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七惠
(1983- ),日本新銳小說家。2005年憑藉處女作《窗燈》獲第42屆日本文藝獎。2007年以《一個人的好天氣》榮膺芥川龍之介獎。近作有長篇小說《我的男友》《燈之湖畔》等。
《快樂》
作者:青山七惠
版本:上海譯文出版社
2017年5月
《一個人的好天氣》
作者:青山七惠
版本:上海譯文出版社
2007年9月
評審團
本期我們的評審書目是《快樂》。作者是日本人氣小說家青山七惠,代表作包括《一個人的好天氣》、《碎片》、《窗燈》、《溫柔的嘆息》等。
《快樂》是她的最新長篇小說,顛覆以往的清新風格,以大膽的筆觸描寫了人類的欲望這一永恆主題。青山七惠、日本文學或者欲望主題……不管是哪一個側面吸引了大家,總之我們收到了讀者熱情的響應和參與。
歡迎大家持續關注「評審團」,我們將不間斷地為大家送上最新鮮的閱讀體驗。書評君期待,在這個新欄目下,向所有人提供關於閱讀的優質評價,也同新的優秀「書評人」共同成長。
1號評審員麥草格 閱讀評分 9分
愛情永遠是不均衡的
書名是《快樂》,但我一口氣讀完後竟有些沉重,大概是因為這個故事並不「快樂」。兩對夫妻隱藏在日常生活背後的本來面目,隨著威尼斯之旅慢慢在作者的筆下鋪陳開來,當一點點接近每個人的真相,時而驚訝,時而震撼,但慢慢地,似乎也可以理解他們的所作所為,也不禁思考很多命題,諸如欲望。
書中敘述的短短幾天威尼斯之行表面風平浪靜,實則暗流湧動。原來這次威尼斯之旅是丈夫慎司為他的妻子耀子安排的「婚外戀」試驗,他叫上了小谷夫婦。慎思本人相貌上跟妻子並不相配,耀子是走到哪裡都會引起關注的女神,但她也有不為人知的隱秘,年輕時她曾與如今小谷夫婦中的丈夫德史發生過關係,她一直在尋找他,尋找那種所謂的「快樂」。小谷夫婦是類似的組合,德史天生有吸引女孩的魅力,而妻子芙祐子是很單純相貌並不出眾的女孩。
四個人維持著表面的禮貌謙讓,一同遊覽水城,但內心各懷心事。作者細膩出眾的心理描寫和巧妙敘事值得稱讚。小說以兩對夫婦在碼頭見面開始,乘船回程結束,很平靜地互為呼應,其間所發生的微妙的交換、不堪回首的回憶仿佛都成了一場夢。
印象最深刻的片段,是芙祐子「失蹤」後每個人去往不同地方尋找她,偶然遇見不同的人產生的思考,這大概也是全書的高潮。那時,他們仿佛才看見了真實的自己,明白了真正想要的東西。慎司終於明白,他來到這個小島只是為了因為無法面對小情人(妻子的表妹)的無私奉獻,不敢正視她那專一且對一個浮華的中年男人完全信賴的眼神。耀子明白,她從未放棄過對愛情的追求,儘管她孤獨痛苦。而德史記起了多年前的耀子,芙祐子迎來了人生中最平靜的一刻,明白愛情永遠是不均衡的,她還是願意全身心地去愛他。我覺得這是最震撼的部分,每個人都認清了自己的處境,內心不敢面對的東西,也帶給讀者很多思考。
2號評審員元芳 閱讀評分 6.5分
這趟旅程是一次日常生活的意外
這部小說的敘事結構顯然經過精心設計。整部小說以抵達威尼斯開始,離開威尼斯結束,主線便是這五天之內不斷進展的故事。而在旅行這條主線的基礎上,作者不斷以倒敘手法加入複線,往事一一浮現,使得故事發生的因果條件逐漸豐滿,各位主角的隱秘內心也恰到好處地緩慢呈現。這種精心設計,使得一種不真實感如影隨形地貫穿閱讀始終。
但我想作者對此並不在意,她甚至通過人物之口,將不真實感大大方方地展示給讀者看。在遊覽過程中,耀子曾與芙祐子探討,認為威尼斯這座城市缺乏真實感,因為威尼斯風景從古至今都在全世界被渲染、仿造,因此當看到真正的威尼斯時,卻反而像看到贗品。不真實加劇了故事的戲劇性,作者有意將故事場景設置於威尼斯,而不是日本——主角們熟悉的生活場景中,就是試圖將威尼斯拉作整齣戲劇的幕布。對主角四人來說,這趟旅程是一次日常生活的意外。旅行地點充滿了浮誇、矯飾、格格不入之感,而每個人都不免陷入猜忌、自我迷失,被迫表演或觀看他人表演;而對於讀者來說,我們完整地觀看了一出發生於威尼斯幕布之前的,較之日常故事更有衝突性的戲劇。
3號評審員 摯於 閱讀評分 7.7分
祭奠的往往只剩下無聲
