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魯迅先生原配朱安,來構陷魯迅先生是「渣男」,究竟有多荒謬?

2020-12-07 趣史微視頻

近期興起一股莫名其妙的風,很多人熱衷於將成名的人物,拉下神壇。不僅是當代的一些藝術家,已經作古的人物也未倖免,而魯迅先生就是其中之一。但是,他所謂的"黑料",也不過是他對待原配的態度,一些人因此說他"薄情寡恩",是個渣男。可是這樣的理論實在是荒謬。

魯迅先生原配

民國時期,一批受過新時代教育的人,開始紛紛要求婚姻自由,這原本是沒有錯的。可是,尷尬的是,要求婚姻自由的人,還有另外一個身份,那就是還是自己母親、父親的兒子。中國人講究孝道,晚清、民國時期也不例外,甚至非常的重要。孝禮為大,導致很多人遭遇了包辦婚姻。

可是,包辦婚姻是沒有感情基礎的,很多的舊式女子,甚至被家中以"女子無才便是德"教育,大字不識,還裹著小腳。在這樣的普遍國情下,一些大家族出身的文豪,也無例外地被家中安排了婚事。魯迅先生,就是其中之一,但是,他提出了反抗,母親拒絕了他。給他和一個叫做朱安的女子訂了婚。

原本,1901年是朱安和魯迅成婚的時間,可當年,魯迅先生獲得了留學的資格。所以二人的婚事,被耽擱。1902年3月,魯迅先生離開中國,只是,雖然他無奈認了這門婚事,他卻提出了條件,他希望朱安家能夠將朱安纏足的腳放開,讓她入學堂讀書。可是,朱安家並非沒錢送女兒讀書,而是認為送女兒讀書很不對。朱安從小被纏足,被教導成了一個很傳統的女性,她會針線,脾氣很好,也很會做飯,但是,卻不識字。傳統的朱家,認為女孩子讀書是壞事,是傷風敗俗。

所以,魯迅先生的提議,讓朱家很為難,以及吃驚。加上,對兒媳婦很滿意的周老太太,心裡也覺得不好,他們很怕留學生魯迅先生,會做出什麼對兩家人來說,都很不好的事情來。果不其然,1903年魯迅先生回家探親,當時的他裝扮已經完全改變,他穿著西裝,剪掉了鞭子,雖然沒有提出退婚,但是也沒有迎娶未婚妻朱安,這讓周老太太很害怕。

魯迅先生和朱安完婚

1906年7月6日,當時已經25歲的魯迅先生,正在東京開展自己的文學創作,但是,突然家中急電,母親病重,讓他回鄉。遠在他鄉的魯迅先生焦急地回到家,等待他的不是病重的母親,而是一場騙局。原來,他家裡人聽到謠言,說魯迅先生在東京,不僅和外國女人結婚,甚至還有了孩子,這才逼他回家成婚。

無奈下,魯迅先生只好和朱安成婚。成婚當天魯迅先生很順從,順利的迎娶朱安,順利地完成婚禮,在揭開蓋頭後,魯迅先生才開始第一次認真看到自己妻子的臉,她瘦小,蒼白,尖下頦,薄薄的嘴唇使嘴顯得略大,寬寬的前額顯得微禿,比魯迅大三歲。成親當晚,魯迅先生並未與其同寢,第二天也是,第三天他就重新回到了日本。

魯迅婚姻評價

而魯迅先生成婚後並不和朱安同寢,也被很多人詬病,說他娶了人家卻讓人家守活寡。可是,我們不妨換一種角度,在家中給魯迅定親之前,他就已經提出反抗,放抗無效,畢竟當時還是晚清,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好,這場婚姻他認了,但是,他提了小要求,希望自己未來的妻子,最起碼識字,結果朱家沒這麼做。母親騙他回家,他回了,讓他結婚他結了。他也一生從未和朱安離婚,一直供養著她,一直到魯迅先生去世。

所謂的讓朱安朱安守活寡,更是讓人無奈,魯迅先生是個人,有思想的人,從他和朱安結婚,他從未見過他,一直到他學成歸國,他和朱安也只是見過幾面的陌生人,他不動她,善待她,怎麼錯了?難道和一些民國大佬一樣,家中和糟糠之妻生孩子,外邊也不耽擱納妾、談戀愛才好嗎?

