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投行在戰「疫」中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

2021-01-09 西部網(陝西新聞網)

亞投行第五屆理事會年會視頻會議將於7月28日至29日在總部北京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將在28日開幕式上致辭。屆時各成員理事和機構管理層將「雲」集一堂,以「互聯互通,面向未來」為主題,就建設更包容和強韌的未來進行交流和討論。今年,亞投行將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過程中迎來開業五周年,在亞投行助力中國與各成員國戰「疫」的故事中,有雪中送炭、與子同袍的溫情,也有同舟共濟、敢作敢為的擔當。亞投行沒有因突如其來的疫情停下前進的步伐,而在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道路上走得更加堅定。

見溫情——「中國就是我們的家」

歲末年初,中國打響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阻擊戰。這場戰役中,亞投行與東道國中國守望相助,同心併力,作出自己的貢獻。

疫情發生後的第一時間,亞投行在支持中國的聲明中寫下這樣一段話:「我們所有人都將中國當作自己的家。在當前的艱難時刻,我們與你們同在。」亞投行行長金立群表示:「亞投行和全體員工願同中國人民站在一起,共同抗擊疫情。我們準備盡我們所能提供幫助,為疫情防控貢獻一份力量。」副行長安周奇也表示:「亞投行非常想為中國出一份力。」

「口言之,身必行之。」今年2月,亞投行全體員工慷慨解囊,捐贈100萬美元購買物資,用於支持中國的疫情防控工作,表達對東道國的回饋和感謝。通過這筆捐款,亞投行從全球籌集到5.1萬個口罩、4.6萬套防護服、1.7萬件醫用圍裙、2.1萬盒醫用手套……約40噸防疫醫療物資陸續運抵北京和武漢,匯成凜冬裡的汩汩暖流。

金立群行長在接受採訪時這樣說道:「我們的員工來自近50個國家,他們有些人以前從沒來過中國,現在在中國安家,工作、生活得非常好,所以他們把北京視為他們的家,把中國視為他們的家。他們也感謝中國政府對亞投行的關心,所以我們願意跟中國政府一起抗擊新冠肺炎疫情。」

支援中國「抗疫」,亞投行既有「小溫情」,也有「大手筆」。今年4月,亞投行宣布向中國提供總額為24.85億元人民幣的第一筆緊急援助貸款,用於支持中國採購應急醫療設備和物資,加強可持續公共衛生基礎設施。這筆資金為助力中國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了有力支援。這也是亞投行首次出資支持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首次針對成員投資突發公共衛生基礎設施項目。

顯擔當——「全力作出自己的貢獻」

對於世界而言,新冠肺炎疫情構成了一次公共衛生危機,也帶來了一次經濟衝擊。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測算,亞洲地區經濟今年或出現「人們記憶中的第一次萎縮」。許多新興經濟體面臨資金缺口大、借貸空間小、融資成本高的困難。怎麼解決疫情防控的燃眉之急?如何應對經濟衰退的旦夕之危?成為許多受疫情波及國家的共同呼喚。

「疾風知勁草,歲寒見松柏。」作為國際多邊開發機構中的新生力量、後起之秀,亞投行在全球抗擊疫情中的表現無愧國際社會的期待。正如金立群行長所說:「亞投行秉持推動亞洲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使命,迅速回應成員需要,全力作出自己的貢獻。」

今年4月,為支持成員克服疫情帶來的經濟、財政和公共衛生壓力,亞投行宣布設立「新冠肺炎危機恢復基金」,為成員緊急公共衛生需求提供資金支持,為受到疫情嚴重影響的基礎設施項目及其他生產性領域提供融資。該基金的初始額度為50億美元,隨即很快追加至100億美元。

