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馬保國們的審醜狂歡刷屏,我們的審美該如何安放?

2020-12-12 經濟導報網

2020-12-08 15:25:06 來源:每日經濟網

時代喧囂的舞臺,從來不缺少博人一笑的故事和演員,他們急切切的上場,誓要掀起一場狂歡,哪怕是審醜狂歡。

(圖片源自網絡)

流量很香,「傳統」卻變味兒了

「耗子尾汁「、「接化發」、「閃電五連鞭」「不講武德」、「大E沒閃「……如果B站彈幕排行不是按年統計,憑藉最近的絕對熱度,馬保國一個人就可以霸榜。作為」混元形意太極門「的掌門人,他頻繁自爆參與各種對戰,打架沒贏過,嘴上沒輸過,用濃重的方言在屏幕前用「大E沒閃」和「年輕人不講武德」等論調進行詭辯,枉顧自己鼻青臉腫的事實。一來二去,蓄力已久的馬老師終於迎來流量加持,一時間,他的文字梗和鬼畜視頻火遍全網,「武術宗師」終於被時代選中,搖身一變為頂流「鬼畜全明星」。

(圖片源自網絡)

直到《人民日報》評論員文章拋出,直指「馬保國的一些言行,實際上就是譁眾取寵、招搖撞騙,說到底是一場鬧劇。口口聲聲弘揚傳統武術,實際上做的都是傷害傳統武術的事。「至此,一場審醜狂歡終於偃旗息鼓。然而,馬保國在事後採訪時說到:「我是個老兵、老黨員,70歲的人了,早就淡泊名利!但練傳統功夫,推廣之,是我生命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用生命推廣傳統武術,馬老師一席話,估計要讓每個傳統武術的真正愛好者和傳承人不禁眉頭一緊,頗感不適。

無獨有偶,近期播出的古裝劇《鹿鼎記》處境也沒好多少,不僅在原著改編劇眾多版本中得分最低,跳脫的劇情、浮誇的表演,讓從演員到導演等一眾主創成為公眾抨擊的對象。對此,導演馬進強調說自己的翻拍是要從新的維度闡述作品,而且新《鹿鼎記》的受眾是00後和10後。言下之意,過去的東西我不要,00後和10後年輕人也不要。

(圖片源自網絡)

與坍塌口碑對應的,是新劇熱度的持續攀升。這已經是流量經濟最正常不過的市場景觀。

推廣武術其實在傷害武術,翻新的江湖其實是稀爛的江湖,從馬保國到新《鹿鼎記》,流量依然很香,但當這些打著傳承經典和文化創新招牌,實際卻荒腔走板地出現在公眾焦點下時,我們不得不痛惜:大家心心念念的「傳統和文化」, 在當下的傳承和煥新過程中,表現出的是與眾人期待明顯水土不服的落差感。

在諸多審醜狂歡的誤導和曲解下,傳統已然變了味道。

同樣是身處聚光燈下,「康巴少年」丁真卻成功圈粉全網,甚至得到央媒點讚。灑脫的藏族小夥和他身處的自然純粹世界,已然成為年輕人的集體審美和心之所向。據了解,通往四川甘孜的機票訂單已同比漲超5成。

(圖片源自網絡)

當現實遊走於正與反、美與醜的兩極,注視差別如此大的時代審美表徵,我們不禁困惑:究竟,是哪裡出了問題?

