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一個內向的人變外向?這4個方法幫你改變性格內外傾向!

2020-12-11 百家號

如何讓一個內向的人變外向?這4個方法幫你改變性格內外傾向!

首先明確:天生內向的人不可能也沒必要想辦法讓自己變成外向的人!改變性格,對絕大多數人而言,基本是不可能的。

我們需要的只是發揮自己性格中的優勢,讓自己獲得發展就好。因為,有很多性格內向的人,也是非常成功的!沒必要和自己娘胎裡帶出來的性格底蘊較勁!

如何讓內向的性格成為我們事業、職業發展的助推劑,才是我們要思考的正確方向!

一、要敢於面對自己,搞清楚自己原來哪些地方是用「內向」做自己的「遮羞布」!

上面這句話很難聽,但這是很多人需要敢於面對自己的地方。

大家可以查一查什麼才是「內向」!

小編曾經說過一句玩笑話(真話!):該說的時候不說,不叫內向,那叫窩囊!不該說的時候說個不聽,那也不叫「外向」,那叫「缺魂兒」!

有些人,自己不願意提升自己的能力,不願意充實自己的大腦、不願意研究社會/職場上很多規則、法則......造成自己沒「本事」,而「沒本事、肚子裡沒貨、腦袋裡沒營養」,會造成職場、社會上很多地方表現不如意。而這些不如意,往往會讓自己拿「內向」做遮羞布!

例如:

臨場發言,不知道說什麼!

客戶的問題、疑義回答不了!

在公開場合需要自己協調、跳動氣氛,自己不會......請放下面子問問自己:這些真的和自己「內向」這個性格有關嗎?

這是自己腦子裡「空空如也」造成的!

因此,我們要首先檢視自己,很多人,拿內向做擋箭牌,其實,是在替自己不學習、不補充、牴觸某些社會/職場正常規則造成的!

二、清楚什麼才是真正的「內向」,扔掉遮羞布,你才能讓自己邁開步伐!

下面這些才是內向!

內向,是一種先天較為敏感、遇事考慮問題較多、偏向考慮事物負面結果、更喜歡較為安靜的空間與環境、更傾向於理性思考、語言表達不喜歡譁眾取寵、傾向簡單性溝通、注重互相理解。

其他的,都不能歸結到是否內向!

自信,不是樂天派、外向之人的專屬!

不思進取、不愛學習,不是內向之人的遮羞布!

牴觸職場現實、職場規則,不是內向的人才有的毛病!

結交人脈、積累資源,不是只有外向的人才能幹的事兒!

也不是某些人活潑、外向、愛說話、人來瘋、自來熟,就能建立起人脈的!

內向,只是一個人的性格特質而已!世界上太多內向型性格的人,成就了偉大的事業!

三、讓「內向」成為自己事業發展的助推劑

內向,是有他的優越性的!只是你沒有發揮出來!

1、內向之人,先天敏感的性格,是我們換位思考能力超越他人的得天獨厚條件!

內向的人,更為注重「共情「,對於周圍發生的事物,會不由自主的花費更多的精力去思考、分析。這些是性格裡面就帶著的特性!

因此,只要朝正確的方向去引導自己,或者通過學習、請教來提升此方面的能力,你的換位思考能力,能夠快速提升,超越他人。

一根筋,盲目自信、不願意傾聽、不願意接納自己原來不認可的思維方式、觀點等等,不是「內向」!

2、內向之人,更喜歡安靜的空間,是讓自己有更多時間、精力來學習、思考的有利因素。

現代人都太浮躁了,很少有獨處的時間、有安靜的、可以讓自己恢復情緒、補充大腦的時間。

而內向型的性格,可以給自己留出這樣的機會、空間。就連大家都十分熟悉的相聲大家郭德綱,也是內向之人!除了臺上表演,幾乎不參與社會上人多數人的聚會、餐飲、閒聊!

這不是小編杜撰,隨便從網絡上找找,就能知道。

在拿小編為例,如果不能給自己留出時間,獨處的時間!怎麼可能安安靜靜的來思考並且回答這個問題?

3、內向之人,通過學習,可以形成自己獨有的溝通風格。

有些外向型性格的人,雖然話很多、人來瘋,但這並不是讓別人接受自己、喜歡自己!

而有些內向型性格之人,話不多,但條理清晰、有理有據。

有些內向型性格之人,話不多,但該說時,能夠及時挑起話題、帶動氣氛

因為話不多,但恰到好處,所以,能夠讓他人感受到自己的真誠、沉穩、內斂,也能夠讓別人認可自己的才華、人格.....

能說不等於會說!說的多我等於有效溝通!

4、腹有詩書氣自華、你若盛開蝴蝶自來!

不要因為自己內向,不怎麼擅長交際就認為自己不行!

人脈構建、個人威信建立,最根本的都是自己的「能耐」、「能力」、「價值」!

四、性格無好壞,適合自己性格的學習、成長、行動,才是應該堅持的!實力決定了一切!

我們看看自己的身邊:外向的人發展的都好嗎?外向的人比內向的人,成功的就多嗎?頂多是日常看著好像外向就沾光一樣!實際上呢?差不多啦!