在短短3個多月的時間裡,亞投行新冠肺炎危機恢復基金下已獲批准的項目達到16個,總金額超59億美元。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印度、菲律賓、哈薩克斯坦、土耳其、喬治亞……危機恢復基金已惠及包括中國在內的12個國家,為各國政府和企業帶來重大利好,也帶來信心和力量。全球疫苗免疫聯盟(GAVI)理事會主席奧孔約-伊維拉說:「亞投行這樣的多邊銀行在支持國家應對新冠疫情挑戰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幫助它們朝著可持續的長期基礎設施發展邁進。」

「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僅憑一家之力解決不了所有成員的資金需求。亞投行深知團結合作是戰勝疫情最有力的武器的道理,與世界銀行、國際金融公司、亞洲開發銀行等多邊金融機構攜手並肩、緊密合作,通過聯合融資、共同出資等方式凝聚合力,共同幫助發展中國家應對疫情衝擊。此外,亞投行還積極提升融資能力和規模,在中國銀行間債券市場成功發行首筆30億元人民幣的疫情防控「熊貓債」,得到市場積極反響和踴躍認購。

向未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在實踐

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肆虐進一步凸顯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性。亞投行是在中國倡導下國際金融合作的產物,也是中國為全球提供的國際公共產品。正如習近平主席指出,要把亞投行打造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新平臺」。亞投行在中國和全球抗疫中的精彩表現正是同舟共濟的命運共同體意識的體現,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生動實踐。

在成立後近五年來,亞投行的成員從建立之初的57個增加到102個,從主要集中於亞洲擴展到遍布全球,覆蓋世界人口的79%,佔全球GDP的65%。亞投行在成員數量上成為僅次於世界銀行的多邊金融機構。自成立以來,亞投行已批准項目達87個,項目總額196億美元,涵蓋24個成員,涉及能源、金融、信息等多個領域。亞投行的業務運營成效和發展前景受到了國際社會充分肯定,已進入一流的國際多邊投資機構序列,多家國際信譽評級機構給予其最高信用評級。亞投行在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實踐中,收穫了亮眼的「成績單」。

當前,疫情的陰翳尚未退散,但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當疫情結束,各國經濟恢復的融資需求將進一步增強,世界也將寄予亞投行更多期待。面對基礎設施領域合作的廣闊前景,與亞洲希望和世界夢想同行的亞投行必將乘風破浪,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注入更大活力,在「後疫情時代」的世界舞臺上繼續點石成金、創造奇蹟。(作者:鍾仕鋒)

