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學拼音,輕鬆學語文。
最近都是各大暑期培訓機構重點宣傳幼小銜接的招生時間,很多機構打著拼音速成、識字500個的教學目標。家長們也都非常焦慮,逢人便說,我也不想這樣,沒辦法呀,現在一年級老師都不認真教拼音,常常一個來月就把拼音講完了。孩子沒有基礎的話,根本學不會,到頭來還是得花錢出去補課。老師們也比較委屈,真的不是我們老師不願意教拼音,教學大綱就是這麼要求的。
一直以來,我們都有一個錯誤的認知,就是拼音太重要了。一定要學好拼音,拼音學不好,語文就學不好了。拼音要不要學好?當然需要,因為拼音是識字工具,不會拼音,對於一年級的小學生來說,識字就相對困難。我們的語文教學曾經過度強調了拼音的重要性,給一年級的學生講一個學期的拼音,孩子學不好,家長著急,老師拼命調動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這也是為什麼低年級,學生的數學常常考滿分,語文卻不能。
1、 拼音只是注音工具
這就又回到家長的問題,拼音到底是什麼?拼音只是注音工具,學會使用拼音的目的是幫助識字、鍛鍊語言表達能力、學好普通話、可以使用電腦等工具打字。所以拼音的重要性來自於它是開啟語文學習的鑰匙,是一個啟蒙的工具。在語文學習中,也只有先找到這把鑰匙,才能打開學習的大門。
2、 低年級語文學習的重點是識字和閱讀
對於一二年級的孩子,學習語文的重點是識字和閱讀,並不是拼音。拼音不能代替漢字,這也是為什麼老師要求學生寫作文的時候,不能用拼音。目前一年級的語文老師,在實際教學中,一般把握在2個月左右把拼音講完。這是教學大綱所要求的,並不是老師不認真講。而是,讓孩子學會拼音後,才能更好的識字。過分強調拼音,容易讓孩子對語文學習缺乏興趣。
3、 太強調拼音,打擊孩子語文學習的自信
為什麼孩子學拼音的時候,都那麼難?其實,我們沒有給孩子正確傳達為什麼要學拼音。在入學前,孩子認為語文就是學拼音。對於第一個學習的系統性知識點,孩子確實需要一個適應過程。學習能力的確是有個體差異的,這也就解釋有的孩子學得快,有的孩子就學得慢。教學大綱要求2個月左右上完拼音,目的也是要趕緊讓孩子進入下一個系統性學習的知識點,就是識字。在第一個學習階段,孩子受挫感太強的話,很容易受到自信心的打擊。
家長的不理解,來源於老師溝通的不足。其實,我們只要和家長解釋,拼音學習是學習一種識字使用工具,語文的學習重點是識字和閱讀。那我們的家長也就很好理解了,入學前,可以讓孩子先學一點拼音,了解一下語文學習的內容。關於孩子學拼音的問題,各位家長都遇到過什麼問題?歡迎留言評論。
精彩內容,敬請關注我:小島語文
快樂學拼音,輕鬆學語文,記錄語文教學中的點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