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江水為墨,以山林為紙,翻開翠綠詩卷,邂逅詩和遠方!

2020-12-15 錢江視頻

與浙東北的江南水鄉不同,「九山半水半分田」是對這裡最好的形容。茂密的森林帶來了純淨的空氣,而千百年來的風雨則讓她變得厚重。這是一方山水之城,這也是一座如畫綠谷。山是江浙之巔,水是六江之源,青山未改,綠水長流,千年文明在這裡交織相融。這裡,喚做麗水。

詩是人們心中最美的遠方,千百年來,無數文人墨士用腹中妙語記錄足之所至、心中所往。珠流璧轉,暮去朝來,一道道或輕快、或沉穩的身影掠過江南一隅的秀山麗水。腳踏時光,以江水為墨,以山林為紙,渲染著浙南綠谷、甌江山城的翠綠詩卷。

詩路之源

奔湧不息的甌江,綿延八百裡,穿山越千嶺。它是一幅壯美的畫卷,兩岸危巖跌宕、松濤起伏,它也是一首悅動的詩歌,滋潤千載文士、薈萃人文。

沿著向東奔湧入海的甌江溯流而上,經青田、折蓮都、過雲和、入龍泉,便到了甌江的發源之地百山祖。

「龍泉兄弟知名久,甄土新裁總後塵。獨有流霞在江上,壺中高隱得詩人。(清·朱琰·《贈壺隱道人》)」

龍泉,這座閱盡時光風雲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不僅是詩路甌江的發源之地,更是歷史上海上絲綢之路最主要的起始地之一。千百年前,歐亞非大陸的各大航海線路上,無處沒有龍泉青瓷的蹤跡。

一千七百多年前開始燒制的龍泉青瓷,在宋代達到鼎盛,「哥窯」名列宋代五大名窯。在乘風破浪、漂洋過海之前,風靡世界的龍泉青瓷正是從甌江之畔的各個瓷窯中被小心搬運至沿江古碼頭,入江中小舟,再順流而下,至龍泉溪與松陰溪交匯處的大港頭埠頭,進行最初的一番交易盤點與轉運,然後開始它們壯闊的萬裡遠行。

「雨歇村南大港頭,湖光掩映夕陽樓。也能熱鬧如城市,六縣來船並一州」(《大港頭春望》)。清人朱小塘的寥寥數句,便讓時光倒流如初,訴說甌江邊大港頭千年古埠的昔時繁華。商旅之人,從遠方來,要到更遠方去。詩路之源的龍泉青瓷、處州風情,隨著迎風的船帆,飄揚在遙遠的大洲。

俯瞰處州大地,展現在世人眼前的,是一幅徐徐展開美麗城市與美麗鄉村「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現代版「麗水山居圖」。

這幅水墨雋永的「麗水山居圖」正由270多萬麗水人民共同揮就。空靈縹緲、宛如仙境的縉雲仙都景區榮獲國家5A級旅遊景區是這張「圖」中最靚麗一筆;古堰畫鄉、雲和梯田、遂昌金礦等景區的5A創建工作也在全力推進。蓄勢待發的百山祖國家公園將被打造成為「兩山」實踐和生態保護協同發展的典範。24個高等級景區星羅棋布在這美麗的大地上,熠熠生輝。

在麗水人民以心運筆的山水長卷裡,九龍國家溼地公園悠悠散發著獨具特色的自然魅力與底蘊深厚的歷史氣息,青田環球購物中心、遂昌湯顯祖戲曲小鎮、畲王寨旅遊景區、惠明禪茶文化園等等項目也已逐漸顯山露水。麗水甌江風情、景寧畲族風情、雲和湖、松陽田園風情、遂昌黃金旅遊、龍泉青瓷文化、千峽湖、大洋山、仙峽湖等9大旅遊度假區建設在積極推進。

「麗水山居圖」用墨極富變化,山水布置疏密得當。八百裡甌江如綠綢串接「浙江綠谷」,甌江之美,美在江水,美在綠道。麗水人在勾勒甌江綠道時,求變求新。「櫻花大道」、「紅楓大道」……柳暗花明。如今,更長的甌江綠道與城市綠道正在快速延展,串聯起更多的城鎮、村落與醉人的景區。

在這山居圖中,山水之「形」與筆墨中富有靈氣的生態價值之「神」相得益彰。麗水人民創新思路,以「麗水山耕」生態農產品、「麗水山居」田園民宿、「麗水山景」鄉村旅遊為代表的現代鄉村產業風生水起,以生態旅遊業為龍頭的現代服務業呈現出全領域、多業態融合發展的良好態勢。

