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修的一首自嘲詞,好不曠達,蘇軾的豪放詞都受此影響

2020-08-27 南窗問秋

當年,琅琊山腳下的有一亭翼然臨於泉上,一位太守與客醉飲於此,並將亭取名為「醉翁亭」。這位風流太守,便是鼎鼎大名的文壇領袖歐陽修。在醉翁亭裡,歐陽文忠公的文字灑脫不羈,似乎很難感受到他在宋詞裡竟是婉約清麗的風格。可事實上,我們學了那麼多的歐陽詞,大都是情意綿綿之作,但作為當時名揚天下大文豪,不失有豪放澎湃之氣。

如若問北宋開始時期的婉約詞代表,除了柳永、晏殊之外,第三人當屬歐陽修。「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這是一首歐陽修非常著名的宋詞。我相信人們一旦談到歐陽修的詞作,首先想到的便是這首《蝶戀花》。他的詞在當時很出名,不過創作的所謂「雅詞」,並不受待見,甚至有人說他印刷出版的詞作是作為如廁之用。可這並不影響他繼續的詩詞創作,也是因為這樣,他創作的詞風對後世是有很大的影響。

不同於李煜、晏殊之外,歐陽修的婉約詞擴大了抒情之意,提高了人們的審美趣味。可歐陽修有著在醉翁亭的豪放,在他的詩詞生涯中,也少不了豪放的抒懷之作。要說婉約詞影響了一代代後人創作的發展,而作為當時並不盛行的豪放詞更是有著啟發的作用。

平山欄檻倚晴空,山色有無中。

手種堂前垂柳,別來幾度春風?

文章太守,揮毫萬字,一飲千鍾。

行樂直須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乍一看時,這首頗具達觀的宋詞似乎出自於東坡之手。可沒曾想,是出自於東坡之師歐陽修。很多時候我也在想,時代人物是一代傳一代,影響著許多的行事、為人、創作等的風格。像在範仲淹的豪放詞風影響下,使得嶽飛、辛棄疾、陳與義等人在詞的創作頗有範公遺風,而歐陽修的這首《朝天措》影響最大的還是蘇東坡。

歐陽修的這首詞沒有範仲淹的《漁家傲》那麼知名,兩個豪放相同的風格卻也有不同的方向。範仲淹常待在邊塞,自成一種大氣磅礴之風,而歐陽修常居朝堂或地方,對人生的感悟頗多,所創作的豪放詞自有笑對人生的風範。

蘇軾的仕途一直是曲折的,可面對如此人生他從不消極悲觀,反而是常以自嘲而居。作為影響蘇軾詞風及人生觀的歐陽修,在這首詞中自然也是有自嘲的曲調在裡面。有時候人在最困苦的時候,想不開的永遠是困苦,想得開的都是很淡然一切。

面對挫折,歐陽修像是閒看前庭花落的樣子。他說平山堂外的風景就是晴朗的天空,遠處的高山時有時無的。如果說的簡單一點,那就是望著天上的雲捲雲舒,完全是一種泰然若之啊。他不去在乎那些政事所要,只念起了曾經手種的柳樹,這才是最簡單而美好的記憶。因為它純粹乾淨,似乎心外無處,想想都是興致。

此時的歐陽修年事已高,早已沒有大任之為。作為曾經做過揚州太守他,現朋友上任此職,特地為其踐行。在朋友面前,歐陽修總不可能還唱著「今年元夜時,花與燈依舊」的繾綣。在如此雅興之下,就不妨自嘲了一番,給朋友及世人塑造了一個豪放豁達又不失風流儒雅的「文章太守」形象。