更何況,這場悲劇的婚姻,受害者是兩個人,魯迅先生從和朱安結婚後,從未和她同寢不假,但是,先生自己也過了20年的禁慾生活,一直到他四十多歲遇到許廣平,他也從未濫交。魯迅多次對友人說:"她是我母親的太太,不是我的太太。這是母親送給我的一件禮物,我只負有一種贍養的義務,愛情是我所不知道的。"他已經是包辦婚姻仁至義盡的代表了。

可能有些人,要提胡適,可是胡適的婚姻中,只要家中有女性來做客,江東秀就去和人吵架。胡適先生的愛情經歷也是非常的豐富,不然江東秀也不會說要拉著胡適的孩子一起去死了。這樣的婚姻幸福嗎?魯迅先生是一代文豪,他不動朱安,不是因為薄情,禁慾20年,也不是不給朱安機會,而是人與人之間的鴻溝,有時是難以跨越的,就算現在,人與父母之間的代溝都不好消解,何況是一代文豪和不識字的女人呢?

即便是在44歲,他遇到了他的愛人許廣平,可是為了朱安,他一生都沒有真正讓許廣平成為自己真正名正言順的妻子,因為他知道,在當時,一旦離婚,朱安所遭受的,會是怎樣的非人待遇,甚至是死亡。朱安和魯迅的婚姻,對二者都是悲劇,是時代造就的悲劇。

魯迅先生以自身為犧牲,想要在不違背本心的情況下,也對朱安的傷害降到最少。這樣的魯迅先生,在當時那個糟糠之妻下堂而去屢見不鮮的時代,難道不是個好人嗎?他做的有何不好嗎?為何在百年之後,要被人非議?被人構陷?連他最大的犧牲也被人誤解。

