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大量無意義的計算,區塊鏈帶來的是革新還是能耗?

2020-12-16 CIO時代網

  有什麼東西能在幾天之內火遍整個創投圈?答案毫無疑問是區塊鏈(Blockchain)。2018年伊始,區塊鏈突然以一種讓人摸不清頭腦的姿態迅速大熱,成為2018年的第一場「風口」。

 

  「二十年後,100%的交易都會在區塊鏈上完成。」「區塊鏈是世界第九大奇蹟。」「區塊鏈極有可能終結或顛覆現有網際網路模式。」……諸如類似的樂觀預測和評價像病毒一樣在各界傳播、流行,造就出一場令所有人始料未及的區塊鏈狂歡盛宴。

 

  敏銳的資本市場,自然不會錯過這場狂歡盛宴。

 

  美股市場上,沉寂多年的膠捲製造商柯達宣布發布柯達幣,2018年以來股價上漲245.16%;中國概念股迅雷旗下「玩客雲」區塊鏈項目硬體產品,在開售前的預約量已接近151億元,直逼小米2017全年不含手機的銷售額。

 

  在港股市場,甚至出現了一則讓人哭笑不得的消息:一家名叫「坪山茶葉」的公司宣布改名為區塊鏈集團,在區塊鏈概念大炒作的背景下,股價竟然也上漲了23%。

 

  這場狂飆突進的資本盛宴,並非空穴來風。

 

  著名管理諮詢公司麥肯錫發布的區塊鏈效用路線圖顯示,2017~2020年將會是區塊鏈技術基礎設施的成型階段。於是,從普通的草根創業公司到騰訊、阿里這類網際網路帝國,再到世界各國政要、央行的政策制定者們,都陸續開啟高度重視模式,研究區塊鏈技術在未來的潛在應用,並加速進入實質性開發應用落地階段。

 

  但對於很多普通人而言,對於區塊鏈的理解還簡單地停留在已經暴漲了30000多倍的比特幣以及各式各樣的虛擬數字貨幣名稱上,更有甚者,簡單粗暴地將區塊鏈與「泡沫」「傳銷」「非法集資」「龐氏騙局」等名詞劃上等號。

 

  爆紅「概念」下的區塊鏈,可謂價值與爭議並存。

 

 

  一、區塊鏈,改變商業生態的未來技術

 

  事實上,區塊鏈的流行源自於比特幣暴漲進而引發的全球關注。作為比特幣的底層技術,區塊鏈的去中心化、分布式帳本被很多人認為是打破信息孤島、降低數據管理成本,進而改變商業生態的未來技術。

 

  1、創業者和投機者的新大陸

 

  區塊鏈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2008年末。化名為「中本聰」的一名神秘人士發表了一篇論文《比特幣: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Bitcoin: 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首次提出區塊鏈的概念。

 

  文中提到,為解決電子貨幣的安全問題,可由時間戳伺服器為一組,以區塊(Block)形式存在的數據實施哈希(Hash)後加上時間戳,並且廣播該哈希,每個時間戳將前一個時間戳納入其哈希中,隨後的時間戳會對之前的時間戳進行增強,由此形成一個「區塊鏈」。

 

  2009年1月3日,中本聰創造了第一個區塊,外界將這個區塊被稱之為「創始區塊」。中本聰在創世區塊裡還留下了一句永不可修改的話:「The Times 03/Jan/2009 Chancellor on brink of second bailout for banks(2009年1月3日,財政大臣正處於實施第二輪銀行緊急援助的邊緣)。」

 

  當時,正是英國的財政大臣達林被迫考慮第二次出手紓解銀行危機的時刻,這句話是泰晤士報當天的頭版文章標題。區塊鏈的時間戳服務和存在證明,第一個區塊鏈產生的時間和當時正發生的事件被永久性地保留了下來。

 

  幾乎是伴隨著區塊鏈技術的誕生,比特幣成為其發揮作用的第一個新生事物。在此之後,尤其是從2016年開始,隨著比特幣等各類數字貨幣的火熱讓區塊鏈技術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大量區塊鏈創業公司開始出現,最近兩三年,區塊鏈浪潮更是達到頂峰。

 

  有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國內區塊鏈新成立77個項目,項目地域分布主要集中在北上深等一線城市,其中北京佔36%、上海佔20%、深圳佔15%、杭州佔8%、香港佔5%、成都佔3%、廣州佔2%,其他地方佔11%。

 

  另一方面,據企業信息查詢工具顯示,截至今年3月,2018年成立的名稱含有「區塊鏈」的企業約791家(包括仍在註冊44家、註銷1家)。其中,廣東省有596家、北京14家、福建9家、重慶和安徽各5家。而2018年成立的經營範圍涉及區塊鏈技術的企業共計2002家。

