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明史大眾讀物推薦

2020-08-28 讀者1001號

近年來,明史深受讀者喜愛,更有不少「明粉」宣稱,「讀懂明史,就明白了官場文化、帝王權謀」。

「古來亡國之慘,未有過於明末者」。動輒得咎的官場處境與明王朝的悽涼結局,讓讀者可悲、可泣、可感、可思。

「讀史可以明鑑,知古可以鑑今」。今天推薦幾部「明史大眾讀物」,以供大家閱讀品鑑。

(明人繪《南都繁會圖卷》)

▷《日落月升:閒話大明王朝》

此書選取了明朝太祖朱元璋到末帝崇禎300年間的精彩片段,寫成26個短篇故事。

廖先生作為學者,行文間充滿著對歷史的反思、當代的關照。

他往往會在一篇文章末尾提出看法,指點迷津。比如《「靖難之變」中的江西人》文末,作者由「靖難之變」後明代士人的群體失聲來反思官場「怪狀」:

我們稍稍揭示一下江西人在「靖難之變」血雨腥風一幕中的種種情狀,也是為了探討一個問題,即在充滿危機和陷阱的官場中,那些一路逢兇化吉以至攀上光輝頂峰的「名臣」、「名流」們,都是些什麼樣的人。

一個好的作者不是迎合讀者,而能引領讀者思考。此書在史籍的夾縫中能為讀者揭示出被掩蓋的東西,辨疑去偽,啟示性強

▷《萬曆十五年》

作者以小見大—選擇幾個重要人物,即張居正、申時行、海瑞、戚繼光、李贄分別講述政治、文化、經濟、軍事、思想,並以1587年作為爆發點,揭示明王朝由盛轉衰的歷史。

黃先生大歷史的觀點,即宏觀視角讓讀者開拓視野。作者建構大框架並進行嚴謹的論述實屬不易。

此書有鮮明的主題,圍繞文官集團與明朝的改革展開,能讓讀者了解一代政治文化之癥結,有所收穫。


▷《潛規則》

此書並不是專門的明史讀物。作者擷取了大量明清史料,深入淺出地闡釋明清官僚系統中,隱藏在紅頭文件下不成文的既定規則。

它以明確的主題,即「潛規則」標榜,網羅史料,揭露中國歷史中的真實遊戲。此書讀起來親切的原因是,作者用了不少淺顯的經濟學、社會學概念,為讀者闡釋官場運作規則。(已入社會工作的讀者,會更有閱讀體會)