關注「南窗問秋」,一起追夢古詩詞

相關焦點

  • 豪放詞的形成,不只是蘇軾一人的功勞
    簡單來說,婉約詞的表現的多是男女戀情,與(女性的)離別相思、傷春感時,風格迂迴委婉;而豪放詞正是與此對立,表現範圍比較廣闊,格調上也相應壯大豪邁。一般我們認為,豪放詞是蘇軾首創。而實際上,豪放詞的形成並非是一蹴而就的。
  • 歐陽修流傳最廣的宋詞作品,於豪放之中有沉著之致,帶給蘇軾靈感
    歐陽修的宋詞雖然大多數歸於婉約詞之列,但是在其中透露著豪放詞的因子。所以也才能夠啟發學生蘇軾,並最終在蘇軾的手中完成了豪放詞的蛻變。仔細來看,歐陽修的宋詞作品內容風格也比較有限,大多數不脫離傷春悲秋,離別相思。
  • 讀過蘇軾很多豪放詞,只有這9個字最能代表他的曠達胸懷
    對於蘇軾,文學史以及歷史上已經有了很多的解讀。這個詞人確實是才華橫溢的,他的詩詞也是明顯地分為兩種風格的,他確實渴望「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的曠達,但是在他的內心深處又時時刻刻盼望著「何日遣馮唐」,以至「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 一首豪放詞曠達堪比東坡,壯闊不輸稼軒,妙處與君細說
    自蘇軾「大江東去浪淘盡」一詞後,詞的風格發生了改變,詞不再只是表現男歡女愛、花前月下的遊戲豔曲,而是走出庭院走向山川大河走向沙場邊疆。自此,豪放詞登上文壇,大放異彩,與婉約詞分庭抗禮,成為我國文學史上兩株並蒂而生的芬芳花朵。
  • 歐陽修被貶夷陵,卻寫出人生最曠達的一首詩,終成千古佳作
    以宋代為例,歐陽修、蘇軾就是其中代表。同時,他們也是在詩詞中苦極自嘲,抒發曠達的代表。尤其是蘇軾,更是將曠達的宋調發展到了極致。小編今天便向大家分享一首歐陽修的經典詩作《黃溪夜泊》,和大家來一起看看歐陽修詩中的曠達。《黃溪夜泊》是歐陽修被貶夷陵時路過黃溪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詩。這首詩主要通過對景色的描寫,抒發了歐陽修無辜被貶的深沉感慨。
  • 歐陽修唯一一首豪放詞,堪稱詞史上一大創舉!
    實際上,詞自隋唐起源,五代發展,北宋盛行,一直都是婉約為主。而詞的地位也僅僅是「豔科」而已,也就是用於唱曲娛樂的曲子詞。直至蘇東坡開創豪放一派,詞方才擺脫「豔科」桎梏,成為言志抒情的文體,而蘇東坡提倡以文為詞,無事無物不可入詞,也同時提高了詞的文體地位,使之與詩並列,而不再僅僅是「詩餘」!
  • 《江城子密州出獵》蘇軾豪放詞的開始
    人們往往很容易把別人劃到一個類別中去,比如把蘇軾劃分到豪放派詞人中,並且將他視為豪放詞派的開創者。而事實上,文學界一直對這一說法有所爭議。蘇軾詞現留存三百多首,多數作品的風格婉約清麗,可被列為「豪放詞」的不到四十首,只佔其總數的十分之一二,而在此其中又有多數是表現人生豁達態度的「曠達詞」。
  • 《江城子•密州出獵》蘇軾豪放詞的開始
    蘇軾詞現留存三百多首,多數作品的風格婉約清麗,可被列為「豪放詞」的不到四十首,只佔其總數的十分之一二,而在此其中又有多數是表現人生豁達態度的「曠達詞」。這和同為「豪放派」大家的辛棄疾詞在內容風格上有較大的不同。
  • 蘇軾的詩詞經典無數,其中有一首他最為得意
    他的散文,灑脫大氣磅礴,又與歐陽修並稱「歐蘇」。書畫同樣盛譽於世。總之吧,這是一個令人敬仰的人物。除了才華之外,無論精神上曠達,還是行為上的舒朗,以及面對挫折的樂觀態度,都被後人稱頌模仿。蘇軾自幼受父母的細心培育,加之也勤奮好學。
  • 豪放詞翹楚——全才巨匠蘇軾
    文縱橫恣肆;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善書,「宋四家」之一;擅長文人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 任你風雨交加,絲毫不受影響,一首《定風波》盡顯蘇軾的豁達
    蘇軾在應試時寫下一篇文章《刑賞忠厚之至論》,這篇文章被主考官歐陽修看見後讚不絕口。但是不巧的是,歐陽修誤以為這是他的徒弟曾鞏所作,為了避嫌只給了這篇文章第二 ,這以後蘇軾便漸漸名動京師。熙寧四年,蘇軾上述書談論新法的弊病,惹惱了力求新法的宰相王安石,便自己請求出京任職。元豐二年,這一年蘇軾四十三歲,鑑於對新派改革的太過激進的不滿,他向皇上上書《湖州謝表》,此表一出,引起軒然大波,並引發了著名的烏臺詩案。
  • 老友重逢又要分別,蘇軾贈送一首詞,灑脫曠達影響了千年
