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男孩看色情圖片,父母正確引導是關鍵

2020-12-21 龍春華親子實踐課堂

「最近心情美美噠,甜甜的,兒子不但沒再看色情圖片,還開始認真學習了,我心頭那塊大石也終於可以放下了,這感覺真好。」

聽到一位朋友發來的語音,從語氣中,我就感受到了她的那份喜悅與輕鬆。聽著聽著,我的嘴角也不由自主地往上揚了揚。

前段時間可不是這樣的,我依然記得那天她給我發來一條心急如焚的求助信息:

「我發現兒子手機上有大量色情圖片,該如何是好啊,真讓人操碎了心,唉!」

看著她這條信息,已經陪女兒走過青春期的我淡定了很多,安靜地回道:「怎麼回事?」

「他經常拿著手機不讓我看,或者是躲在房間裡不出來。我覺得有問題,有一天看到了他的手機,才發現手機裡的那些圖片真是不堪入目啊!我真是覺得羞愧難當,也不知道是不是同學發給他的,你說這是什麼事啊,唉。」朋友再次嘆了口氣說道。

看到朋友回復的信息,我知道她大兒子是一名五年級的小學生,正是讓媽媽頭疼的年齡,作為媽媽,一看到孩子這樣的行為就擔心孩子會變壞,就擔心孩子會惹事,所以,焦慮感襲上心頭又不知所措。

其實,他的這些行為也都是青春期男孩再正常不過的行為表現。青春期的年齡段一般是從十一、二歲到十七、八歲,十八歲就是成年人了,青春期的孩子有許多變化,比如生理、心理、社會等方面都會悄無聲息地發生變化。

生理變化是最直接的表現,父母很容易就覺察到,青春期男孩的生理變化會有:嗓音的變化(喉結發育),陰毛的生長,面部和腋下毛髮的生長,睪丸和精囊的生長,陰莖的生長和射精等。

然而,父母卻很難覺察到孩子心理上的變化,看到孩子做出一些跟道德格格不入的行為時就覺得不可理喻。

那麼青春期男孩的心理變化有哪些呢?最明顯的就是青春期叛逆,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開始追求個性自由,獨立意識與自我意識不斷提升,不再像以前那樣乖巧聽話,開始嫌父母嘮叨,幹涉他們的生活,喜歡跟你對著幹,氣得你差點吐血、爆血管。

還有就是性自我意識的覺醒,對生理變化產生了好奇心與求知慾,有了對異性的想像,甚至會產生性幻想,這一切都是因為成長過程中男性的雄性激素分泌越來越旺盛而引起的,這是遵循身體生理變化的規律而已,是很正常的事情,父母需要科學、正面引導,讓孩子正確認識性,並學會控制自己的行為。

於是,我慢而不慌地回道:「你們先別怒氣攻心,冷靜想想行為背後的原因,孩子已經進入青春期,有這些行為表現是很正常的。你跟孩子爸爸聊聊,讓爸爸跟孩子聊一聊性教育的話題,因為爸爸是男孩模仿和學習的對象,爸爸的一言一行都在生活中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兒子。」接著,我給出了建議。沒想到,這麼快就收到了成效。

其實,青春期男孩看色情圖片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大多數父母受中國傳統思想影響,談性色變,都覺得這是一件難以啟齒,難以理解,難以接受的事情,尤其是媽媽。其實,很多爸爸都是這樣走過來的。

只不過在面對孩子出現問題時,我們父母往往用錯了方法,總是想方設法去幹涉、阻止他們的行為,總怕會影響他們學習或出什麼意外。結果可想而知,不但問題沒有解決,反而讓孩子更反感你的行為,對你避之不及。

那麼,想要讓孩子順利地渡過青春期,塑造完整人格,父母的正確引導才是關鍵。

那父母要如何正確引導呢?