▷《明朝那些事兒》

此書多年來高居榜單,深受大眾喜愛。作者採取小說筆法戲說歷史,在真實性上還有商榷的餘地,可作零碎時間的通俗讀物。

相較其它三部作品,此書趣味性更強,內容更加豐富,幾乎對明王朝是做了全景式的書寫。

相關焦點

  • 拓荒者《明朝那些事兒》:十幾年後,依舊是最佳的明史入門讀物
    如果有人想對明史有一定了解,我一定會首先推薦他去讀《明朝那些事兒》。因為不止是我,包括現在在點校《明實錄》的朱武鎬大佬,當初對於明史的興趣應該也來源於這本書。歷史,是很枯燥的。歷史不是王侯將相的天下英雄出我輩、不是才子佳人的紅袖添香夜讀書,而是青燈殘夜、故紙堆中的爬梳。我在知乎上看到,有些人一看到有人問「明史如何入門」等問題的時候,開口必是:你去讀《明實錄》。
  • 「雜誌推薦」2020年國內不可錯過的攝影雜誌推薦top8
    「越讀黨」推薦top3.《人像攝影》《人像攝影》創刊於1983年,面向影樓業者和廣大攝影愛好者。堅持從讀者的實際需要出發,根據攝影行業的發展變化,不斷改進刊物內容,提升刊物品質,形成了貼近實際、貼近時代、注重實用的風格,成為影樓業者和攝影愛好者學習攝影知識,交流實戰經驗,了解業界動態的必備讀物,是人像攝影行業影響力最大的媒體。「越讀黨」推薦top4.
  • 網易蝸牛讀書「寫書評」功能調研
    2.3 「寫書評」功能點差異對比「寫書評」模塊的功能點比較:「蝸牛讀書」在App中多處設置了「寫書評」入口,鼓勵用戶輸出內容,而「微信讀書」的入口相對少且更隱蔽。六 、「微信讀書」是否應借鑑「寫書評」功能微信讀書不應該借鑑蝸牛閱讀的「寫書評」功能,以下通過產品定位、用戶需求、運營邏輯這三方面概述分析結果:6.1 產品定位
  • 【問極客】編輯部的geek推薦什麼科技讀物?
    「問極客」是極客公園的一檔讀編互動欄目。如果你有任何疑問,而編輯部恰好知道答案,我們就將協力回答你。參與方式:添加前綴#問極客#,在對話框或評論欄裡發送你的問題炸彈,剩下就交給拆彈專家極客君吧-.-每月第三個周六,「問極客」比大姨媽準時。
  • 斜槓青年的求知慾,靠「聽」就能滿足?
    晚上下了班即便是身心俱疲,也要堅持讀書汲取新知識風雨無阻。勤奮又快樂,忙碌卻充實,聊天開會時侃侃而談,同事都誇我「懂得真多」。 讀一本好書就像是和高尚的人談話,而有聲讀物能讓你更方便地進行「談話」,通過聲音傳播的方式,把那些經典書籍重新演繹。
  • 適合小學生的課外讀物,青棗讀書推薦《小王子》
    今天,青棗讀書給各位家長推薦教育部指定的小學課外讀物《小王子》。小王子住在一顆只比他大一丁點兒的小行星上。陪伴他的是一朵他非常喜愛的小玫瑰花。但玫瑰花的虛榮心傷害了小王子對她的感情。小王子告別小行星,開始了遨遊太空的旅行。最後,在地理學家的指點下,孤單的小王子來到人類居住的地球。
  • 「西席·陪你讀書」唯有閱讀,我們才能真正走向他者的遠方
    ·陪你讀書」,即將從3月的第二個周六(3月10日)開始。同時,2018年的「西席」,將分為「西席·陪你讀書」和「西席·三寶遊學」兩部分。每個月的讀書會有一個主題,嗯,讀書這件事,當然還是有主題才顯得認真啊;3. 新增「西席·三寶遊學」活動,每個藝術空間都是一個小宇宙;4. 我們來了新同事,新的開場主持人,90後美女一枚。
  • 讀書|梁文道「 一千零一夜 」
    他在香港鳳凰衛視主持了 7 年的讀書節目《 開卷 8 分鐘 》, 超過2000集,這一數據已經超過世界紀錄了。《 開卷八分鐘 》 在 1 月 6 日正式宣布停播,主持人梁文道也認為作為一個相對窄眾的文化節目,新媒體也許會是一個新的方向。他的全新節目 《 一千零一夜 》 將在土豆網 4 月開播。
  •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款雙語教學的繪本讀物軟體
    沒錯,今天小編推薦的這款教育軟體,名叫「洪恩雙語繪本」名字,大家記住了嗎?現在我們來看看這個教育軟體,能做些啥。既然,是一個繪本軟體,一打開,你就能看見許多繪本故事。今天,我們挑這個「十二生肖排行」來好好研究下。打開書本,你就能看見精美的插圖。它清晰地告訴你,本書適合的年齡段,閱讀時間,以及頁數。右邊,則是本書的正文部分。
  • 學習方法 如何做「讀書筆記」收穫更大?