每個故事都會將矛盾的焦點聚集在一個話題上——欲望,欲望無關人性,肉性的抑或是精神的,每個個體對於快感的追求與極致都有著不同的任性感官。欲望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會隨著個體意識的不確定性與場景轉換形成全新的表現模式。於是,一個作家開始在文本中體現對比,展現主角的變化,涉及外在的妝容、表情、衣著、行為方式,內在的心理活動等。
青山七惠毫無疑問在《快樂》文本中,體現了作為一個初次涉及此類題材的作家的本色,劇情衝突與人物衝突往往是不同個體之間的對比,在同類作品中已經毫不新穎,但是,在慎司、耀子、德史、芙祐子四人的個體行為中都體現了個體自我的衝突。
青山七惠在開篇將個體矛盾上升到近乎不可調和的程度,這段婚姻充滿可知的破碎感,喪失了本該有的顏色,在威尼斯的慎司是一個看似被愛情與欲望忽略的人,但作為一系列異常舉動的耀子丈夫,他在內心留存著本該常態化的婚姻與性愛,不快樂的常態使得他在對於快樂與人性的欲望之間開始變異,這是對於青春年代毫無顧忌只為自我滿足的感性態度與選擇,無可厚非,在某種程度上,他獲取了屬於他的快樂。
一切包含著青春激情與婚姻性愛的欲望都變得無趣了。終是變成了活著的前世今生,當欲望在精神與肉體層面的享受變成痛苦時,這時,作者將所有人物都弱化在文本鏡頭中,祭奠的往往只剩下無言與無聲。
4號評審員張宇 閱讀評分 7分
淡漠表情下的欲望和悲傷
青山七惠在小說處女作《窗燈》中曾借主人公綠藻之口說過,「我最想要看到的,或許並不是人們平平淡淡的日常生活,而是潛藏在淡漠表情下的矛盾、欲望、因悲傷而扭曲的醜陋面孔。」在新作長篇小說《快樂》中,青山七惠就一改此前的小清新風格,筆鋒犀利地寫起了三四十歲中年男女在親密關係中的欲望。
德史的欲望是極致的性,由於總是被其他女人視作獵物讓他恐懼面對欲望本身。芙祐子的欲望是去愛,去愛的過程就已經讓她收支平衡,她恐懼的是失去德史,那樣便無法付出自己時時都滿溢的愛。慎司渴望的是虛榮,只有虛榮才能填補他內心自卑的黑洞。他恐懼面對無私的、專一的愛,因為這樣的愛不是慕名圖利,不是一時興起,而是愛這個人本身,接受這樣的愛就意味著接受不堪的自己,慎司做不到,所以他逃了,不遠萬裡地逃到了威尼斯。耀子渴望的是快樂,獲得快樂需要打碎被別人塑造出來的自己,滿足內心真實的自己,但那正是她所恐懼的,她甚至不承認「真正的自己」的存在,認為那不過是一些文字遊戲,是捏造出來的幻想。
如此黏膩的人物關係和深度的欲望探索與青山七惠此前的作品有很大不同。此前青山七惠的作品一直被稱作「小清新」,而此次,青山七惠在《快樂》中安插了各式各樣的人物和尺度頗大的情節,增強故事性的同時也拉近了人物關係。可以看出這是青山七惠努力轉型的刻意為之,但卻給我一種用力過猛的感覺。作為讀者,可能還需要一些時間適應。
5號評審員一樣的夏天 閱讀評分 8分
快樂隨著欲望的滿足而消失
青山七惠的新作《快樂》,完全不同於以往的其他長篇,溫柔、青澀、小生活的喜悅,一一褪去,主題變得深沉而複雜。兩對夫妻,踏上了威尼斯之旅,從一開始,似乎四人就對風景不甚感興趣,大量展現的是四人的內心戲,錯綜複雜、愛恨交織的理智與情感,各種欲望在這一路不斷交戰。
仿佛踏上這個旅程,四人之間所有的平衡都被打破,夫妻之間表面的平和,每個人表面的人格與真實的自我,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擁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兜兜轉轉,似乎在旅程將盡的時刻,四個人都在打破道德的枷鎖,自卑的慎司和芙祐子,只能率先靠出軌來打破這段不平衡的婚姻關係,耀子和德史則在最後終於釋放了兩人多年來隱秘的欲望……
如耀子所言,這個世界上根本不存在所謂的真品,真正的事物也許在實現之後就不真實了;又如最後芙祐子所言,愛情因不均衡才成立,完美的均衡只是崩潰的開始。經歷了嘗試、探索、追問之後,壓抑的欲望得到了釋放,可是快樂似乎也隨著欲望的滿足而消失了,只剩下冰冷和寂寞,希望踏上回程之旅的四人,能從這段悠長的旅程夢境中醒來,撕掉偽裝,坦誠自我,重新尋回快樂。
終審意見:綜合幾位評審員的打分,《快樂》的得分為——7.76分(滿分10分)。雖然也有讀者對這本書感到尚不滿足,但總的來說,都從青山七惠的這部最新作品中有所收穫、得到啟發。
欄目主持:新京報記者 張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