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各位國慶假期開心!祝祖國69周歲生日快樂!
我們本章節是教大家認識「瓷」,瓷器精美,具有收藏價值,一件國寶級的瓷器動輒價值上億,它們代表著我國的文化底蘊,物有價而其精神無價!
部分內容參考至範冬青女士所著《說瓷》,範冬青女士是古陶瓷研究領域著名專家之一。
隨著喜愛收藏古董的人越來越多,收藏界也免不了魚龍混雜。一份可信度較高的權威讀物,透露箇中玄機,其重要意義就不言而喻了。
前面幾章我們已經介紹完了五大名窯,接下來呢將介紹八大窯系。
遼是北方少數民族(契丹族),年代與五代、北宋相交疊。金代(女貞族)與南宋對峙,北方為金代,南方是南宋。蒙元擊敗了金、南宋,完成統一。遼、宋、金、元(公元907年-1367年)是中國制瓷業繁榮昌盛的時期。
這段時期,中國制瓷業的狀態是百花齊放、名窯迭出,各地窯場以及不同的品類,精彩紛呈。關於這段時期的窯業總結,有兩大說法:一是「五大名窯」(汝、官、哥、定、鈞);這種五大名窯的說法,源自古人,有文獻記載。遼、宋、金時期中國最好的瓷器出自五大名窯。第二種說法是「八大窯系」,八大窯系是現代說法(最早見於1982年版《中國陶瓷史》,謂六大窯系)。
有學者提出,從考古用語來說八大窯系的說法並不妥當,用八大類型更好。八大類型和八大窯系含義雖然類同,但用「類型」更為科學、嚴謹,當然用「窯系」也無不妥。五大名窯的提出源於古文獻記載,八大窯系的說法則是基於考古發現和窯址考察。
八大窯系中,南方四個景德鎮青白瓷系、龍泉青瓷系、建窯黑釉系、吉州窯系;北方四個一鈞窯系、定窯系、耀州窯系、磁州窯系。
「窯系」是指民窯中的佼佼者,就是創出了瓷器品牌以後,在這個窯口附近或其他地區競相仿燒。我們將這一類品種、工藝都相似的歸為一個類型或一個窯系。因為民窯生產的是商品瓷,凡是商品就會有市場競爭。比如在宋代,就有很多詩文讚美定窯,如此,仿效的定窯產品也會比較受歡迎,且有市場。被稱為「窯系」的,一定是民窯。如果不是民窯而是作為為宮廷燒造的器用或禮器,如官窯、汝窯、哥窯等窯口,有官方派人管理,這類窯口燒造出來的不是商品,不能在市場上流通。因此,同時期不可能在市場上出現仿效品。所以汝窯、官窯、哥窯等貢御瓷不可能形成窯系。可以歸入窯系的定是民窯。但有名的民窯,也有貢品。如五大名窯中有定窯和鈞窯,性質屬於民窯,但亦有土貢。耀州窯瓷器也有進貢朝廷。
一、定窯系
定窯的特徵:1.白瓷、覆燒工藝、金屬扣。2.花瓷(有刻花、印花)。3.胎薄釉柔,釉色白中閃黃,稱「象牙白」。4.因為胎質好,所以不用化妝土(相對比的磁州窯,則粗料細作,會用化妝土)。
綜上所述,白瓷釉呈牙白色,有芒口(只有盤、碗覆燒),有刻花、印花裝飾。不用化妝土的白瓷器,就屬於定窯瓷系。遼代已經有了仿定白瓷。宋、金時期,河北的井涇窯、內丘邢窯(五代後衰弱,北宋後名聲已不如定窯,所以開始仿定),山西介休窯燒白瓷。元代文獻有:山西霍縣戧金匠彭均寶燒仿定器的記載(以地方命名,稱霍窯;以人命名,稱彭窯)。彭窯屬於定窯瓷系,時間上到金,晚到元。定窯系形成的時間,從五代一直到元。定窯進貢御用是在北宋的中晚期。
二、鈞窯系
鈞窯天藍釉為主的,特徵為:
天藍釉及點綴紅斑。2.厚胎厚釉。3.有釉色青綠的品種,稱為綠鈞。4.鈞窯少裝飾因為釉厚,所以刻花等不易表達。僅有貼花裝飾,如鋪首、花朵等,這種貼花裝飾在元鈞上有,之前不見)。
鈞窯系在北方地區,河南禹縣是鈞窯的故鄉,禹縣周圍如臨汝、郟縣、寶豐、魯山,還有河南省西面的新安、宜陽,豫北的輝縣、淇縣、鶴壁、林縣、安陽,河北省的磁縣,山西省的渾源,內蒙古自治區的包頭。僅有一處位於南方(近年才發現),就是浙江省的金華鐵店窯,但金華鐵店窯鈞瓷的燒造時間在元代,相對較晚。鈞窯系形成時間較晚,基本到金、元時期才形成(金代鈞窯器內外及足均上釉;元代鉤窯器足底裡面不上釉,器外上釉不到底)。
三、耀州窯系
耀州窯是宋代北方著名瓷窯。以今陝西省銅川市黃堡鎮為代表,包括陳爐鎮、立地坡、上店及玉華宮等窯在內。銅川過去叫同官,宋代時,同官屬於耀州管轄,因此稱耀州窯。銅川產煤,同時這裡出坩子土(成分相當於瓷土)。煤加瓷土是燒瓷的基本條件。
宋初文人陶轂《清異錄》:「耀州陶匠創一等平底深碗,狀簡古,號小海甌。」這是關於耀州窯的最早記錄。南宋時,陸遊的《老學庵筆記》中也有「耀州出青瓷器,謂之越器,似以其類餘姚縣秘色也」的描述。
介紹一下越容和耀州窯的實物比較。考古發現耀州窯從唐代開始創燒,但當時不燒青瓷,青瓷是從五代時期才開始燒的。五花口是五代瓷器的特徵,同時晚唐及北宋早期也都可能有五瓣花口器。
浙江越窯和耀州密的比較:五代時期,耀州窯胎體的含鐵量較高,呈深褐色,而越窯胎色相對要淺,呈淺灰色。越窯滿釉支燒,底足支釘痕比較多,形成一圈。耀州窯亦是滿釉支燒,底足卻只有三個支釘痕。耀州窯是宋代北方著名的青瓷產地古人稱其「越器」,後人稱其為「北龍泉」,今人稱其為「耀州窯。
越窯、秘色瓷、耀州窯青瓷,我們怎麼區分這五花八門的瓷器呢?下一章我們將說明,記得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