    看書時有做讀書筆記的習慣嗎?你在平時閱讀過程中,有沒有使用好的筆記方法讓書本發揮更大的價值呢?今天向各位推薦幾招:直接在書上做讀書的批註會非常直觀。勾畫你有感觸的語句,直接批註上你的想法和體悟,這樣下次再翻看書籍時,非常容易識別書中精華和重點,也可以基於上次的閱讀體會提出更深入的見解或引入更多的視角。在用這個方法讀書時,有個很重要的前提是賦予符號固定的含義。
  • 「慢下來,去閱讀」優客逸家斷網讀書日
    4 月 21 日,為引領年輕人感受美好生活方式,優客逸家無意義斷網讀書活動在銀泰中心 in99 夢想加辦公空間順利舉行,兩小時的斷網閱讀,參與人員表示收穫頗豐。「越是表面失去的,可能越是內心需要的」前段時間《朗讀者》《見字如面》等大型朗讀節目大火,使得「閱讀」「書信」等傳統信息交換方式重新走進大眾視野
  • 「幫你讀書」的時代,怎麼看待這些讀書產品?
    主要有三種:後臺也不斷有讀者問我:怎麼看待這些讀書產品?它們有價值嗎?適合什麼樣的人?那麼,在這個「乾貨」盛行,各種大咖忙著「幫你讀書」的時代,究竟,我們應該如何看待「讀書」這件事?我們還有必要自己去讀書嗎?今天沒有乾貨,就純粹聊聊我的看法。首先,談一個誤區。
  • 現代明史研究的開拓人與奠基者,摯友評價「豪放不羈,忠厚誠篤」.
    他是師從北大先生胡適的清華人,畢生從事中國古代史研究,更是現代明史研究的開拓人與奠基者之一;他
  • 什麼人敢說自己「書讀完了」?
    第一輯叫「書讀完了」,介紹讀什麼書;第二輯叫「福爾摩斯·讀書得間」,探討怎麼讀書。第三輯叫「讀書、讀人、讀物」,思索怎麼把書讀通。沒想到,還真有可能的。他在文章裡給出了他找到的答案:文化不是雜亂無章而是有結構、有系統的。要學會看出古書間的關係,發現其中的頭緒、結構、系統。
  • 有道發布兒童閱讀App「有道樂讀」,布局低齡教育市場
    從 12 年來有道發布的成人工具類教育產品來看,產品矩陣較為完備:App 有「有道詞典」、「有道翻譯官」、「有道雲筆記」等,硬體有「有道翻譯蛋」、「有道詞典筆」等;而在內容上則布局了「有道精品課」。這些軟硬體和內容產品構成了 C 端的教育生態,作為不同的流量入口,聚集了大量高中、大學和職場用戶。
  • 來,動手殺死你的「讀書焦慮」與「閱後即忘」|老顯S5E2
    估計一年也就這麼一天,你會看到人們在網絡世界尬聊讀書,這突然的扎堆,仿佛這一天你要是不說點關於讀書的東西,就不是同一時代的人。「讀書日」過去好幾天了,那些喊著口號「熱愛讀書」、表態接下來的日子要「天天讀書、睡前讀書半小時」的人,你會一直堅持嗎?喜歡讀書的人,如果剛好留意到4月23日,可能如初遇情人節一樣,需要裝點些類似「曬書單、拍書店」的儀式感來紀念。
  • 「好書推薦」開闊視野 鑑往知來——評《中國新詩總論》
    開闊視野 鑑往知來——評《中國新詩總論》好書推薦★★★★★(錢文亮)更多精彩請點擊「新書推薦」長安街讀書會第20201206期幹部學習新書書單「2019長安街好書」長安街讀書會年度推薦幹部學習書單(經典篇)
  • 辛德勇:社會大眾需要怎樣的歷史讀物
    問題是他們寫的這些東西,絕大多數,社會大眾根本看不懂。真心關心歷史的社會大眾,他們所需要的歷史讀物,只能由專業的歷史研究者來寫,也必須要由專業的歷史研究者來寫,而他們寫出來的東西社會大眾往往看不懂。好了,問題就這樣擺在了大家的面前,今天我想在這裡和大家談的「社會大眾需要怎樣的歷史讀物」這一問題,就從這裡說起。
  • 「閱讀是一種責任」5個有效閱讀的方法 讀書做筆記真的最有用?
    閱讀能增長知識,但是有沒有人真正思考過,「閱讀本身是什麼?」是一種私人愛好?還是一種娛樂大眾的消遣活動?這個解答,在學者和出版家於殿利先生看來都是表面的。他理解中的閱讀,是一種責任、更是一種信仰。閱讀「反映的是一種文明觀,即人類知識和道德的進化,需以每一個個體持續不懈的閱讀來催化。」除此之外,「閱讀令人之所以為人,決定國之興衰,更決定了人類文明發展的方向。」
  • 「網易蝸牛閱讀」和「微信讀書」的寫書評功能分析
    (基本功能)不同點:「網易蝸牛讀書」:標題的必要性、添加圖片、多本書籍插入;多樣化的字體排版選項、PC編輯、保存到草稿箱、獎勵、撤銷功能。(專業化需求較強)「微信讀書」:添加表情;引用、星級評分。不抄,如果發現UGC內容越來越多,以及專業化需求提高,可以考慮借鑑「網易蝸牛讀書」中寫書評的多樣化編輯功能去完善寫想法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