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龍獨創截拳道,被痛罵背叛詠春,連恩師葉問的葬禮都沒參加

2020-12-13 大黑蟾歷千年

李小龍,他的名字是中國武術界的代名詞,是武術界的驕傲,在那個時代,沒有人的功夫能跟李小龍相提並論。就算到了現在,李小龍也是受到無數人的追捧。除了在國內名聲大噪外,他在國外自創的截拳道更是讓他成為了「當代綜合格鬥之父」

也正是因為李小龍自創的截拳道,被詠春派的師兄弟們「痛罵」背叛了詠春,甚至還有傳言說,任何拜在詠春門下的人,在入門前都要踩過李小龍的照片。就連他的師傅,葉問的葬禮都沒有去參加。這讓無數人對李小龍的人品都產生的懷疑,認為他這是,忘恩負義,欺師滅祖。但事實並非如此。

我們先來介紹一下李小龍

人物介紹

李小龍,原名李振藩,出生於美國加利福利亞州舊金山,祖籍廣東順德均安鎮。初中時代的李小龍,是一個頑劣少年,上課不聽講,課下不讀書,經過多次的退學轉學,才勉強把初中讀完。

李小龍從小就愛打架,13歲那年,他第一次被人打趴下,心情是非常的低落,恰好當時他的好朋友張卓全在學詠春拳,李小龍在張卓全的介紹下拜了葉問為師,為了練好詠春拳,李小龍每天放學風雨無阻地去武館,他邊走邊打拳,等到了武館的時候,已經做好熱身運動了。他還在家裝了一個木人樁,自己練習。不僅如此,他經常在幾個師兄家裡「開小灶」,一天練習時間至少五六個小時。可以說是對功夫非常的熱愛,在《李小龍傳奇》從中就展現出了李小龍對詠春拳的痴迷。

此外他還練過洪拳、白鶴拳、譚腿、少林拳等等。在李小龍成年後,他的父親李海泉決定把他送到美國去念書。1959年,李小龍還沒學完詠春,就離開了香港。到了美國之後,李小龍還經常給葉問打越洋電話,探討詠春拳。

60年代,李小龍在美國創立截拳道。此時,江湖上也開始流傳一些李小龍與葉問交惡的傳言。隨著李小龍名氣越來越大,很多美國的名人、明星也開始跟隨其學習武術,這也為李後來再闖影壇奠定了基礎。

李小龍真的是詠春拳的叛徒嗎?

其中最著名的謠言就是任何在詠春拳拜師的年輕人,入門前必須踩過李小龍的相片。製造這個傳言的人顯然是武俠小說看多了,並且對於整個詠春拳的發展缺乏基本的了解。首先詠春拳是個秘密流傳的門派,直到清代末年從來沒有人公開過這個拳種。清代末年佛山梁贊開設贊生堂公開收徒,這門武術才被世人所知道。與太極拳或者少林拳等北方傳統武術不同,詠春拳根本沒有所謂的掌門人。

這裡必須說明的是世人所熟知的掌門人制度其實是武俠小說杜撰出來的事情,真正的古代武林中掌門人雖然也存在,但是主要存在於以自然村為特徵的氏族武術體系,陳式太極拳這樣的地方宗族武術,其掌門人就是陳家溝的族長,除了負責傳授武術之外其實也是當地的鄉紳領袖,幾乎相當於現在村幹部的角色。

李小龍又為何沒有參加師父葬禮?

1972年12月1日,葉問因喉癌去世,享年79歲。葉問最引以為榮的徒弟李小龍,卻沒有出現在葉問的葬禮上。但事實上李小龍沒有參加師父葬禮,是那些嫉妒李小龍的人搞的鬼。李小龍知道葉問的死訊已經是三天後了,只來得及參加葉問的家祭,因為當時葉問的學生們壓根就沒有通知他。李小龍知道這件事之後,感到既難受又失望,因為參加葬禮和家祭是完全不一樣的意義。他對葉問,一直都是很敬重的。

