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龍在信件中說到:我對中國傳統武術失去了信心,包括詠春?

2020-12-18 張安邦

張安邦聊聊武林中的事——

1969年1月4日,李小龍從洛杉磯貝萊爾家中致信遠在澳大利亞的詠春拳師兄、也是髮小張卓慶師傅,表達思念之情的同時,討論武學是兩人永恆的話題。這裡先通過這封信來聊聊李小龍是哪國人?他的功夫是不是中國功夫?然後再聊聊提問者的疑惑。在信中,李小龍欣喜的分享:三個全美全接觸空手道冠軍師從與他,此事,也讓「中國人」在武壇名聲大噪。接著李小龍稱自己堅持認為自己的拳法就是中國功夫,但是他對幾乎全部中國傳統武術已然逝去了信心,因為李小龍覺得他們都在紙上談兵,包括他以當下的眼光審視的詠春拳在內,這個打擊面是非常廣的,在當今武林看來也是大逆不道的言論,何況是在半個世紀前?

問題中提到的信件的信封原件圖片

李小龍由此念想,已經是水到渠成,此時,他來美國近十年,美國的開放式的武學環境給了他自由發展的長足空間,尤其是他與黃澤民師傅這一戰更是成為他武學嬗變的直接導火索,當然這一戰,張安邦已經在很多文章中說過,跟所謂傳授外國人功夫沒有多少關係,屬於中國傳統武術的內部矛盾,李小龍屬於傳統到現代轉化的集大成者,但是這件事上其實跟民族大義、武林規矩關係不大,個人恩怨才是主因。李小龍師祖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慾,也有快言快語,也有意氣風發、情緒使然!

張卓慶與李小龍在香港合影

其實這封信之前,也就是信中李小龍提到的過去五年,他開始帶上護頭、拳套、護甲、護膝和護腿等,開展全接觸也就是拳拳到肉的實戰訓練,此時的他的目標就是真實的實戰,李小龍在信中提到完全應對街頭實戰,其實在奧克蘭就已經偏向街頭真打,但是據李小龍弟子巴斯帝羅師父回憶:李小龍在洛杉磯的訓練更安全、更高效,採用了全副護具,打起來就像拳擊加上腿,進行最激烈的時候,我們就在水泥地上練習MMA了。巴斯帝羅曾不止一次在中國大陸講拳時說,他和李小龍在水泥地上就開始嘗試MMA了。可見其他龍弟子的言論是真實的,李小龍打起來確實沒有限制、沒有規則,做到了無法、無限!也就是完全脫離了詠春拳,正如在本封信件中所言:我(李小龍)將我的拳法命名為截拳道,我沒有局限於詠春拳,因為若論實效性,我認為詠春拳確實有很多需要改進之處。這也是李小龍內心最真實的想法。要強的李小龍除了戰勝自己,還要超越師兄弟,雖然他們出國後再無相見,但是信件中的對功夫、學業、事業,甚至置業的交流,都說明兩人少年時代也是彼此互相追趕的對象!

上圖:張卓慶與李小龍弟子黃錦銘編輯出版了《詠春拳與截拳道之比較》一書,能將兩位武術家結合在一本書裡,也只有《黑帶》雜誌有如此的號召力!張卓慶師傅也是李小龍紀念活動的常客,他除了跟黃錦銘師傅合作出書,也跟另一位重要的李小龍弟子伊魯山度大師多次合作推廣武術。

此封信件收入到李小龍原著之一的信件合輯裡——1998年出版的李小龍信件合集《Letters Of Dragon:Correspondence》中,當然也有很多沒有收入的信件,大家可以關注張安邦,我已經公開了一些。這本李小龍原著也有中文譯本,最早是2011年堯俊芳編譯、中國友誼出版公司引進出版的《李小龍:功夫之王的另一面》,實事求是翻譯功底不錯,但是對李小龍本人缺乏一些研究和了解。今年,也就是202年,後浪出版又重新編譯出版此書,命名為《李小龍信札:功夫、表演和生命》,譯者李倩功底極高,對李小龍研究頗透,這不是恭維,不是因為後浪每年贈書給我,我就桃枝以桃、報之以李,不是的,確實是近年來翻譯功底最深的一個,包括她翻譯的李小龍原著《生活的哲學》,略勝之前所有李小龍中文譯作,不是 她太厲害,後來者總會少走先行者的彎路。

關注張安邦,聊聊李小龍,說說截拳道!也歡迎大家來我工作室喝茶聊天,教拳養家之餘,武館開成了茶館,多交些朋友唄!