父母放下焦慮,不帶有色眼鏡看孩子的行為

當父母發現孩子有性行為表現時,不要感到不安與羞愧,要積極正面地引領,要幫助男孩坦然地接受和面對現實中的自己,告訴男孩這是很正常的事情,這些行為都標記著小男孩已經成長為大男孩了,這是每個男孩的成長規律。

重中之中——性教育

孩子的健康成長需要性教育,而且父母要分工合作,性教育專家胡萍老師說過:「孩子在青春期以前,問爸爸或媽媽任何和性教育相關的問題,問到誰,誰就有義務與責任及時回答,孩子只有到了青春期,才需要跟同性別的爸爸或媽媽去溝通性方面的東西。」

所以,爸爸應該負擔起青春期男孩的性教育。爸爸可以給男孩講述自己的親身經歷與體會,與男孩產生共鳴,讓孩子放下戒備之心。

電視劇《小歡喜》裡的方一凡與英子都被雙方父母誤會為早戀,而方一凡的父母卻做出了積極、正面的回應與引導。讓兒子對兩性關係有了更深入、更深層次的理解,再進一步引導男孩如何掌握控制力,避免性衝動,學會如何保護女孩,保護自己。

所以,性教育專家胡萍老師建議大家,對於看色情圖片爸爸可以用正面的、科學的方法引導男孩,比如通過人體解剖學或相關的書籍讓男孩對男、女的身體有初步,直觀性和詳細的了解。

這樣孩子就不會從網絡上或同學那裡沉迷於色情圖片和信息,畢竟網絡上的動漫色情圖片一般會比較誇張,尺度大,會造成男孩對兩性關係的誤解和心理扭曲。

人在成長的時候性註定了一部分青春期的孩子會遇上愛情,這份情感帶給了他們寶貴的成長契機。所以青春期男孩談戀愛,也正是對愛情的嚮往,對兩性關係的認知,孩子會感受到除父母外兩性之間愛與被愛的感覺,同時也是一份美好的願望。父母需要懂得青春期孩子的性心理,才能夠更好地幫助孩子順利地過渡這個時期。

人文關懷——父母的關愛最重要

青春期男孩需要父母給予更多的關心與理解。他們並不是故意要去犯錯,也不是故意要挑戰父母的底線,只是遵循他們的生長規律在慢慢成長,父母要多留意孩子的行為變化和情緒變化,多與孩子進行交流、溝通,傾聽他們的內心想法,排解他們心中的疑問與不惑。幫助他們順利地度過青春期,成長為一個人格健全的人。

李珂說:性教育是一首完整的生命之歌。也有人說性教育宜早不宜遲。青春期男孩的性教育就是重中之重,也是引導的關鍵,希望我們每一位父母都坦然面對,做好正確的引導工作。

作者簡介:成成媽媽,全職二胎寶媽,喜歡自由自在的生活,有自己的追求與品位,努力把家庭教育落到實處。

龍春華,筆名綠子靜,6歲孩子媽媽,親子暢銷書作家,龍春華親子實踐課堂創始人(ID:lch201302)。著有《嬰幼兒行為心理學》、《孩子,你是最好的自己》、《行為心理 學 : 瞬 間讀懂他人小動作背後隱藏的秘密》(已出版繁體,銷量達20萬冊)、《再苦也要笑一笑》(出版第四版)等十餘部作品。目前正專注 創作家教與童書作品,從內到外地發揮媽媽養孩子的價值!