    「一別都門三改火,天涯踏盡紅塵」中的「改火」原指四季更替不同的木材,這裡指的是三個年頭。這三年中,兩人都是各奔東西,宦遊官場,真的是踏遍了天涯紅塵。當年,蘇軾在京師擔任起居舍人,錢勰擔任中書舍人,往來見面的機會很多,經常在一起唱酬應和。後來錢勰奏諫開封府的弊政而被發配為外官,蘇軾還賦詩贈別。如今,兩人又在杭州重逢,自然感慨良多。
  • 為什麼範仲淹寫了千古絕唱《漁家傲》,卻說是蘇軾開創了豪放詞?
    一生存詞只有五首,豪放詞僅有一篇《漁家傲·秋思》。儘管也是千秋絕調,數量太少,遠遠不能形成自己的風格體系。蘇軾就不同了。一生以文為業,主攻就是文學這一塊。光詩就寫了2700多首,詞只有300多篇。可見蘇軾與當時文人,都是以詩為主業,詞為小道。300多首詞裡,又絕大部分都是婉約一派,真正算得上豪放風格的,只有30首左右,約佔到全部詞的十分之一。
  • 歐陽修的一首詞,開豪放派之先聲,對蘇軾等詞人產生很大影響
    劉敝是歐陽修的藝概年輩稍晚的朋友,歷任知制誥,集賢院學士等官。宋至和二年,奉命出使契丹,回來後被委任出守揚州。《朝中措·送劉仲原甫出守維揚》宋代:歐陽修平山欄檻倚晴空,山色有無中。手種堂前垂柳,別來幾度春風?文章太守,揮毫萬字,一飲千鍾。行樂直須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 蘇軾、王安石、辛棄疾的這三首豪放詞代表作 您最喜歡哪一首呢?
    前言問題中的這三首詞是豪放詞的代表作,風格和主題各有不同。三首詞的作者蘇軾、王安石、辛棄疾是兩宋最有名的文人,詩詞俱佳,相對來說,辛棄疾在詞這一詩體下力最多。其中王安石政治地位最高,王安石的變法運動在歷史上有著重要的意義,對於當時的政壇以及整個社會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 蘇軾《水調歌頭》:飄逸浪漫的想像灑脫曠達的襟懷
    在文學上,蘇軾為北宋繼歐陽修之後又一位倡導革新的文壇領袖。他才華橫溢,博識多能,詩、詞、文章等方面的成就都達到時代的巔峰。有《蘇東坡集》、《東坡樂府》等傳世。對詞的發展,他的主要貢獻是突破「詞為豔科」的樊籬,以其卓越的創作實踐掃蕩五代以來「香而軟」、「香而弱」的綺靡詞風,開創了豪放詞派。本篇是作者在密州(今山東省諸城縣)任太守時所作。
  • 蘇軾很曠達的一首詩,短短二十八字,令人豁然開朗
    眾所周知,曠達是蘇軾最重要的精神品質。與他人不同,蘇軾的曠達主要產生於深廣的人生憂患。蘇軾一生宦海沉浮,四處奔波,可以說是唐宋文人中最坎坷曲折的一個。但在蘇軾的作品中,頹廢消極的情調很少,反而積極進取的很多。所以我們在品讀蘇軾的詩詞時,便會發現它的內容往往是哲理地思考人生和曠達地寄意山水。
  • 蘇軾很曠達的一首詩,短短二十八字,令人豁然開朗!
    眾所周知,曠達是蘇軾最重要的精神品質。與他人不同,蘇軾的曠達主要產生於深廣的人生憂患。蘇軾一生宦海沉浮,四處奔波,可以說是唐宋文人中最坎坷曲折的一個。但在蘇軾的作品中,頹廢消極的情調很少,反而積極進取的很多。所以我們在品讀蘇軾的詩詞時,便會發現它的內容往往是哲理地思考人生和曠達地寄意山水。
  • 蘇軾的豪放詞創作及散文風格的多樣性。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文學家、書畫家,與父蘇洵,弟弟蘇轍合稱「三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在文學藝術方面堪稱全才,其散文與歐陽修並稱「歐蘇」;詩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創了豪放詞風,與辛棄疾並稱「蘇辛」;書法名列「蘇黃米蔡」四大家之一,是北宋四大書法家之一;畫則開創了湖州畫派。在眾多的門生和崇拜者中,他最欣賞和重視的是秦觀、黃庭堅、晁補之和張耒,這四個人並稱「蘇門四學士」。
  • 蘇軾是豪放詞派開創者,你知道他的第一首豪放詞嗎?我們初中學過
    蘇軾,北宋文學家,豪放詞派開創者,與辛棄疾並稱蘇辛。蘇軾由於受時代環境的影響,蘇軾的詞並不是一開始就是豪放的。蘇軾豪放詞風真正的形成時間始於其中年時期。熙寧八年(1075年),蘇軾已經四十歲,此時蘇軾在密州任知州。蘇軾任職之間勤政愛民,所以深受密州百姓的愛戴。一次蘇軾出獵,全程的百姓都跟隨圍觀,蘇軾頓時豪氣頓生,有感而發寫下了《江城子·密州出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