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文以載道,成風化人」的小夜,今天和大家聊的主題是:三首穀雨詩詞,面對「清明酒」還是「穀雨茶」,黃庭堅為什麼糾結?
穀雨,是一年二十四節氣之第6個節氣,也是春填的最後一個節氣。穀雨的到來,意味著降雨將開始增多,在雨露的滋潤下,穀物開始茁壯成長。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三月中,自雨水後,土膏脈動,今又雨其谷於水也……蓋谷以此時播種,自下而上也」,故此得名。
相傳,穀雨的由來與造字的倉頡有關係。軒轅黃帝時期,當時天下鬧災荒,倉頡從開始的繩結記事,慢慢造出象形文字,方便人們的記錄事情。倉頡造字感動了上天,天降大雨,不過這場雨比較特殊,數不清的穀物從天而降,後來人們就把這一天叫做「穀雨」。
一起看看文人墨客都對穀雨有著怎樣的情懷!
01《與崔二十一遊鏡湖寄包、賀二公》——孟浩然
試覽鏡湖物,中流到底清。不知鱸魚味,但識鷗鳥情。帆得樵風送,春逢穀雨晴。將探夏禹穴,稍背越王城。府掾有包子,文章推賀生。滄浪醉後唱,因此寄同聲。
這是孟浩然的一首詩。寫了他和好友一起遊覽鏡湖的所見、所思。
春天是個遊覽的好時節,和好友一起遊覽鏡湖,清澈的湖水,能看到水裡暢遊的魚兒。不知道此時的鱸魚是什麼味道啊,但是我知道湖面上鷗鳥卻是情深,不信你看,它們一直在嘰嘰喳喳個不停。風吹得船帆鼓鼓的,今年春天的穀雨是個晴天,和好友一起觀看了夏禹穴和越王城。等到遊覽結束,作詩記錄下自己的感受,酒足飯飽後忍不住唱了起來,書信寄給好友,將此時的好心情和他們一起分享。
02《見二十弟倡和花字漫興五首》——黃庭堅
落絮遊絲三月候,風吹雨洗一城花。未知東郭清明酒,何似西窗穀雨茶。
這是黃庭堅的一首七絕詩。
飄落的柳絮和遊動的蛛絲都代表已經是三月的氣候了,風在肆意的吹動,雨淅淅瀝瀝的下過之後,整座城仿佛被雨水清洗過一樣。不知道此時是在東城外飲清明酒好,還是坐在窗前品嘗著穀雨茶好呢?
詩人為什麼糾結呢?他給人一個開放性的結局,清明酒讓人苦澀,穀雨茶充滿希望,可能是開心的時候他會飲茶,鬱悶的時候才會飲酒吧!
03《水仙子·自足》——楊朝英
杏花村裡舊生涯,瘦竹疏梅處士家。深耕淺種收成罷。酒新篘,魚旋打,有雞豚竹筍藤花。客到家常飯,僧來穀雨茶,閒時節自煉丹砂。
這是元代詞人楊朝英的一首詞。
杏花村的人們過著平淡的日子,瘦弱的竹子、稀疏的梅花就是我的朋友,這裡是我的家。春天深耕淺中,秋天收穫果實。喝著剛剛濾除的新酒,品味著新鮮打撈的魚兒,還有自己養的雞、豬,採摘的竹筍、藤花。有客人到來,我會用家常飯菜招待,有僧人到來,我會烹煮穀雨時節採摘的新茶來進行招待,等到空閒的時候我會自己修煉丹砂。
整首給人一首恬淡的生活情趣,讓人讀起來心曠神人,悠然自得。
關於穀雨,大家還知道哪些詩詞,你更喜歡哪一首呢?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