【編輯:房家梁】

編輯:樊婷婷

相關焦點

  • 【議論文寫作】將亞投行打造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新平臺
    7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第五屆理事會年會視頻會議開幕式上的致辭中指出:「亞投行應該成為促進成員共同發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新平臺。」這充分展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倡建亞投行的遠見卓識,證明了多邊主義的旺盛生命力,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一次偉大實踐。   倡導和踐行多邊主義是國際社會的普遍共識、人心所向。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實踐表明,人類是休戚與共、風雨同舟的命運共同體,唯有相互支持、團結合作才是戰勝危機的人間正道。
  • 疫情之下,堅定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
    面對疫情威脅和考驗,中國傾舉國之力,展現大國擔當,迅速控制住了國內疫情,並向全球戰「疫」提供了寶貴經驗和醫用物資,生動踐行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莊嚴承諾。  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是習近平主席提出的,旨在為人類社會確立共同努力目標,實現全球範圍的共同發展和長治久安。作為全球治理的中國方案,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以全球和世界眼光思考人類未來的「中國方略」,是具有世界情懷的理論創新。
  • 書寫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戰「疫」篇章
    同印度尼西亞總統佐科通電話時,習主席強調:「中國將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為全球疫情防控分享經驗,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同各國一道促進全球公共衛生事業發展,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 同納米比亞總統根哥布通電話時,習主席說:「我非常關心當前非洲疫情形勢。」「中方將繼續加大力度,對納米比亞等非洲國家提供抗疫援助,分享防控經驗,加強衛生領域合作,攜手取得抗疫最終勝利。」
  • 董一凡:中歐攜手戰「疫」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
    然而,病毒是全人類健康和安全的共同挑戰,中國與歐洲應攜手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展開全方位的抗疫合作。  從1月底法國發現首例病例後,歐洲國家對通過撤僑等渠道流入的病患防就展開了嚴密防控。然而在全球化時代國際間的人員交流頻繁複雜,這讓並非直接從疫區直接進入歐洲、「散落民間」潛伏病例難以預防,給歐洲整體篩查帶來相當大的難度。
  • 「戰「疫」說理」中國戰「疫」書寫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新答卷
    隨著疫情的深度蔓延和疫情防控難度的不斷增大,中國戰「疫」不僅為世界構築了一道堅實防線,同時也為這場「大戰」「大考」積累了寶貴經驗,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作了生動詮釋和深刻解讀。中國戰「疫」彰顯「堅韌不屈」「擔當有為」的中國品格兩個多月來,在付出了巨大犧牲和代價之後,疫情防控取得了積極成效。
  • 成立4年多成就全球第二,亞投行如何贏在多邊?
    亞投行如何不負使命、不負時代,成為促進成員共同發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新平臺?《時事快訪談》,總臺央廣記者劉會民對話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研究員李成威。Q:劉會民:經過幾年的發展,亞投行的朋友圈越來越大、好夥伴越來越多,為什麼亞投行會有這樣的吸引力呢?
  • 【地評線】「搏疫論」:在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中彰顯中國力量
    這場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打響以來,中國十幾億人和病毒鏖戰一個多月,中國政府本著保護人民生命和健康是第一要務的精神,國家層面迅速成立工作小組,以確保所有緊急問題能夠得到迅速處理。全國31個省區市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全國各地數萬名醫護人員和大量醫療與生活物資迅速有序馳援湖北,生動展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
  • 全球抗疫: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生動實踐
    在全球抗擊疫情的重要時刻,習近平主席的重要講話,向世界闡明了攜手合作抗擊疫情的中國倡議,表達了中國願與國際社會守望相助、患難與共的真誠願望,深刻闡明了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對於抗擊疫情的重要意義。有學者指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習近平主席基於對全球化時代的全球性問題深刻思考擘畫的人類世界理想圖景。
  • 在抗擊新冠疫情中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
    在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阻擊戰中,中國秉承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以世所罕見的速度、規模和效率,採取果斷措施,付出絕大代價,全力延緩疫情在全球蔓延。中國為此封閉了一座千萬人口的城市;為此不惜犧牲經濟全民動員居家隔離兩周;為此調動全國醫療資源全力以赴支援疫區;為此以奇蹟般的「火雷速度」建成交付十多家醫院用來收治患者。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稱讚說,中國人民以付出巨大自我犧牲的方式,為全人類作出重大貢獻。
  • 人類命運共同體究竟是一個什麼「體」?
