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七惠 《快樂》是一個並不快樂的故事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2020-12-09 新京報網


青山七惠
(1983- ),日本新銳小說家。2005年憑藉處女作《窗燈》獲第42屆日本文藝獎。2007年以《一個人的好天氣》榮膺芥川龍之介獎。近作有長篇小說《我的男友》《燈之湖畔》等。


《快樂》
作者:青山七惠
版本:上海譯文出版社
2017年5月


《一個人的好天氣》
作者:青山七惠
版本:上海譯文出版社
2007年9月

  評審團

  本期我們的評審書目是《快樂》。作者是日本人氣小說家青山七惠,代表作包括《一個人的好天氣》、《碎片》、《窗燈》、《溫柔的嘆息》等。

  《快樂》是她的最新長篇小說,顛覆以往的清新風格,以大膽的筆觸描寫了人類的欲望這一永恆主題。青山七惠、日本文學或者欲望主題……不管是哪一個側面吸引了大家,總之我們收到了讀者熱情的響應和參與。

  歡迎大家持續關注「評審團」,我們將不間斷地為大家送上最新鮮的閱讀體驗。書評君期待,在這個新欄目下,向所有人提供關於閱讀的優質評價,也同新的優秀「書評人」共同成長。

  1號評審員麥草格 閱讀評分 9分

  愛情永遠是不均衡的

  書名是《快樂》,但我一口氣讀完後竟有些沉重,大概是因為這個故事並不「快樂」。兩對夫妻隱藏在日常生活背後的本來面目,隨著威尼斯之旅慢慢在作者的筆下鋪陳開來,當一點點接近每個人的真相,時而驚訝,時而震撼,但慢慢地,似乎也可以理解他們的所作所為,也不禁思考很多命題,諸如欲望。

  書中敘述的短短幾天威尼斯之行表面風平浪靜,實則暗流湧動。原來這次威尼斯之旅是丈夫慎司為他的妻子耀子安排的「婚外戀」試驗,他叫上了小谷夫婦。慎思本人相貌上跟妻子並不相配,耀子是走到哪裡都會引起關注的女神,但她也有不為人知的隱秘,年輕時她曾與如今小谷夫婦中的丈夫德史發生過關係,她一直在尋找他,尋找那種所謂的「快樂」。小谷夫婦是類似的組合,德史天生有吸引女孩的魅力,而妻子芙祐子是很單純相貌並不出眾的女孩。

  四個人維持著表面的禮貌謙讓,一同遊覽水城,但內心各懷心事。作者細膩出眾的心理描寫和巧妙敘事值得稱讚。小說以兩對夫婦在碼頭見面開始,乘船回程結束,很平靜地互為呼應,其間所發生的微妙的交換、不堪回首的回憶仿佛都成了一場夢。

  印象最深刻的片段,是芙祐子「失蹤」後每個人去往不同地方尋找她,偶然遇見不同的人產生的思考,這大概也是全書的高潮。那時,他們仿佛才看見了真實的自己,明白了真正想要的東西。慎司終於明白,他來到這個小島只是為了因為無法面對小情人(妻子的表妹)的無私奉獻,不敢正視她那專一且對一個浮華的中年男人完全信賴的眼神。耀子明白,她從未放棄過對愛情的追求,儘管她孤獨痛苦。而德史記起了多年前的耀子,芙祐子迎來了人生中最平靜的一刻,明白愛情永遠是不均衡的,她還是願意全身心地去愛他。我覺得這是最震撼的部分,每個人都認清了自己的處境,內心不敢面對的東西,也帶給讀者很多思考。

  2號評審員元芳 閱讀評分 6.5分

  這趟旅程是一次日常生活的意外

  這部小說的敘事結構顯然經過精心設計。整部小說以抵達威尼斯開始,離開威尼斯結束,主線便是這五天之內不斷進展的故事。而在旅行這條主線的基礎上,作者不斷以倒敘手法加入複線,往事一一浮現,使得故事發生的因果條件逐漸豐滿,各位主角的隱秘內心也恰到好處地緩慢呈現。這種精心設計,使得一種不真實感如影隨形地貫穿閱讀始終。