相比強買強賣,年輕人要的是「文化對味」

按照導演馬進的說法,他翻拍的《鹿鼎記》,要迎合的是現在的年輕人。這不難理解。要知道,今時今日,中國經濟繁榮向上,而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揚也日益興盛,文化復興、文化出海,已然成為我們由大國向強國邁進的必由之路;而這屆年輕人,恰恰又對本土文化最為擁戴,他們身上穿的,臉上用的、嘴裡念的,都是最正宗的國貨。

可以說,拿好「傳統武術「、「金庸」、「武俠」這些文化招牌,馬保國們不僅踩準了點,也站好了隊,更圈好了人。只是他們的「傳統」也太單薄,手法太拙劣,譁眾取寵的內容輸出,只是給傳統抹黑而已,一場場審醜狂歡,迎來的註定是群嘲命運。

更為重要的一點,是他們對年輕人趣味和審美的生搬硬造甚至曲解,並以一種「強買強賣」的內容輸出姿態,在時代語境中進行文化投機,掩蓋了年輕人對傳統、對時代真正的訴求。

其實,關於傳統的創新演繹,我們並非沒有好案例。經典國貨百雀羚,通過對中草藥配方的強調,對傳統文化的秉持,一方面強調品牌的文化底蘊和內涵,同時通過更時尚的產品和設計,並付諸年輕的營銷模式,進入年輕人的視線和生活場景,刷新了公眾對於品牌的認知,完成多次國貨煥新的品牌戰役;同樣,持續出圈的B站,通過一次次饒有特色的跨界,尤其是《後浪》三部曲這樣頗具態度和調性的品牌營銷,讓原本是少數年輕人聚集的「小破站」成功進入主流視野,甚至在漢服、民樂等傳統文化內容上成為全網聚集地,引領國風新風尚……

「一代人終將老去,但總有人正年輕」,精闢歌詞說出市場鐵律。年輕人是生活和市場的生力軍,也該是傳承經典和文化的主力軍。但傳承不是下命令、給任務,而是符合生活語境的共鳴,對於年輕人而言,只有在他們熟悉的場景和故事裡,傳統才更加親切,更真實,更有意義。對國貨的喜愛和擁護也表明,如今偏重情緒表達和自我抒發的年輕人,期待的不是一番你問我答的測驗,而是一場「文化對味」的情感共鳴,而共鳴的方式必須是典雅而新奇的,經典且創新的,復古和時尚的……

套用經典的電影臺詞——傳承之道就在其中。

復古與煥新,文化跨界的雙全法

事實上,對於傳統文化在年輕群體的傳承和創新,最為成功的就是近年來匯聚了中國經典文化寶庫的文化IP和眾多品牌的國潮跨界風。比如,敦煌文化IP和網紅樂樂茶的聯合,堪稱是將千年茶文化與年輕人新生活方式實現完美對接的典範;蘇州博物院與天貓新文創的服裝跨界,將蘇州絲綢的經典古韻通過復古創新場景體驗,回到年輕人的生活,不僅傳遞博大深厚的傳統文化,也賦能天貓新文創產品的認知和暢銷。

相比而言,迄今已歷經風雨600年的故宮,已經通過一次次經典跨界,成為文化IP中的絕對翹楚。在近年的文化跨界中,故宮文化IP的表現也是最有看點,最為公眾津津樂道。從故宮與抖音的《故宮戲精文化大會》,到與毛戈平聯名的故宮爆款口紅等等,故宮將一座原本已沉寂多年、遠離公眾視野的歷史博物館,打造成為全網關注的超級網紅,而且在煥新自身形象同時,深厚的歷史感和經典文化韻味也更好地獲得年輕群體的關注和共鳴。

從這些經典案例中,不難發現,當匯聚深厚文化傳統的文化IP,遇到迅疾發展的現代品牌,最終濃縮成了一場場「復古與煥新的文化跨界」。 煥新,是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的自我煥新和介入,復古,是現代製造對傳統文化的回歸和吸納。對於跨界的雙方而言,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創新,是自我形象刷新和文化傳遞的共同訴求。

遠的不說,近日,故宮文化與喜臨門的聯合就是文化跨界「復古與煥新」理念的經典嘗試。一個是集萃了傳統美學精華的文化IP,一個是堅守文化傳承和產品創新的家居引領者,故宮文化和喜臨門此次攜手,從故宮博物院院藏文物的傳統經典紋飾中汲取靈感,將多種寓意幸福和祥瑞的紋樣,通過創新提取,賦予了喜臨門全新產品「宮囍恭喜」系列床墊獨特的設計美感和文化內涵。