相關焦點

  • 對於青春期男孩,父母的教育,需注意三個問題
    這個時候,父母的教育和引導很關鍵,如果父母還把男孩當作小孩子看待,錯誤的教育方式,會引起男孩的更加叛逆,有可能讓男孩走向危險的道路。對於青春期男孩,父母的教育,需要注意這三個問題。一、不要對男孩使用武力。
  • 父母學會這6個方法與青春期男孩交流,告別雞飛狗跳
    如果家有青春期的男孩,很多父母都會非常頭疼,認為孩子發育得非常快,個頭都超過自己了,打也不能打,說也不讓說,這可如何是好,怎麼教育呢?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下關於對青春期男孩的一些教育和引導的方法,希望能夠給一些青春期男孩們的父母啟示和幫助。
  • 男孩進入青春期,身心都會發生極大的變化,做父母的一定要重視
    毛髮生長像長鬍子、汗毛加重、長腋毛等,這都是很正常的情況,但是剛進入青春期的孩子卻是不太了解的。所以這個時候父母要做的就是對孩子進行正確的科普解釋,不要讓孩子對自己身體的發育感到害怕。3.但其實孩子在青春期就已經性發育成熟,已經有了生育能力,並且還會對異性產生很大好奇。所以家長在這個時期一定要及時對孩子進行引導,在孩子明白自己的這一變化,不要因為知識的匱乏而做出什麼錯誤的事情。
  • 《誤殺》的素察,警醒天下父母:為青春期的子女補上這一課很重要
    但是,父母只有愛,沒有正確的教育和引導,孩子很難順利解決青春期與異性相處、如何對待性好奇的問題。青春期來了孩子開始關注異性古語說:知好色則慕少艾。隨著青春期的到來,孩子們身體迅速發育,男孩、女孩身體特徵慢慢顯露出來。女孩發育的要早於男孩,青春發育期大約在10-16歲。男孩青春發育期在12-18歲。受體內迅速激增的生長激素影響,青春期孩子情感也開始萌芽。他們開始對異性好奇,希望能接近異性,繼而產生好感。
  • 孩子看羞羞的影片,父母怎么正確疏導孩子情緒?媽媽的做法很妙
    現在的網絡信息良莠不齊,本來好好看一個電視劇,突然就彈出來一個網頁,網頁上有一些色情類影片,大人們還好,可是對於孩子來說就是一個強烈的誘惑了,他們這些時候正處於一個青春期,懵懂的狀態吸引著他們去觀看一些好奇的,沒有見過的影片或者資訊,如果不正確引導,那麼對於孩子的心理健康會產生莫大的影響
  • 如何正確引導青春期異性正常交往
    青春期是學生身心快速發展的時期,也是充滿煩惱、迷惘和困惑的時期。因而,會有各種問題暴露出來,其中,「青春期異性交往過密」是一種常見現象。本文通過分析青春期異性交往過密這一現象產生的原因,提出相應的對策,為班主任應對這一難題提供一些參考和借鑑。
  • 兩小學生放學路上性侵同學 曾上網偷看色情電影
    父母發現阿麗的傷情後報警。經市公安局物證鑑定所鑑定,阿麗受損傷程度已構成輕傷。警方很快找到小明和小強,對此事展開調查。據小明稱,他們之所以有如此舉動,是因為曾在網吧上網時看過色情電影。事發當天,他們「突然想起電影裡的東西」,便實施了暴力行為。由於小明和小強均未滿14周歲,未達到刑法規定的應負刑事責任的年齡,故他們均未受到刑事處罰。
  • 濟南某小區十四歲男孩跳樓,青春期的孩子太危險
    事發突然,令人心痛12月26日上午,早上八點多,濟南天橋區某小區發生了一起十四歲男孩跳樓事件。據《山東商報》客戶端報導,男孩自早上七點多就站到了二十一樓外的平臺上,當時男孩父母都不在家。八點半左右,男孩從二十一樓跳下,當場殞命。據男孩所在小區的鄰居介紹,男孩今年十四歲,身高一米七左右,正在上初二。這位鄰居聲音哽咽,眼中含淚,對男孩的這一選擇非常難過。他說:「以前天天見這個男孩去上學,沒想到說沒就沒了。」危險的青春期這個上初二的男孩,今年十四歲,正好處於青春期。
  • 當發現家裡的男孩有攻擊傾向時,父母要如何正確引導孩子
    這樣使男孩將自己的情感發洩到一個合適的替代對象上,從而得到心理的滿足。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培養男孩開朗、自信、合作的性格,與男孩建立互相平等、互相尊重和信任的關係。
  • 青春期孩子學習成績下降?想要成績好,父母先要學會好好說話
    屋子也不知道收拾,整天就知道對著手機,也不出去走走,眼睛都給你看瞎掉了。」兒子放下手機,媽媽繼續嘮叨:「現在是學習關鍵時期,不要放鬆,不要掉鏈子,你看王阿姨家兒子多努力,你要少玩……」兒子被一連串無休止的嘮叨激怒了,大吼:「媽媽,你別說了。」
  • 男孩青春期,生理和心理都在變化,家長要管好,不然別怪孩子叛逆