畫鄉蓮都、劍瓷龍泉、世界青田、童話雲和、仙都縉雲、田園松陽、畲鄉景寧、養生慶元、康養遂昌……這是一幅連接著過去,展示著未來,暈染著自然,又瀰漫著人文的麗水畫卷,這更是一個著眼未來、生機勃勃的世界級生態大花園。

麗水,同樣是一座充滿發展與希望的現代花園,奮進的氣息從溫潤中的山間土壤中迸發,流淌在蜿蜒曲折的甌江綠水中。

在這裡,GDP和GEP雙核算、雙評估、雙考核的機制已經被建立並逐步健全,這是這座花園全新的生命之線。

世界華僑進口產品博覽會、中國青瓷大會、世界麗水人大會,綠谷信息產業園,落地生根,讓綠色與生態成為麗水在世界舞臺上展示的最佳身份牌。美麗經濟、循環經濟、數字經濟,正成為培育花園成長的新生土壤。

在山海協作的東風之下,麗水正發出更響亮的山城花園之呼,尋求遼闊濱海之應,山海攜手,爭當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一匹「生態快馬」,一支「常青之樹」。

隨著杭麗鐵路的規劃落地,麗水至杭州「1小時交通圈」的預期設想也將變成現實。鐵路、公路、機場、甌江航道,這座花園將在「海陸空」多個層面與外界建立更通暢的溝通渠道。

在這座花園中,你能看到,未來就在可觸碰的不遠處。它根植在鄉村復興的綠林中,奔跑在詩意棲居的甌江畔,近在咫尺。

「生態是最大優勢、發展是最重任務」,今天的麗水,承擔的是國家的使命,憑藉的是獨特的優勢,正努力打造全面展示浙江高水平生態文明建設和高質量綠色發展兩方面成果和經驗的重要窗口。守護一方綠水青山,打造一片詩畫浙江大花園最美核心區。她正以前所未有的責任與擔當,以「麗水之幹」的不竭勇氣,助力時代進步。

在山城麗水,登高峰之時,所見皆有詩意,戲江水之際,所聞儘是吟唱,本周六晚 18:45-18:57 ,錢江頻道《詩畫浙江》帶您翻越山脈,走一走「甌江山水詩路」,跨越時空,去最美的遠方。