讓自己的性格發揮出其最大的潛能,利用自己性格特點,讓自己建立符合自己性格的學習方式、成長方式,與社會互動的方式就好。

(作者:遊龍公子,本文由「生活的一種境界」創作)如果您讀完此篇文章,還有什麼補充的話,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你若點讚,髮型不亂;你若轉發,貌美如花!本文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諒解!

相關焦點

  • 內向性格的人到底能不能從根本上改變成外向的性格?
    性格屬於人格特徵,相對來說是屬於先天的,後天是很難改變的。中醫上也是有類似的概念,腎為先天之本,脾為後天之本,先天不足可以通過後天來補。雖然說內向性格對於個人存在感張揚這一方面可能存在先天不足,但是內向的人可以從事的工作,也是非常多的,比方說自媒體,作家,藝術家,學術研究,教育工作等等都是能夠讓你的性格優勢得以發揮出來,因為這些工種前提條件就是要能夠安靜下來,老天爺已經給了你如此好的基礎為什麼不好好發揮呢?至於你提出的能不能從根本上改變成外向的性格?
  • 我,性格內向,很自卑,內向性格真的不好嗎?3個步驟可揚長避短
    「你可能是一個羞澀的外向者,就像有著比生命還偉大的性格卻怯場到會暈倒的芭芭拉·史翠珊,又或者你可能是一個毫不怯場的內向者,就像據說不愛交際卻不為他人意見所左右的比爾·蓋茨。」接下來,我會從三個方面來分析,內向和外向到底指的是什麼?兩者之間的差異是什麼?
  • 性格內向,自卑如何才能做出改變呢?知道這幾種方法讓你受益終生
    因為有了各種的聊天工具,人們普遍都會選擇它們進行一些社交,有時就會產生一種在用聊天工具時能夠侃侃而談但是一旦到了現實中就會變的很靦腆。那麼一個人沒有自信而且還比較內向應該怎麼辦緩解這個情況呢?來一起看一下網友們都提出了什麼辦法吧!
  • 如何準確判斷自己和別人的性格內外向偏好
    內向型偏好的人,更喜歡獨處,獨處的時候更自在,說話前要先「過腦」;而外向型偏好的人,更害怕獨處,傾向於「說話不過腦」,有什麼就說什麼。大多數時候,我們在評價一個人的時候,都會說「這個人是外向的,那個人是內向的」,似乎性格就只有內向和外向兩種。
  • 《內向者如何成為溝通高手》:5種方法提升內向者人際交往表達力
    每個人的性格不同,外向性格和內向性格相比,無論在職場還是人際關係上都是外向性格佔據優勢的。相信很多內向者想要改變自己,但是又無奈沒有方法。《內向者如何成為溝通高手》這本書給作者迎刃大家分享了很多具體實用的方法。內向者是可以改變的,改變程度需要看內向者是否有這個意願,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些對內向者有用的溝通方法。
  • 「孩子性格太內向,沒出息」,孩子內向性格有必要培養成外向嗎?
    不過,孩子的內向性格就一無是處嗎?如果家長這樣想,那你就錯了。世界上很多優秀的人,原本都是很內向的。俄羅斯總統普京就是一個非常內向的人,在他的自傳中有這樣一段介紹:普京的夫人就是因為「這個人有強大的意志和沉默寡言的性格」,最終才選擇嫁給他。夫人一直都知道,儘管面前這個男人總是一副冷漠的樣子,但他的心永遠是熱的,「他只是不善於表達而已」。
  • 心理學家:內向性格的人,未來更有潛力
    一個人的性格是非常複雜的,最常見的分類是外向與內向。在生活中,我們常常聽到,某某很外向,聊起天來侃侃而談;或者是你看這個小孩子臉紅了,也不說話,一定很內向,諸如此類的言論。所以大家普遍是通過一個人在社交方面的外顯行為來判斷一個人的性格。
  • 性格內向又懦弱的人要如何去改變?
    雖然大家常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但是,性格還是可以改變的,那麼如何才能改變內向懦弱的性格呢?我認為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努力,長期堅持下去,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一定會收到效果的。在改變內向懦弱的性格之前,我們要認識到內向懦弱的根源是什麼呢?根據我的學習和體會,我認為,內向懦弱的背後是我們對自我的不信任,也就是不夠自信。
  • 心理學家:性格內向並不可怕,學會這5點,讓你的缺點變優點
    生活中人們對內向的性格有著很深的偏見。比如說,「內向就是不如外向」、「內向的人很難獲得成功」等等。內向就真的不如外向,難以獲得成功嗎?不見得。中國姓馬的兩個首富就是一個內向一個外向。馬化騰為人低調內斂,沉默寡言。馬雲個性張揚,善於交際。