註:文系原創,圖片部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通知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李小龍信件曝光:我對傳統武術失去了信心,包括詠春
    近日,a站有位網友將李小龍的一封信件曝光,這封信是李小龍寫給朋友威廉(william)的。在這封信中,李小龍直言,自己已經對傳統武術失去了信心。這封信一經曝光,迅速引起大量網友的關注,很多人都不敢相信這是李小龍說的。因為在大部分粉絲心目中,李小龍非常喜歡傳統武術,而他最開始學習的詠春,就是眾多傳統武術中的一個流派。
  • 武術宗師李小龍:我對中國傳統武術失去了信心,包括詠春?
    李小龍本人給友人William寫的信 李小龍的截拳道是不是中國武術的問題總是爭論不休,李小龍本人在他給友人William的信件中直言對中國傳統武術失去信心
  • 關於李小龍「對傳武失去信心,包括詠春」言論,武術教練這樣解讀
    【文/搏擊江湖】江湖上關於一代武學宗師、功夫影視巨星李小龍始終有著說不完的話題,近日則傳出一個消息,說李小龍在信件當中直言,對中國傳統武術已經失去了信心,甚至包括詠春拳。傳統武術有很多不切實際的馬步、架勢和傳統的形式、規矩,練打脫節,根本不能實戰,只會遭人痛毆。這可引起了江湖的軒然大波,因為李小龍本身就是學習傳武出身,他的老師葉問就是詠春大師,李小龍反過來炮轟傳武,包括詠春,這不是很大的諷刺嗎?也是對葉問大師狠狠打臉。對此,來自福建的武術專家徐教練給出了自己的解讀,讓我們來看看。
  • 關於李小龍「對傳武失去信心,包括詠春」言論,專家這樣解讀
    【文/搏擊江湖】江湖上關於一代武學宗師、功夫影視巨星李小龍始終有著說不完的話題,近日則傳出一個消息,說李小龍在信件當中直言,對中國傳統武術已經失去了信心,甚至包括詠春拳傳統武術有很多不切實際的馬步、架勢和傳統的形式、規矩,練打脫節,根本不能實戰,只會遭人痛毆。這可引起了江湖的軒然大波,因為李小龍本身就是學習傳武出身,他的老師葉問就是詠春大師,李小龍反過來炮轟傳武,包括詠春,這不是很大的諷刺嗎?也是對葉問大師狠狠打臉。 對此,來自福建的武術專家徐教練給出了自己的解讀,讓我們來看看。
  • 你如何看李小龍在信件中說對中國傳統武術失去了信心?
    當時在美國,武館多的是,很多都是中國人活著華裔開辦的,美國人懂啥叫武術啊,你會比劃兩下,會個翻跟頭鯉魚打挺就能開武館,李小龍都不會翻跟頭一樣開,中國面孔就是招牌。開始的所謂「踢館」,更多的都是幾個所謂的武師拿嘴盤道,動手也是按照武術方式餵拳拆招,知道啥叫做餵拳嗎?就是你慢慢打過去一拳並停在對方面前,不發力,對方用自己擅長的方式破解。
  • 傳武再遭打擊,傳奇巨星李小龍信件曝光,他曾這樣形容武術
    最近有網友把功夫巨星也是格鬥明星的李小龍的一封信發布出來,一下子引起很多網友參與討論,其實原因很簡單,那就是我們引以為傲的李小龍,他骨子裡也是認為中國傳統武術花拳繡腿,其實李小龍最早還是非常喜歡傳統武術的,畢竟那時候十多歲剛好是好動的年紀,而且李小龍還喜歡好勇鬥狠,所以他也是想迫切學一些武術
  • 中國武術真的中看不中用嗎?多年前李小龍的一封信告訴了我們真相
