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歡迎來到今天的草夕寸品文史。不知不覺中,春天就要離去了,而夏天將要來臨。似乎春天代表著生機勃勃,而夏季則是烈日炎炎的代名詞!古代詩人喜歡傷春,晏殊說:無可奈何花落去;蘇軾說:花褪殘紅青杏小。春天的離去帶走了大自然的繁花,也帶走了詩人的熱情。但是一年四季都有各自的魅力,夏天不僅僅是炎熱酷暑,還有充滿活力,萬物生長,蓬勃向上的生命力。
夏天的生命力體現在那鬱鬱蔥蔥的綠色中,在那些瓜果梨桃甘甜的回味中。夏天用自己的姿態表明它有不遜於春天的能力。此時氣溫快速回升,莊稼生長旺盛。冬小麥揚花灌漿,油菜接近成熟,這是一派自然祥和的畫面。燕子飛來飛去銜泥築巢,在湖光山色之間勾勒出詩情畫意。夏天是如此的美麗多姿,一位詩人忍不住寫下了夏天的一首最動人的詩。
《夏意》
宋·蘇舜欽
別院深深夏簟清,石榴開遍透簾明。
樹陰滿地日當午,夢覺流鶯時一聲。
詩的前三句著力在炎熱的夏天描繪出一派清幽的世界,以襯託午睡的舒適。第一句寫午睡的場所,「深深」說明別院深幽寂靜,因為寂靜,而感到了「清」,體現出物我之間的通感,使人直觀地感覺到在這裡午睡的宜人。第二句寫院外的環境,雖然外面炎熱,但是院內屋中是一個清涼的世界。窗外的榴花這在盛開,紅色的花影透過窗簾,即使身在屋內仍能感覺到它豔麗的色彩。可以想像,這是一種多麼美好的如夢似幻的情景啊!詩人躺在蓆子上,榴花映照屋內,顏色柔和,引人遐想。
第三句把上兩句所說加以綜合,終於介紹了此時的時間是在中午。庭院深深,午時也綠陰遍地,涼意沁人。這樣的作用都只是為了午睡做鋪墊,做好準備,詩人可以享受一場最幸福的午睡了,但是詩卻一下跳開,直接跳過了睡眠,寫夢醒。夢醒後寧謐,又通過不時傳來斷續的鶯聲來反襯。睡醒後恬靜舒適,睡覺時恬靜舒適也就可想而知了,這就是詩人想表現的「夏意」。
這首詩讀完之後,完全感覺不到夏天的炎熱,反而感到了一些涼意,這是一種屬於夏天的清新。夏季的白晝漫長,如果能在夏季享受一次午覺會是非常美好的事情。蘇舜欽這首《夏意》詩所表現的也是這一主題。午睡的舒適及醒來時的愜意正是這首詩所表達的主題。夏日的午睡,在詩人的筆下似乎是一種充滿了魅力。
楊萬裡曾經寫到:日長睡起無情思,閒看兒童捉柳花。這也是一種午睡後的輕鬆愜意。這樣的舒適與炎炎赤日、蒸人暑氣成為截然不同的對比,體現了詩人熱愛生活積極向上的審美情趣。生活的美好不一定完全取決於環境,更是在於詩人的心情。如果心情舒暢,即使烈日炎炎也能享受內心的平靜,也能讓自己感受身心的涼爽。
你喜歡夏天嗎?歡迎大家留言。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收藏,關注,分享!小編每天都會更新不同的內容,您的鼓勵就是我的動力!(本文版權系作者原創,未經許可切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