  • 永遠不要低估一個性格內向的人!
    從小到大,爸媽就一直在給我灌輸一種思想:「內向性格是缺點,你要改變」、「內向性格在社會中不受歡迎」、「優秀的孩子就應該善於自我展現,和誰都能打成一片」。長大後,社會給我們的壓力更大,在社交和外向性格備受推崇的文化中,作為一個內向的人很難,甚至是可恥的。
  • 永遠不要低估一個性格內向的人
    從小到大,爸媽就一直在給我灌輸一種思想: 「內向性格是缺點,你要改變」、「內向性格在社會中不受歡迎」、「優秀的孩子就應該善於自我展現,和誰都能打成一片」。 長大後,社會給我們的壓力更大,在社交和外向性格備受推崇的文化中,作為一個內向的人很難,甚至是可恥的。
  • 《我們的歌》周深:如何解決「內向性格」的困擾,收穫自信人生?
    一般說來,人的言語、思維和情感,常指向於內者,為內向。相應的,常指向於外者,為外向。另外,榮格還指出,人們並非是百分百純內向或純外向的,每個人本性中都兼有兩個方面,當一方面佔優勢時(即處於意識中),另一種則處於劣勢(即處於無意識中),所以就產生了內向傾向和外向傾向。
  • 性格內向的人,做好這3點,一樣能靠銷售賺錢
    在工作後的這些年,有個問題一直被大家反覆提起,那些成功的人,到底有什麼優點,性格外向是不是一定比內向的人更容易成功?我有個發小,前些年想去做銷售,但被他家人一直阻攔。原因就是,你看人家那些銷售員,都是口若懸河,太會吹了,你半天憋不出來幾句話,怎麼可能做好銷售呢!
  • 演講稿範文:如何改變內向的性格(每日觀察0256)
    演講稿範文:如何改變內向的性格(每日>文/樊榮強絕大多數內向的人都希望自己變得外向,幾乎沒有外向的人想變成內向的人。這有點類似於窮人都想變成富人,而沒有富人想變成窮人。內向的人有什麼特點呢?一,喜歡獨處。如果跟陌生人在一起,總覺得有些不安。二,不善言談。內向的人幾乎口才都有些障礙,由此也變得不愛說話。三,比較敏感。可能因為表達的時間少,就把更多的時間用來思考,觀照自己的內心。
  • 內向性格者如何在職場正面突破?也許你應該了解4P法
    比如有人坐著,腿就一直抖;有人習慣說話快;有人習慣於關注人多過事,這就是行為風格。甚至我們經常說的一些技能,也是自動化了的行動。比如一些人一聽音樂就能有規律地開始各種肢體動作,這就是舞蹈的技能。那麼,如何正確理解性格的作用,性格又是否能科學地塑造呢?
  • 你不必拼命變得外向:內向者,都有驚人的潛力
    關於內向,《安靜:內向性格的競爭力》這本書指出了內向和外向的不同:「內向者更喜歡刺激較少的環境,並傾向於安靜專注,聽得多說得少,在開口之前會思考。相反,外向者在社交場合中非常有活力,通常堅定自信,能夠同時處理多個任務,善於表達自己的想法,反應迅速。」
  • 來自《內向心理學》的答案:你無需改變,接納自我更能優雅生活
    性格無好壞性格沒有好壞之分,只不過是心理學家為了研究方便,給性格傾向的一個大致的分類而已。我們不能說內向性格就不好,外向性格就好。歷史上有很多偉人就是內向性格。由於在內向與外向之間是正常的人的性格傾向,會因為文化情境扮演的角色,年齡甚至心情變化而有所變動。」我是一個內向性格的人,記得上學的時候寒假我和同學一起去打工。當時應聘酒類推銷員。應聘的時候同學侃侃而談,而我不怎麼說話,主管很擔心我是否做的下去。
  • 內向的人天生不擅長講話?錯!做好這4點,你也能侃侃而談
    心理學家卡爾·榮格將人的性格分為外傾和內傾兩種,外傾型的人外向,喜歡社交;而內傾型的人內向,喜歡一個人獨自相處,多顯得沉默寡言。內向和外向的區別,在於他們「心理能量指向」的方向不同。內向者的能量指向內部,他們對自我內心世界的興趣更大。在大部分人的眼裡,內向的人不善於講話和溝通。所以很多內向的人因此就覺得,自己是內向的,所以理所當然不擅長講話。
  • 內向者需要變得更外向嗎?
    前幾天小編看到了一個非常扎心的、關於內向者的漫畫: 你身邊有沒有像漫畫裡這樣的內向者?……市面上有太多的詞來形容這種人:悶、不愛說話、孤僻、傲慢、不合群、反應慢、社恐……這都是貼在他們身上的標籤,但卻沒有一個能夠真正定義他們。
  • 別再表現得像個外向的人!安靜、內向、沉默,可以是你的優勢
    這種極重視團隊的方法套用在內向者身上,便會產生問題。與其他人緊密往來的互動方式,不僅耗盡他們的能量,而且既剝奪他們真實生活中需要的空間,也限制了他們發揮才智的空間。然而,無論是實質還是虛擬的空間,都是他們思考時不可或缺的元素。如果你是個內向的人,你就會明白獨處對於反思和創造的必要性。這些方式給內向者施加了太多的壓力,以至於他們甚至得逃到廁所才能換得片刻寧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