相關焦點

  • 魯迅是否真的是負了朱安?魯迅真的是一個渣男嗎?
    >魯迅是民國時期的大文豪,曾留學日本,在目睹了當時國民的麻木不堪之後,憤然棄醫從文,決定用自己的文字,來喚醒國人麻木的靈魂。從成就上來說,魯迅先生無疑是成功的,他的文章,他的思想都在今時今日得到了很好的傳承,他本人也成為了我國近代歷史上影響最大的人物之一。但是隨著現在信息流動更快,更廣的現在,現在的大部分人也通過各種渠道了解到了文章之外的魯迅,不僅僅是用文字來表達自己的思想,存在於那一篇篇文章之中的魯迅。
  • 不是渣男的魯迅先生唯一對不起的人——守了41年活寡的朱安
    這幾位都是在他們遇到新歡後,毫不留情地拋棄了原配:鬱達夫休了髮妻小腳女人孫荃後,迎娶了王映霞;郭沫若棄了髮妻張瓊華,陸續有了新歡;徐志摩離了原配張幼儀,迎娶了陸小曼。至於魯迅先生與朱安,他們名義上的婚姻,一直維繫到他們生命的盡頭,朱安在魯迅逝後,仍守在周家。
  • 魯迅與原配朱安,無性無愛,守候一生卻換不來魯迅的愛
    一九二三年八月二日,憤怒的魯迅帶著朱安,搬到了,磚塔胡同的俞氏三姐妹家,借住。沒過多久,魯迅由於擔心,流離失所的考慮,便在搬走之前詢問朱安是否願意繼續留在八道灣還是返回紹興老家?魯迅對朱安說道:「如果你願意回去,我會按月給你寄錢的。」 朱安聽聞此話,沉默一會兒,便婉轉地拒絕說:「我想和大先生在一起,讓我來照顧你的日常生活吧!」
  • 魯迅究竟是不是渣男
    近年來,隨著魯迅文學逐漸退出小學語文課本,魯迅的影響力也開始下降。進而,對魯迅的各種批判指責,也如雪片般紛沓而至。繼徐大詩人、郭大文豪之後,魯迅也榮幸地被貼上「渣男」的標籤,冠以「負心人」的頭銜。今天我們不研究文學家思想家魯迅,單從一個男人的角度來討論:魯迅到底渣不渣?
  • 她是魯迅先生的原配,一生無性無愛,晚年一句話讓人心疼
    她是魯迅先生的原配,一生無性無愛,晚年一句話讓人心疼提起魯迅先生,大文豪的身份在中國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但是除了文學,魯迅的家事,尤其是他的兩任妻子也是後人津津樂道的談資。和民國時代的很多人一樣,魯迅的原配,朱安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強加給魯迅的。然而強扭的瓜不甜,魯迅用他和朱安的一生,再次證明了這句話。1901年,魯迅因為科舉考試舞弊被關監獄七年的祖父,從監獄裡被大赦出來了。
  • 魯迅先生說,一個我是直面生死的勇士,一個我是所謂的「渣男」
    魯迅先生,我們都知道那是一個真正的勇士。面對反動派的真槍實彈,他用一支筆無情的將反動派全都消滅。然而就是這樣的一個「敢於面對死亡的勇士」,卻也有一段堪稱「渣男」的感情經歷!魯迅先生有過兩段婚姻,一個是家裡給他包辦的婚姻,一段是身為新青年追求自由的愛戀。
  • 她是魯迅先生的原配夫人,兩個簡單的願望也沒有實現
    我們常常欣賞魯迅和許廣平的愛情佳話,但是很少人知道魯迅先生的原配夫人朱安。直到後來,研究魯迅的學者通過走訪朱安的後人著書,我們才逐漸了解了她的一生。朱安,一位中國傳統的婦女,當魯迅還在日本留學期間,兩人便父母做媒結為了夫妻。
  • 魯迅在上海萬國公墓長眠,原配朱安和許廣平,誰與他一起合葬了?
    在最初的時候,魯迅先生是學醫的,但是在當時的那個時期,動蕩不安,後來魯迅先生決定用筆桿子來喚醒世人,也正因如此,他才更受人們的尊敬。在魯迅先生去世之後,他被安葬於上海萬國公墓。魯迅在上海萬國公墓長眠,原配朱安和許廣平,誰與他一起合葬了?
  • 朱安的喪偶式婚姻,痴守魯迅先生30年,也沒等來丈夫的回心轉意
    魯迅與原配妻子朱安之間的關係,可能還比不上一個路人來的親切。朱安痴守了魯迅30年,也沒等到他對自己多一點的關愛。直到去世,朱安的身前也沒有一個子女,她只好帶著對魯迅先生的思念孤零零的離世了。悲劇婚姻的開始朱安和魯迅先生的婚姻是包辦婚姻,魯迅是在家人的催促下,被迫與朱安成親的。朱安是典型的大家閨秀,舊社會的封建女子,裹小腳,長得不算漂亮,又矮又瘦,年齡比魯迅還要大三歲。但是她懂事,乖巧,是魯迅母親心儀的兒媳婦。
  • 她是魯迅先生不願意多看一眼的女人,卻等待了魯迅一生
    朱安一生命運坎坷,基本上沒有幸福,朱安雖然名義上是魯迅的原配夫人,但是貌似魯迅一生都沒有愛過她朱安,朱安的一生孤獨,朱安一生中都沒有享受過愛情,雖然她乖巧懂事,恪守成規,但是魯迅從始至終都沒有愛過她。朱安也出生於浙江紹興,是魯迅的老鄉。朱安和魯迅的婚禮完全是父母包辦,可以說這段婚姻是在魯迅毫不知情的情況下發生的。朱安是中國作家魯迅的原配,也是包辦婚姻的妻子。
  • 魯迅原配妻子朱安孤獨一生,去世想埋在魯迅旁邊,卻被許廣平拒絕