  但我想作者對此並不在意,她甚至通過人物之口,將不真實感大大方方地展示給讀者看。在遊覽過程中,耀子曾與芙祐子探討,認為威尼斯這座城市缺乏真實感,因為威尼斯風景從古至今都在全世界被渲染、仿造,因此當看到真正的威尼斯時,卻反而像看到贗品。不真實加劇了故事的戲劇性,作者有意將故事場景設置於威尼斯,而不是日本——主角們熟悉的生活場景中,就是試圖將威尼斯拉作整齣戲劇的幕布。對主角四人來說,這趟旅程是一次日常生活的意外。旅行地點充滿了浮誇、矯飾、格格不入之感,而每個人都不免陷入猜忌、自我迷失,被迫表演或觀看他人表演;而對於讀者來說,我們完整地觀看了一出發生於威尼斯幕布之前的,較之日常故事更有衝突性的戲劇。

  3號評審員 摯於 閱讀評分 7.7分

  祭奠的往往只剩下無聲

  每個故事都會將矛盾的焦點聚集在一個話題上——欲望,欲望無關人性,肉性的抑或是精神的,每個個體對於快感的追求與極致都有著不同的任性感官。欲望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會隨著個體意識的不確定性與場景轉換形成全新的表現模式。於是,一個作家開始在文本中體現對比,展現主角的變化,涉及外在的妝容、表情、衣著、行為方式,內在的心理活動等。

  青山七惠毫無疑問在《快樂》文本中,體現了作為一個初次涉及此類題材的作家的本色,劇情衝突與人物衝突往往是不同個體之間的對比,在同類作品中已經毫不新穎,但是,在慎司、耀子、德史、芙祐子四人的個體行為中都體現了個體自我的衝突。

  青山七惠在開篇將個體矛盾上升到近乎不可調和的程度,這段婚姻充滿可知的破碎感,喪失了本該有的顏色,在威尼斯的慎司是一個看似被愛情與欲望忽略的人,但作為一系列異常舉動的耀子丈夫,他在內心留存著本該常態化的婚姻與性愛,不快樂的常態使得他在對於快樂與人性的欲望之間開始變異,這是對於青春年代毫無顧忌只為自我滿足的感性態度與選擇,無可厚非,在某種程度上,他獲取了屬於他的快樂。

  一切包含著青春激情與婚姻性愛的欲望都變得無趣了。終是變成了活著的前世今生,當欲望在精神與肉體層面的享受變成痛苦時,這時,作者將所有人物都弱化在文本鏡頭中,祭奠的往往只剩下無言與無聲。

  4號評審員張宇 閱讀評分 7分

  淡漠表情下的欲望和悲傷

  青山七惠在小說處女作《窗燈》中曾借主人公綠藻之口說過,「我最想要看到的,或許並不是人們平平淡淡的日常生活,而是潛藏在淡漠表情下的矛盾、欲望、因悲傷而扭曲的醜陋面孔。」在新作長篇小說《快樂》中,青山七惠就一改此前的小清新風格,筆鋒犀利地寫起了三四十歲中年男女在親密關係中的欲望。

  德史的欲望是極致的性,由於總是被其他女人視作獵物讓他恐懼面對欲望本身。芙祐子的欲望是去愛,去愛的過程就已經讓她收支平衡,她恐懼的是失去德史,那樣便無法付出自己時時都滿溢的愛。慎司渴望的是虛榮,只有虛榮才能填補他內心自卑的黑洞。他恐懼面對無私的、專一的愛,因為這樣的愛不是慕名圖利,不是一時興起,而是愛這個人本身,接受這樣的愛就意味著接受不堪的自己,慎司做不到,所以他逃了,不遠萬裡地逃到了威尼斯。耀子渴望的是快樂,獲得快樂需要打碎被別人塑造出來的自己,滿足內心真實的自己,但那正是她所恐懼的,她甚至不承認「真正的自己」的存在,認為那不過是一些文字遊戲,是捏造出來的幻想。

  如此黏膩的人物關係和深度的欲望探索與青山七惠此前的作品有很大不同。此前青山七惠的作品一直被稱作「小清新」,而此次,青山七惠在《快樂》中安插了各式各樣的人物和尺度頗大的情節,增強故事性的同時也拉近了人物關係。可以看出這是青山七惠努力轉型的刻意為之,但卻給我一種用力過猛的感覺。作為讀者,可能還需要一些時間適應。