 

  這兩組數字,或者可以從側面窺探出區塊鏈的火爆程度。目前,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企業把區塊鏈技術納入自己的經營範圍。無疑,區塊鏈已經成為了創業者和投機者的新大陸。

 

  2、區塊鏈定義莫衷一是

 

  過去幾年,區塊鏈被廣泛地提及,但究竟該怎樣給「區塊鏈」定義,目前仍然莫衷一是。因為「區塊鏈」概念和區塊鏈本身一樣,仍處於從0到1的過程之中。

 

  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區塊鏈作為比特幣的底層技術,是完全不能與比特幣劃上等號的。從邏輯關係上看,比特幣只是區塊鏈的一種實現方式,而不是區塊鏈的唯一範式。

 

  ① 狹義區塊鏈:點對點的記帳系統

 

  所謂區塊鏈,從狹義角度看,是一種按照時間順序將數據區塊以順序相連的方式組合成的一種鏈式數據結構,並以密碼學方式保證的不可篡改和不可偽造的分布式帳本。

 

  簡單地說,狹義區塊鏈的本質就是一種去中心化的分布式帳本資料庫。去中心化,即與傳統中心化方式不同,這裡是沒有中心,或者說人人都是中心;分布式帳本資料庫,意味著記載方式不只是將帳本數據存儲在每個節點,而且每個節點會同步共享複製整個帳本數據。

 

  在傳統的中心化技術中,記帳權只掌握在中心伺服器手中。比如QQ、微信上的所有信息,只能由騰訊的伺服器來記帳;淘寶、天貓的信息,都能由阿里巴巴的伺服器來記錄。

 

  但在區塊鏈中,每臺計算機是一個節點,一個節點就是一個資料庫。任何一個節點都可以記帳,而且直接連接另外一個點,中間無需第三方伺服器。當其中兩個節點發生交易時,這筆加密的交易會廣播到其他所有節點,目的是防止交易雙方篡改交易信息。

 

  以一家有100人規模的公司為例,A向同事B轉帳1萬元。普通的做法是,A可以告知另一名同事C,讓同事C作為見證人,記錄下「自己帳下1萬元轉到同事B帳下」這一事實。

 

  在區塊鏈裡,A就不再需要通過同事C作為見證人,而是可以直接將自己帳本的1萬元記到同事B的帳本;同時,這筆交易信息也會傳到全公司(即整個區塊鏈)。當公司裡其他人知道並確認了這筆交易,交易才算最終完成。

 

  因為這筆交易被加密處理,只有同事B才能收到這1萬元,而這家公司的其餘98位同事只能在帳戶內看到有這筆交易信息,但無法看到這筆信息是轉給誰的。除此之外,在這過程中,區塊鏈還可以完整記錄交易過程,整個交易可以溯源。

 

  ② 廣義區塊鏈:一種使行業變得更加標準化的模塊化工具

 

  從廣義角度看,區塊鏈不再局限是一種去中心化的分布式帳本資料庫。按照工信部指導發布的《中國區塊鏈技術和應用發展白皮書2016》的解釋,廣義區塊鏈是指利用塊鏈式數據結構來驗證與存儲數據、利用分布式節點共識算法來生成和更新數據、利用密碼學的方式保證數據傳輸和訪問的安全、利用由自動化腳本代碼組成的智能合約來編程和操作數據的一種全新的分布式基礎架構與計算範式。

 

  根據工信部這一定義,像成本基礎,流轉率、區塊配送、吞吐能力、倉儲能力、存放能力、金融調配、帳期等,都可以用區塊鏈進行描述,就如今年兩會期間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馬化騰對區塊鏈的定位,「區塊鏈是使行業變得更加標準化的一種模塊化工具。這個工具促使國家在對產業整合時進行更好的管理。同時,能夠提升產業效能,增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供應鏈的效率。」

 

  3、無可比擬的技術優勢

 

  相比於傳統的中心化方案,不論是狹義還是廣義區塊鏈,都主要呈現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可擴展、高度透明和匿名性等無可比擬的技術優勢。

 

  ① 去中心化

 

  中心化,在網際網路上,是指「我說你聽」的廣播模式。通俗地說,中心化就類似於一場研討會,邀請數名嘉賓圍繞一個主題去闡述他們的觀點,這場研討會以嘉賓為中心,研討會的參會者在場下聆聽嘉賓的觀點,他們通過提問等方式和嘉賓進行溝通交流,不會或者甚少直接地和其他參會者進行單獨的溝通。

 