經由傳統美學和現代技法的幸福編織,完成一次經典的全新演繹,故宮文化和喜臨門為年輕人群帶來了全新床墊產品,也打開了一個走進經典、對話傳統文化的窗口。品牌的復古之路和文化的煥新之行,在此得到了全新詮釋。

回到文章開頭,審醜狂歡的肆虐,恰恰是我們審視文化傳承和時代審美的鏡子,流量固然重要,文化的煥新、創新的傳承、受眾的共鳴,才是塑造深厚且鮮活的時代審美的關鍵。泥沙俱下時,有人是文化的投機者,所幸,我們同樣有眾多虔誠的傳承人。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相關焦點

  • 審美純丁真,審醜馬保國,平臺該如何正確造「星」?
    而另一個則被官媒批評,最終慘遭封殺,他們就是丁真和馬保國。 這件事情還是非常有意思的,似乎是一美一醜兩個極端,也代表了背後平臺的不同特色,而在這背後更深刻地反映則是,在這個隨時出現網紅的全新時代,我們應該如何面對這一狀況,又該如何引導這個風氣,平臺應該如何正確對待這件事情呢?
  • 如何避免馬保國式審醜狂歡捲土重來?這是個「兩張皮」的問題
    「另類網紅」馬保國被主流媒體點名批評後,各網絡平臺紛紛限流、下架與其相關的網絡視聽節目,一些平臺還發布公告,明確禁止用戶再上傳有關內容。這場由馬保國引起的網絡審醜狂歡最終走入死胡同,但這般靠賣醜來收割流量的現象在當下屢見不鮮,網絡內容生成方式中的低俗化風向值得我們警惕。
  • 「馬保國們」被KO,審醜狂歡就能落幕?
    官媒本次重拳出擊並非偶然,縱觀歷史,「馬保國們」的問題一直在時代發展的角落裡如影隨形。 最初的 「馬保國們」 是生長在上世紀末的人極為熟悉的一個名詞:氣功大師。90年代正是一個破舊立新的時代轉折點。在那個平均教育水平欠缺的時代,「拜神求佛」依然是普羅大眾面對超出認知範圍的難題時的第一反應。
  • 審醜與審美
    我們一邊欣賞著李子柒,一邊也給了鳳姐更多的寬容。審醜的權利鳳姐是幸運的,她火在一個相對純淨的網際網路時代。馬保國卻成了資本的工具。鳳姐不會因為說了過度自信的的話被關進監獄,馬保國同樣不該為混淆視聽背鍋。所謂豔麗的花朵需要綠葉的襯託,人民應該審美,人民更需要審醜的權利。錯的,是鬧劇背後的推手。李子柒的四川老鄉丁真在去買方便麵的路上路過了某個攝影師的鏡頭。
  • 前有竊格瓦拉、後有馬保國:審醜狂歡背後的推手
    而作為旁觀者,我們看到的是無數個「五連鞭」的鬼畜視頻以及它們背後洶湧的流量和資本。面對這股「審醜狂歡」,難怪人民日報發出了一記當頭喝棒:鬧劇應該立刻收場了,「審醜」狂歡不能無底線!B站的馬大師鬼畜內容只是無心之舉,但為何這種「審醜」逐漸演變成了一場全網的狂歡?審醜和流量生意經馬保國在網上的突然的走紅,其實是源自網民對其譏諷、嘲笑的浪潮,而對於身處輿論漩渦中心的馬保國而言,他似乎有些飄了……。
  • 人民日報銳評馬保國:審醜狂歡,該收場了
    新浪科技官方微博今日發文,援引了《人民日報》的評論文章「馬保國鬧劇,該立刻收場了」。《人民日報》就近期熱點人物馬保國及相關一系列衍生事件發表了看法,表示「馬保國的一些言行,實際上就是譁眾取寵、招搖撞騙,說到底是一場鬧劇」,「口口聲聲弘揚傳統武術,實際上做的都是傷害傳統武術的事」。
