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庭堅在武漢寫下的一首詩,只用了短短28字,就驚豔了整個夏天!

2020-12-05 張赫赫的小宇宙

炎熱的夏季已經不期而至,正當我們想要擺脫整個冬天與春天的「悶宅」而到外面尋覓一些盼望已久的暢然時,熱辣辣的太陽阻擋了我們的腳步。

再過幾天就到了今年的第九個節氣——芒種。芒種的特點就是氣溫顯著升高,且雨量充沛,北方一些地方這幾天的溫度已經上升到了37℃,而在這樣烘烤的時候,北方地區也將迎來收割麥子的時刻。

如此炎熱的天氣在對於我們現代人來說,雖然酷暑難耐,但是畢竟有風扇、空調幫我們短時間消暑;可是對於千百年以前的古人而言,除了扇子以外,想要真正得到清涼也就只能依靠自我安慰式的「心靜自然涼」。就像白居易在《消暑》中所描寫的那樣:

散熱由心靜,涼坐為室空

今天小赫赫要與大家分享的這首詩就是詩人在炎熱的夏天——黃庭堅的《鄂州南樓書事》

對於作者——黃庭堅,我們對他已經很是熟悉了,他是「蘇門四學士」中的大弟子,由於其詩文風格與蘇軾最為接近,因此與蘇軾齊名,世稱「蘇黃」。他在文學詩詞中的另一貢獻是開創了江西詩派。在黃庭堅的影響下,宋朝詩詞作品更多地被冠以「吟書齋生活,重文之推敲」。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們曾經分享過黃庭堅的幾首作品,其中就有黃庭堅的絕筆:

黃庭堅寫的這首惜春詞,開頭即是經典,沒想到竟成為他的絕唱!

黃庭堅一生命運多舛,因為自己在個人立場上的問題被他人誣陷,曾多次被貶。寫這首詩時,黃庭堅剛再次被貶至鄂州地區。說來有趣,由於歷史的演變,現在的武漢在古代時名為鄂州(這也就是湖北省簡稱為「鄂」的原因),而現如今的鄂州在古代時叫武昌。歷史總是這樣的有趣!

這首《鄂州南樓書事》是詩人在鄂州閒居時的,在一個夏日夜晚登上南樓乘涼時所寫。整首詩在寫法上與其他描寫夏日乘涼的詩詞作品有所不同,結合這首詩的創作背景可以知道,其實積壓在詩人身上的不是酷暑,而是對自己生活、仕途不順的煩悶與擔憂。黃庭堅在多次被貶後,來到鄂州南樓上納涼,站在高高的樓臺之上看到天上的明月,耳邊吹過徐徐清風,不禁愁上心頭,愁意之中不乏對現實的恨,更不乏對於自由生活的嚮往。

四顧山光接水光,憑欄十裡芰荷香。清風明月無人管,並作南樓一味涼。

湖光美景沁人心

前兩句是說:登上南樓,清爽無比,放眼四周,山水相連,我悠然地倚著欄杆欣賞著水面上的菱角、荷花。

湖北素有「千湖之省」的美譽,武漢更是湖泊眾多,想必在黃庭堅的時代,大自然的初始設置還沒有被人類過多地幹涉,湖泊一定比今天更多。炎熱的夏天在高樓上欣賞湖光山色的美景,感受涼風吹來的愜意,再熱的天此時也會涼掉很多。前兩句水相接、十裡花香多麼高遠、清新的畫面,短短14個字既交代了本詩的創作時間與地點等基本要素,更勾勒出了一幅仲夏夜美圖,令讀者猶如身臨其境,用所有可以調動的器官來感受著這樣的一幅動人的畫面。

功名利祿隨流水

後兩句的意思是:天上的明月在此時詩自由自在的,空氣中的清風更是無人可看管,風吹來了涼爽、帶來了花香,它與皎潔的月光融合在一起使得整個南樓頓時涼了下來。

前兩句的視覺與嗅覺做鋪墊,這兩句中擴展到了味覺感受,如此一來,黃庭堅的這首詩,便是將可以調動起來的感覺統統調動了起來,統統融被調來欣賞、品味這南樓的夜景。

細讀之下,最後兩句體現了黃庭堅的內心之暢然與閒適。當時的黃庭堅可以在如此不堪的境遇之中,還感受到這樣的明月湖光、山色花香的美景,不正說明了詩人此時已經將一生中的浮浮沉沉徹底放下了嗎?他此時對功名利祿已不再像以前那樣執著,也只有這樣,黃庭堅此時才能感受到真正的涼意與寧靜。