  而去中心化,是指技術對普通用戶的賦權,從我說你聽的廣播模式,向人人有個小喇叭的廣場模式轉變,就像英語角模式,在這裡面每個參與的人都可以選擇聽或講,都可以都各抒己見,可以去和任何一個參與者進行溝通。

 

  具體應用在區塊鏈上,其去中心化特徵可以簡單理解為:沒有固定的中心化機構存在,所有的數據主體都將通過預先設定的程序自動運行,又或者遵循同一記帳交易規則。

 

  之所以能做到這一點的原因在於,在區塊鏈中,分布著許許多多的節點,這些節點都具有高度自治的特徵,而且彼此之間可以自由連結,從而形成新的單元。所以,任何一個節點都可能成為階段性的中心,但卻不具備強制性的中心控制功能。

 

  但有區塊鏈研究人士表示,去中心化並不意味著不要中心,而是由節點來自由選擇中心、自由決定中心。因而,在區塊鏈中:任何人都是一個節點,任何人也都可以成為一個中心,任何中心都不是永久的,而是階段性的,任何中心對節點都不具有強制性。

 

  ② 不可篡改性

 

  基於區塊鏈去中心化的特徵,有專業人士表示,即使遭受嚴重的黑客攻擊,只要黑客控制的節點數不超過全球節點總數的一半(即不超過51%),區塊鏈就依然能正常運行,數據也不會被篡改。「這是基於區塊鏈的分布式數據存儲,因為沒有某一個中心進行集中的管理,使得區塊鏈系統中,即便某一個節點受到攻擊或篡改,並不會影響整個網絡的健康運作。」

 

  打個比方,就像我們在野外同時遇見一個熊窩和蜂巢,如果我們要搗毀這個熊窩,只需要影響它中心化決策系統中那個決策的單個節點,就是把那隻熊趕走就可以了;但要搗毀一個蜂巢,就必須趕走整個蜂群中半數以上的蜜蜂,僅僅趕走蜂群中的一隻蜜蜂,整個系統是不會受到任何影響的。

 

  ③ 可擴展、高度透明和匿名性

 

  與谷歌的開源系統安卓相類似,所有人都可以在區塊鏈的基礎上,實現各類擴展應用。由於系統是開放的,除了交易各方的私有信息被加密外,區塊鏈的數據對所有人公開,任何人都可以通過公開的接口查詢區塊鏈數據和開發相關應用。

 

  區塊鏈的這種開放性,一方面使得整個系統信息高度透明,另一方面,由於節點之間的交換遵循固定的算法,其數據交互是無需信任的,因此交易對手無須通過公開身份的方式讓對方自己產生信任,對信用的累積非常有幫助。

 

  4、暫未解決的劣勢

 

  作為新興技術,區塊鏈的技術優勢突出的同時,也顯現出了一些暫時無法解決的劣勢。

 

  其一是延遲問題。據了解,數據寫入區塊鏈一般情況下需要等待最少十分鐘,如果所有節點都同步數據,則需要更多的時間。以比特幣為例,當前產生的交易有效性受網絡傳輸影響,比特幣交易每次的確認時間大約10分鐘,6次確認的話就需要一個小時,因此區塊鏈的交易數據是有延遲性的。

 

  其二是能耗問題。區塊鏈中的區塊的生成需要進行無數無意義的計算,這其實是非常耗費能源的。同樣是比特幣,英國一家電力信息網Power-Compare提供的預測數據顯示,按照目前比特幣挖礦、交易耗電量的增長速度,至2020年比特幣耗電量將會與目前全球用電量持平。儘管這一數據備受質疑,但是那些藏在深山老林的「礦場」則實實在在展現了這門生意的耗能景象。

 

  其三是性能問題。區塊鏈是分布式,等於每個人手上都有一份完整帳本,並且有時需要追溯每一筆記錄,因此隨著時間推進,交易數據越來越大的時候,就會有性能問題。例如,第一次使用需要下載歷史上所有交易記錄才能正常工作,每次交易為了驗證你有足夠的錢而需要追溯歷史每一筆交易來計算餘額。有專業人士認為,雖然可以通過一些技術手段來緩解性能問題,但問題還是明顯存在的。

 

  其四是隱私問題。在區塊鏈上,每一個用戶都有一個不同的代號,這個代號通常是一串無意義的數字。通過該數字的表面信息本身,並無法將其對應到某一個具體對象的真實身份。然而,一旦該對象在線下進行了實物交易,並和某一代號關聯起來,這種匿名性就不復存在了。由於區塊鏈完整地記錄了該代號的交易流水,其他人就可以輕鬆地獲取與該對象相關的所有信息,給用戶隱私帶來嚴重的威脅。

 