  5號評審員一樣的夏天 閱讀評分 8分

  快樂隨著欲望的滿足而消失

  青山七惠的新作《快樂》,完全不同於以往的其他長篇,溫柔、青澀、小生活的喜悅,一一褪去,主題變得深沉而複雜。兩對夫妻,踏上了威尼斯之旅,從一開始,似乎四人就對風景不甚感興趣,大量展現的是四人的內心戲,錯綜複雜、愛恨交織的理智與情感,各種欲望在這一路不斷交戰。

  仿佛踏上這個旅程,四人之間所有的平衡都被打破,夫妻之間表面的平和,每個人表面的人格與真實的自我,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擁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兜兜轉轉,似乎在旅程將盡的時刻,四個人都在打破道德的枷鎖,自卑的慎司和芙祐子,只能率先靠出軌來打破這段不平衡的婚姻關係,耀子和德史則在最後終於釋放了兩人多年來隱秘的欲望……

  如耀子所言,這個世界上根本不存在所謂的真品,真正的事物也許在實現之後就不真實了;又如最後芙祐子所言,愛情因不均衡才成立,完美的均衡只是崩潰的開始。經歷了嘗試、探索、追問之後,壓抑的欲望得到了釋放,可是快樂似乎也隨著欲望的滿足而消失了,只剩下冰冷和寂寞,希望踏上回程之旅的四人,能從這段悠長的旅程夢境中醒來,撕掉偽裝,坦誠自我,重新尋回快樂。

  終審意見:綜合幾位評審員的打分,《快樂》的得分為——7.76分(滿分10分)。雖然也有讀者對這本書感到尚不滿足,但總的來說,都從青山七惠的這部最新作品中有所收穫、得到啟發。