綜觀黃庭堅乘涼時寫下的這首詩,雖然它只有短短28字,但是其中機體感覺全面,利用山水、荷花香、明月、清涼等勾勒了夏夜美景圖,可謂是驚豔了整個夏天。我們在這樣浮躁、煩悶的夏季,正需要這樣的一首涼意無比的詩來趕走生活中的煩擾,以還給我們一個清涼的夏天。

相關焦點

  • 黃庭堅在武漢寫下的一首詩,只用了短短28字,就驚豔了整個夏天
    就像白居易在《消暑》中所描寫的那樣:散熱由心靜,涼坐為室空今天小赫赫要與大家分享的這首詩就是詩人在炎熱的夏天——黃庭堅的《鄂州南樓書事》整首詩在寫法上與其他描寫夏日乘涼的詩詞作品有所不同,結合這首詩的創作背景可以知道,其實積壓在詩人身上的不是酷暑,而是對自己生活、仕途不順的煩悶與擔憂。黃庭堅在多次被貶後,來到鄂州南樓上納涼,站在高高的樓臺之上看到天上的明月,耳邊吹過徐徐清風,不禁愁上心頭,愁意之中不乏對現實的恨,更不乏對於自由生活的嚮往。
  • 楊萬裡將送別詩寫跑題了,他用短短28個字,驚豔了整個夏天
    導言:楊萬裡將送別詩寫跑題了,他用短短28個字,驚豔了整個夏天自古就有一句話「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可即便是這樣,當好朋友在一起度過美好的時光之後,在分別之時依舊會戀戀不捨。在相送的過程中,看到路邊的美景,亦或者是發生一些有趣的故事,詩人都會趁著這個感情比較細膩的時候記錄一下,甚至作一首送別詩來贈友人。「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作為客人反過來贈詩一首給友人。
  • 黃庭堅外甥寫下一首高水平的詩,只有短短28個字,但是寫得很唯美
    ,筆者認為這首詩完全可以與唐詩相媲美,無論是創作手法,還是整首詩所傳遞出來的意境,那都是不遜色於唐詩;另外這首詩水平很高,通篇看似那麼信手拈來,只是一首隨興之作,但是寫得卻是生動有趣,寫出了完全不一樣的春色美景,每一句都美得令人驚豔,這樣的作品在《全宋詩》裡面是比較少見。
  • 黃庭堅7歲時寫下一首詩,短短28字,蘊含人生大智慧,令人深思
    根據《桐江詩話》記載,皇祐三年辛卯,黃庭堅的父親黃庶曾邀請了幾位詩友在家飲酒吟詩。其中一位說道:「久聞令郎少年聰慧,何不讓他也來吟一首?」於是7歲的黃庭堅便以牧童為題寫下了這首詩。黃庭堅7歲時寫下一首詩,短短28字,蘊含人生大智慧,令人深思牧童詩 黃庭堅騎牛遠遠過前村,短笛橫吹隔隴聞。多少長安名利客,機關用盡不如君。《牧童詩》,是一首充滿理趣的詩。
  • 黃庭堅7歲時寫下一首詩,短短28字,道出人生無奈真相,堪稱絕唱
    其中,他7歲時一鳴驚人,寫下一首具有強烈警世寓意的《牧童詩》,最讓人津津樂道。這首詩只有短短28字,卻道出人生的無奈真相,堪稱絕唱。整首詩饒有理趣,說理深刻,很想像是出自一位7歲孩童之手。全詩如下:牧童詩 黃庭堅騎牛遠遠過前村,短笛橫吹隔隴聞。多少長安名利客,機關用盡不如君。
  • 黃庭堅最美的一首詩,短短28個字帶你清涼一夏,最後3個字有味道
    古詩詞中,有寫雨的,寫得如詩如畫;有寫雪的,寫得如仙女散花;也有寫風的,寫得是出神入化。唯獨寫夏日炎炎的不多。 那這些頗有詩意的古人,面對酷暑該怎麼辦呢?而在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這首詩中,北宋詩人黃庭堅選擇了登樓乘涼。這一天被罷官閒居在武漢的黃庭堅,在一個炎熱的夏夜,登上高樓,寫下這首《鄂州南樓書事》。全詩短短28個字,調動了嗅覺、視覺、觸覺,甚至味覺,送給你清涼一夏,特別是最後3個字很有味道!
  • 楊萬裡最經典的一首詩,短短28字冠絕古今,最後2句更是驚豔世人