  儘管自身存在交易數據延遲、耗費無謂能源、性能需求過大、隱私無法保障等各種劣勢,但面對繁雜的市場,逐漸成為市場新寵兒的區塊鏈引來了一些不是專注於技術本身應用,而是熱衷於熱炒區塊鏈概念的集資圈錢行為。

 

  二、爆紅「概念」下的野蠻生長和亂象叢生

 

  近年來,隨著我國對非法傳銷活動不斷加大打擊力度,此類活動已經得到了一定的遏制。但是,隨著金融創新以及人工智慧等技術的迅速普及,非法傳銷明目更加繁多、組織更加嚴密。尤其是,在日益火熱的區塊鏈風口下,以「虛擬貨幣」為幌子實為傳銷活動的案件呈加速爆發之勢。

 

  從2012年開始,國內開始大量出現打著虛擬貨幣的幌子進行非法傳銷的案例,例如百川幣、馬克幣、貝塔幣、暗黑幣、摩根幣等。據統計,目前國內的虛擬貨幣已經達到數百種。「這些所謂的虛擬貨幣都有一個顯著特徵,都是打著創新的幌子,許以用戶高額的回報,實則就是傳銷騙局。」有學者表示。

 

  以2015年就出現的「百川幣」傳銷騙局為例,不到一年時間,會員層級多達253層,涉案金額21億元,範圍涉及24個省區市90餘萬會員;2017年9月海南海口警方破獲的「亞歐幣」傳銷案亦屬於同一類型,短短一年時間,亞歐幣騙局就吸引了4萬多名參與者,吸收資金40多億元。

 

  類似的「虛擬貨幣」傳銷騙局還在不斷上演。騰訊安全反詐騙實驗室負責人指,近年來利用所謂的區塊鏈概念搞的代幣、虛擬幣已經有2000多種,傳銷平臺已經超過3000多家。

 

  有學者表示,這些頂著「區塊鏈」「虛擬貨幣」等名義的傳銷騙局,主要是抓住了投資者不懂區塊鏈、虛擬貨幣,卻又希望趕上虛擬貨幣投資熱潮的心理。「不僅如此,參與過這類騙局的人,後期很有可能會單幹,所以這類騙局很容易呈現病毒式的擴散傳播。」

 

  另一方面,據了解,目前在圈內還有一條完整的產業鏈,可以提供尋找一個聽上去與區塊鏈沾邊的項目、發行白皮書、註冊公司、律師認證、打點顧問和媒體、獲取交易所許可等一條龍服務,這是「區塊鏈」「虛擬貨幣」等名義的傳銷騙局呈現病毒式擴散的又一原因。

 

  針對這種現象,央行等監管部門在2017年9月已經發布關於代幣融資涉嫌非法的公告,要求項目進行清退工作。然而,仍有一些希望藉助區塊鏈發幣的人群,並沒有完全放棄,很多人仍在炒作。一部分是因為,這樣做可以換湯不換藥地繼續做自己想做卻不該做的事情,另一部分則是盲目跟風。

 

  事實上,目前仍有很多人尚未真正理解區塊鏈、數字貨幣的本質,也沒有弄清楚究竟什麼是真正的區塊鏈技術研發、數字貨幣,以及它們其中的關聯性、邏輯性、必要性等,因而,輕易地被虛假項目誤導,從而盲目投資。

 

  據了解,不止有社會經驗的人會盲目跟風投資,有些年輕人甚至在校大學生從小貸平臺上借錢、用信用卡套現等投資一些虛擬貨幣,「他們認為只要踩對一個幣,就會獲得可觀的回報,甚至實現財務自由。而這種盲目的心態往往會落入一些不法分子設計的內部發幣、幣值只漲不跌的圈套。」有資深人士表示。

 

  除此之外,有一些所謂的區塊鏈項目方在沒有任何項目的情況下會先建立幾十個微信群。有知情人士透露,像智慧鏈WDC、基因鏈AGL等項目,目前就廣泛活躍於微信群等社交圈中,這些團隊打著技術創新的幌子,以高回報為誘餌,吸引了大量投資者蜂擁而至。

 

  「事實上,到今天為止,大家對區塊鏈技術的理解還沒有對人工智慧的理解深刻,沒有多少人會在乎區塊鏈的真實價值。在很多人眼裡,區塊鏈只是一個集資,甚至是非法集資的工具。」有資深人士表示。

 

  三、混亂之中,政府與市場開始加快區塊鏈布局步伐

 

  不過,在各種混亂之中,更多的研究機構也開始重新認識區塊鏈技術的價值。

 