巨星隕落

不幸的是,在葉問去世的8個月後,李小龍在女演員丁佩家猝死,在1973年7月25日,香港有數萬人為李小龍舉行了葬禮。李小龍的去世,留給了後人無盡的懷念和猜測。

總的來講李小龍跟葉問的一生是非常精彩絕倫,也沒有像外界傳的關係有那麼惡劣,葉問欣賞李小龍,李小龍也敬重葉問,沒有葉問和詠春就沒有後來李小龍的截拳道,也不會有今天,人盡皆知的李小龍,而李小龍的名氣也把詠春給傳播的更遠,在全世界發揚光大。

李小龍親筆信札

功夫、表演和生命是《李小龍信札》中收錄的138封信札的主題。這些信件保存了李小龍創立截拳道的思考過程,講述了諸多好萊塢與港片的幕後故事;呈現了20世紀六七十年代海外華人、美國亞裔群體的生活場景和奮鬥經歷,使得站在東方與西方、傳統與現代的十字路口上的李小龍更加形象立體。

翻閱這些信札時,我們仿佛踏上了一趟「龍之旅」在沿途每一個重要關口,我們都將撥開紛紜迷霧,目睹那些曾被掩蓋的鱗爪痕跡,了解李小龍怎樣活過這一生。

李小龍的武術之道也蘊含著他的哲學思想 ,在他著名的《截拳道之道》中,李小龍更是在武術理念中融入了其哲學思想。

15年鼎盛時代,138封珍藏信札中既保存了李小龍創立截拳道的思想過程,也有好萊塢與港片的幕後故事,更是呈現了當時海外華人、美國亞裔群體的生活場景和奮鬥經歷。

想要了解這樣一位傳奇人物的一生,他的信札無疑是最好的一手資料。喜歡中國武術,喜歡李小龍的朋友,可以點擊下方橫幅了解詳情購買:

