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問徒孫:哪有什么正宗詠春

2020-12-14 騰訊網

葉問徒孫朱江明先生認為,《葉問3》中以拳棍刀來爭奪詠春正宗,還算是有些一代宗師的氣象。現實中的正宗之爭,其實是個宮鬥戲。

視頻:《葉問3》對決特輯 甄子丹張晉誰是真正的英雄,時長約2分28秒

騰訊娛樂專稿(文/朱江明 編輯/端梧)

作者簡介:朱江明,葉問徒孫,形意拳修習者,香港武術國際武術大獎賽組委會大會主持,專欄作家。

最近上映的《葉問3》中,張晉飾演的詠春傳人張天志,在香港開設拳館後向甄子丹飾演的葉問發起挑戰。他在武館內懸掛了「詠春正宗」的牌匾,並向香港媒體宣稱,葉問所傳的詠春並非正宗。

類似的爭奪正宗詠春的情景在現實中其實也存在著,隨著這幾年葉問題材電影的熱映,詠春的各個支派之間,發生過多次糾紛。(

編者按:點擊了解現實中的詠春門派糾紛

) 而電影中,張晉飾演的張天志在片尾自己砸掉了詠春正宗招牌,算是對現實亂象的一次「糾偏」。那麼,到底詠春拳是否存在所謂正宗?

歷史:從來沒有什么正宗詠春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詠春拳都是處於一種秘密傳播的狀態,傳人數量極為罕見。秘密傳播時期自然談不上什么正宗不正宗,甚至有好幾代傳人為單傳,比如嚴詠春及丈夫梁博儔算是單傳時代,後來的再傳弟子有黃寶華和梁二姊兩人,詠春拳才算正式進入了有文字記錄的發展期。

在葉問當年手書的《詠春拳學》中曾提到黃寶華等人經歷的紅船傳播時代(編者按:紅船指粵劇戲班所乘坐的船,這時期學習詠春的黃寶華、梁二娣、大花面錦都是戲班中人),已經出現了手寫拳訣。而黃寶華和梁二姊並未各自開門收徒,他們共同將詠春拳傳給了梁贊,也就是著名的「佛山贊先生」。這時候詠春發展進入佛山傳播時代,在此前的一脈單傳當然不存在正宗之爭,而且詠春拳在結束單傳時代之後,就一直在發展變化中。

從各種武術的傳播情況來看,一門拳術需要經過多代宗師的改良和進化,才能進入系統穩定的時期。詠春也同樣經歷了這個過程,在紅船傳播時代就引入了部分洪拳的技法,尤其是六點半棍更是帶藝投師者的功夫。甚至木人樁訓練方法這種詠春標誌性練功方式,也很有可能是紅船傳播時代出現的。

進入佛山傳播時期後,由於梁贊本人系傳統中醫世家,且文化程度較高,他重新整理了詠春拳過去各種技法,並且將其形成文字,更引入了中醫筋骨跌打,把詠春拳學提到了更高的理論水平。

可以說從傳說中的五枚師太創拳,到佛山梁贊開門收徒,詠春拳已經進化了不少。如果以五枚師太和嚴詠春為正宗的話,那麼後世傳人都可以說是異端。後來得「佛山贊先生」梁贊真傳者據稱有陳華順、雷汝濟、盧桂(豬肉桂)、梁奇(流氓奇)、大山樹5人,另有兩子粱壁和梁春也得傳承衣缽。另傳梁贊晚年將贊生堂轉讓後,在廣東古勞隱居養老,也收了一些關門弟子。因此從梁贊之後,詠春拳出現了佛山和古勞兩個不同的支派,但是這兩個支派卻並沒有正宗與否之稱,除了梁贊本人之外無人敢稱自己正宗。

當然佛山梁贊也並非詠春獨家傳人,當時也存在其它詠春支派。在紅船傳播時代有馮少青和霍保全兩人曾經拜師學藝,此二人後來又收了阮濟雲、阮奇山兄弟為徒。阮家兄弟成年後,經人介紹又跟隨吳仲素學習詠春拳。吳是陳華順的徒弟也就是梁贊支派的三代弟子。阮氏詠春拳和梁氏詠春後來走上了合流的道路,雙方的技法和傳承都是接近的,但是仍舊可以說是兩個並行的分支。

