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內容較多,預計需要15分鐘閱讀。
李小龍
李小龍(1940年11月27日—1973年7月20日),原名李振藩,師承葉問,1940年出生於美國加州舊金山,祖籍中國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均安鎮,李小龍武術界的地位享譽全球,他是世界武道變革先驅者、武術技擊家、武術哲學家、MMA之父、截拳道宗師、同時,在電影界也是功夫片的開創者、華人武打電影演員,中國功夫首位全球推廣者、好萊塢首位華人主角。他在香港的四部半電影3次打破多項記錄,其中《猛龍過江》打破了亞洲電影票房記錄,與好萊塢合作的《龍爭虎鬥》全球總票房達2.3億美元。
在粉絲和影迷心中,李小龍已經是神一樣的存在。然而就這樣一位一拳可以把壯漢打飛6米,一腳可以把沙袋踢飛5米高戰力爆表的硬漢怎麼就會突然離世呢?且聽我慢慢道來,本期,被武術「綁架」的李小龍。
李海泉
李海泉(1901年2月4日-1965年2月8日),享年64歲,出生地為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均安鎮上村鄉,著名粵劇醜生、小生演員。在20世紀20年代末在新中華班任小生,主要演出劇目有《錦毛鼠》 《夜渡蘆花》《羅通掃北》等。
1940年,日本吞噬了大半個中國。戰火連天,民不聊生,劇壇肅殺。身為粵劇名伶的李海泉舉家從日軍鐵蹄下的廣東逃到香港。然而,日軍對香港已成蟹鉗之勢。香港危機四伏,人心惶惶之下李海泉不得不攜妻子去了萬裡之外的美國避難。在美國,為了維持生計,李海泉不得不拋下待產的妻子何愛瑜隨團巡迴演出 。
1940年11月27日,在美國舊金山唐人街的中華醫院裡李海泉的妻子何愛瑜為李海泉生下了他的第二個兒子,起名李振藩。(就是後來的李小龍)
嬰兒時期的李小龍與父母
李小龍與父親李海泉
習武原因
李小龍的父親是一個粵劇演員,按說子承父業李小龍應該往戲劇方面發展,為何成為一代武術大師呢?這要從李小龍的身體說起,由於何愛瑜在生產李小龍的時期條件艱苦,無人照看,導致李小龍從小身體非常差,經常生病,每次李海泉巡演回來,李小龍幾乎不是在生病,就是在生病的路上,因此李海泉決定等孩子稍微大一些就在唐人街給他找個師傅習武來強健體魄,李小龍在他7歲時父親開始找人教他練習太極拳。從此李小龍開始走上了他的習武經歷。
練習太極拳的李小龍
然而李小龍還是繼承了父親的藝術天賦,少時酷愛跳恰恰舞,在港期間曾以教授名拳師邵漢生跳恰恰舞,來換取對方教他中國拳法。1954年,李小龍拜葉問為師,學習詠春拳,並在家中設一座木樁,每天對著木樁勤練不輟。此外,他還練過螳螂拳、洪拳、少林拳、戳腳、節拳、白鶴拳等拳種,為後來自創截拳道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少年時候的李小龍身體弱不禁風的樣子
少年時候的李小龍
文武雙全的李小龍
小學初中高中時期李小龍一直在香港念書,學習成績不錯,自從開始習武,李小龍看到了武術給自己帶來的改變,曾經那些瘦弱常常被小朋友欺負的他,身體變得越來越強壯,1957年,17歲的李小龍在香港聖芳濟書院擊敗過去三年的冠軍查理·歐文,贏得校際拳擊少年組冠軍,一時名震香港。1958年3月29日,還獲得全港恰恰舞公開賽冠軍。俗話說人怕出名豬怕壯,一戰成名的李小龍也惹來了麻煩,經常被港內各種熱血少年約戰,由於常與人爭鬥以致學習成績開始下降,後來家人決定送他去美國念書,1959年4月29日晚十點李小龍告別家人赴美讀書,1960年12月2日在西雅圖市進入愛迪生技術學校補習。
高中時期的李小龍
母親何愛瑜看到兒子這些年的變化有些擔心,覺得李小龍習武后心性開始浮躁,所以在父親的建議下,1960年,李小龍進入位於西雅圖的華盛頓大學讓他他主修戲劇專業,同時也學習哲學及心理學等課程。希望換個環境後能讓他有所改變。然而事與願違,已經習武多年的李小龍內心已經真的生出了一條待飛的武龍。
1959年,進入大學就讀以後,李小龍除了學習外,把精力都放在研習武術上。他在學校裡組織了一支「中國功夫隊」,經常在校園裡進行訓練和表演,博得了師生們的好評。李小龍是個多面手,除了精通各種拳術外,還擅長長棍、短棍和雙節棍等各種器械。李小龍為了宣揚中華武術,在大學2年級期間,租了校園的一個停車場角落,作為武館,掛起了「振藩國術館」的牌子。他邊教邊練,刻苦磨鍊,技術大有長進,尤以腿功造詣更為精深。美國的飲食習慣加上大學期間刻苦的訓練也打造了李小龍一身腱子肉的力量體魄。
破蛟成龍
如果說大學期間的李小龍還只是一條蛟,畢業後的他才是真正的成了一條龍。
1964年夏,李小龍畢業,他關閉「西雅圖振藩國術館」,7月19日離開西雅圖到百老匯。8月2日出席「國際空手道錦標大賽」作表演。8月3日,「振藩國術館」正式開班授課。11月,接受黃澤民的挑戰並獲得勝利。