    原題:楊萬裡最經典的一首詩,短短28字冠絕古今,最後2句更是驚豔世人!在宋詞大放光芒的宋朝,有一位詩人堅持以宋詩輸出,而且輸出量極大,他一生作詩兩萬多首,現存四千二百首詩。此詩人便是「一代詩宗」楊萬裡!
  • 黃庭堅少年時寫成的一首詩,短短28字,寫滿人生理想
    黃庭堅,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江西詩派開山之祖,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公元1067年,考中進士,後任汝州葉縣縣尉,機緣巧合,受到大學士蘇軾賞識稱讚後,名聲開始震動四方。據說,有一天,李常來到黃庭堅家,見黃庭堅正伏案攻讀,便又想試一試外甥的才學。進到書房時,見院內有一棵桑樹,便以桑、蠶、繭、絲、錦緞之間的關係為題,吟頂真上聯道:桑養蠶,蠶結繭,繭抽絲,絲織錦繡。
  • 劉禹錫最與眾不同的一首詩,短短28個字,安慰了世間多少不得志
    劉禹錫一生坎坷,被貶巴蜀23年,終於回到京都,他沒有滿腔憤懣,卻寫下了「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的經典。他雖不像李白那樣囂張,卻當真是一個「蒸不爛,煮不熱,錘不扁,炒不爆,響噹噹的一粒銅豌豆」。
  • 李商隱很浪漫的一首詩,短短28字,便驚豔了世人1000多年!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生,是晚唐時期著名詩人。與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李賀、李白合稱「唐代三李」。因其是晚唐乃至整個唐代,為數不多的刻意追求詩美的詩人,所以李商隱的詩大多瑰麗動人,且富於浪漫主義色彩。如李商隱的一首經典詩作《謁山》。
  • 李白最感人的一首詩,短短28個字,卻寫盡了悽涼!
    李白最感人的一首詩,短短28個字,卻寫盡了悽涼!感情真摯的讓我們感動,語言簡樸的,可以為我們所有人明白,而他一生也是漂泊動蕩的一生,生活在盛唐時期的李白,有著詩人們共有的情懷,又有著自己的壯志雄心,而我們今天要講的就是李白最感人的一首詩,雖然只有短短28個字,但卻讓人感到他內心的孤獨和悽涼之感,也讓我們深刻地走近是李白的內心世界。《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
  • 溫庭筠水平很高的一首詩,短短28個字,卻驚豔了世人千年!
    溫庭筠,原名岐,字飛卿,是我國唐代文學家。在詩、詞、文等領域均有很高的成就。其詩,與李商隱齊名,並稱「溫李」。其詞,與韋莊齊名,並稱「溫韋」,被尊為「花間派」之鼻祖。其文,則與李商隱、段成式齊名,有「三十六體」之稱。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過分水嶺》,便是溫庭筠的經典詩作之一。
  • 黃庭堅寫給好友的一首詩,只用了7字,便說出了無盡的思念
    它出自於宋代詩人黃庭堅之手,是黃庭堅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至於題中的黃幾復,即黃介,是黃庭堅少年時的好友。我們說朋友之間的深情厚誼,在歡聚的時候往往很難感受出來,但在離別的時候卻表現得很深刻。事實上,黃庭堅曾為好友黃幾複寫過不少詩,如《留幾復飲》、《再留幾復飲》、《贈別幾復》等。但《寄黃幾復》是黃庭堅最具代表性的一首,尤其是其中一句「江湖夜雨十年燈」,只用了7字,便說出了黃庭堅對好友無盡的思念。
  • 黃庭堅寫給好友的一首詩,只用了7字,便說出了無盡的思念