1949年後,葉問南下香港開宗立派,之後詠春便出現了一個新的支派「香港詠春」。由於葉問本人在香港收徒頗多親傳弟子數百人,這些弟子門人後來又紛紛開館授徒,因此香港詠春出現了分支林立的繁榮景象。除了香港流派之外,葉問在佛山生活期間也有7名弟子拜師學藝,葉問佛山流派也一直存在。至於後來詠春拳在海外廣為傳播,則主要是葉問香港流派的貢獻。得益於李小龍的明星效應,詠春拳蜚聲國際仰慕者眾多,李小龍早夭更是極大地推廣了詠春拳的傳播。

雖然李小龍在自立門戶後以截拳道為名,詠春技法只是其武術思想的組成部分,但是截拳道本身並非一個完整的武術教育體系。李小龍生前其實並未完全思考清楚截拳道的理論體系和教學框架應該如何設置,從其留下的筆記和講學記錄來看,截拳道還處於完善過程中。因此李小龍的崇拜者,單純學習截拳道未必能滿足習武的需求。而詠春拳畢竟傳承數百年,系統發展完善且是李小龍的入門所在,至少學習詠春對截拳道的修煉有著很大的好處。在這種情況下,葉問的其他弟子自然也會獲益。

由於詠春拳從葉問習武時代的門人弟子不足百人,到其臨終前門人已經超過百萬,因此爭奪詠春正宗的事情,在葉問時代其實並未出現過。這個階段大家發展迅速,且市場前途遠大,自然沒有人會吃飽了撐著來爭奪武林正宗。而葉問離世的時候,廣東省還在政治運動中浮沉,自然也不會有人跑到香港和海外去爭奪詠春正宗的名頭。

武林:爭正宗是貽笑大方

儘管在武俠小說和電影中,武林正宗似乎是個很厲害的頭銜,然而在現實中是否存在正宗卻是個愚蠢的問題。試想想,如果一門武術一直只有一個人練習,那麼只要某一代傳人出現任何問題這門武術就會絕種。所以,任何武術能夠保持傳承,就一定要保持一定的門徒數量,並且不斷發展進步。這就像自然界一樣,種群數量太少最終難免滅絕。那麼只要存在不同的弟子,就自然會出現各自不同的理解,經過不同的人對武術的持續改進和開發,自然會發展出不同的分支。

比如太極最知名當屬河南陳家溝陳式太極拳,然而除了陳氏太極之外,其他太極流派也一直存在。例如獨自開宗立派的楊露禪所創的楊氏太極拳獨具特色,而其弟子吳鑑泉所創的吳氏太極拳也同樣自立門戶。與陳家溝同在河南的趙堡太極拳也是另一大太極拳分支,同樣尊王宗嶽為共同的祖師,也與陳家溝的太極頗為不同。唯一的問題是,這些流派的太極拳都只能自稱本支流正宗,如果自稱太極正宗則未免貽笑大方。

總之各種武術要想發展,出現不同的分支流派是非常正常的現象。以嶺南武林為例,無論是洪拳、蔡李佛還是詠春、白鶴,都共同承認南少林為自己的鼻祖(儘管從考古證據來看,南少林存在與否頗為存疑)。如果爭奪正宗的話,那麼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恐怕才是真正正宗。回到詠春的問題來看,僅詠春一門就存在香港、佛山、古勞三個主要支流,甚至越南和福建永春縣也存在詠春拳支派,這些流派之間如果要搞個正宗之爭,恐怕早就血流成河了。

根據葉問自己的文字記載,五枚師太曾經在雲貴一帶傳授詠春拳,嚴詠春就是在該地區遇到的五枚師太。葉問弟子梁挺師父出版的詠春拳書籍中,曾經言道自己與雲南地區武術家交流時,看到名叫「飛天猴拳」的門派套路,動作運勁方式頗似詠春拳,很可能是詠春在西南的分支流派。

即便是作為秘傳武學的詠春拳術,發展至今不過100多年,就存在了不少流派分支,誰是正宗其實毫無意義。甚至,葉問在佛山所傳門人的詠春拳術,和香港門人所學的也頗為不一樣。基礎練習套路小念頭,葉問在香港時期有了自己的創新。因此其佛山門人所學的詠春拳更為接陳華順時代的詠春,而香港地區傳播的詠春則是葉問中後期改良的版本,兩者都出自一個師傅卻已經有不小的差異。儘管從拳術發展來爭論誰是正宗意義不大,但是從商業價值上來看,正宗確實存在很強的號召力。近年來隨著多部詠春題材電影推出,詠春和葉問這個招牌已經具備不小的號召力。所以終於在詠春門內,出現了所謂的正宗之爭。