相關焦點

  • 《葉問》很能打?其實李小龍創截拳道,正是因為詠春高手比武大敗
    徐曉東和葉問第五代徒孫,詠春拳六段高手丁浩的對抗實戰比賽,被裁判判了個平局皆大歡喜,但是明眼人都看得出來,丁浩和徐曉東比賽那一個實力懸殊啊,好在裁判員才是真正的武林掃地僧,不然丁浩可能會比太極拳的雷雷還被揍的慘,甄子丹的《葉問》讓詠春拳和葉問得到了飛速的推廣,但是如同神劇一般的表演也讓觀眾和拳迷以為那就是真正的詠春
  • 揭秘李小龍與葉問的5大疑團:李小龍真的是詠春叛徒嗎?
    不過,其實一直以來都有很多傳聞指葉問和徒弟李小龍,現賽中關係不和,甚至指他們已反目成仇,葉問到死都沒原諒他,實際他們的感情是否真的決裂到這地步?不如看看以下5大關於兩師徒的謎團。李小龍被指「詠春叛徒」自2008年開拍《葉問》,讓很多人開始認識這位詠春的發揚人,由於他其中一個徒弟是李小龍,所以大家都比較關心他們二人的關係。對於兩師徒的感情,可算是眾說紛紜,有傳葉問是因為介意李小龍當年曾以一間豪宅,想換取師父拍下全套詠春木人樁法的建議,而因此氣憤。
  • 創立截拳道為武術同仁所不容:揭秘葉問和李小龍的真實關係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大家對李小龍都非常熟悉,《葉問4》中甄子丹飾演的葉問到美國也是和李小龍師生重聚一次。葉問師從詠春前輩找錢華,移居香港後開始傳播詠春拳,李小龍在13歲的時候就拜到葉問門下,一直到18歲的時候離開香港。後來李小龍在美國創立了截拳道,他認為中國功夫可以摒棄派別的觀念,這也體現在他創立的截拳道中。這種觀點當然引起傳統武術各大門派的不少看法。
  • 《葉問4》裡的「詠春」和「截拳道」誰在實戰中才是「大哥」?
    隨著《葉問4》上映,一部經典的動作系列電影也向我們宣告結束了!從2008年的《葉問》到2020年的《葉問4》,12年的陪伴轉瞬即逝。電影最後播放這12年的回憶,讓不再年輕的我們悄然流淚。這部電影李小龍的出現也預示新老一代的交替!
  • 李小龍和師傅葉問反目成仇?一段秘聞曝光,葉問兒子親自回應了
    最近由甄子丹主演的《葉問4》在熱映中,在片中也出現了李小龍(由陳國坤飾演),坊間一直有傳聞,李小龍和自己的師傅葉問不和,甚至到了反目成仇的地步,當年葉問的葬禮上,也未曾看到李小龍的身影,李小龍為何在師傅葉問到死的時候都沒有釋懷呢?
  • 繼李小龍後,葉問又一弟子離世,生前培養了大批詠春人才
    提到詠春拳,我們便不得不首先從其功夫創始人——葉問說起。葉問原本只是一個平民子弟,後來機緣巧合接觸到了改變其一生軌跡的傳統中華武術,由於十分熱愛,便在自我練習的過程中獨創詠春拳,後經滿門弟子的學習傳播,使得詠春拳成為了享譽世界的中華武術。
  • 葉問葬禮現場:武術界大佬齊聚,李小龍哽咽,祭奠亡師跑步回住所
    此人便是詠春拳開山祖師——葉問。葉問打破的不單是中國黃種人被看低人一等的蔑視,更是中華民族的氣節傳承。 葉問一生收徒眾多,個個皆是人才輩出的佼佼者。其一生皆為國家民族而奮鬥,威望甚高。直至去世之時,葬禮現場萬人空巷,人山人海,諸多武術界大佬齊聚,只為送一代宗師這最後一程。徒弟李小龍為祭奠亡師更是悲痛欲絕,甚至獨自一人跑步回住所。
  • 電影《葉問4》中詠春看著很厲害,在現實中真的有這麼厲害嗎?
    後遇梁璧的時候,葉問自以為學了點武功,就找梁璧切磋,但是都被一一化解,這個時候葉問才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隨後跟梁壁學武,梁壁算是他的第二個師傅。 一人拜二師,且兩位老師都是詠春宗師,這使得葉問的功夫大漲,也是葉問能夠成為一代宗師的根本所在
  • 《葉問4:完結篇》中,葉問打贏了巴頓,那李小龍打得贏巴頓嗎?
    空手道對詠春,雖然看上去粗暴,但也是秉承了我國功夫片的傳統,一定要在「中國功夫」與「西洋拳法」上分個高低。最後葉問贏了,帶著傷帶著病贏了,那麼如果李小龍能不能打贏巴頓呢? 《葉問3》的時候李小龍,李小龍既沒有學過詠春拳,更沒有發明截拳道,所以第三部的時候李小龍根本碰不到葉問!
  • 《葉問4》技術分析!甄子丹的詠春,李小龍的格鬥,吳越的太極!
    其實不論從專業還是業餘的角度,都應該有一個感覺:甄子丹飾演的葉問的武術風格一般是比較傳統保守的,而不像張晉飾演的張天志,動作兇狠刁鑽,招招致人要害。所以很多練詠春拳的朋友,都說這次甄子丹打出了一些兇狠的勁,比如說對美軍空手道老師,對待最終的反派斯科特阿金斯,都是標指加上詠春兇狠的下三路腿法,以及凌厲的寸勁。但是,從總體上說,甄子丹的詠春拳格鬥,並沒有完全突破其傳統保守的風格,在幫助小萬(李宛妲)打走那幾個小流氓的時候,他的招式極其簡單,最後用曲棍球棒打了一個男子的大腿,更有些八斬刀法的影子。