    ▶ 2015年在以「亞洲新未來:邁向命運共同體」為主題的博鰲亞洲論壇上,習近平在演講中主張「共同營造對亞洲、對世界都更為有利的地區秩序,通過邁向亞洲命運共同體,推動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  ▶ 2017年2月10日,聯合國社會發展委員會通過「非洲發展新夥伴關係的社會層面」決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被正式寫入聯合國決議,表明這一理念已經得到國際社會廣泛認可。  ▶ 2017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要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係,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 以「和合之道」 助力全球抗疫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這再次凸顯了在全球化時代,世界大同、和合共生,世界各國是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  「和合之道」已融入中華民族的歷史基因,也是東方文明的精髓之一。「和合」理念中,「和」是和諧、和平、祥和;「合」是聚合、合作、融合。「和合之道」追求和而不同、平等相待、合作共贏,追求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推崇「和衷共濟」、踐行「和合共生」之道,為戰勝全人類的共同挑戰新冠病毒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
  • 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 匯聚全球戰疫合力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類是一個命運共同體。戰勝關乎各國人民安危的疫病,團結合作是最有力的武器。」「要加強同世界衛生組織溝通交流,同有關國家特別是疫情高發國家在溯源、藥物、疫苗、檢測等方面的科研合作,共享科研數據和信息,共同研究提出應對策略,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智慧和力量。」戰勝新冠肺炎疫情,需要各國攜手,以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匯聚全球戰疫合力,深化疫情防控國際合作。
  • 南青學習匯 | 以大國擔當,踐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疫情當下,我國積極向各國施以援助,符合了中華民族自古以來薪火相傳精神內涵,彰顯了中華民族團結友邦、戮力同心抗擊病毒的堅定信念,是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勇擔國際責任,踐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生動體現。
  • 促進疫苗公平分配,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生動註腳
    由此不難判斷,中國加入「實施計劃」之後,將確保為發展中國家提供疫苗,拯救無數生命,有助於處在疫情困境中的國家實現突圍,有助於全球抗疫取得重大進展,有助於全球經濟快速復甦。中國積極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不是標榜,而是求真務實。
  • 「千裡同好,堅於金石」 中法兩國攜手抗疫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
    同時,面對世界範圍內疫情持續蔓延,中國積極開展國際合作,並向多國開展醫療與衛生援助,再次展現負責任的大國擔當,以實際行動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在該領域,中法兩國配合密切、攜手抗疫為國際合作樹立了積極典範。在疫情期間,中法兩國元首多次通話,推動中法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經受住共同抗擊疫情的考驗,繼續向前發展。
  • 海外華僑華人熱評亞投行成立五周年 亞投行給發展中國家注入動力...
    「從2015年,法國同意加入亞投行,作為歐洲較早的成員國,認同『合作共贏,全球公共產品區域一體化』理念,積極投入亞洲基礎設施建設,為亞投行各成員提供資金、技術、人才,同時也促進區域文化理解和融入,創造友好的國際發展合作機會。」法國福建工商聯合會會長石忠勝說。
  • 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引領人類文明進步方向
    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汲取了中華傳統文化中「天下觀」與「和文化」的思想精髓,將攸關中國前途命運的中國夢與攸關世界各國前途命運的世界夢緊密連接在一起,讓世界各國共享中國經驗,讓中國發展成為世界的機遇。 引領我國外交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 一個科學的理論體系往往有其核心範疇,用以統攝理論體系中的相關概念,保證理論體系概念間的自洽和邏輯上的貫通。
  • 外國政黨政要讚賞中方在抗疫合作中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
    近日,一些外國政黨政要致電致函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讚賞中國共產黨同各方及時分享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經驗做法,積極推動國際抗疫合作,生動踐行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中國還積極幫助其他國家抗擊疫情,以實際行動印證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展現了中國共產黨的國際情懷。全球戰疫仍在繼續,中國的抗疫成就為世界注入了信心。尼泊爾共產黨(馬列)總書記梅納利表示,疫情是人類共同的敵人,世界各國應該合作抗疫,而不是製造偏見和指責別人。將疫情政治化是非常錯誤的。
  • 【大家談】打造天下大同的人類命運共同體
    日前,習近平出席「共商共築人類命運共同體」會議並發表主旨演講,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共贏共享,建設一個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綠色低碳的世界。  從根本性質上來說,人類命運共同體是要實現在追求本國利益時兼顧他國合理關切,在謀求本國發展中促進各國共同發展,最終實現全球共同發展共享文明成果,這一全球價值觀本質上包含了相互依存的國際權利觀、共同利益觀、可持續發展觀和全球治理觀。
  • 中國抗疫彰顯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
    有擔當的大國形象,有助於將中國疫情防控經驗和衛生健康發展成果惠及世界,推進世界各行為主體在加強疫情防控的共建合作中探索自身的衛生健康構建模式並攜手共渡難關,突出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在助推世界發展、變革全球治理體系等關乎人類命運的重大事件中的實踐價值。