  欄目主持:新京報記者 張婷

相關焦點

  • 青山七惠:《我的男友》讓我大轉變
    青山七惠給出的解釋是,愛情本來就沒有道理可循。  【談新作】  想換一種新的寫作方式  新京報:你新書的名字叫《我的男友》,但是書的主人公是男生鯰太郎,倒是他的女朋友一年內換了好幾個,所以這個「我」到底指的是誰?  青山七惠:「我」指的是圍繞鯰太郎的這些女孩子,隨著故事變化,這個「我」是不斷變化的。
  • 青山七惠談「好小說」的標準:能引起讀者回味
    從2007年《一個人的好天氣》開始,青山七惠被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接受。前晚廣州活動的現場,也吸引了大批年輕人到場。「寫《一個人的好天氣》的時候文章裡有一種虛浮狀態,現在已從虛浮中畢業,隨著年齡的增長,現在更希望一種熱情奔放的生活。」青山七惠說。
  • 青山七惠:我在日本從未被當成「私小說作家」
    2005年,青山七惠憑藉處女作小說《窗燈》獲得第42屆日本文藝獎。2007年,從出版作品《一個人的好天氣》開始,青山七惠被越來越多的中國讀者喜愛,廣州的活動現場也吸引了大批年輕讀者到場。「寫《一個人的好天氣》時,文章裡有一種虛浮狀態,如今我已經從虛浮中畢業,隨著年齡的增長,現在更希望一種熱情奔放的生活。」青山七惠說。
  • 青山七惠《一個人的好天氣》:平實感才是幸福
    第一次認識青山七惠,是讀她的《一個人的好天氣》,這本書是在我上班下班的公交車上看完的,讀完後瞬間覺得我仿佛就是書中的知壽。讀完《一個人的好天氣》之後,是茫然和意猶未盡,但也有種如鯁在喉的感覺。她筆下的故事都很短,就像她的小說《碎片》一樣,她寫的都是碎片化的故事,書中的每一個故事,都像是回憶一次曾經生活過的小片段。在讀《一個人的好天氣》有種錯覺,仿佛是寫我的經歷,而我就是那個在站臺上的人,唯一的區別就是:有人知道來路和去處,有人不知道。
  • 《溫柔的嘆息》出版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本報訊 (記者姜妍)以一本《一個人的好天氣》獲得芥川獎後,日本80後女作家青山七惠最新作品《溫柔的嘆息
  • 日本作家青山七惠:我是正統的社會人 同虛浮距離遙遠
    自《一個人的好天氣》中文版出版以來,青山七惠是在中國最具人氣的日本作家之一。寫《一個人的好天氣》跟過去的自己告別青山七惠在讀者的包圍中,首先朗誦了自己轉型之作《我的男友》的片段,一位中國讀者也自告奮勇用中文再朗讀一遍。「聽到,很開心。」青山七惠說。在前晚的中國讀者見面會上,青山七惠談到最多的是自己如何從事寫作並被日本文壇所接受。
  • 《紫羅蘭》:青山七惠叫人失望的作品
    [導讀]青山七惠的青春故事講得太好,以至於從一個陌生異國的名字,到被中國讀者熟知乃至被高頻率地出版,只有短短幾年。 《紫羅蘭》,(日)青山七惠著,竺家榮譯青山七惠的青春故事講得太好而青山七惠的讀者除了傳統嚴肅文學愛好者,也不乏單純的青春題材讀者,比如校園文學或者郭敬明那一系列雜誌的讀者,同樣會對青山七惠產生好感。換言之,青山七惠從讀者層面上大大擴展了嚴肅文學的廣度。但相比人人都願意口吐兩句卡佛的金句,好像願意談論青山七惠的職業批評家和媒體人並不多,或者他們覺得這是一個讓人跌份的名字,因為太多看上去輕薄的讀者追捧這位作家了。這,當然也是我們的一貫短見。
  • 日本80後新銳女作家:青山七惠
    青山七惠是日本「80後」新銳女作家,1983年出生於埼玉縣熊谷市,畢業於筑波大學圖書館信息專業,畢業後曾在東京新宿一家旅遊公司工作,這個時期寫作只能算是她的副職。下面筆者簡單介紹一下青山七惠的代表作。《一個人的好天氣》該書講述的是一位打零工的女孩如何與年長親人相處,同時追尋自我、獨立的故事,走向自立的一名女孩在工作、生活和戀愛中的種種際遇和心情令人揪心。
  • 青山七惠:我並不是在描寫日本年輕人的生活狀態
    青山七惠:我並不是在描寫日本年輕人的生活狀態  -青山七惠:日本「80後」女作家,曾獲芥川文學獎  -竺家榮:日本文學專家,翻譯了多部青山七惠作品  青山七惠:我不認為我的小說是私小說。不過,我很嚮往過去的作家們的優美文體。  竺家榮:我覺得青山小說描寫的是日本現在青年人的生活狀態。小說的主人公大多具有淡然面對生活,或者說有些虛無的傾向(當然不等於說不是溫暖的小說),你認為如何理解你的小說主題為好呢?  青山七惠:我並不是在描寫日本年輕人的生活狀態,因為基本上都是我虛構出來的。
  • 日本作家青山七惠成名作《窗燈》引進出版
    (日)青山七惠 / 2009.4 / 上海譯文出版社 / 19.00上海譯文出版社透露,日本新銳小說家、暢銷書《一個人的好天氣》作者青山七惠的成名作《窗燈》已由該社引進出版。《窗燈》通過一個輟學的女大學生窺視對面一房間裡男子的故事,細膩地刻畫了一個無法處理好現實生活的年輕女性的心理世界,表現了城市偷窺者相互平行又在心理上相互依存的關係。在咖啡店打工的女孩綠藻,喜歡偷窺別人家的生活。一個男孩和他若隱若現的女朋友是她主要的觀察對象,也沒特別發生什麼,倒是綠藻的孤獨和空虛感浮現紙間。青山借《窗燈》提出兩個疑問:綠藻身邊沒有的東西窗外是否就有?