  麥肯錫、高盛、普華永道、安永、騰訊等著名公司都陸續給出了區塊鏈技術在未來的潛在應用。比如,在騰訊研究院看來,「區塊鏈的意義在於可以構建一個更加可靠的網際網路系統,從根本上解決價值交換與轉移中存在的欺詐和尋租現象等。」

 

  在意識到區塊鏈的應用潛能後,無論是國際還是國內,政府還是市場,都已動作頻頻,開始加快區塊鏈布局步伐。

 

  據IBM區塊鏈發展報告數據顯示,目前全球有近九成的政府正在規劃區塊鏈投資。像歐盟委員會就建立「歐盟區塊鏈觀測站及論壇」機制,加快研究國際級「區塊鏈標準」,並為區塊鏈項目提供資金;美國眾議院已就區塊鏈相關問題進行聽證;韓國將區塊鏈上升到國家級戰略;國際標準化組織、國際電信聯盟、全球資訊網聯盟等紛紛啟動區塊鏈標準化工作;航運巨頭馬士基、零售巨頭沃爾瑪、科技巨頭英特爾等很多跨國企業也在布局區塊鏈。

 

  在世界各主要經濟體及重要國際組織對區塊鏈技術加快布局的同時,我國也把區塊鏈上升到國家科技戰略層面。

 

  2016年12月,《國務院關於印發「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的通知》中首次提及區塊鏈,並將其列為戰略性技術,由央行推動的基於區塊鏈的數字票據交易平臺已測試成功,工信部已經就籌建全國區塊鏈和分布式記帳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事宜開展專題研究。同時,我國也積極加強行業監管,防範可能出現的金融風險,維護國家金融的穩定和安全,促進區塊鏈產業規範健康發展,以更好地發揮區塊鏈的積極作用。

 

  另一方面,我國金融機構、網際網路公司、IT企業和製造企業也在積極籌謀入局。有統計數據顯示,我國區塊鏈相關上市公司已增至約30家。值得注意的是,不僅創業圈、資本圈重視區塊鏈,不少地方政府也開始把區塊鏈當作重點產業看待。

 

  據了解,目前河北雄安新區,就已開始探索運用區塊鏈等技術,建立科學有效的住房租賃積分全生命周期管理機制;重慶、青島等地則從產業規劃角度,打造區塊鏈產業基地和孵化平臺。

 

  除了雄安新區、重慶、青島,還有浙江杭州、江蘇無錫、上海寶山、廣州黃埔、貴州貴陽等城市都在大力發展區塊鏈產業,其中貴陽、杭州、重慶、成都這四座城市最為積極。

 

  四、未來,區塊鏈可以為直銷企業做些什麼?

 

  雖然區塊鏈最開始是作為比特幣的底層技術而誕生的,但目前它的應用已經不僅局限於數字貨幣領域,在多個行業和領域,區塊鏈都展現了其獨特的優勢,區塊鏈技術對推動經濟社會各領域的發展以及運作方式的創新具有極大的價值,未來,在產品真偽驗證、公益項目管理等方面都可以給直銷企業提供幫助。

 

  ①幫助直企擺脫假貨的煩惱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以及網際網路利用率的逐漸攀高,網絡購物的爆炸式發展,增強了國民購買慾的同時,假貨泛濫也給直銷企業帶來了不小的煩惱和困擾。像安利、玫琳凱、完美、如新等外資企業,寶健等內資企業都曾遭遇過假貨「肆虐」,尤其是網絡上的產品近半都是假貨,它們不是劣質產品,就是假冒產品。

 

  而區塊鏈技術的出現,則可以幫助直銷企業擺脫假貨帶來的煩惱和困擾。

 

  直銷企業可以利用區塊鏈技術上數據不可篡改和時間戳的存在性等特質,將產品的原料從源頭、收儲、加工、生產、銷售的每一個環節的信息,以照片及視頻的形式記錄在區塊鏈中,實現產品的溯源,根除供應鏈內產品流轉過程中的假冒偽劣問題。直銷企業還可以提供一個數據平臺,讓用戶則可以掃碼查看相關產品的溯源信息。

 

  ②有助直企公益項目獲更多認可

 

  事實上,區塊鏈不只是在產品真偽驗證的應用,同樣可以應用於公益慈善方面。

 

  自2005年行業立法以來,越來越多的直銷企業積極參與社會公益,不少直銷企業專門成立了慈善基金會用於開展扶貧濟困慰問活動,通過企業人力、物力、財力及資源配置來幫助他人、回饋社會、踐行企業責任。

 

  除此之外,還有直銷企業還與多個機構或組織合作,積極參與公益事業,推出各類慈善扶貧計劃,為真正有需要的人送去溫暖,通過有針對性的公益活動,確保有限的公益資源較大限度的發揮社會效益。