    那就是當男孩進入青春期以後,各種問題就隨之顯現。尤其是孩子叛逆和比較敏感的性教育話題,讓父母對孩子的教育無從下手。男孩進入青春期,生理和心理都在變化:①生理變化:男孩進入青春期以後,在性激素的作用下,生理方面會發生一些比較明顯的變化,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第二性徵開始發育。
  • 孩子青春期叛逆,父母應該怎麼管?
    孩子青春期叛逆是成長過程中經歷的一個很正常的階段,這個階段的孩子獨立意識旺盛,但又隱隱有過於偏激的傾向,父母的引導非常重要。勤藤教育準備了面對青春期叛逆,父母幫助引導孩子的方法,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一、放手但有邊界孩子青春期時自我意識是很旺盛的,父母過於緊張嚴肅,孩子的逆反心理也就會越強。因此,勤藤教育建議父母在孩子這一階段時需要適當的放手,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意見,在很多事情上可以給他們選擇權,讓他們自己決定安排自己的學習生活。
  • 太多的青春期孩子都是被父母毀掉的,家長請反思
    因為孩子要獨立,不想被父母控制,所以他會受外面的影響比較大。西方很多家教的書籍中都會寫到一個理念,當孩子在這個時期時,父母一定要學會藉助第二方家庭教育團體的力量,也就是導師的作用。什麼導師呢?意思是說在孩子進入青春期之後,一定要他在社會上找一個優秀成熟的榜樣,讓孩子接觸和認識到能引導他平穩安全渡過青春期的人。孩子在青春期受外界的影響,同伴的影響和同伴之外的影響比較大。
  • 13歲男孩殺害10歲女孩後拋屍!別讓孩子變成魔鬼
    我們越早教會孩子不去傷害別人,換一個角度看也是在教會他不要「誤傷」到自己。《養育兒子》的作者珍妮·艾裡姆說:孩子的身上存在缺點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作為孩子人生領路人的父母缺乏正確的家教觀念和教子方法。父母讓孩子看到的是什麼,他就會成為什麼。無論家有男孩還是女孩,教會孩子不傷害別人,是每位父母應該做的事。
  • 父母早該正確引導
    父母早該正確引導最近大家是否被「一起爬山嗎?拍照的那種?」詞彙刷屏了。隨著《隱秘的角落》大火,「壞孩子」再一次被搬上檯面,但俗話說:父母就是孩子的天,父母也是孩子最好的見證者。如果父母給孩子營造的是灰色的世界,那ta此後面對的就是灰色的世界,但如果父母給孩子營造的是彩色的世界,孩子的生活都是五顏六色。
  • 青春期孩子叛逆怎麼辦?男女表現大不同,家長分性別教育更有效
    男孩青春期的明顯表現1學習成績下降,沉迷遊戲青少年進入青春期的時候,很多方面的基本技能可能會退化。孩子不想去學校,成天關在房間裡玩遊戲,不吃飯,不睡覺,一玩就是一天,這也是困擾很多青春期男孩父母的問題。其實這是青少年的空間認知和特定推理能力下降了。
  • 青春期的男孩子不願意學習,靜不下來心,容易暴躁怎麼辦?
    青春期的男孩的確非常讓父母感到頭痛:越是明令禁止的事情,越是要去嘗試。而且這個階段的他們通常變得非常暴躁,父母說不得,只要一說就「爆炸」。其實,這一切都是有原因的:1、進入青春期後,男孩體內雄性激素分泌過剩。他們就會變得情緒起伏不定,進而產生一些叛逆行為。從這一點上來說,男孩在青春期叛逆幾乎是不可避免的。
  • 父親發現女兒看色情小說,這個做法,很多人點讚
    女兒的臉騰一下子紅了,一下子把書壓到屁股底下,父女倆互相看了一眼,氣氛變得很尷尬起來。爸爸作為過來人,覺得女兒恰好到了青春期,有點好奇心是無可厚非的事情,沒說什麼,取了手機默默地退出了女兒房間並關上了門。
  • 與青春期和解:若青春期能重來,我們能否好好勸他不再掉入深淵?
    2019年4月,四川大竹縣中醫院周邊某小區居民樓前,一名身穿校服的男孩從樓上一躍而下,醫護人員趕到現場,男孩已經身亡。2019年11月,石家莊一名13歲的小女孩,在枕頭下留下了一封「遺書」,胡亂吞下了100多顆藥片自殺,搶救30天後無效死亡。
  • 網課被批評,12歲男孩選擇跳樓輕生,別忽視青春期孩子的衝動!
    事發之後,看著躺在血泊中的孩子,孩子的父母一邊痛哭,一邊說:「我不該罵你的,不該逼你做作業,我再也不逼你學習了……」孩子的人生才剛剛開始,卻就這樣結束了。留給他父母的,是無盡的悲傷、痛苦與愧疚。10—18歲是青春期的代表年齡階段,不喜歡被人從頭管到腳,對家長的教育根本聽不進去,特別容易衝動,控制不了自己的脾氣,經常激動就破口大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