    關於中國武術究竟有多厲害,在社會上一直被人們給反覆爭論,有的人認為只是空架子,而有的人確認為是有功夫的,不過最近李小龍多年前寫給朋友的一封信曝光了,而在信中李小龍也表示對中國武術失去了信心,並且還認為當時所有的中國門派都是一些花拳繡腿假把式。
  • 李小龍獨創截拳道,被痛罵背叛詠春,連恩師葉問的葬禮都沒參加
    李小龍,他的名字是中國武術界的代名詞,是武術界的驕傲,在那個時代,沒有人的功夫能跟李小龍相提並論。就算到了現在,李小龍也是受到無數人的追捧。可以說是對功夫非常的熱愛,在《李小龍傳奇》從中就展現出了李小龍對詠春拳的痴迷。此外他還練過洪拳、白鶴拳、譚腿、少林拳等等。在李小龍成年後,他的父親李海泉決定把他送到美國去念書。1959年,李小龍還沒學完詠春,就離開了香港。到了美國之後,李小龍還經常給葉問打越洋電話,探討詠春拳。
  • 《詠春》它也是中國傳統武術,但由於缺乏書面材料,值得看
    說到詠春電影,《葉問》對當今大多數觀眾的影響最大。事實上,有很多關於詠春功夫的電影,如《洪拳與詠春》,《贊先生與找錢華》,《詠春》,《敗家子》等都是相當經典的作品。至於詠春,它也是中國傳統武術,但由於缺乏書面材料,詠春的起源一直存在爭議。
  • 一代武術大師,武術哲學家李小龍,截拳道的創始者,了解一下他!
    他的香港和好萊塢製作的電影提升了傳統的香港武俠電影在20世紀70年代,西方對中國武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引起了人們的高度歡迎和好評。他的電影的方向和基調戲劇性地改變並影響了美國,香港和世界其他地區的武術和武俠電影。根據他在電影中對中國民族主義的描寫和亞裔美國人,李成為世界聞名的標誌性人物,尤其是中國人。為了蔑視與被閹割的亞洲男性相關的刻板印象。
  • 繼李小龍後,葉問又一弟子離世,生前培養了大批詠春人才
    葉問原本只是一個平民子弟,後來機緣巧合接觸到了改變其一生軌跡的傳統中華武術,由於十分熱愛,便在自我練習的過程中獨創詠春拳,後經滿門弟子的學習傳播,使得詠春拳成為了享譽世界的中華武術。但葉問已經離開我們快半個世紀了,如果他還活著也已經127歲了,而他的徒弟也都面臨百歲高齡了。他的徒弟最有名的莫過於截拳道創始人--李小龍。
  • 中國武術沒實戰能力?美軍認可的詠春,為啥適合特種部隊練習
    中國武術的門派成見一直都有,各門派之間的交流幾乎沒有,並且只傳授男性,所以,一旦傳承中斷,危機必然發生。當遇到一頂一的美軍空手道高手時,必然會慘遭失敗。片中的唐人街武術流派對李小龍收美國弟子都極為抵制,從側面也說明了原因。武術要想發展,肯定要有不斷的後繼者去革新,而這正是中國武術流派的痛點。幸運的是,在抗戰時,葉問就廣收弟子,保家衛國,這才是武術的精神。
  • 揭秘李小龍與葉問的5大疑團:李小龍真的是詠春叛徒嗎?
    不過,其實一直以來都有很多傳聞指葉問和徒弟李小龍,現賽中關係不和,甚至指他們已反目成仇,葉問到死都沒原諒他,實際他們的感情是否真的決裂到這地步?不如看看以下5大關於兩師徒的謎團。李小龍被指「詠春叛徒」自2008年開拍《葉問》,讓很多人開始認識這位詠春的發揚人,由於他其中一個徒弟是李小龍,所以大家都比較關心他們二人的關係。對於兩師徒的感情,可算是眾說紛紜,有傳葉問是因為介意李小龍當年曾以一間豪宅,想換取師父拍下全套詠春木人樁法的建議,而因此氣憤。
