軍事特務的職能。 3. 典詔獄。詔獄是由皇帝直接掌管的監獄,意為此監獄的罪犯都是由皇帝親自下詔書定罪。
  • 明代的錦衣衛指揮使是個什麼級別的官?
    陸炳是整個明代最有權勢的錦衣衛指揮使。關於陸炳的家世,在平湖的《當湖外志》上有個很不靠譜的傳說,說是陸炳的父親陸松本來是平湖新埭鄉下一個以磨豆腐為生的農民,偶然有個江西的風水先生到他家投宿並接受了陸松的熱情招待,於是臨走決定為他家看塊風水墓地來報答。
  • 古代歷史,明朝官署名錦衣衛,廠衛的黃花時節
    大家好,給大家推薦明朝官署名錦衣衛,廠衛的黃花時節。似乎是「靖難之役」的功成名就給了朱棣豪情萬丈的感覺始終無法衝淡,明成祖朱棣雖然做了皇帝,但是一碰上震驚全國的大戰,必定自己親白領兵出徵,所以朱棣堪稱中國歷史上御駕親徵次數最多的皇帝之一。
  • 明朝4大組織:東廠、西廠、錦衣衛、六扇門,它們哪個更厲害
    由於武俠電影的魔幻加工,近年來,大明的密探機構逐漸進入大眾視角,什麼東廠督公、西廠廠花、四大名捕、錦衣衛等等,演繹得神乎其神,黑白通吃,攪得朝堂和江湖風雲四起。
  • 《錦衣之下》袁今夏為何對陸繹畢恭畢敬?六扇門與錦衣衛有大不同
    在最近熱播新劇《錦衣之下》中,錦衣衛陸繹領皇帝親令,前往各地調查案件真相,並有專門的秘密渠道與皇帝聯繫,普通百姓見之,都非常畏懼,避之不及;而六扇門捕快袁今夏不僅對陸繹畢恭畢敬,以上下屬的關係協同辦案,逮捕人犯時甚至還有百姓圍觀。同是朝廷官員,錦衣衛與六扇門的地位為何如此不同?他們的職責又有什麼區別?
  • 明朝的東廠、西廠、內行廠、錦衣衛、六扇門,哪個最厲害?
    錦衣衛存在時間雖長,但到了正德年間,由於大太監劉瑾大權在握,錦衣衛指揮使石義文對其阿諛奉承,錦衣衛開始依附於東廠,雖然嘉靖年間陸炳執掌錦衣衛時,錦衣衛權力再次高漲,衛權甚至一度蓋過廠權,但總體來說,正德年間以後,錦衣衛大部分時間都是依附於東廠的。
  • 看看錦衣衛和東廠最後的表現大家心裡都有數了
    這時候或許有人奇怪了,奇怪的是令人聞風喪膽的錦衣衛和東廠都去哪裡了呢,他們根基遍布天下,哪怕裡邊養的都是豬,也能一隊拱著李自成的大軍,一邊拉著皇帝往南方跑吧?再不行,來個殊死搏鬥和李自成戰鬥到最後一刻,好歹也能成全自己的名聲。但是這種要求對於東廠和錦衣衛而言,某種程度上說還真的是想多了。
  • 明朝君主權力高度集中的衍生物:廠衛制度
    (註:圖一,《繡春刀》劇照)廠衛制度的由來其實我們在談論影視劇的時候很少會用廠衛制度這個詞語,更多的是直接用東廠和錦衣衛這樣的詞彙,其實這就是廠衛制度的兩大部門,廠衛制度中的"廠"指的就是東廠,東廠全稱東輯事廠
  • 武林外傳:錦衣衛展堂可能是東廠的人?
    1、錦衣衛,2、錦衣衛(gay),3、錦衣衛(太監)4、東廠首先我們來分析第一種可能:其實錦衣衛這個身份是劇中明顯交代的,身上有錦衣衛的牌子,並且自己承認是大內錦衣衛那麼在這個基礎之上,接下來我們再分析,他是錦衣衛,並且是個gay?
  • 這個地方的錦衣衛世家嫌疑最大!
    但明成祖即位後,又讓錦衣衛死灰復燃,延續了兩百多年之久。明初軍制為「衛」和「所」,每衛轄正規軍士約五千人,其下設所。京城的禁衛軍所轄衛所為四十八處,錦衣衛指揮使司則是洪武十五年(1382年)朱元璋創設十二親軍衛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