電影映射現實:正宗詠春之爭背後的商業利益

在電影中,張晉扮演的角色張天志之所以堅持自己為正宗,實際上是一種商業上的考慮。甄子丹飾演的葉問,已經在香港開宗立派多年,且曾在上一季中擊敗了欺辱華人的英國拳擊手,民望極高。作為挑戰者的張天志,要想在香港武術培訓市場上分得一杯羹,顯然並不容易。尤其是雙方共同傳授的是同一個流派,消費者顯然更願意和名滿天下的葉問學習武術。

在影片中張晉自始至終並未透露自己師承,只是在盤道的時候詢問葉問的師門情況。這個處理方式可能是為了避免得罪葉問之外其他詠春流派,畢竟在葉問之前詠春弟子數量極為有限,且全部都有傳人存在。還有一種可能性是,張天志可能也是陳華順流派弟子。葉問入門較晚,陳華順當時年事已高,因此親自傳授的時間並不長。葉問詠春拳術,主要是學自其大師兄吳仲素和梁贊之子粱壁。如果,張天志是陳華順其他弟子的徒弟,這就出現了一個問題——張天志要叫葉問師叔。張天志在和葉問盤道的時候已經計劃開班收徒,如果輩分低人一等當然會影響市場。即便是出面踢館挑戰,不僅有違師門規矩,甚至可能葉問以輩分有別為由拒絕比試也無話可說。即便是葉問比試,也可以派出弟子與其交手,這樣無論輸贏都和葉問本人無關。顯然從戰術上而言,是極為不利的事情。如果張也是陳華順一支,一直不露師門也算是一種聰明的做法。

後來張以挑戰者姿態出現,抬出了詠春正宗這個藉口,並且在擊敗了香港各大武館後,才完成了對葉問挑戰的心理戰攻勢。此時此刻,葉問將不得不親自出面應對這場比武,否則無法和門人弟子的交代。在公開比武的情況下,如果張擊敗了葉,將會出現贏者通吃的局面,自己完全壟斷掉香港的詠春拳培訓市場,即便是張承志輸了其實在商業上損失也並不大。畢竟公開比武下,張經過激戰輸了一招半式足以證明自己的實力不差。而葉問雖然名氣大,親傳弟子畢竟是少數,真有想學功夫的,跟張學習也是不錯的選擇,畢竟他是個實力和葉問接近的師父,且剛剛收徒為了自己的招牌也會細心調教。

然而片中甄子丹飾演的葉問並未公開露面比武,當然在影片中交代是因為妻子身患絕症。後來關門比武,從技術上來看則是他老江湖的手段。關門比武勝負與否完全可以自說自話,因為不存在見證人。如果片中甄子丹真的輸了,畢竟比武的地點在張武館內,輸了自有輸了的道理(例如推諉對方設置機關使用暗器,對方也百口莫辯)。如果甄子丹贏了張則不得不拆掉招牌,而且失去了一個寶貴的宣傳機會。因為外人根本不知道他們比武的過程如何,片中甄子丹方面大可以發動宣傳口徑宣稱張不堪一擊,在我手下三招都過不去,張同樣百口莫辯。顯然,對於老江湖而言爭奪武林正宗,從來不是光拳腳的事情。

葉問之子葉準(左一)召開記者會,梁旭輝(右一)「踢館」

近年來隨著葉問題材電影的火爆,詠春正宗的爭執也在升溫。2013年《葉問前傳》上映,就出現了一次詠春正宗之爭的風波,葉問的弟子張卓慶和梁旭輝(此二人屬於海外詠春的代表人物,張卓慶早就在美國開宗立派),以商業手法操作將詠春拳重列少林門牆。並且在弟子傳承上,僅標註了自己的支流,引發諸多同門不滿。其中葉問長子葉準也對此表示不滿,並且曾經開記者會聲討此事,梁旭輝更是帶著弟子闖會搞了個大新聞,雙方都變得相當吃相難看。這當然不是詠春拳出現的第一次門戶內鬥,此前就曾經有一詠春流派在香港註冊詠春商標,並且禁止其他流派使用詠春字眼,同樣引發其他門人的討伐。顯然在商業利益面前,同門之間各種貓膩操作,比公開比武決鬥更為兇險。由此看來,電影中以拳棍刀來爭奪詠春正宗,還算是有些一代宗師的氣象。現實中的正宗之爭,其實是個宮鬥劇的劇本。

騰訊新聞手機客戶端新增電影頻道,匯聚全球電影資訊、好片推薦,更有全國通兌電影票,好萊塢原版電影周邊送不停!