  • 馬保國遭點名:審醜狂歡,不能無底線!
    卻頻繁出現在公眾視線自曝拍電影、走穴參加網紅活動霸佔微博熱搜甚至他帶火的網絡詞語「耗子尾汁」都被搶註成公司28日人民日報發文批評馬保國鬧劇:該收場了而這樣的人受追捧,值得我們深思。不少人談及馬保國是揶揄和調侃,說他在輿論場中扮演被群嘲的角色,似乎覺得沒什麼大不了的。其實這還真不是什麼「無傷大雅」,放任「審醜」成為流行,讓招搖撞騙大行其道,這本身就是對社會風氣的傷害,特別對於尚缺乏判斷力的未成年人,這是對價值體系的毒化。 這場以馬保國為主題的鬧劇,該收場了。真講武德,馬保國就應該從鬧劇中抽身而退。
  • 人民日報發文狠批馬保國鬧劇:招搖撞騙,審醜狂歡
    寫出一個名字,恐怕大家都不會反駁,他就是武術屆的搞笑大師:馬保國。年近70歲的馬保國參加了一場武術比賽,以被人三拳打倒三次,並且陷入昏迷的「優秀成績」一舉走紅,成為鬼畜界追捧的對象,尤其是他的雷人雷語,迅速走紅網絡。按理說作為一位年近70歲的年長者,本應該享受著天倫之樂,本應該低調地弘揚傳統武術,然而馬保國卻走出了另一條路。
  • 拒絕審醜,馬保國們,你們「耗子尾汁」
    從霸榜一些平臺鬼畜區,到參加商業演出,再到接拍所謂勵志電影,馬保國已包裝出相當的商業價值。從他所謂的招數屢屢成為熱梗,到馬氏語言在網絡熱轉,有人說這已然是「馬保國現象」了。但隨著人民日報的點名批評,這場網絡審醜也終於落下了帷幕。各大視頻平臺已經搜索不到有關馬保國的惡搞視頻,取而代之的是對這種畸形審醜的批判。
  • 人民日報怒批馬保國鬧劇:審醜狂歡,不能沒有底線
    (30秒內被打敗最多記錄創造者)隨後馬保國發布視頻,視頻中鼻青臉腫的馬保國表示,年輕人不講武德,並希望其耗子餵汁(諧音,好自為之)。隨後在網絡上爆火,成為近日最火的網絡梗。因為這些梗,馬保國被不少網友稱為「馬老師」,其耗子餵汁也被註冊商標,大量馬保國梗表情包也上線。然而,就在爆火不久,28日,人民日報發博稱:馬保國鬧劇,該立刻收場了。
  • 馬保國錯了,還是觀眾錯了?審醜文化流行,是一種群體性叛逆
    尤其5月份,馬保國被王慶民KO倒在地後,大家都以為他從此身敗名裂,抬不起頭來。誰想到人家居然是打不死的老強,慢慢升溫火得一塌糊塗。一句「耗子尾汁」,把快70歲的老馬送到網紅的極樂巔峰。無數網友就喜歡馬保國一本正經、厚著臉皮胡說八道的樣子。
  • 2021國考面試備考:拒絕審醜,馬保國們,「耗子尾汁」
    【導讀】寧夏華圖事業單位考試網同步華圖事業單位公眾號發布:2021國考面試備考:拒絕審醜,馬保國們,「耗子尾汁」,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   從霸榜一些平臺鬼畜區,到參加商業演出,再到接拍所謂勵志電影,馬保國已包裝出相當的商業價值。   從他所謂的招數屢屢成為熱梗,到馬氏語言在網絡熱轉,有人說這已然是「馬保國現象」了。   但隨著人民日報的點名批評,這場網絡審醜也終於落下了帷幕。各大視頻平臺已經搜索不到有關馬保國的惡搞視頻,取而代之的是對這種畸形審醜的批判。
  • 馬保國|審醜趨向值得深思