    它出自於宋代詩人黃庭堅之手,是黃庭堅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至於題中的黃幾復,即黃介,是黃庭堅少年時的好友。我們說朋友之間的深情厚誼,在歡聚的時候往往很難感受出來,但在離別的時候卻表現得很深刻。事實上,黃庭堅曾為好友黃幾複寫過不少詩,如《留幾復飲》、《再留幾復飲》、《贈別幾復》等。但《寄黃幾復》是黃庭堅最具代表性的一首,尤其是其中一句「江湖夜雨十年燈」,只用了7字,便說出了黃庭堅對好友無盡的思念。
  • 蘇軾將歌女留在高僧房內,高僧寫下一首詩,28字卻驚豔了千年
    蘇軾將歌女留在高僧房內,高僧寫下一首詩,28字卻驚豔了千年林語堂先生在《蘇東坡傳》中寫道:「一提到蘇東坡,中國人總是親切而溫暖地會心一笑。」這大概就是對蘇東坡最好的詮釋。他到於潛拜訪高僧慧覺,看到人家以竹點綴環境的綠筠軒,喜歡極了,遂寫下:"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蘇軾在徐州做太守,他的好朋友兼詩友道潛和尚曾專程去拜會過他,這令蘇軾十分的感動,於是就為他接風洗塵。
  • 陸遊臨死前寫下一首詩,短短28字,卻震撼了無數中華兒女!
    陸遊詩中所表現的愛國熱忱,無不催人淚下。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示兒》,便是陸遊最為膾炙人口的一首愛國詩篇。這首詩歷來深受世人所推崇。明代胡應麟在《詩藪》中說:忠憤之氣,落落二十八字間,每讀此未嘗不為滴淚也。愛國作家朱自清更是認為《示兒》一詩,是陸遊愛國熱忱的理想化,也是現在所說國家至上信念的雛形,也許只有陸遊才配稱為愛國詩人。
  • 王維隱居山中寫下一首詩,短短40字,驚豔了整個秋天
    白露剛過,天氣明顯感覺清涼下來這時,若去郊外踏秋必是一番新的驚喜喜歡這清秋時節總覺有清朗、純淨的意味但這美,在古人的詩中這輞川別墅,也幾經輾轉在開元後期,王維買下了它在半官半隱的生活裡王維並不孤獨他常常約三五好友來此相聚王維作品集《輞川集》就是在這裡與朋友裴迪一起棲居時寫下的
  • 王維隱居山中寫下一首詩,短短40字,驚豔了整個秋天
    白露剛過,天氣明顯感覺清涼下來這時,若去郊外踏秋必是一番新的驚喜 喜歡這清秋時節總覺有清朗、純淨的意味但這美,在古人的詩中已被描摹到極致 《山居秋暝》 輞川別業這個房子,原本是武則天寵臣宋之問的唐睿宗時,宋之問失勢,客死他鄉這輞川別墅,也幾經輾轉在開元後期,王維買下了它 在半官半隱的生活裡王維並不孤獨他常常約三五好友來此相聚王維作品集《輞川集》就是在這裡與朋友裴迪一起棲居時寫下的
  • 白居易在雪天寫了一首溫暖的詩,只有20個字,便驚豔了整個冬天
    大自然賦予了四季之美,春天明媚,風和日麗,鶯歌燕舞;夏天熱情,枝繁葉茂,色彩斑斕;秋天靜美,天朗氣清,風輕雲淡。冬天雖然蕭瑟荒蕪,北風凜冽,卻擋不住孕育著春天的勃勃生機。冬天的清冷,雖不及春天的百花盛開,夏天的生機盎然,秋天的豐收喜悅,但是卻有皚皚白雪,傲雪寒梅,不老青松……寒冷的冬天,最應該喝著熱酒,圍爐而坐,看書讀詩,在詩詞畫意中享受冬日的美好。
  • 李清照最大膽的一首詩,短短28字令人熱血沸騰,才女果然不簡單
    細數當時的風流人物,有陸遊、蘇軾、黃庭堅、王安石,司馬光、歐陽修、辛棄疾等等,但其中卻鮮少見女子的身影。在宋代,有著這樣一位姑娘,喝酒、秀恩愛、開玩笑,樣樣精通;有一個姑娘,懟人、填詞、搞收藏 ,文人喜歡的事情,她一樣不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