相關焦點

  • 葉問徒孫:哪有什么正宗詠春|吳仲素|嚴詠春|動作片|葉問
    葉問徒孫朱江明先生認為,《葉問3》中以拳棍刀來爭奪詠春正宗,還算是有些一代宗師的氣象。現實中的正宗之爭,其實是個宮鬥戲。視頻:《葉問3》對決特輯 甄子丹張晉誰是真正的英雄,時長約2分28秒騰訊娛樂專稿(文/朱江明 編輯/端梧)作者簡介:朱江明,葉問徒孫,形意拳修習者,香港武術國際武術大獎賽組委會大會主持,專欄作家。最近上映的《葉問3》中,張晉飾演的詠春傳人張天志,在香港開設拳館後向甄子丹飾演的葉問發起挑戰。
  • 吳京學弟主演,葉準參演,號稱比甄子丹《葉問》更正宗的詠春電影
    近些年來,隨著甄子丹《葉問》系列電影的大賣,一時之間跟風之作蜂擁而上,其中有一部居然敢打著「比甄子丹的詠春更正宗」的旗號出來「招搖撞騙」,它就是由邱禮濤指導、杜宇航主演的《葉問前傳》。但其實《葉問前傳》敢這麼吹噓,某種程度上還真確有其理:首先,《葉問前傳》特地邀請到了葉問的長子葉準參演該片,這可是葉老先生首次在銀幕上參與演出,並且居然還在第13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上斬獲了最佳男配角,成為了史上年齡最高(87歲)的最佳男配。
  • 葉問徒孫稱電影電視誤導觀眾:詠春厲害但不好看
    一代宗師葉問詠春傳人葉問的嫡系徒孫雷明輝在傳授詠春拳。  新快報記者 區君君 黃光先/文 區君君/圖  21日傍晚,陰雨綿綿,平日頗為冷清的詠春堂卻迎來諸多「貴客」。詠春堂的投資者卸下行頭,身著功夫裝危坐於堂內,等待著詠春傳人葉問的嫡系徒孫雷明輝的到來。當年近不惑、精壯十足的雷明輝雙手握拳示範打擊木樁時,「嗖」的一下,空氣凝滯了,仿佛能聽到看客的心跳聲。  電影只能拍出形似  翻開雷明輝的人生字典,「詠春」兩字幾乎佔了三分之二的篇幅。
  • 葉問的詠春真的不正宗嗎?張天志的目的是什麼?
    引語:「我見識過葉問的功夫,他的詠春,不是正宗。」《葉問3》中,同為詠春門派的張天志以葉問的詠春不正宗的理由公開挑戰葉問,引起了後面的劇情衝突。但是,作為觀眾的我們不禁要問:葉問的詠春正宗嗎?張天志以「詠春正宗」自居,他的詠春正宗嗎?現在,讓我們揭開問題的答案。問題一:葉問的詠春正宗嗎?
  • 解讀《葉問前傳》——詠春,溫暖功夫片的夏天
    拳拳腿腿劃詠春        在全國掀起葉問狂潮的一年又一年中,有一武學名詞串紅大街小巷那就是「詠春拳」。關於詠春拳說法甚多,一種說法是福建的永春縣嚴三娘創造,又有一種說法是由少林寺和尚至善從福建帶到廣州光孝寺,而第三種說法則是由方永春所創造。對於無從可考的這一武學歷史,其結論歸結到「詠春,興於葉問!」        葉問讓我們熟悉了詠春,了解了詠春,熱愛了詠春。可就是讓我們會滋生這種詠春情節的葉問又是如何與詠春邂逅的呢?就《葉問前傳》來看對上一問題做了一個詳細的解述。
  • 詠春餘昌華借甄子丹《葉問4》東風對戰通臂拳女俠,阿虎:看好女拳手
    而被稱為一代宗師的葉問,並沒有去過美國、也沒有這麼多戰績、能不要說「一個打十個」,但是他武館裡的確有一位由大弟子「代師授業」的李小龍。所以很多網友都在評論,無論詠春拳還是葉問,都得力於「前有李小龍傳奇,後有甄子丹電影。」
  • 《葉問外傳·張天志》中的張天志是否真有其人?原型到底是誰?
