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明史深受讀者喜愛,更有不少「明粉」宣稱,「讀懂明史,就明白了官場文化、帝王權謀」。
「古來亡國之慘,未有過於明末者」。動輒得咎的官場處境與明王朝的悽涼結局,讓讀者可悲、可泣、可感、可思。
「讀史可以明鑑,知古可以鑑今」。今天推薦幾部「明史大眾讀物」,以供大家閱讀品鑑。
(明人繪《南都繁會圖卷》)
▷《日落月升:閒話大明王朝》
此書選取了明朝太祖朱元璋到末帝崇禎300年間的精彩片段,寫成26個短篇故事。
廖先生作為學者,行文間充滿著對歷史的反思、當代的關照。
他往往會在一篇文章末尾提出看法,指點迷津。比如《「靖難之變」中的江西人》文末,作者由「靖難之變」後明代士人的群體失聲來反思官場「怪狀」:
我們稍稍揭示一下江西人在「靖難之變」血雨腥風一幕中的種種情狀,也是為了探討一個問題,即在充滿危機和陷阱的官場中,那些一路逢兇化吉以至攀上光輝頂峰的「名臣」、「名流」們,都是些什麼樣的人。
一個好的作者不是迎合讀者,而能引領讀者思考。此書在史籍的夾縫中能為讀者揭示出被掩蓋的東西,辨疑去偽,啟示性強。
▷《萬曆十五年》
作者以小見大—選擇幾個重要人物,即張居正、申時行、海瑞、戚繼光、李贄分別講述政治、文化、經濟、軍事、思想,並以1587年作為爆發點,揭示明王朝由盛轉衰的歷史。
黃先生大歷史的觀點,即宏觀視角讓讀者開拓視野。作者建構大框架並進行嚴謹的論述實屬不易。
此書有鮮明的主題,圍繞文官集團與明朝的改革展開,能讓讀者了解一代政治文化之癥結,有所收穫。
▷《潛規則》
此書並不是專門的明史讀物。作者擷取了大量明清史料,深入淺出地闡釋明清官僚系統中,隱藏在紅頭文件下不成文的既定規則。
它以明確的主題,即「潛規則」標榜,網羅史料,揭露中國歷史中的真實遊戲。此書讀起來親切的原因是,作者用了不少淺顯的經濟學、社會學概念,為讀者闡釋官場運作規則。(已入社會工作的讀者,會更有閱讀體會)
▷《明朝那些事兒》
此書多年來高居榜單,深受大眾喜愛。作者採取小說筆法戲說歷史,在真實性上還有商榷的餘地,可作零碎時間的通俗讀物。
相較其它三部作品,此書趣味性更強,內容更加豐富,幾乎對明王朝是做了全景式的書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