  • 90歲生日快樂,哈貝馬斯!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撰文 | 新京報記者 李永博2001年4月的一個晚上,在北京日壇公園附近
  • 歡迎參加「青山七惠的那一盞窗燈」主題徵文
    舒緩的小夜曲清新的戀愛物語讓我們共同點亮心中的那一盞「窗燈」青山七惠,一個普普通通的日本女生她更用一部芥川獎作品《一個人的好天氣》,在中國創造了至今連印9次、銷量突破15萬冊的純文學暢銷傳奇。繼《一個人的好天氣》之後,青山七惠的《窗燈》又給我們再次帶來關於成長和自我的閱讀體驗。在她清新淡然的筆下,細膩的鋒芒與惆悵緩緩地流淌交織。女主人公綠藻散發著一種特殊的氣味,執著的甜澀芬芳,能夠讓每一個在青春裡沉浸過的人為之醉心。
  • 故事開始了:奧茲的秘密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這些奧茲筆下的主人公,都不快樂。由於家庭變故,奧茲從小就內向。在77歲時,他總結「我的小說就是講述各種不快樂的形式」。好萊塢電影裡「從此過上了幸福的生活」,他說這不是生活真相,世界上不存在永久的幸福,只存在快樂或不快樂的瞬間。「比如說,北京鱗次櫛比的摩天大樓,作為建築的傑作,它們美的並不真實,沒有故事。如果有一天,某棟樓塌了,故事就來了。」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作為全國地方煉油廠最多的省份,山東地煉企業產能佔全國地煉總產能60%以上,儘管新政已執行超半年,但新京報記者歷時月餘調查發現,山東境內仍有不少地煉廠「無票」、「變票」銷售成品汽柴油。大到年產能兩百萬噸以上的企業,小到幾十萬噸的地煉廠均涉及其中,每噸涉嫌偷逃稅金額上千元。
  • 青山七惠《我的男友》:異性朋友的最好歸宿是戀人?
    但也許是出於對同齡人的共鳴和好感,當看了一篇有關於青山七惠的專訪後,還是買下了她最負盛名的首部長篇小說《我的男友》。青山在完成這部小說時剛好30歲,這也讓我略感欣慰——年齡的增長並不一定意味著觀念的轉變,如果能一直保持對青春文學的熱愛到老,也不失為一件浪漫感十足的事。
  • 青山七惠《我的男友》:探討失敗愛情的起點
    (圖片來自網絡)在青山七惠的愛情語境中,以「動蕩」為主旨的小說層出不窮。《魔法師俱樂部》講一個女孩從10歲、14歲到18歲三個階段與世界的抗爭史;《新娘》則以哥哥的婚事風波為中心軸,在四個家庭成員中旋轉起不同的波紋;《我的男友》則圍繞著鯰太朗的愛情經歷展開,小說中男女比例大幅度失調,其中出現的多個女性角色性格反差極端明顯,加之男主人公鯰太郎自身愛情信仰的動蕩徘徊更加劇了文本的失衡。作為青山七惠的首個長篇小說,《我的男友》或可視為她探討失敗愛情的起始點。
  • 駕著馬車「叮咚」而來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總之,陳老師的歌不適合那些一本正經,沒有一點「惡趣味」,而且堅信要從音樂中尋找輕鬆快樂的人聽。 混搭 將《Creep》摧枯拉朽 在陳老師強大的音樂氣場下,不少網友開始了「再創造」,他們把陳老師的歌曲和國外經典搖滾歌曲混音在一起,並發現了一種「隱藏的和諧」。
  • 看見柴靜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詳見B02-B04版關注  ■ 封面故事  2000年,我還是湖南衛視「新青年」主持人,進了央視後,這個頭髮很快被剪短了,穿上了套裝,坐在主播臺上,想著自己臉上的表情、語言、化妝、衣服。這一場下來什麼都得想,不知道怎麼才能忘掉自己。陳虻說:「回家問你媽、你妹,她們對新聞的欲望是什麼,別當了主持人,就不是人了。」
  • 「兒子出徵,我很牽掛,但很放心」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姚志強說,他坐飛機都會耳鳴,可是神十一飛船這麼大的加速度,升得那麼高,鏡頭中,陳冬的表情還那麼淡定,「這身體素質真是太好了。」  昨天下午,姚志強在電話裡告訴新京報記者,「我到現在還感覺到不可思議,從前那個跟著我一起踢足球的小陳冬,竟然成了航天員。」他說,雖然陳冬是第一次擔任航天員,但他對那個從小就聰明、穩重的陳冬充滿信心,「這些天我會一直看電視、看新聞,關注神十一的每一個動態。」
  • 微言大義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去年林肯公園的主唱因抑鬱症自殺,槍花樂隊的主唱艾科索和桃樂絲一樣常年被狂躁症困擾……真的希望這些為我們帶來好音樂的藝人們能夠保持身心健康,因為聽眾們不願為那些歌曲再添上一絲沉重。  新京報評論公號留言  hope:#老人批評川航被摁倒#每每看到類似新聞,想想就很難受,對於普通公眾來說,面對某些強勢的行業或公司,維權如此之難,賠償如此之低——這種滋味就像是有力但是使不出來,一腳踩空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