    馬老師又為我們貢獻了「耗子尾汁」「有備而來」。馬老師就是打不過,就用嘴來糊弄。在說馬保國為什麼會火之前,我們來談談什麼樣的網絡語會在網上流行?這種瀰漫於文化外壁上的一種娛樂性的文字遊戲。梗經常意味著超級大的信息密度,快樂就是別人跟不上你的節奏。
  • 「耗子尾汁」折射資本助推審醜異化
    在該公司成立之前,「耗子尾汁」已於11月11日被搶註商標,狀態為「註冊申請中」。談「耗子尾汁」,不得不提馬保國。馬保國自稱渾元形意太極拳掌門人,先前和一名搏擊愛好者比武,30秒內被KO三次。他隨後表示,自己只是大意了,「現在的年輕人不講武德,來偷襲我一個69歲的老同志,這好嗎,這不好。我勸這位年輕人好自為之,好好反思」。
  • 馬保國被人民日報點名:放任「審醜」成為流行,該立刻收場了
    《人民日報》點名批評馬保國鬧劇,該收場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大師」開始變成了一個帶有諷刺意味的稱呼。短視頻的興起,為社會帶來更多就業機會的同時,也讓更多不良價值觀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為了流量,一些人甚至不惜劍走偏鋒。
  • 評論:假惡醜越罵越紅 「耗子尾汁」折射資本助推審醜異化
    在該公司成立之前,「耗子尾汁」已於11月11日被搶註商標,狀態為「註冊申請中」。談「耗子尾汁」,不得不提馬保國。馬保國自稱渾元形意太極拳掌門人,先前和一名搏擊愛好者比武,30秒內被KO三次。他隨後表示,自己只是大意了,「現在的年輕人不講武德,來偷襲我一個69歲的老同志,這好嗎,這不好。我勸這位年輕人好自為之,好好反思」。
  • 「耗子尾汁」折射資本助推審醜異化_傳媒·時評_民主與法制網 國家...
    在該公司成立之前,「耗子尾汁」已於11月11日被搶註商標,狀態為「註冊申請中」。   談「耗子尾汁」,不得不提馬保國。馬保國自稱渾元形意太極拳掌門人,先前和一名搏擊愛好者比武,30秒內被KO三次。他隨後表示,自己只是大意了,「現在的年輕人不講武德,來偷襲我一個69歲的老同志,這好嗎,這不好。我勸這位年輕人好自為之,好好反思」。
  • 丁真獲官媒力捧,馬保國卻被人民日報批是鬧劇:「審醜」流行危害...
    丁真走紅後,還引發了各地方媒體不服輸爭搶「蹭熱度」的趣事,官媒們化身行走的「battle精」,開始了在線爭奪丁真。 四川官方為了丁真操碎了心,結果網友們都以為丁真是西藏人,看完宣傳片《丁真的世界》後一句「好想去西藏」令四川倒地不起。
  • 馬保國被官媒點名:鬧劇該收場了!參演電影或也將泡湯!
    一位69歲的老同志馬保國的經典臺詞「耗子尾汁」火遍網絡,甚至還火成了「商標」。而如今這個詞可以用在馬保國身上了,近日,馬保國被人民日報點名:該收場了,審醜狂歡不能無底線!
  • 血洗B站,馬保國為什麼火了?
    馬大師更是成為了鬼畜區的寵兒,相關腦洞創作比比皆是,刷屏B站,霸佔鬼畜區。 ▼ 馬保國名言實用表情包九連送上,拿了圖知道該怎麼辦吧,年輕人,耗子尾汁啊。 ▼ 就連我的沙雕朋友們,也紛紛開始熟練運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