 

  對於直銷企業的公益項目而言,區塊鏈技術帶來的公開透明性,對於進行數據統計、捐贈項目、募集明細、資金流向、受助人反饋、項目執行跟蹤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同時,社會各界和公眾通過區塊鏈技術也能清晰地了解到直銷企業公益項目從捐贈到使用的每一個環節的痕跡,有助於直銷企業公益項目得到社會各界和更多公眾的認可。

 

  此外,區塊鏈中的智能合約技術在社會公益場景同樣可以發揮作用。對於形態多元、參與方眾多、流程複雜的公益項目,比如直銷企業公益項目中的定向捐贈、分批捐贈、有條件捐贈等,就非常適合使用區塊鏈的智能合約技術來進行管理,解決運營、財務和信息公開等問題。

 

  ③應用場景將越來越廣

 

  有專業人士分析指,區塊鏈技術如果發展起來,被應用的領域不會僅僅局限於產品真偽驗證和公益項目管理兩方面,還有很多具體的商業場景應用。

 

  它可以在銀行和金融領域解決清算、結算、境內以及跨境支付、貸款發放;可以在媒體和娛樂領域用於解決內容生產者的收益權的實現,保護數字資產的安全等;可以在供應鏈領域用於解決原產地追蹤;可以在製藥業領域用於智慧財產權保護、產品追蹤、生產過程保證和召回管理等;可以用於保險公司與投資者之間的交易處理、索賠等。

 

  「可以預見,區塊鏈技術在金融、物流、網際網路保險、數字版權、醫療健康、身份認證、大數據徵信、公證、權益證明等眾多應用領域,都會有廣泛的應用。隨著深入地研發區塊鏈技術,人們對它的需求會慢慢釋放出來。不管是傳統企業還是直銷企業,它給予企業的幫助將越來越大。」有專業人士表示。

 

  五、結語:是風口還是泡沫,取決於操控者

 

  有人說,自從區塊鏈被人們熟識、重視以來,它就像站在哈哈鏡前,每個角度都有一個獨特影像。

 

  改變金融體系、實現價值傳輸、保護數字資產安全……未來,區塊鏈的每一項技術應用都超出傳統思維的認知,讓越來越多的樂觀者對區塊鏈技術賦予「區塊鏈帶來的革命是驚人的」「區塊鏈是世界第九大奇蹟」「推動人類科技進步」等期望。

 

  而在對賦予區塊鏈期望的樂觀者之外,既有悲觀者持謹慎態度,他們洞見虛擬幣造富風波,對區塊鏈短期發展則以泡沫、投機等態度觀之;還有中立者感嘆區塊鏈就像襁褓中的嬰兒,經不起不切實際地追捧或棒殺,也經不起各種未經證實的炒作和貼標籤。

 

  毫無疑問,技術是中性的,沒有好壞,但決定技術的方向和結局的還是人性,區塊鏈也是如此。它,究竟是風口還是泡沫,是會重蹈虛擬貨幣的覆轍,還是會成為顛覆技術的堅實基礎?完全取決於操控者的價值觀和文明程度。