相關焦點

  • 詩和遠方~
    ,1992年以前,沒有姐告大橋橫跨瑞麗江的時候,得有工具渡了江才能到對岸去,算好了趕集的日子,就和小夥伴們約上了去木姐趕集,到了渡口,搭乘著那種樣式古老的鐵皮渡輪過江去,特別的簡陋,鏽跡斑斑,此刻回憶倒覺得文藝氣息十分的濃厚,只是當時不察。
  • 假日翻開這本「故事書」,在成都遇見詩和遠方~
    假日翻開這本「故事書」,在成都遇見詩和遠方~ 2020-10-02 09: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的詩和遠方 江南秋韻 一城一詩
    讓詩和遠方不再遙遠,便在腳下,便生於心。今後,願以此路程,去看山,去看水,去邂逅人間最美的詩意旅程。這一路居於江南,行於山水境,暢遊湖海間,感受唐詩裡江天一色的秋月,感受宋詞裡的紅葉黃花的秋韻。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 徐渭:十二墨花詩畫圖卷
    美術會客廳 今天‖徐渭 :十二墨花詩畫圖卷「潑墨大寫意畫派」創始人、「青藤畫派」之鼻祖,其畫能吸取前人精華而脫胎換骨,不求形似求神似,山水、人物、花鳥、竹石無所不工,以花卉最為出色,開創了一代畫風,對後世畫壇(如八大山人、石濤、揚州八怪等)影響極大;書善行草,寫過大量詩文,被譽為「有明一代才人」;能操琴,諳音律;愛戲曲,所著《南詞敘錄》為中國第一部關於南戲的理論專著
  • 70年雲嶺歡歌丨小河淌水,流向詩和遠方
    告別城市燦爛的霓虹和擁堵的高架橋,去大理吹一吹洱海邊醉人的清風,等待一場不期而遇的邂逅。《去大理》用簡單的曲調、自然的歌詞勾勒出了詩和遠方,使得大理迅速成為都市白領無比嚮往的旅遊目的地。蒼山不墨千秋畫洱海無弦萬古琴大理一個令人心馳神往的地方這裡的「風花雪月」配得上你心中的詩和遠方這裡的便利交通足以讓你「說走就走」這裡的乾淨院落恰好安放你內心深處的鄉愁2015年1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大理古生村村民李德昌家。
  • 暢遊白鹿城,邂逅家門口的詩和遠方!
    近日,我省率先在全國提出詩路文化帶建設,重點打造了浙東唐詩之路、錢塘江詩路、甌江山水詩路和大運河詩路等四條詩路。其中的甌江山水詩路,開山鼻祖當然就是謝靈運。謝靈運之後的千百年來,依然有不少著名大詩人沿甌江或者從陸路到訪白鹿城,尤其是江中孤嶼江心嶼,歷來號稱「中國詩之島」,古往今來,文人墨客留下詩篇無數。
  • 不試試,怎麼知道你的日子裡沒有詩和遠方?
    周末的太陽興奮得讓人沒脾氣,只好把身體抵押給空調,思想獻給音樂,來一場手倦拋書午夢長的邂逅,從晨曦花開到日薄西山,耳朵邊喜怒哀樂交織的五音六律承包了一天的光陰。小時候,在灰色調為主流的冬天,佳節新年臨近時,媽媽把紙摺疊的粉色小花系在繁茂的冬青樹上,遠遠望去,真像是春暖花開了。後來,紅的花,綠的果,青的菜,帶著人間的煙火味,常年縈繞在農家小院,成了媽媽的人間四月天。
  • 詩和遠方——松江秋韻
    詩和遠方秋風乍起,山林、原野逐漸的褪去綠裝,變得五顏六色。 落日照在江上,金色的光芒含著若有若無的微笑,顯得格外溫柔,它放佛眷戀故園的遊子歸心似箭,卻又不舍這多情的山光水色,不忍離去。它把一捧金燦燦的光芒灑向雲端,雲邊鑲嵌上了耀眼的銀色,剎那間,炫麗的霞光彌滿了江面。落日、晚霞、花山、水韻、波光,豪闊的松江靜靜地看著,悄悄地把這一切攬入自己的懷抱。於是,江中有了另一幅迷人的畫面。
  • 蘇東坡暮年於江上南歸時邂逅了誰?絕筆信《邂逅帖》滿滿的惆悵
    宋高宗追諡號為「文忠」。他詩文蓋世,書畫全才,乃唐宋八大家之一。書法上留有最為著名的天下第三行書《黃州寒食詩帖》,是後世學習行書的經典法帖。他流傳後世的書畫件件精品,被視為國寶。今年佳士得香港「不凡-宋代美學一千年」專場拍賣會上,他的一幅真跡《枯木竹石圖》卷,以驚人的4.636億港幣天價拍出。
  • 詩還是詩,遠方卻不再遠(汪澎瑗)
    千百年前的文人墨客,似乎都很喜歡到處流浪,頌著「行萬裡路,讀萬卷書」,坐車或乘舟,耗盡整個青春,去追尋所謂的「詩和遠方」。然而千百年後的現在,高鐵出現,詩還是詩,遠方卻不再遠了。一千多年前,有一個年輕的天才,仗劍去國,沿著高險的蜀道,走進了長安,又至洛陽、廬山,行遍大江南北,最終長眠於當塗。
  • 《還有詩和遠方》打卡台州臨海:左手「人文歷史」 右手「煙火繚繞」
    8月23日,浙江衛視《還有詩和遠方·詩畫浙江篇》(以下簡稱《還有詩和遠方》)節目走進台州臨海,循著時光痕跡,邂逅千年古城。  「詩和遠方旅行團」從台州初級中學校園出發,在這所著名學者、散文家朱自清曾任教過的學校,重溫經典篇目《匆匆》,開啟了和「時光」的美好邂逅。