    西裝暴徒張晉用武力和顏值詮釋了另一種風格的詠春,或許不僅僅是小編,影迷們都有這個疑問,那就是張天志到底師承何人,或者張天志到底是不是真實存在?影片講的大致意思是講述張天志惜敗給葉問,敗給葉問之後,他一度認為不配繼續教授詠春,然而不料香港社會毒品泛濫,並且摧毀無數家庭。
  • 「詠春,葉問」,在電影裡走過的儒雅
    在幾位不靠譜姓葉的朋友那裡得知,葉姓起源河南葉縣,因為歷史原因,在唐清各有遷移。福建、臺灣、廣東、江蘇、江西等地人數最多,具那幾位不靠譜朋友講,他們祖上同葉問頗有淵源。葉問1893年10月1日生於佛山,七歲拜師陳華順,後赴港留學,再拜師梁壁。學成回佛山,在1949年再次赴港,致終在未踏入大陸。無詠春,無葉問,若無葉問,便無今日之詠春。
  • 《葉問》很能打?其實李小龍創截拳道,正是因為詠春高手比武大敗
    徐曉東和葉問第五代徒孫,詠春拳六段高手丁浩的對抗實戰比賽,被裁判判了個平局皆大歡喜,但是明眼人都看得出來,丁浩和徐曉東比賽那一個實力懸殊啊,好在裁判員才是真正的武林掃地僧,不然丁浩可能會比太極拳的雷雷還被揍的慘,甄子丹的《葉問》讓詠春拳和葉問得到了飛速的推廣,但是如同神劇一般的表演也讓觀眾和拳迷以為那就是真正的詠春
  • 葉問徒孫曾學詠春拳30多年 娶濟南媳婦開設武館授徒1/122017-04-12...
    「詠到梅花樁法妙,春生桃李藝林香」,看過電影《葉問》的人都會知道詠春拳法的通俗和精準,葉問雖然已經逝世,但他的徒孫陸偉德自2010年從香港來到濟南後,一直在練習和教授詠春拳。1945年5月出生的陸偉德是香港人,從小習武,做過英軍教官、香港廉政公署高級調查主任。上世紀80年代初,陸偉德拜在葉問之子葉準門下學習詠春拳。
  • 有關東莞學正宗的詠春拳東莞詠春拳梁康撰寫
    梁康和佛山詠春拳先師舊照關於詠春拳正宗有兩種說法其一,師承,形式上。傳統習慣學武術,學手工藝之類,先拜師後學藝。一旦儀式完成,即建立為師徒關係,但是不代表水平,籠統來說都叫某人的正宗徒弟。比如在某個學校念過一年級,確實是真正的校友,並不以學習水平確定,是事實而決定。過去一些武術派系詳細的為入門,入室,傳人,掌門之類,葉問沒有分這些門類。現在名人效應,一些人開三天短訓班,如果傳統儀式收徒弟,從傳統慣例,形式上屬於正宗徒弟。
  • 《葉問4》曝杜比影院海報 一代詠春宗師立於雲端!
    還有一個月不到,由甄子丹主演的《葉問4》就要正式上映了,今天影片公布了一張杜比影院海報,在海報中,代表著詠春拳的木人樁被放大數倍矗立於天地之間,且承託著甄子丹飾演的葉問宗師立於雲端,清楚凸顯了「讓世界看見」那句話。一起來看看吧!
  • 清朝末年詠春宗師梁贊先生他究竟有幾個弟子哪?他們是否厲害呢!
    詠春拳術經世代繁衍現在已成為武術界中一大宗派。名人輩出,揚名國內外。近代名家葉問正是梁贊的徒孫,李小龍為其曾徒孫。少時喜武,曾廣聘名師傳授武功。梁贊18歲時先師從紅船子弟梁二娣學習南少林拳術,六點半棍法。後梁二娣將梁贊引薦到亦師亦友之黃華寶門下。
  • 詠春為什麼這麼出名,是有他的道理的,從葉問之後還有誰敢說自己的詠春正宗呢?推薦師傅