1965年,繼續教授外國人功夫。夏季,擊敗棍王伊魯山度。
1967年2月5日,「振藩國術館」成立。5月6日,出席「全國空手道冠軍大賽」並做表演。6月24日,出席「全美空手道公開大賽」並做表演。7月9日,創立「截拳道」。7月30日出席長堤「國際空手道錦標大賽」並表演。
1970年,國術館的規模和設備不斷完善,世界上許多顯赫的武打明星如美國空手道冠軍羅禮士等都爭著拜他為師,好萊塢的著名電影明星如佔士亨賓和史提夫都是他的門徒。美國各流派的拳師經常聚集在李小龍的武館切磋武藝,他的「以武會友」的宗旨收到了預期的效果。
1972年,以截拳道宗師身份,入選國際權威武術雜誌《黑帶》名人堂。這標誌著李小龍新創截拳道獲得國外武術界的權威公認。
艱難的好萊塢成名之路
在美國的武術界打出了名聲的李小龍有機會進入好萊塢拍戲,第一部片子就是《青蜂俠》,在裡面飾演青蜂俠的助手「加藤」,憑藉一身剛勁有力的功夫,李小龍蓋過了主角的風頭,名氣擴散到美國各地,就連美國小孩都認識了這個身手敏捷的黃皮膚小子。甚至有美國影評人感慨道:「《青蜂俠》的主創們必須限制李小龍做自己,因為每次他一登場,銀幕上的其他元素就都成背景了。」
李小龍飾演青蜂俠的助手「加藤」
雖然這部影片讓李小龍名氣大增,但是搞不清狀況的美國人卻把李小龍認為是日本人。這讓李小龍非常惱火。而踏入好萊塢,李小龍本以為可以開始大展拳腳一番。完成他弘揚中華武術的抱負,但好萊塢的大佬們並未如他所願,儘管李小龍受美國民眾的歡迎,卻由於他黃種人的身份,在好萊塢總是時運不濟,處處受排擠。李小龍在《醜聞喋血》中客串一個反派華裔殺手,全片下來沒有幾句臺詞。包括美國影視劇《盲人追兇》中他依然是客串角色,飾演引領主角開悟的中國教練,僅僅只在第一集出現而已。好萊塢導演看中的只是他的肌肉和力量。
取道香港,這次我是主角!
接連遭到好萊塢各種排擠歧視的李小龍內心早已焦躁不安,為了呆在好萊塢,他花光了開武館賺的錢,還借了幾千美元,導致生計一度難以維持。就在他陷入困境時,遠在香港的好友給他打了一通電話,說李小龍在好萊塢拍的影片傳回香港後引起很大反響,已經成為大明星。正是這通電話,給了李小龍曙光,好萊塢容不下我,那就回香港!
憑藉在香港拍攝的《唐山大兄》、《精武門》、《猛龍過江》三部影片讓李小龍揚名海外,美國民眾中已經有不少人將這個動作迅猛的黃皮膚小子視為偶像。而此時只關心票房收入的好萊塢導演們才又重新看到了李小龍身上的價值,美國最大的電影公司之一華納親自找上門,想與李小龍合作《龍爭虎鬥》,並讓他擔當主角。
但是在拍攝過程中,作為主演的李小龍並沒有想像的那麼自由,處處受到限制。然而真功夫是打出來的,好萊塢導演即使搞了這麼多小動作,李小龍依舊憑藉出神入化的中國功夫,讓《龍爭虎鬥》在美國掀起燎原之勢。他儼然成為中國功夫的代表,深深影響了當時美國的流行文化。他在電影中使用的雙截棍成為美國最受歡迎的武術器械之一,電影上映後雙截棍在美國一度脫銷,就連美國警察都開始練習使用。
被武術「綁架」
然而美國是個名利社會,成名後的李小龍也難逃改變,李小龍生前曾自信地在一張便箋上寫道:「我的明確目標是,成為全美國最高薪酬的超級東方巨星。從1970年開始,我將會贏得世界性聲譽。到1980年,我將會擁有1500萬美元的財富,那時候我和我的家人將過上幸福的生活。「
為了保持常年的低體脂和肌肉爆發力,李小龍常常超負荷的訓練,並且自創和採用了一些極端的肌肉訓練方式。
家族身體裡的隱疾
李忠琛,李忠琛是李小龍的大哥,畢業於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曾任香港皇家天文臺臺長, 2008年因心臟病在澳大利亞家中過世,享年69歲。而李小龍的父親也是64歲因為心臟問題去世。其實從年少時候體弱多病的情況看,李小龍很可能有家族性遺傳的潛在心血管方面的疾病。
突然去世
1973年7月20日,正當李小龍雄心勃勃,大展宏圖,準備繼續拍完《死亡的遊戲》的時候,突然在香港突然逝世,年僅32歲,醫院公布的資料稱其死於「腦水腫」。據後來的知情密友丁佩回憶,在李小龍去世前的幾年他為了保持肌肉反應速度,開始使用一種未經過科學驗證的日本肌肉刺激方法,通過電脈衝刺激肌肉,同時自己服用一些自製的特殊飲料。而且休息很少,在去世前2個月,曾經有一次李小龍突然倒在衛生間門口發生暈厥,幸虧友人及時發現。
家族病史,加上超常人的高強度訓練,終於壓垮了這顆正在升起的巨星。
李小龍和師傅葉問
李小龍的師傅葉問也說到過「小龍根基不好。(指他身體底子不行)」
李小龍的另一面人生
生活中的李小龍並不是一個武痴,他也有豐富的生活。
恰恰舞冠軍李小龍
DJ愛好者李小龍
遛狗大叔李小龍
嬌羞耍寶的李小龍
學者李小龍
父親丈夫的李小龍
作家的李小龍
和傑克遜一樣,都是非常好的人,但是最後也都被美國浮躁名利社會所吞噬,留下遺憾的李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