第三十屆CIO班招生 法國布雷斯特商學院碩士班招生 北達軟EXIN網絡空間與IT安全基礎認證培訓 北達軟EXIN DevOps Professional認證培訓

責編:kongwen

相關焦點

  • 區塊鏈入門教程及我的區塊鏈觀
    如果有人能夠同時修改當前區塊及以後的所有區塊,那麼才能夠保證區塊的完備性。但是區塊鏈Hash的計算是極其費時費力的,同時修改所有的區塊幾乎不可能發生。因此,這就是區塊鏈極具安全性和私密性的原因。每生成一個區塊,就像是書寫一段歷史,過去了的只能過去了。
  • 區塊鏈新勢力之革新數據調查,Miritt全矜鎬分享區塊鏈+數據調查
    2019年4月26日,由中鏈傳媒與鏈財經聯合發起的"區塊鏈新勢力之革新數據調查"線上訪談活動如期舉行。本期特別邀請Miritt PTE.Ltd CEO全矜鎬(GH.CHUN)先生,就"區塊鏈如何促進數據調查行業革新"進行深度訪談,並與線上觀眾互動、深入交流。快鏈星球媒體負責人西辰擔任本期嘉賓主持。
  • 矩陣元發布新一代區塊鏈安全計算架構
    2017年9月16日,全球領先的區塊鏈基礎設施技術服務商矩陣元,在上海發布了圍繞區塊鏈數據安全計算的四大技術——安全多方計算平臺(MPC)、非交互零知識證明(NIZK)、硬體錢包以及區塊鏈平臺JUICE。   談到行業未來,矩陣元創始人孫立林表示,區塊鏈作為下一代網際網路基礎設施,將推動數位化公共基礎設施的重構與革新。
  • 區塊鏈:顛覆者還是烏託邦
    我們建議應當抓住區塊鏈技術發展機會,關注真正在做技術研究和商業探索的公司,同時理性看待區塊鏈技術的落地進度和應用場景,並且關注加密貨幣的過度炒作、ICO的違規亂象和概念宣傳帶來的投資風險。建議關注二級市場中主業發展良好,積極布局區塊鏈,並且通過區塊鏈能夠帶來較大提升的公司(恒生電子、海聯金匯等)。
  • 新基建中區塊鏈技術是什麼?區塊鏈溯源方案為何如此重要
    新基建主要有三大基礎設施,集中信息基礎設施主要是指基於新一代信息技術演化生成的基礎設施,其中人工智慧、區塊鏈、雲計算、等為代表的新技術基礎設施,數據中心、智能計算中心為代表的算力基礎設施等位列其中。換句話說:新基建再新,也得基於傳統產業做技術升級。
  • 跟蹤| 獲得1.5億區塊鏈投資後,矩陣元怎麼做區塊鏈?
    雷鋒網AI金融評論報導,2017年7月,區塊鏈基礎設施技術服務商矩陣元與微眾銀行、萬向區塊鏈聯合開發的區塊鏈底層平臺BCOS(BlockChain OpenSource)實現了完全開源。再接再厲,近日矩陣元發布了四大圍繞區塊鏈數據安全計算的技術——安全多方計算平臺(MPC)、非交互零知識證明(NIZK)、硬體錢包和區塊鏈平臺JUICE。
  • 區塊鏈硬核解析(一):區塊鏈是一種共享資料庫嗎?
    引言這幾年,學術和產業界對區塊鏈的理解和應用產生了大量誤區,本人也在過去的文章中逐步澄清和重新定義。不過,總覺得意猶未盡,沒有專門立題成章。最近由於正在設計分布式產業協作模型,每到區塊鏈技術運用精妙之處,覺得需要有系列文章來逐一解釋這些誤解。希望通過本人的反覆倡導,可以為區塊鏈產業運用提供更多的方案和定義。
  • 為什麼區塊鏈非要傍上工業邊緣計算?
    引言區塊鏈技術在工業網際網路領域的運用,最容易想到場景就是邊緣計算與區塊鏈的物理融合。這是因為,在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管理中,邊緣計算具有分布式管理特性,而區塊鏈技術的分布式一致性特性,本就是一種開放的分布式管理機制。當然會有讀者質疑為什麼不直接使用傳統資料庫、應用的分布式管理機制,而非要使用區塊鏈技術呢?
  • 區塊鏈預言機是幹什麼的
    ,這是人類社會信任體系的重大革新。 預言機(Oracle)的出現旨在為區塊鏈解決上述問題,作為智能合約與外部世界通信的網關,為區塊鏈打開了一扇通往外部世界的窗戶。 什麼是預言機? 在計算機領域,預言機是一種抽象電腦,又稱諭示機。預言機具備圖靈機的一切功能,並額外擁有一種能力:可以不通過計算直接得到某些問題的答案,這個過程叫做Oracle(神諭)。
  • 區塊鏈概述|區塊鏈的定義和特點
    狹義來講,區塊鏈是一種按照時間順序將數據區塊以順序相連的方式組合成的一種鏈式數據結構,並以密碼學方式保證的不可篡改和不可偽造的分布式帳本。廣義來講,區塊鏈技術是利用塊鏈式數據結構來驗證與存儲數據、利用分布式節點共識算法來生成和更新數據、利用密碼學的方式保證數據傳輸和訪問的安全、利用由自動化腳本代碼組成的智能合約來編程和操作數據的一種全新的分布式基礎架構與計算方式。