  • 在雲裡讀詩,在泥土中生活。一場詩與遠方的邂逅,就此開始!
    跟著詩歌去旅行,一場詩與遠方的浪漫邂逅,就此開始。你有沒有因一首詩怦然心動,想立刻奔赴那個遠方呢?今天錦鯉喵帶您看詩中的仙境中國。1.《遊洞庭湖五首·其二》——李白南湖秋水夜無煙,耐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賒月色,將船買酒白雲邊。
  • 九首看開詩詞:生活,除了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也許你當下生活困頓不堪,可也請不要放棄對遠方對夢想的追尋。也許你總是懷緬過去,可也請不要忘記眼前這些觸手可及的美好。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也有詩與遠方,還有眼前的美好。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但有故人供祿米,微軀此外更何求?這首詩寫於杜甫草堂剛剛建成之時。環境簡陋,日子拮据,好在一家人總算安定下來。
  • 藝憬緣畫集:詩和遠方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詩和遠方既是生活的調味劑,也是生活的目的,沒有它們的日子,是不美的。,拿出畫筆,把記憶中美好的景致畫出來,這份心情也是有詩和遠方啊。遷居羅馬的群友羅從躍,看到《詩和遠方》的主題出來,就拿出自己前段時間畫的多洛米蒂山脈系列,和群友們一起分享,他說,自己生活在羅馬,歡迎大家去羅馬做客!
  • 誰的心中沒有詩和遠方?那些年,我心中的詩和遠方(上)
    生活裡不只有眼前的苟且還有詩意和遠方的田野高曉松的這句詩意優美的歌詞,不知觸動了多少人的心弦,讓多少人的心為之共鳴。靜下心來,我想說說自己的記憶中那些難忘的詩句和心中的遠方。在我的整個童年裡,幾乎沒有讀過一本像模像樣的書,也沒有享受到現在的孩子和父母親一起那種親子共讀的樂趣,我所擁有的只能是大地上的詩和遙遠的璀璨星空。我所說的大地上的詩有兩種,一是小院裡和田野裡各種各樣的蟲鳴聲,二是農諺和童謠。
  • 還有詩和遠方 詩畫浙江展現人文之美
    晚會以大力推廣浙江省高水平建設詩路文化帶,全面展示浙江詩畫山水、推進美麗浙江和文化浙江建設為主題,浙江衛視主持人華少、席文、許婷、王帥,全國金話筒維琳,浙江電視臺教科影視頻道主持人小強、傅琰,浙江大學人文學院院長樓含松,中國好聲音優秀學員單依純、潘虹等傾力加盟,詩路帶上的風土人文通過朗誦、舞蹈、歌曲等形式一一呈現,為觀眾獻上了一場盛大的視聽盛宴。
  • 在澄心堂紙上,蘇軾也曾留下非常精彩的行書《堂成詩卷》
    >此卷字畫沉著,用墨濃淡適中,較豐墨者別有生動之趣——安岐文人愛紙,古今同趣,而澄心堂紙更是很多文人夢寐以求的「寶貝」它是南唐後主李煜御製,收藏在「澄心堂」之中。此紙「堅滑如玉,細薄光潤,如冰如繭」,只有與皇帝親近的臣工才有機會使用。到了南唐被宋滅了以後,澄心堂紙製作工藝就失傳了,雖宋代有仿製,但效果平平。這些散落民間的舊藏澄心堂紙,一「紙」難求,每一張都非常珍貴。宋四家都有書寫在澄心堂紙上的作品,再到後世就更少了,畢竟用一張少一張。
  • 清風初綠杏花雨,讓我帶著詩和夢想,隨你流浪天涯,一路歡喜
    醒來的枝條,翠綠的柳笛,吹顫春天的綿曲,朦朧詩意。一簾杏花雨,竊竊私語,模糊不去你的記憶。你用帶回的春色,釀一窖酩酊,醉了花香四溢。蝶兒掙破蛹衣,抖落一桶的秘密。前僕後繼,趕赴絢爛的花事,飄逸在一卷如煙的水墨裡。桃花羞答答的執迷,相思已決堤。眉間的胭脂,嬌豔欲滴。梨花珍藏了一枚雪吻的痕跡,瘦去了紅妝,只為你黑色的剪影,在她清麗的發間,深情的次第。生怕錯過這場,邂逅的美麗。
  • 永嘉千年文脈與詩路建設同頻共振 在楠溪江邂逅「詩和遠方」
    S是指以「山水詩」為代表的「詩歌」文化;O是指以「甌瓷」為代表的「甌」文化;N是指以「南戲」(永昆、亂彈)為代表的「戲曲」文化;G則意指以「古村落」為代表的「耕讀」文化。同時,「SONG」既是「宋」字的拼音,也是「歌唱、詩歌」的英譯,可謂古今兼容。
  • 邂逅詩詞丨這8首詩詞,閒適安寧,藏著你嚮往的詩和遠方
    詩和遠方,是當代人的嚮往。那些藏在詩詞裡安寧、溫暖的生活,一直讓讀者念念不忘。今天詩詞君就整理幾首有生活場景的詩詞,讓我們一同去體驗一下古人筆下的詩和遠方!此詞描繪了農村一個五口之家的環境和生活畫面,夫妻的和諧,家庭的溫馨,孩子的可愛,全部在這首詞中展現出來。翁媼飲酒聊天,大兒鋤草,中兒編雞籠,小兒臥剝蓮蓬。平靜而美好。想要這樣一所房屋,不大不小,合適就好;想要這樣一個家,不多不少,一家人安在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