    魯迅原配妻子朱安孤獨一生,去世想要埋在魯迅旁邊,卻被許廣平拒絕1936年10月19日,魯迅在上海辭世,享年55歲,伴隨著魯迅的離世,他的原配妻子朱安以及許廣平的生活也都隨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雖然魯迅留有一定的積蓄,但是這些也只是能夠維持許廣平和兒子一段時間,並不是長久之計,好在魯迅還留下了大量的作品,有魯迅的作品版權,他們的生計倒是不會發愁,但是許廣平雖然和魯迅一起生活多年,而且又有一子,可是在法律上他們並不屬於合法婚姻,只能算得上是同居關係,因此魯迅的作品版權理所當然的也就歸了原配妻子朱安。
  • 魯迅和女學生同居,原配妻子朱安冷言說一話,如今讀來心寒徹骨
    他的一生是值得讚頌的,他用自律和奮鬥的一生向世人展現著新中國、新文學的向前發展,但是人無完人 ,即使是身為大文豪的他,也存在被人議論紛紛的地方,那就是關於他與他的原配妻子朱安之間的故事,他對待原配妻子朱安的方式令人唏噓。了解魯迅的人想必都了解他的原配髮妻朱安。
  • 魯迅的原配朱安:一隻絕望的蝸牛,守寡一生
    【朱安】愛情有多美,就有多悽慘。一見傾心沒有錯,愛情得不到回應你還要愛著也沒錯,就連蘇格拉底也說過,暗戀是世界上最美麗的愛情。朱安,魯迅的原配夫人,因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進了落魄的周家。她喜歡魯迅,守望了大先生40多年。她撼動了歲月,撼動了無數人,可是卻始終無法撼動魯迅的心。
  • 從魯迅原配朱安的一封信說起!
    於是,朱安託人給內山完造寫了一封信,如下:〝…(魯迅去世後)有一位許壽裳的先生,來代許先生(許廣平)索要魯迅全集的出版權,以之擔保許女士嗣後寄回北京寓的生活費,不可缺少。同時,許女士也來信索取,表示極端好意。我自愧無能,慨然允諾…〞〝到廿八年冬季,家用不足,婆婆周老太函商許女士,請每月酌加二十元,未果。
  • 朱安——都說她委屈,誰又能理解魯迅先生的委屈
    朱安是中國歷史長河中一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女子,如果不是因為魯迅先生,恐怕早已經沒人記起她。說起來她也很無辜。那年朱安出生在紹興一個商人家庭,家道還不錯。她和同年代的女性差不多,遵從三從四德的古訓,從小安順淑良,還裹著小腳。那個時代女子的婚姻都是由父母做主,而且都是早婚——實在不知道朱安為什麼長到二十多歲還沒訂婚。那個時代二十多歲的女子早有孩子了。
  • 人人都知魯迅的愛人叫許廣平,沒人注意到魯迅有個原配妻子叫朱安
    魯迅與原配妻子朱安之間的關係,可能還比不上一個路人來的親切。朱安痴守了魯迅30年,也沒等到他對自己多一點的關愛。悲劇婚姻的開始朱安和魯迅先生的婚姻是包辦婚姻,魯迅是在家人的催促下,被迫與朱安成親的。朱安是典型的大家閨秀,舊社會的封建女子,裹小腳,長得不算漂亮,又矮又瘦,年齡比魯迅還要大三歲。但是她懂事,乖巧,是魯迅母親心儀的兒媳婦。
  • 魯迅原配髮妻朱安:丈夫去世,二房停了她的生活費,她孤獨一生
    這個可憐的婦人,就是魯迅的原配髮妻朱安。魯迅雖然和朱安沒有什麼夫妻情深,但是好歹日久生情原配一場,再加上朱安一直如同女兒般照顧婆婆的終老,因此魯迅對她亦是有著一絲感激和憐憫的感情。魯迅淚流滿面的拉住原配朱安的手,感謝她多年一直在家鄉照顧高堂老母。對於魯迅的這些話,朱安什麼都沒有說,只是一個勁的在流淚。隨後,魯迅便臉色沉重的囑咐二房許廣平,餘生要照顧原配朱安一切生活開支。
  • 沫若先生用4字罵魯迅,魯迅先生5字回敬,世人笑稱:這就是老郭了
    1928年時,魯迅曾針對"創造社"寫了兩篇批判性的文章,一篇名為《我的態度氣量與年紀》,老郭看到後就開始與其對罵,雙方罵戰還不算太激烈。老郭是從魯迅文中揪住一個「錯別字」進行反擊,質問究竟是「器量」還是「氣量」?
  • 對魯迅先生原配,許廣平的態度是怎麼樣的?
    在魯迅先生去世後3個月,上海文化思想要為,魯迅先生印刷一本紀念冊,在商討後認為書中應該有,一份真實詳盡的魯迅年譜。 其中必然會涉及到,魯迅先生的婚姻和家庭情況,也就必然要寫到朱安了。於是魯迅年譜初稿上,就這般寫著,民國前六年,六月回家與山陰朱女士結婚,民國十六年,與許廣平女士以愛 情相結合,成為伴侶。
  • 解讀朱安,封建社會的犧牲品,《我也是魯迅的遺物》
    《朱安傳》的作者喬麗華,長期從事魯迅研究及現代作家,是上海魯迅紀念館研究室研究館員,在研讀魯迅的過程中,她發現朱安始終是一個無法安置的邊緣人。作為舊社會女性,朱安是個悲劇性的人物,因為她在無愛的婚姻中度過了苦澀的一生。朱安也是封建禮教下的犧牲品,和魯迅先生家人所包辦成就的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