    (電影《葉問》系列掀起了新一波華語功夫片浪潮)由於清廷高手中有少林叛徒,五枚師太決心創立一門武學,克制少林武功,以圖剷除漢奸報仇雪恨。傳說梁贊甚至和大名鼎鼎的黃飛鴻交過手,至於勝負成績則各自後人有各自的說法。【詠春拳緣何這麼成功】梁贊生平有近20多名弟子,其中陳華順是年紀最大的也是入門比較晚的。陳華順的關門弟子之一就是葉問,也就是《一代宗師》中的主角。現在國內外普遍傳習的詠春拳大部分來自於葉問門下的傳播,因此稱葉問一代宗師並不為過。
  • 影后胡蝶、詠春宗師梁贊、王老吉涼茶,他們都有啥關係?
    她的一生,貫穿在中國電影早期歷史中,從默片到有聲片,都有她的身影。與她一起出鏡的女性中,張織雲、楊耐梅晚境悽涼,阮玲玉含冤自盡,陳雲裳急流勇退……在民國史中,她三次當選影后。胡蝶小時候,曾經隨父親回鶴山祭祖。她的父親胡少貢,是京奉鐵路總稽察,只生一女,考慮到「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他又娶了一個,生下四子一女,這是後話。
  • 「一代宗師」葉問:逝世前不忘錄像留史,弘揚詠春精髓
    在2010年之前,不練武術、不學詠春的人,很少有人知道誰是葉問,但是隨著電影《葉問》和《一代宗師》的問世,葉問和詠春迅速火遍世界,電影中的葉問無人不識,而現實中的葉問,他又是一個怎麼樣的人呢?由於葉問武功好,街知巷聞,日軍知道後,要請他擔任武術教練,但被葉問一口拒絕了,在他看來一個人的民族氣節,比什麼都重要,然而由於他的不合作,日軍指派了高手和葉問比武。
  • 電影《葉問4》中詠春看著很厲害,在現實中真的有這麼厲害嗎?
    關於葉問系列電影,甄子丹所飾演的葉問算是很經典的了。電影中,甄子丹飾演的葉問,打出的詠春看著是很厲害,還記得那句臺詞麼?「我要打10個」,哈哈,到現在一說到這句臺詞我還熱血沸騰。那現實中的詠春拳實用嗎?
  • 四部《葉問》精彩對決大盤點,真正的高手並不是這位詠春宗師
    葉問:你不要只知道念口訣,最關鍵要打到人。張永成(熊黛林飾演):看看看,看什麼看,每天都來打打打,煩不煩啊。經典臺詞:葉問:人的地位雖然有高低之分,但是人格不應該有貴賤之別。葉問:不客氣,不客氣。張天志(張晉飾演):剛才終於親眼見識了葉師傅的詠春,名不虛傳。葉問:呵呵,虛名而已。
  • 《葉問外傳:張天志》:張晉的詠春功夫也甚是了得
    該片講述了詠春傳人張天志在惜敗葉問後,如何走出內心陰霾,用傳統功夫抗擊外商毒販,重喚詠春精神的傳奇故事。電影之前在釜山電影節展映,被贊「武打戲編排有心、設計豐富、每一場都各具看點,整場看下來酣暢淋漓、非常過癮」。 在曝光的定檔海報中,張晉、戴夫·巴蒂斯塔、柳巖、楊紫瓊、託尼·賈一眾亮相。
  • 揭秘李小龍與葉問的5大疑團:李小龍真的是詠春叛徒嗎?
    《葉問》來到第四集,這個系列無疑是甄子丹的代表作,以一代詠春宗師葉問的生平作故事的藍本。當年2008年上映第一集時,也以李小龍的恩師傳記作為賣點,讓不少人開始更認識葉問。李小龍被指「詠春叛徒」自2008年開拍《葉問》,讓很多人開始認識這位詠春的發揚人,由於他其中一個徒弟是李小龍,所以大家都比較關心他們二人的關係。對於兩師徒的感情,可算是眾說紛紜,有傳葉問是因為介意李小龍當年曾以一間豪宅,想換取師父拍下全套詠春木人樁法的建議,而因此氣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