  • 火幣區塊鏈科普系列:區塊鏈是什麼?
    區塊鏈技術可以理解成資訊時代的「紙」。紙在人類文明發展進程中紙的發明具有重大意義,是信息和價值的承載體,紙可以寫字承載信息,可以印成錢承載價值。而區塊鏈則是資訊時代的「紙」,從更高維度的立場實現信息傳遞和價值傳遞。像騰訊支持的區塊鏈發票,則是把區塊鏈這張紙做成了發票,而美國為代表的STO發幣模式,則是把區塊鏈這張紙做成了證券。
  • 區塊鏈商用2020:狼煙四起的隱私計算與聯盟鏈戰場
    鏈得得App對來自交易所、行業服務、技術開發等多維度的多位區塊鏈行業領袖進行了獨家專訪,他們對2019年區塊鏈技術的發展進行了總結,對2020年進行預測。過去一年裡,區塊鏈技術哪裡進步了?另外,Libra 一攬子穩定幣實現,Rust 編碼,Move 智能合約,雖然現有開原始碼及測試網還不足矣感受到完整的願景,但 Libra 還是在全球打開了加密世界的另一個魔盒,影響力已經在加密世界之外。
  • 萬向區塊鏈郝玉琨:從20個關鍵詞回顧區塊鏈行業的2020
    從2020年來看,既有像Polkadot這樣的跨鏈項目帶來的跨鏈生態的崛起,也會看到聯盟鏈領域的進展,如微眾做的WeCross。 為什麼會提到聯盟鏈的跨鏈呢?從國內來看,在政務、民生、工業、物流、金融等主流區塊鏈落地應用上,大部分還是聯盟鏈。在這種局面下,為了推進技術落地,會出現非常多的區域性、垂直行業性的聯盟鏈解決方案。
  • 區塊鏈存證:「法鏈」的威力!
    日趨上升的在線交易糾紛、版權侵權以及網絡犯罪現象,也給檢察機關、偵查機關、審查機關在取證方面帶來更多壓力。  區塊鏈存證,可以幫助用戶將版權資訊登記在鏈,一旦發生糾紛一鍵舉證。這就是區塊鏈技術在電子存證領域的一個應用場景。
  • 什麼是區塊鏈?區塊鏈合法嗎?
    什麼是區塊鏈區塊鏈技術源於比特幣,是比特幣底層支撐技術。區塊鏈是一種技術,可以讓交易突破傳統的信任交易模式和集中化架構,實現非安全環境下的交易安全。由於區塊鏈技術能解決傳統網際網路交易過程中面臨的諸多問題,近年來得到了各國政府及企業的廣泛關注。目前,對於區塊鏈技術很多網站都有詳細的解釋,但由於過於專業,很難讓人理解,現在我們以一種通俗易懂的方式來幫助讀者解讀什麼區塊鏈簡單來說,區塊鏈就是一個分布式帳本,通過去中心化、去信任的方式集中維護一個可靠的資料庫。
  • 區塊鏈傳媒領航者:快眼傳媒
    「區塊鏈作為新型信息處理技術,在信任建立、價值表示和傳遞方區塊鏈作為新型信息處理技術,在信任建立、價值表示和傳遞方面有不可取代的優勢,目前已經在跨行業協作、社會經濟發展中展現出其價值和生命力。邊緣計算作為5G面向垂直行業的新技術,在網絡和資源組織方式、業務體驗提升方面都具有良好的競爭力。」
  • 「區塊鏈100分」第三十三期——《數字經濟介紹,區塊鏈與數字經濟...
    但我們簡單介紹了數字經濟,下面我們來更簡單的介紹區塊鏈技術。區塊鏈介紹回顧IT發展的歷史,每次推動人類發展的重大變革,無不例外是由於新架構的出現產生了新的能力,帶來了新的應用,應用推動了變革。架構和技術的關係,有些像交響樂的指揮編排和各樂器演奏家的關係。
  • 區塊鏈中的燃燒究竟是什麼?
    儘管大多數區塊鏈安排要麼採用工作量證明(PoW)或權益證明(PoS)共識算法,但正在研究燃燒證明(PoB)是作為這些方法的可行選擇。燃燒證明是由區塊鏈網絡實施的各種共識機制算法之一,可確保所有參與節點均同意區塊鏈網絡的正確且準確的狀態,從而避免任何可能的加密貨幣雙倍花費的情況。
  • 區塊鏈軍事應用方興未艾
    區塊鏈技術採用分布式的對等網絡,具有良好的抗毀性、容錯性和擴展性,其「去中心化」特性,符合現代戰場網絡部署特點。應用區塊鏈技術必將加速推動部隊指揮結構從「樹狀結構」向「網狀結構」轉化,在該結構下,部分節點被破壞後,仍可保存數據存儲能力和網絡計算能力,並通過共識算法維持網絡的正常運行,可有效避免在敵精確打擊下被敵「一鍋端」。  可以追溯、不可篡改的特性能夠提供可信的指揮信息。
  • 鏈客區塊鏈技術社區聯手北京交通廣播為區塊鏈技術發聲
    2019年12月11日,國內知名區塊鏈技術社區——鏈客區塊鏈技術社區聯手北京交通廣播FM103.9,從零開始為大眾解碼區塊鏈技術。蜻蜓FM及北京廣播網同期進行全球直播。首期做客嘉賓為鏈客區塊鏈技術社區創始人郄建軍和百度區塊鏈產品負責人於雅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