  • 讓「中國人」三個字在武術界內威名大振的李小龍,18歲時其實想當醫生
    收錄在《李小龍信札》中的信件,都是李小龍向親朋好友的傾訴交流之語,從中不難看出他的武學探索歷程:詠春-中國功夫(詠春、太極等)-致力於全接觸實戰-截拳道,以及蘊含其中的哲學理念。李小龍的父親李海泉,是粵劇名人,多年修習太極拳,這自然對從小就活潑好動的李小龍有著啟蒙性的影響。
  • 李小龍打鬥時候的步伐!
    李小龍的步法又不是單純的只有拳擊的影子,跆拳道,詠春沒有?他後期的步法綜合了許多的武術不單單只有拳擊或者跆拳道!李小龍的成就對於我們中國而言,把中國功夫像全世界推廣開來,並且獲得了一定的高度。還有就是李小龍能把功夫結合到哲學和生活上來。古來各位武術大家都是能將武術融入生活的!
  • 【我愛你中國】義大利人白麒柏:愛中國功夫 做詠春傳人
    詠春傳人 白麒柏:我完全沒有辦法觸碰到他,他能像扔一條小狗一樣把我扔出去。他用自己的中國功夫把我打敗了。我一定要去中國,弄明白武術到底是什麼。白麒柏,1979年出生於義大利羅馬,心理學專業,習武29年,練習詠春拳18年。1973年,李小龍的第一部好萊塢電影《龍爭虎鬥》登上銀幕,中國功夫席捲整個西方。
  • 詠春傳人「李小龍」挑戰職業搏擊運動員玄武!代表詠春KO你!
    近日網絡瘋傳一段視頻,在西寧黃金戰士環球拳王爭霸賽稱重儀式上譚龍跳上擂臺挑釁玄武,從視頻中能看出玄武憋了一肚子火,譚龍推搡玄武,致使玄武當場就想將這位「李小龍」模仿者打倒在地,最終被工作人員拉開,才讓這次事件沒又得到惡化,因此在本屆黃金戰士環球拳王爭霸賽中,「李小龍」譚龍將挑戰玄武
  • 李小龍逝世40周年:所學武術不傳統 傳統武文化多缺陷
    [導讀]2013年7月20日是李小龍逝世40周年的紀念日,觀察李小龍,會發現他的武術並非源自於中國傳統,他的武術從訓練到內核都是現代化的,他認為練武就是為了體現自我,因此,他被世界所接受。導語:2013年7月20日是李小龍逝世40周年的紀念日,觀察李小龍,會發現他的武術並非源自於中國傳統,他的武術從訓練到內核都是現代化的,他認為練武就是為了體現自我,因此,他被世界所接受。事實上,所謂的傳統武術與傳統武文化從來都處在邊緣地位上,武文化從來不是上流之學,武文化的缺陷也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缺陷,這樣有缺陷的文化實際上並不能在世界廣泛流傳。
  • 最兇狠的中國傳統武術,招招致命!
    上個世紀,李小龍、成龍、李連杰的功夫電影風靡一時,讓世界知道了中國功夫的威力。這也讓眾多外國人對中國武術心馳神往,更有甚者還不遠萬裡來華求學,可見中國武術的魅力之大。今天,小編就為各位大俠講述三種風靡世界的中國傳武!
  • 傳統武術能不能格鬥?李小龍:以前能殺人,現在像雜技
    李小龍是集各家之長,中國武術,泰拳,柔術,拳擊,空手道,跆拳道,經過不斷的實戰,總結出了一套用最直接的方法最有效的擊倒對方的街頭格鬥:截拳道。現在為什麼沒有人能達到他的高度,只學到了他的皮毛,我感覺那是因為都不會有他的經歷和精神。李小龍感覺武術需要進化,武術很多都是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