  • 李小龍精通詠春,葉問卻不傳授密技「蝴蝶雙刀」?原因讓人嘆息
    當年一部《葉問》又一次把中國功夫推向了高潮,眾所周知,葉問是李小龍的師傅,雖然很少人知道,但是憑藉李小龍的名氣觀眾還真買帳,特別是甄子丹在其中飾演的葉問,個人以為真的很接近歷史人物。葉大師堪稱近代武學開宗立派之人,自創了詠春拳完整體系。
  • 你真的了解李小龍,了解他創立的截拳道嗎?
    李小龍和葉問截拳道的創立者是中國偉大武術家李小龍,原名李振藩。他小的時候在香港拜詠春大師葉問為師學武,因此很多人認為截拳道源於詠春拳,實際上並非如此,截拳道,源於太極拳,或者說源於道教思想。李小龍的武學啟蒙老師並不是葉問,而是他的父親李海泉。
  • 葉問徒孫:哪有什么正宗詠春|吳仲素|嚴詠春|動作片|葉問
    得益於李小龍的明星效應,詠春拳蜚聲國際仰慕者眾多,李小龍早夭更是極大地推廣了詠春拳的傳播。雖然李小龍在自立門戶後以截拳道為名,詠春技法只是其武術思想的組成部分,但是截拳道本身並非一個完整的武術教育體系。李小龍生前其實並未完全思考清楚截拳道的理論體系和教學框架應該如何設置,從其留下的筆記和講學記錄來看,截拳道還處於完善過程中。因此李小龍的崇拜者,單純學習截拳道未必能滿足習武的需求。
  • 不說電影,在實際中,葉問和李小龍誰的武功高?
    再比如李小龍將葉問帶到自己的武館,讓他認識自己的洋徒弟,甚至有人叫「師公」,葉問也沒有否認。甚至,電影結尾李小龍主動參加了葉問的葬禮。這些細節都可以看出,葉問和李小龍關係還是不錯的。但現實真是這樣嗎?咱們好好梳理一下。
  • 葉問徒孫:哪有什么正宗詠春
    得益於李小龍的明星效應,詠春拳蜚聲國際仰慕者眾多,李小龍早夭更是極大地推廣了詠春拳的傳播。雖然李小龍在自立門戶後以截拳道為名,詠春技法只是其武術思想的組成部分,但是截拳道本身並非一個完整的武術教育體系。李小龍生前其實並未完全思考清楚截拳道的理論體系和教學框架應該如何設置,從其留下的筆記和講學記錄來看,截拳道還處於完善過程中。因此李小龍的崇拜者,單純學習截拳道未必能滿足習武的需求。
  • 既然李小龍師從葉問,為什麼在他的電影中不用詠春拳和人對打?
    是否必須出現像《葉問》那樣,在電影中明顯露出詠春木樁?或開打時旁邊有個旁白,標識出這是詠春第幾式?才能稱為「用詠春拳和人對打」?如果不是,那樓主或可能對李小龍的電影本身有一些誤解。李小龍雖然沒有直接拍詠春主題的電影,但是在他的電影裡,處處可見詠春的短平快。至於李小龍為啥當時不直接拍詠春主題的電影。
  • 李連杰評價李小龍截拳道:阿里的步伐,空手道的腿,葉問的詠春拳
    尤其是李小龍集百家眾長自創的《截拳道》,在上世紀80年代更是風靡全國,如今很多搏擊健將都是因為深受李小龍的影響而走上習武的道路的。對於李小龍的功夫是不是真的能打,李小龍自創的《截拳道》是不是武學寶典,一直以來也是爭論比較多。
  • 有人質疑李小龍恩師葉問真實武功?儘管不是絕頂高手卻是詠春宗師
    而太極拳的楊露禪、八卦掌的董海川、形意拳的郭雲深、截拳道的李小龍、合氣道的植芝盛平、二天一流的宮本武藏,這些真正開宗立派,並影響後世數年的頂級武者,才可以叫大宗師。有人質疑詠春葉問的真實武功,說他一米六左右的個頭,身體清瘦,不可能練出絕世武功。詠春葉問,究竟是不是一代宗師呢?作為葉問的頂峰門徒梁紹鴻是這樣說的:北崇太極,南遵詠春。詠春絕技,源自少林;招無虎鶴,法無五行。詠春始於五枚,顯於梁贊,盛於葉問。
  • 李小龍跟葉問都打不過他!《葉問》系列回顧|十大高手評比|
    對於從小看李連杰、成龍、元彪、洪金寶這些武打明星電影長大的我們來說,甄子丹的《葉問》絕對是近十年來最令人印象深刻並且值得喜愛的武俠片。《葉問3》系列不只口碑票房都非常好,更是帶起了一股「詠春」熱潮。《葉問》四部曲基本上追隨著男主角葉問的腳步。
  • 把詠春拳發揚光大的並非葉問和李小龍
    很多時候,大家都在思考強大的問題,是否靠拳腳就可以救國救民。詠春宗師葉問這個名字,近幾年因為是李小龍的恩師,從而變成了影視界的大IP。最有代表性的是梁朝偉主演《一代宗師》以及甄子丹主演《葉問》(1-4)系列,其他的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總之,近幾年關於葉問的題材超級火爆,在影片中葉問暴揍洋人,將我們心中的一種民族情結帶動的暢快淋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